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口碑非常好的台劇,卻被豆瓣除名了。
它就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導演林君陽執導、金馬影後謝盈萱、黃健瑋、王淨主演的《人選之人
- 造浪者》(以下簡稱 " 人選之人 ")。
劇集主線是選舉,副線則是涉及了性別議題、職場性騷擾和同性伴侶、多元家庭等等的內容。
所以也不難猜到,此劇會因為主題背景從而被豆瓣除名。
尤其是在文化圈 metoo 運動開始後,劇中的職場性騷擾、女性議題部分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他們用著我們的母語,講述著一些非常 " 正常 " 的話語,但我們仍感到震撼。
" 在母語語境下聽到那些話真的很震撼 "
" 前後看完漫長的季節和人選之人,我隻能說創作者是有視角的 "
今天選部分情節來討論,其餘的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
蟬主看的過程中幾度流淚。
是為了劇集中的正常、正常人、女性而流淚。
拍出合格的職場性騷擾,
豆瓣卻沒了詞條?
如今關於女性議題的影視劇確實越來越多。
但很多又不可避免地會落到女性犧牲,男性成為救世主的俗套中。
《人選之人》短短八集,把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應該被討論的話題和故事都講述得很好。
雖然有的情節點到為止,但觀眾能接收到導演所希望傳達的訊息。
謝盈萱此次飾演的是公開出櫃了的文宣部副主任翁文方。
因為一次的 " 不妥協 "" 不道歉 " 導致她競選女議員失敗,從而成了林月真競選團隊中的幕僚,也就是片名所說的造浪者。
文宣部還有一名幕僚叫張亞靜(王淨 飾)。
在控訴政府的環保問題上,由她來扮演海龜,並出演被 BPL 塑料垃圾傷害的小情景劇。
結束後在電梯中,張亞靜碰到了組織部的幾位男同事。
男同事理所當然地對張亞靜開始言語騷擾。
女性一聽就知道有隱射,盡管如此這番對話在很多人看來也都覺得沒什麽問題。
這名男同事簡哥甚至還借著說對不起的間隙,對張亞靜進行了肢體接觸。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群人怎麽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說什麽、做什麽?
隨後在茶水間裏,簡哥仗著自己是老員工,找機會想要加張亞靜的聯係方式。
甚至還拿 " 這個茶葉喝了會瘦 " 的爛借口,直接摸張亞靜的腰部。
在劇集中,張亞靜作為性騷擾的受害者是當場就作出了反擊。
但在現實中,因為上司的包庇,或者希望大事化小的想法縱容。
職場中有很多最後離開的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
這難道是一個正常社會應該有的嗎?
我們不斷問這個問題,我們也清楚這個答案,但答案終究沒有浮出水麵。
" 被性騷擾,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
" 算了。"
無論是從影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能聽到這個兩個字。
說出 " 算了 "
並非是職場性騷擾的受害者們真的放下了,而是因為整個申訴和發聲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更可況,人證物證難以收集,最後正義也不一定會到達,加害者也未必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而受害者卻要不斷重複她的受害過程,開始自證,造成二次傷害。
甚至會被人質疑,申訴是不是為了想要得到好處。
實際上,簡哥每次都會找理由去靠近張亞靜,並且常常問她有沒有男朋友。
在他們眼中看來,這些都不叫 " 性騷擾 ",而是 " 女生想太多 "。
當翁文方作為副主任希望幫張亞靜拿回一個公道時,卻被組織部的主管用以" 為了選舉,要大局為重
"的理由搪塞。
什麽大局為重,其實就是上司對下屬、男性之間包庇縱容。
翁文方早就有過 " 以大局為重 " 的經曆,她痛恨這種妥協。
當年選女議員,因為自己是同性戀的身份,被爸爸的幕僚說這樣會斷子絕孫。
