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娃上學 我掏空六個錢包花400多萬買不到60平“老破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總算是上岸了!”36歲為人母的李夏彤感慨道。

某大廠擔任產品經理的她,在看房的這幾年裏,見證了廣州樓市從冷到熱的罕見周期。

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房企暴雷、“停貸潮”接連發生,房價出現普遍下跌,銷售量也大幅萎縮,雖然各地陸續出台諸如降低房貸利率、下調首付比例、放鬆限購、多孩家庭增加購房資格、一人購房全家幫等利好政策,但是效果並不如預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持幣觀望,或者將所有錢都存入銀行,而不是買房。

進入2023年,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一二線多個城市樓市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很多原本有買房需求而觀望的買房人也將買房提上日程,抓住這些利好機會。

李夏彤就是其中一員。廣州從去年到今年,信貸環境連番“放寬”,貸款利率下調至曆史最低,放款周期亦能保障在1個月內。李夏彤也是看中這些利好因素,為了孩子的教育,掏空六個錢包,傾盡家產在2023年成功購買“老破小”學區房。

以下為李夏彤女士買房經曆的自述:

我和隊友來廣州4年了,一直租房住,很想在這個城市能有自己的小窩,但是在廣州這個房價飛漲的大城市裏,我又覺得買房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像其他千萬父母一樣,我們也想給孩子一個穩定的、不錯的生活學習環境。之前我和隊友多是關注線上的樓市政策、房價漲跌,也會關注一些樓盤信息、二手房房源信息,就僅僅隻是關注,沒有實際去看過房子,真正把看房提上日程是去年9月份的時候。

去年9月份,我兒子已經上幼兒園中班,再過兩年就要上小學了,要看房、買房、裝修、還得在孩子上學前過好戶,留給我們的時間其實並不多,看房曆時大半年,終於在2023年2月19日塵埃落定,花費400多萬,在越秀區買了一套建築麵積不到60平方米的“老破小”學區房。

400多萬成功上車

掏空錢包買下“老破小”學區房

現如今回顧買房的整個過程,真的是身心疲憊,符合需求的房子買不起,買得起的房子不符合需求。

買房需要耗費很大精力和時間,對於上班族來說,看房隻能利用周末以及節假日休息的時間,我每次看房基本上都是日行萬步,平均每天看房4-5套,從前一年夏天看到來年春天,看過上百套房子,瘦了5斤。

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早上跑天河區,中午跑越秀區,下午跑荔灣區,廣州9、10月份的天氣還是很熱的,那一天跑下來,我汗流浹背,腿都走軟了,到了晚上發現自己中午飯都沒有吃,看房真的太累了。

在看過的房子中,我看過30平的90年代的老破小,也看過100平08年電梯房,爬過9層樓梯,登過頂樓花園,看過一樓精裝修房;看到過一家三口幸福的“蝸居”生活,也看到過高級優雅的豪華大平層;看到了書架上、床架上擺滿了厚厚的書籍,也看到了牆麵上孩子學習成長的記憶。

也正是因為看過太多不一樣的“家”,我開始思考安家的意義,開始思考自己小家的樣子,開始逐步接受“老破小”。

看房的這大半年,我翻遍了網上所有的學區房,很多一線有名小學的價格都在9萬以上一平,號稱廣州最牛學區房的東風廣場房價在10萬元/平米,最高的要13萬元/平米,還有對口鐵一小學的富力東堤灣,單價也在10萬元以上,對我們普通工薪層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我的預算隻有400萬,買房前,我和隊友明確要以家庭為單位可以承受的最大預算為底線。在我們家,沒法改變的就是“預算”,能調整的就是需求,其實說白了就是“學位、居住環境、距離”三者之間的最優排序。

在看了廣州主城區的一些學區房後,我想過要放棄學區房轉居住第一,但最終還是又回到了學位房,也就是在心力交瘁、搖擺不定的過程中,想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

堅定了自己的真正需求後,縮小看房範圍,反而更容易淘到自己想要的房子。

雖然看了上百套房子,但最終真正與業主進入麵談的隻有兩家,第一家在談過幾輪後,基本已經確定總價,在我們開始籌錢的時候,業主突然改變主意不賣了。就在我已經心灰意冷的時候,看到了第二套滿意的房子,也就是現在買下來的這套。這套房子,業主掛牌價438萬,經過幾輪砍價,最終418萬成交,業主也是著急賣房,所以做了一定的讓步。

人與人之間存在緣分,其實人與房子之間也存在緣分。

曆時半年,看了那麽多套房子,沒想到最終成交的卻還是在這個區域看的第一套房子,每次在這個區域看房,我偶爾會多看一次它,沒想到半年後它還在,我正好還沒有買,很欣喜,它好像一直在等我,冥冥之中,我覺得這房子它就是我的。

