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曾暴富的90後創業者都去哪了?

垮掉的一代?曾暴富的90後創業者都去哪了?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者|葉蓁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小滿工作室

曾經中國90後創業者的代表人物,ofo創始人戴威,近日被海外媒體曝出已在美國開啟新的事業。

據報道,戴威疫情幾年一直穿梭於中美兩地,並在紐約開了一家咖啡連鎖店品牌About TimeCoffee,投資方包括IDG、真格基金和唯獵資本(戴威持有2.12%股份)。About Time CEO Marian Chen 表示,目前已以4000萬美元的估值籌措了1000多萬美元的資金。

對於上述消息的真實性,真格基金官方婉拒了《深網》的求證。

一位接近戴威的知情人士向《深網》確認,戴威確實參與了朋友的咖啡創業項目。Marian Chen此前透露,戴威是公司的小股東,但不負責About Time的日常運營,他協助建立了團隊,並安排與投資者的會麵。

About Time照搬了已在中國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價格比星巴克更便宜、在線訂單模式、技術驅動,定位年輕消費群體,主打冷萃、珍珠咖啡、芋頭咖啡等產品。



不過,戴威赴美再創業的消息,在國內網絡平台又引發巨大爭議。公開資料顯示,ofo目前仍欠2000萬用戶總價超過10億元的押金,戴威本人也因供應商欠款成了被法院執行的“老賴”,共收到40條消費限製令,包括不得乘坐飛機等等。

作為國內共享單車鼻祖,ofo曾經在短短三年就成為估值4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登上財富榜的戴威一時風光無限,但最後的結局是,他再次淪為90後創業者們命運的一個縮影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90後創業者未能成為商業規則的製定者和標誌性人物,也未誕生能媲美80後的商業領袖。和戴威一樣,那些曾暴得大名的90後創業者,大多數要麽泯然眾人,要麽深陷輿論漩渦。

“90後創業者與70後和80後比,毋庸置疑,他們成為了垮掉的一代。當下90後創業者中,最成功的代表僅剩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一位90後連續創業者告訴《深網》。

90後大學畢業走出校門的時候,是2014年。那一年,鎖定“90後”成為一些投資機構的共識。馬佳佳,2012年創辦情趣用品店泡否,高考狀元、90後、美女與性,這些元素使得馬佳佳備受媒體和創投市場關注,但如今已難覓蹤影;還有一直以“馬雲門徒”自居、後因拍下巴菲特午餐被熱議的孫宇晨,如今隻能滯留海外,今年3月還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欺詐和違反其他證券法。

當然,90後創業者確實曾麵臨窘境,中國互聯網經過二十年高速發展,所有低垂的果實都被70後和80後摘光了。但這,仍不足以解釋90後創業者的集體遭遇。

“我還沒畢業的時候,北大方正如日中天,那會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才上大一,他說北大方正這麽牛,我們今後要創業沒機會超越方正了。”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告訴《深網》,“我認為永遠有新型的顛覆性的科技革命,除了科技革命,代際更替都會產生新的賽道。”

在當下最火的AIGC大模型創業賽道,依然是王慧文、王小川等互聯網老兵活躍著,同樣缺乏90後創業者的聲量。

90後創業者成為垮掉的一代,更多是因為趕在了那個喧囂浮躁、功利主義開始盛行的年代。他們踏入社會的時候,資本已經在網紅創業者的身上嚐到了甜頭,他們也有了得以效仿的樣板。但創業維艱,當時代大潮退去,功利主義被淘盡洗滌,舞台最終將留給那些長期主義價值的堅守者。

錯打的“網紅”標簽

“創業者如果沒有當網紅的能力,就不要創業了。”當年,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這句話成為了90後創業者的聖經。

2012年,馬佳佳畢業的那天,在學校門口開了情趣用品店泡否。馬佳佳本來想做一個營銷公司,去找投資人融200萬。對方問,你為什麽要創業?她脫口而出:“我聰明唄。”這次融資失敗了,馬佳佳把失敗歸結為自己還不夠紅。

此後,馬佳佳在網紅的路上愈走愈遠,2013年,馬佳佳的泡否將店開進了三裏屯,店門口牌子充滿挑釁:不好意思的不準進、長得不好看的不準進……那一年,馬佳佳頻頻被各個商學院請去演講,成為《非誠勿擾》的女嘉賓。

2013年底,1990年出生的孫宇晨加入位於矽穀的互聯網金融公司Ripple Labs。2014年,孫宇晨頭上頂著北大本科、賓大碩士,加上Ripple大中華區首席代表的身份回國了,之後他創立了自己的銳波科技。

