蘭州教師提朝鮮戰爭“九失一得” 引出“武統”話題
上報|今濤拍暗
2023-05-29 15:45:19
蘭州大學一位授課教師因引用朝鮮戰爭的“九失一得”被扣以“刻意抹黑抗美援朝”的罪名。(圖片取自網絡)
蘭州大學一位授課教師因引用朝鮮戰爭的“九失一得”被扣以“刻意抹黑抗美援朝”的罪名,而校方的柔性回應卻遭來又一輪炮轟。早有定論的非正義之戰朝鮮戰爭,真相被掩蓋,嚴重左右了中國人在俄烏戰爭以及武統台灣問題上的看法,如果真相展現,中國人或許不會有55.%的人讚成武統台灣,或許也不會認為俄烏戰爭是正義之戰並歸咎於外國勢力。
蘭州大學有關曆史方麵教師“出錯”,蘭大官方解釋了這位教師的“不當”時稱,授課教師引用了網上曾經出現的“一得九失”等觀點,並指出這些觀點是錯誤的,但並沒有詳細的從學術角度解釋為什麽是錯誤的。
教師有意還是無意挑起“朝鮮戰爭”話題,絕非偶然
教師無論是想以錯論對,還是以對論錯,都不是偶然的。但學生舉報再度引發輿論伐撻也是咎由自取,就像我前麵所說的,所謂的告密文化,不但侵害了言論自由,而且促成了道德淪喪,是非被混淆,黑白遭顛倒。這種扣帽子打棍子的手法在中共嚴禁言論自由中愈來愈沒有底線了。為獨裁政權充當炮灰,被認為是“烈士”,這本身還不能用淺薄來譏笑,而是斯德哥爾摩症患後期臨床表現——已經轉向半瘋癲狀態。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教師是如何傳播真相的,僅從舉報者拍攝的照片來看,先不說學生上課該不該耍手機的問題——老師在黑板上寫著:
朝鮮戰爭中國得一失九:
一得:戰場上沒輸。
失一:數十萬軍人的傷亡。
失二:與美國決裂。
失三:與西方決裂。
失四:投入蘇聯的懷抱。
失六:朝韓人民對中國的仇視。
失七:失去對朝鮮的控製。
失八:中國麵臨朝鮮核威脅。
失九:大饑荒和文革。
不失不得:台灣。
在另一張照片中,教師的板書如下:
朝鮮戰爭對中國來說,才是一場真正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錯上加錯的是,官方至今不認錯。
朝鮮戰爭已過去六十多年,至今中共官方不願意對這場戰爭做出一個客觀的評價。中共總說日本不正視曆史。事實是在“正視曆史”這個問題上,日本跟中共根本沒有可比性。在我看來,朝鮮戰爭,中共得一失九。
上述說法的來源,完全是網絡上的一篇文章,《朝鮮戰爭:中國得一失九最後要問燃燒彈和蛋炒飯》。
教師大概率是翻牆出來看到了這一真相,並將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學生,這是本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精神,或者說在某一問題上的不同的看法,這都沒錯。就算教師是恰好在舉例說網絡上的說法是錯的,卻被學生惡意舉報,也給了學生多一個思考麵,多一份在暗傳真相中獲益的機會。
所以,這一次官方的處理,定義為教師“講授的內容不當”,並作出了相關說明。而實際上,問題出在中共無論如何刪改、掩蓋曆史的真相,總不能將曆史事件也刪除了,所以,蘭州大學也給出了教師講課內容的出處——也就是被中共自訂的“冷戰的起源”、“冷戰早期的衝突”。
蘭州大學的稱,授課教師引用了網上曾經出現的“一得九失”等錯誤觀點,並明確指出這些觀點是錯誤的。(下圖)
(網絡截圖)
蘭州大學的這個處理相比於其他嚴重處理,還是顯得溫柔,甚至是為教師開拓,可能也是由於教師是“舉例”。因此,後麵的重視管理、強化培訓、提高水準品質等說法,是套話而已。
這可能也是源於朝鮮戰爭本質是難以辯駁的,而且如果因教師引用言論而停職或者開除,那還不隻是搬石頭砸腳那麽簡單,而是法西斯式的封殺不同觀點。
其實,任何觀點都應當更注重其最後結果及其效應。如同對死刑犯中共法律文書的四個特別:包括貪腐金額、犯罪情節、社會影響、國家人民利益損失等方麵。
如果我們套用法律的判決,就不難發現,朝鮮戰爭,其後果特別嚴重:專製捍衛了獨裁,造成金正恩的核威脅也令中共不安,令世界警惕不已,雖然朝鮮發展核武,也就是讓全世界看到金正恩的肌肉,而不敢動粗,但中國人無人不知北朝鮮人民生活現況,投北者的慘痛陳述,都是因為中共以暴力阻止了朝鮮的南北統一,造成巨大傷害的“韓國朝鮮分裂”,以及民主與獨裁之間的重大區別。韓國戰爭由於中共的入侵,重演了二戰後東西德曆史,如果說,雅爾達會議在東西德分裂中不得已而為之,那麽,朝鮮戰爭就是獨裁中共扶持另一個獨裁政權的強盜之舉。
而冷戰後的“特別重大損失”顯而易見,網友的“九失”說的還不是很厲害。要提一下的是,在這場“失與得”的爭執中,23日中共黨媒體網易的一篇署名文章,還大驚小怪說:“一得九失”,究竟是哪一得,哪九失?搜索了下百度,並沒有得到答案,令人很是困惑。
這個寫文章的人有點裝傻,百度一向都是謊言,他應該知道呀,真相文章都被遮罩了,而蘭州大學很怕擴散真相,將中國“得一失九”。換了個說法,叫做“一得九失”,穀歌都搜不出來。
有些語句順序改變,意思也會改變,你看“青年人愛唱歌”,顛倒過來什麽意思?