於是她選擇了維護自己伴侶,推了那位阿伯。
結果視頻被傳到網上,翁文方如果想繼續選女議員,就要道歉。
但她拒絕了。
接下來翁文方就一直被圈內質疑服務做得不夠好,被質疑脾氣不夠好。
甚至被人用 " 打人 " 來輕飄飄又粗暴的字眼來詮釋整件事。
在女性的視角來看,自己淋過雨因此會希望給別人撐傘。
因此在醉酒後,翁文方對張亞靜說:
" 我怎麽會不知道這個體製有一堆爛問題 "
"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死掉 "
翁文方對張亞靜的幫助,不僅僅是因為翁文方是上司。
更是因為她們都是女性,她們懂得這種無助和明白如果有人幫自己一把的重要性,翁文方也需要對過去的自己進行救贖。
總統候選人之一林月真也是女性,但礙於選舉期間,她最終還是無法把這件性騷擾事情公開處理。
她也很痛恨這種生態,但要改變,就得手中有權。
因此她辭退了簡哥,並給在職場上遭受性騷擾的受害者們送了花束和慰問信。
承諾如果當選,未來必然會更加妥善地去處理職場性騷擾事件。
信上麵還寫著:" 我知道我做的遠遠不夠,請等待這個社會追上你們的那一天 "。
這句台詞讓人非常動容。
也道出了在這個社會上,女性在遭遇不公時要討回公道是多麽的不易。
那些 " 以大局為重 " 的領導口口聲聲說台灣的未來重要。
卻從未意識到,家庭議題和女性議題等等事情,其實都和社會的未來一樣重要。
女性視角的創作者,我們需要更多
在陽剛的環境中,女性從政是困難的。
在林月真作出承諾後。
張亞靜曾經問過翁文方相不相信林月真,她隻回答了一句:她也是女性。
劇集對於受害者的保護處理確實是細膩的。
而且也盡可能地避免受害者在申訴時會被刺激和觸發創傷。
在麵對領導的詢問和協助,張亞靜下意識地把受害過程再次重複時,但卻被翁文方打斷。
結果好死不死,男領導直接讓簡哥來到現場,進行道歉,還嚐試著塞紅包。
這哪裏是道歉,分明就是在嘴硬。
但無論如何,受害者由始至終都隻是想要好好地走完性騷擾申訴程序。
翁文方因為幫下屬出頭,所以在職場上被穿小鞋被冷藏,壓縮她在文宣部的表現空間。
無奈之舉,為了要奪回職場上的話語權,翁文方隻能自己在油管上開頻道錄製視頻。
結果大火吸引了不少粉絲,成為網紅博主。
領導不得不把發言人主持人的位置還給她。
這是很常見的職場生態,尤其是男性作為領導,女性作為下屬的時候,女性要找回話語權就必須堅持付出更多的努力。
劇集中,還討論了女性被拍裸照威脅的問題。
張亞靜就曾經因為被拍裸照。
而拍她裸照的,正是她的上司,也是圈內人士,裸照就是他口中的" 愛的證明 "。
張亞靜每天都生活在恐懼當中。
一旦在街頭上被人多看一眼,她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照片被泄露,所以她每天都會點進社交平台上色情片群和網站,去查看自己的照片有沒有被外流。
在這段關係中,張亞靜是婚姻的介入者。
因此即便被拍了裸照,但也充滿了自我懷疑和譴責:
" 我也有做錯 "" 如果不是我當時… "
他們原本就是上司下屬的關係,而且涉及權力,裏麵也包含著權力不平等的對話因素。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愛,包括受害者本人。
但愛不應該是充斥著威脅、報複、交換和摧毀。
受害者會自責,但實際上沒有人應該活在恐懼之中,而且這麽多年來,受害者的痛苦是真的,受害者失去的人生、受害者被摧毀的信任都是真的。
因此大家也不要再覺得受害者沒有資格為自己討回公道,已經夠了。
" 我們看到了劇中對 " 不完美受害者 " 的角色塑造,但是也回應了 " 不完美受害者也沒有應該受到羞辱和傷害 "
這一基本常識。"
在《人選之人》中,裏麵的角色都沒有非黑即白。
但劇中的細節、劇中的受害者的呈現都在告訴大家,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完美受害者,她們發聲的代價就是這麽的荒謬又真實。
而性別暴力和性別歧視的發生,也從來不是單方麵就可以造成的,裏麵有階級的包庇縱容、有社會的厭女、有製度的腐敗。
爹味和男味的作品我們真的看太多了。
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創作者,拍出女性的遭遇和感受。
女性需要有更多的話語權。
女性也一直在等待這個社會追上她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