2015年,孫宇晨成為馬雲湖畔大學第一期學員。從此,他以“馬雲最年輕門徒”自居。而孫宇晨的創業項目一直不溫不火。麵對“炒作自己”的質疑,孫宇晨的解釋是:“我們這種初創公司,隻能靠老板狂出台,狂做PR,才能吸引投資者注意。”

90後是生於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一代人,崇尚個性和自由,被打上“非主流”、“叛逆”、“玩世不恭”等標簽。的確,與70後和80後相比,90後創業者是更善於製造話題的那一撥。

90後創業之初的路徑就是網紅打造的路徑,並非無跡可尋。2010年,徐小平投資了陳歐18萬美金,他創立了聚美優品。2011年,陳歐“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詞深入人心。那一時期,陳歐體火的如火如荼,陳歐也成為年輕人勵誌的偶像。

陳歐後來接受采訪時表示,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希望他站出來。2014年,伴隨著聚美優品上市,31歲的陳歐成為紐交所IPO 200多年來最年輕的CEO。

成為網紅的確給90後創業者帶來了甜頭。2014年元旦,徐小平和馬佳佳共進晚餐。“我投了馬佳佳,我給30萬人民幣,拿了一個點。”徐小平後來在創投極客論壇上,講述了他投資馬佳佳的過程,整個基金內部,是完全反對他投資馬佳佳的。“我告訴大家我投她了,而且我以此為驕傲。別人對馬佳佳的指責是,你什麽都沒有,為何暴得大名?我反過來問大家,你什麽都有,為什麽你不出名?”徐小平回憶。

2014年,中國大地掀起創業風潮,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創業公司的數量達到365萬個,這意味著每天都有10000個公司成立。

在這波創業潮陽中,90後們無疑是最醒目的存在。2014年初,戴威和四位北大校友在青海大通縣一個小房間裏,創立北京拜克洛克公司,方向為騎行旅遊。同年10月,23歲的戴威回京,返校攻讀研究生。一次創業交流營上,他認識了徐小平。

毋庸置疑,在這場90後網紅創業的盛宴裏,資本是最重要的幕後推手。

趕上了一個最浮躁的年代

對90後創業者來說,似乎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那一時期,市麵上最不缺的就是錢了。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4年VC/PE機構共新募集745支可投資於中國大陸的基金,較十年前市場規模增長近10倍。

當年8月14日,IDG正式對外宣布設立IDG90s基金。市場上最早關注90後創業者的人是IDG曾經的投資人、峰瑞資本創始人李豐。

2012年李豐投資了尹桑和他的K歌軟件“一起唱”,尹桑當時隻有20歲,這是中國第一筆對90後創業者的投資。

在IDG內部,李豐帶領團隊開始對90後互聯網習慣、消費與生存狀況進行全盤調研。他們在兩個月內做了1000多個訪談,最終製成《90後互聯網生存狀況報告》,並得出結論:

當90後逐步進入社會,成為工作人群,隻有同時代創業者知道他們究竟有什麽需求。

時代給了90後機會。李豐認為,過去10多年PC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進化或者演進,基本以84年、85年左右的一代人的需求為主,包括遊戲、社交、招聘、電商等各個領域,而接下來移動互聯網中的很多商業模式,會是90後去驅動。

生於1998年的王凱歆,建立了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垂直電商平台神奇百貨。2015年王凱歆報名了BTV 的創業真人秀《我是獨角獸》,節目中她坦陳,“我高二休學,15歲創業,17歲就有自己的公司了。神奇百貨自上線兩個月以來,用戶已經突破20萬,每天訂單上千單。”

站在王凱歆對麵的是: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獵豹CEO傅盛,真格基金CEO兼合夥人方愛之,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現場她被五個大佬爭搶投資。2016年1月,神奇百貨獲得由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與創新穀跟投的千萬級別A輪融資。

亢奮的情緒一直籠罩著中國創投市場。早在2014年9月,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發布了致經緯係內部信,預警泡沫的產生。張穎說,“很多基金融到錢了,大家拚命做案子,包括我們在內的幾家主流的基金,今年的案子數量都比去年的2倍還多。這樣的態勢能延續多久呢?”