蘭州大學也隻能玩這種低級的文字遊戲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朝鮮戰爭是慘烈的,代價沉重。成為中國餓死幾千萬人的導火索(線)之一。
戰爭是打錢的,每一發子彈都需要鈔票才能造出,297萬部隊,消耗戰費62億元人民幣,欠下蘇聯30億軍火債,死亡40萬以上,但被俘的人,因為是聯合國介入,結果很多人留在了韓國,有的去了台灣、瑞士等地,逃過了中共的大饑荒、鎮反、文革等運動,幸福到最後。
至於今天的韓國,恐怕不用多說了。至少中國人很多都用過韓國的產品,從手機到汽車、家用電器。
朝鮮戰爭引出俄烏戰爭“武統台灣”的話題
實際上,看了以上的說法,就知道,朝鮮戰爭本來是不需要爭論的話題,但目前的俄烏戰爭與人們關注的是否有台海之戰的問題,卻可以作文參照案例。
5月24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發佈了一個《“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2023)》,我們不說其如何科學化嚴謹化,給出了具有所謂說服力的調查報告本身,以及多個重大話題的調查結果是否是“民意”,就說中國民眾(近四成受訪民眾),敢於在網絡被封鎖,看不到真相中還敢說自己的獲得的資訊是真實可信的,而這些管道僅僅包括:(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人民網)“視作獲取國際安全相關資訊的主要管道”。
中國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CISS)發佈了《“中國人的國際安全觀“民意調查報告(2023)》
而中共的駐外記者,即使看到了真相,隻要不利於中共的就不用或修改,因為這牽扯他們的飯碗甚至會不會坐牢的問題。
在這一報告中,有一項關於烏克蘭危機的選項,報告稱,“約八成的受訪者認為烏克蘭危機的主要責任在美國和西方國家,認為俄羅斯負有主要責任的人數不足百分之十。”
我隻能說,填寫調查問卷的人都是“政治正確”的,這與官方的誘導不無關係,包括習近平在俄烏問題上的“含糊”。
從這一現象中,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在台灣問題上,也會是這樣被左右的:並不看戰爭帶來的罪惡,對人民的巨大傷害,對國家經濟的重創。
好奇怪的是,近期一個國際期刊也發表了一個調查研究,僅55%的中國中國民眾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麵戰爭以求統一,然而有33%反對武統台灣,還有人認為“不一定非要統一”。
雖然台灣方麵很樂觀,認為支持武統的人,不到60%,可見很多人已經承認既定的事實——台灣早就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超過半數的人為何主張戰爭?他們就是不瞭解朝鮮戰爭帶來的最後結果嗎?不是,他們隻是被包括中共所謂的鷹派,少將羅援等的胡亂說詞迷糊了雙眼。而實際上,羅援在“抗美援朝戰爭評價的三大謬誤!”中,謬誤部分才是對的,反駁才是謬誤。那就是,“朝鮮是侵略者,中國抗美援朝是助紂為虐”;中國沒有必要為朝鮮做出這麽大的犧牲,不應該,不值得,第三,認為這場戰爭得不償失,犧牲這麽多人,結果戰爭的結局隻是打回到了戰爭的起始點三八線。
三個問題分別是:正義性、正當性、正確性!
而目前台海局勢,應當參閱這三個問題,這不是在地獄裡的馬克思幽靈可以回答的。
正如台灣蔡英文總統5月20日主持“執政七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上所言:戰爭不是選項,“和平是兩岸間的唯一選項,以維持現狀作為各方的最大公約數,就是確保和平的關鍵之鑰。”
蔡總統在說了很多之後還希望:中國民眾在武統台灣的議題上會做出理性的成本效益分析。而我則認為,中國民眾如果知曉朝鮮戰爭的全部真相,結合今天看到的真實(不是百度一下的結果),一定會說,我們先推翻獨裁中共統治,都民主了統一就自然了,正如東西德的統一。口號應該還是:先民主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