這套房子的戶型方正,正南朝向,小高層,帶電梯,窗外有綠樹,這是我喜歡的,我可以想象著當自己忙了一天工作,回到家裏,看著窗外的綠色,心情也會變得豁達、舒暢。

圖:窗外的風景

由於房子是老破小,貸款隻能貸到250萬,剩餘160多萬就是我們的首付款,在確定首付之後,我們就開始四處籌錢,也是因為之前跟親戚朋友打過招呼,籌錢的過程相對來說比較順利。

我們本來在老家有一套84平米的房子,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出手了,賣了92萬,雙方父母、親戚朋友湊了50萬,加上自己20多萬的積蓄,總算把這套房子拿下了。

從房子成交到抵押貸款再到最終拿到鑰匙,曆時一個月零八天,拿到鑰匙的那一刻,我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在廣州,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家了。

“學區房”可以沒有

但是“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最近幾年,學區房熱度有不斷下降的趨勢,更有很多人會覺得學區房概念即將徹底拜拜,我身邊的朋友同事,他們當初其實都不太建議我去買老城區的“老破小”,當然,我也理解,長遠來說,老城區的“老破小”的價值是在下降的,學區房在很多年後或許也會消失,但是這個時間是多長呢,可能至少需要5、6年以後吧,但是我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所以最終我還是結合自身家庭情況做了決策。

在我們看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基礎,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主要還是看後期培養和投入,我們現在買的這裏孩子們其實很卷,或者說家長們都很卷,雖然現在小學教育實行雙減,但是家長在學校之外還是很卷,我們也知道現在不“卷”,後麵會更累、選擇會更少。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我家孩子也不是牛娃,就很普通,甚至有時候還很調皮,雖然我也比較擔心這個投入是否能換來想要的效果,但是為了孩子能有個優質的受教育環境,我覺得還是值得的,我也安慰自己,買這個房子,也並不完全是為孩子考慮,這個房子對口的小學雖然也算還不錯,但是並不是廣州頂尖的小學,最終拿下這套房子,其實也是綜合了很多因素考慮,一是有個算不錯的對口學校,二是老城區比較成熟,交通方便,各方麵配套齊全,生活很方便,還有最後一個因素就是離我的上班地方很近,步行不超過15分鍾,這樣我就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在通勤上,節省出來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

我和老公也達成共識,房子是大人的選擇,跟孩子沒有關係,他並沒有參與買房的決策,買這套房子是結合區域位置、學校、配套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的,是我們家長的選擇,孩子其實什麽都不知道。

孩子的教育並不是說給他買一套學區房就萬事大吉了,買了學區房,未來他就一定能成才、跨越階層、成為精英、走上人生巔峰?

在這方麵,我還是很清醒的。學區房最多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境,學校教育更多隻是智商上的提高。相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裏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我相信,家庭教育對孩子以後的人格塑造、價值觀的形成、良好習慣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也盡量地騰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的成長。

當然,我也是比較理智的,我不會為了孩子真的就不管不顧地去買一套以後難以出手或者房價下跌的房子,我還是比較關注這套房子的升值或者說保值潛力的。

看到很多報道說以後學位房會越來越不值錢,學位房不保值,其實我也有留意這一方麵,特別是在2022年和今年房價整體處於下調趨勢的情況下,整體看下來,學位房價格並沒有多大變化,就拿我買的這套房子來說,我看了去年和今年的成交價格,總體沒有太大波動,畢竟是老城區帶電梯的房子,以後出手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雖然教育政策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中國式的教育一時半會兒還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我現在正在裝修,希望能夠早點入住,減少一些壓力。

裝修施工現場,一片混亂

我現在一個月月供近14000,還在租房住,一個月房租4500元,就光房子一個月的支出近2萬元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本來也想給孩子報一些培訓班之類的,擔憂孩子以後來這邊上學之後跟不上,會產生自卑心理,但是現階段經濟支出實在太緊張了,月供+房租,還有裝修費用,真的已經擠不出來錢給孩子報培訓班了,就隻能等入住後,用節省下來的房租錢再給孩子報班。

我覺得我來一線城市太晚了,當年研究生畢業後,從北京回了老家工作,2019年才來的廣州,跟同齡人比起來,各方麵都有一點晚了。同齡人,他們現階段要麽準備二胎、要麽拚事業、要麽置換更好的房子,而我現在才忙著購買首套房,人生處處落後於同齡人,所以就要比別人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追上。

來了廣州之後,才體會到在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太大了,特別是從買房到裝修的這大半年,我太累了,特別疲憊的時候,特別想躺平,但是在這麽高壓的生活環境下,誰會真的敢躺平呀,最多傾斜20度,讓自己有片刻的歇息。

不過理智一點來說吧,錢哪有那麽容易賺的,成年人的生活哪有容易的,苦就苦著來吧,隻要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日子總會慢慢越過越好的。

林外芭蕉 發表評論於
這種事在國內就像狗咬人一樣的不稀罕,有任何新聞價值嗎?
秋林小屋 發表評論於
這種事是內卷的。她花400萬,剝奪了另外一個孩子的學位。愚蠢的社會就是這種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