這種被資本爭搶的榮光隻屬於網紅創業者。2015年1月,泡否創業失敗的馬佳佳創辦了大尺度女性社區“High”,拿到了高榕資本的千萬天使投資。2015年4月,孫宇晨獲得了信中利資本領投,IDG、中科資本、清控科創等多家機構跟投的千萬美金級別A輪融資。

“2015年上半年,是中國A股的風口期,VC圈也瘋了,隨便一個天使輪都能融一兩千萬”,戴威曾透露,即便這樣,他也隻有灰頭土臉吃閉門羹的份兒,唯一的一個口頭協議最後還被資方放了鴿子。

戴威的落寞隻是暫時的,遭遇困境的戴威最終想到了共享的方向上去了。2016年1月,ofo客服接到了金沙江創投的電話。第二天,戴威見到了金沙江負責人朱嘯虎,對方開價1000萬美金。那時朱嘯虎因投資滴滴一戰成名。

戴威趕上了共享單車的風口。ofo成為了那幾年資本進入密集度最高、融資速度最快的項目。到2017年E輪融資,ofo估值已達30億美金(約193億人民幣)——而2016年4月,ofo的估值僅為1億人民幣——在極短時間內,眾多資本參與下,ofo的估值翻了近200倍。

2017年,《胡潤百富榜》上,35億元身價的戴威成為首個上榜的白手起家90後創業者。

用大資金投入砸出用戶規模和市場需求,用並購拚湊出上市前最後一塊拚圖,這是當時資本無往不勝的操作模式,但是當複雜的股東關係、競爭關係導致的矛盾不可調和,ofo的故事便戛然而止。

一票否決權的存在,使得戴威和股東阿裏、滴滴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失去了與摩拜合並的機會,而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沒有前景的商業模式也嚇退了接盤的投資人。

戴威和ofo的命運就此注定。

幣圈打開快速財富自由之路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或許讓雷軍沒想到的是,他的話語開啟了中國風險投資行業的風口論,VR、O2O、共享經濟、區塊鏈……

2017,戴威成為90後創業明星的那年,比特幣價格超過了1萬美元一枚,在比特幣的帶動下,區塊鏈和其他類似的虛擬幣也被開發出來了。

加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熱潮迎麵而來,最先引爆的是VC圈,徐小平在內部微信群發布的擁抱區塊鏈革命的言論刷爆朋友圈。

在這波區塊鏈和虛擬幣的浪潮中,諸多“優秀的90後人才”被卷入。

2017年8月,孫宇晨發行了網絡加密貨幣——波場幣,售出數量1000億枚,價格0.0015美元。該幣發行當天,就融資6個億。僅僅一個月後,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下發公告禁止ICO(首次公開發幣),並且要求已發行虛擬貨幣做清退安排。

退錢收幣之後,孫宇晨成為波場幣最大的持有人。2017年12月底到2018年年初,波場幣價格從兩分暴漲到兩元。隨後孫宇晨拋售60億個波場幣,成功套現3億美元。次日波場幣價格暴跌20%,導致無數人被割韭菜。

孫宇晨賺的盆滿缽滿,但被貼上了“騙子”的標簽。

進入區塊鏈領域給VC機構帶來了不小的爭議,區塊鏈領域是一個梟雄和騙子隨時可以互換角色的行業。

徐小平的區塊鏈宣言發布20天後,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篇《頂級VC背書,IOST幣圈吸血40億,同一個團隊竟然還開著另一個項目?》文章稱,IOST項目實為“多拉打印”公司的同一團隊操盤,發虛擬幣轉移資金輸血母公司。IOST的豪華投資機構陣容中,包括真格基金、紅杉中國、經緯中國等。

根據白皮書顯示,IOST總發行量210億,流通占比40%。2018年1月15日開始交易後,IOST大盤即被強勢拉升,相比於眾籌時的0.01美元,在兩個星期內被拉到了0.12美元,漲了10多倍。不過隨後該幣的幣價就出現斷崖式下跌,價值40多億的代幣蒸發不見。

IOST創始人鍾家鳴一夜暴富,喜提了一輛上千萬的法拉利。鍾家鳴,1993年出生,經常出現在北京最頂級的酒吧One Third,喜歡用頂級香檳來招待朋友。

區塊鏈成為風口持續不到一年。公開資料顯示,真格基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除了IOST外,DATA、EDU、YEE、MDT等代幣最大跌幅達99%,幣價近乎歸零。

80後的曆史並未輪回

2018年年中,易凱資本CEO王冉發出警告,國內一級市場的資本寒冬來臨。

“2018年第二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融資量跌了80%。2018年是VC行業整合的一年,” 漢能資本創始人陳宏曾告訴《深網》。“2017年頒布的資管新規,銀行不給母基金出資了,突然間很多LP不見了,基金就停擺了。”

