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中國一產業5年內超過百家企業“陣亡”

慘烈!中國一產業5年內超過百家企業“陣亡”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雖是當今電動車的藍海,然而競爭越發激烈,不隻中國國內企業,國際車廠也想分一杯羹。業內認為整體市場已進入淘汰賽,超過百家車企已陣亡,年銷200萬輛成活下去最低門檻。



(資料圖)

今年第1季,中國電動車市掀起了價格戰與瓜分市場競爭,包含電動車企業、合資車廠、傳統車企與國際廠牌,都想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麵對兢爭,不少中國的車企顯得難以招架。一方麵是中國政府的電動車補助措施逐步退場,另一麵則是電動車汽自身的獲利能力與虧損問題一一浮上檯麵。

第一財經報道形容,中國的電動車市場也越來越內捲,不少新興造車企業正承受壓力並且不斷調整策略。

報道引述多家中國新興造車企業人士分析,在未來的數年裏,車市將麵臨殘酷的淘汰賽。其中,2025年是一個公認的關鍵時間點。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報道中表示,2017年時中國有400家車企,其中100家有穩定規模的銷量,另外300家被認為是PPT造車,即尚未投入生產,僅以簡報募得大量資金的新興車企。

到了2022年,隻剩下50多家車企還有穩定規模的銷量。很多車企一年隻有數百或者數千輛的銷量,“這意味著造車企業從過去的數百家變成了如今的50餘家,大部分已經被淘汰出局”。

何小鵬說,在2025年底時整個產業會進入“32強”,再之後的5到10年則是“32進8”,主流車企隻有前8大據有穩定的生產規模,屆時很多小品牌、子品牌將會並入大品牌,形成集團中不同的品牌分類,並形成幾家巨型企業。

報道引述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的分析認為,未來造車企業要活下去的最低門檻,是在全球年銷量達200萬輛。

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執行長餘承東在報道中稱,2025年電動車製造將麵臨分水嶺,未來汽車品牌的競爭會像飛機製造業一樣大浪淘沙,以前有許多飛機製造業,最後卻隻剩下空中巴士跟波音成主力,“對於中國電動車市場而言,最終主力玩家將不超過5個”。

tz2000 發表評論於
競爭淘汰是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是國家拿老百姓的錢補貼了一堆騙子,當中很多人變富了,什麽也沒有成就,反而使得幾個真正有一定實力的車企陷於苦戰。
七戒 發表評論於
胡扯!習大大說了:風景這邊獨好!
0101011 發表評論於
稍微了解一下曆史,就知道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Tan7th 發表評論於
美國最後剩了幾家汽車公司?三家!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中共多年來一直花巨資補貼電瓶車,賠錢賺吆喝。
如今中共軟囊羞澀,補貼不起廖,那些騙補貼的“車商”,集體陣亡,毫不奇怪。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號稱“新能源車”,其實就是個電瓶車,沒多大尿水,是被金融資本吹泡泡吹起來滴。
泡泡們五顏六色,很是好看。隻不過一陣風吹來,泡泡破裂,也是幹脆利索,剩下點肥皂水而已。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其實樓下那些不懂科學的井底蛙覺得電車簡單,一是他們自己對科學的了解極為有限,二是他們的眼光僵化不動。其實當年萊特兄弟第一次造飛機的時候,飛行距離隻有36.5米。如果在這些井底蛙看來,肯定是還不如走過去。但到了今天的航空事業,還是從那第一步發展來的。
隻影向誰去 發表評論於
樓下瞧不起電車技術的,真是一群井底蛙。就以電池為例,第一就是儲能和電池重量的比例。現有的鋰電池儲能比例不高,而新一代的電池技術還沒有真正的科研出來。僅僅是這方麵的發展的難度以及重要性,就遠超絕大多數其他科學。要知道,一旦新的高儲能電池被研發出來,那可不是僅僅用在電動車上。想一想如果可以無限儲存太陽能,那可超越任何現有的科學研究。第二,就是在不同條件下的電池儲能。現在的鋰電池,到了冬天就趴窩了。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包括以後在太空的極寒冷條件下的電池使用,絕對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
心無所住 發表評論於
真有趣,新能源汽車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玩意,卻把高技術的傳統汽車打到丟盔棄甲,高技術的傳統汽車產業,作為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最重要的產業,甚至是第一產業,不用擔心啦。新能源沒啥技術,哈哈哈哈
逐風 發表評論於
就一破電池帶動一破電機加一個iPad。門檻極高?惡心不惡心呀。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 隻有賈躍亭那樣靠PPT情懷做生意的人,才敢去造車,反正也是忽悠。

但中國有比亞迪,十年前比亞迪電車在中國就滿街跑了。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電動車是一個特殊產業。蘋果十年閉門造車,幾千億砸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就胎死腹中了。穀歌亞馬遜都搞不動電車。特斯拉差點死去活來好幾次。何況其它車企。這是一個門檻極高的產業。


技術員 發表評論於
5年內能倒掉百家,是車企?是車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