資本握緊了錢袋子後,一群張揚的90後創業者,很快就遭遇了困境。

2018年年末,ofo因退費難被送上熱搜。麵臨困境的不僅僅是戴威,2018年,區塊鏈和共享單車等行業經曆了大起大落,被風口吹上天的豬也落到了地上。

不可否認,失敗是懸在創業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於創業的殘酷性,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如此說,“創業3年的公司,93%會死掉,活下來的隻有7%。”

90後創業者所麵臨的,80後創業者也經曆過,每一代的創業者初登曆史舞台都會引起爭議。

2006年,李想、茅侃侃、戴誌康和高燃等作為80後創業代表,登上了曆史舞台。他們是泡泡網、Majoy、Discuz、Mysee的創始人,“80後創業新貴”等名詞在此後數年被媒體反複提及。在經曆一係列波折後,當時的80後由顛覆者變成了失敗者。

當時主流輿論的論斷是80後創業者在這一波新興潮流裏,基本失語。

2010年,iPhone 4誕生,世界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在這波創業潮中,站在浪潮之巔的也是70後和80後創業者。美團的創始人王興生於1979年,1985年出生的張旭豪在2008年創立餓了麽,滴滴創始人程維生於1983年,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生於1983年。

可見,80後創業者並未失語,隻是輿論篩選出來的創業代表與時代篩選出來的代表不是一撥人。移動互聯網時期脫穎而出的這波80後創業者,成長為中國互聯網中堅力量。

時代的故事寫到90後創業者這裏的時候,打上網紅標簽的他們,在踏上創業舞台之初,更多呈現的是急功近利。

馬佳佳、孫宇晨,王凱歆,這些人創業的賽道與移動互聯網關係不大。隻有戴威是在移動互聯網的賽道裏,但他隻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尾巴。

2018年,傳統互聯網的造富時代結束了。這一年,經曆了中美貿易摩擦、資本寒冬,大廠轉向產業互聯網。一位投資人告訴《深網》:中國互聯網的模式投資也走到了盡頭。

互聯網模式投資的泡沫散去後,大部分90後創業者都已經淡出公眾視野。“經過了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信息撮合匹配這種創新的機會今天已經特別少了,”萬物資本和淺石創投合夥人鄭毅告訴《深網》。

一年後,資本就找到了新賽道。2020年被稱為“新消費時代”元年,萬億資本湧入,打造新消費品牌盛宴。也正是這一時期,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才被媒體置於了聚光燈下。

2020年11月,29歲的聶雲宸以45億人民幣登上《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並成為其中唯一一個90後。2021年,喜茶的估值達到了600億元。

聶雲宸當下的成功,稱得上的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2010年,聶雲宸從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的人文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他開了一家手機店,2年時間他賺到了20萬。2012年,聶雲宸在江門一條名為江邊裏的小巷上,開了一家名為皇茶(後改名為喜茶)的奶茶店。

身邊有人勸聶雲宸,奶茶創業最好的時間已過。但聶雲宸認為做事情不需要風口,“就算這個行業已過時,但有了我們的加入,就會有不一樣的東西。”

起初的喜茶也無人問津,不過他堅持了下來。

對創業者而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最特斯拉困難的時期,麵臨資金短缺、員工離職、美國次貸危機等等危機,馬斯克一度精神崩潰。多年以後,馬斯克把這段九死一生的經曆形容為“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死亡的深淵”。

新消費創業浪潮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戴威時不時由於ofo押金問題被送上熱搜。

“戴威最後的惜敗,對所有年輕的創業者都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對年輕人的影響可能超越我們對這個事情本身的想象。”95後創業者、bosie創始人劉光耀告訴《深網》。

戴威是劉光耀的學長,劉光耀曾以山東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本科期間曾任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後被保送至清華讀碩士。2017年,劉光耀讀研一時休學創業,創辦了“無性別主義”的時裝品牌bosie。2020年,bosie完成2億元A+輪和B輪融資,由鍾鼎資本和元生資本領投,金沙江創投跟投。

劉光耀的90後北大同學中,創業似乎已經褪去了光環。他的研究生同學中是沒有創業的,大部分同學畢業選擇了進投行,北大本科同年級和整個學院的創業者也很少。

現如今,戴威重新出發進入新消費賽道創業,不僅關乎對ofo和自我的救贖,某種程度上,也關乎更多90後一代創業者是否有機會和勇氣為自己正名。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暴富的90後創業者很多都是鑽政策空子,或實施詐騙。這樣的人在中國禍害完中國老百姓,就別來美國禍害美國老百姓了。
vincentsjtu 發表評論於
回家做全職兒女了
傑瑞王 發表評論於
90年代“空手套“,現在是資本炒作,都是騙,不行報破產,個人沒損失,沒人紮紮實實做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