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村支書小芳”爆火背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年輕人

3月末的一個周末,陽光和煦溫暖。

在河南省鶴壁市三家村村委會,記者見到了村支書張桂芳。她正在與一位做視頻的朋友交流,桌子上擺放著花生之類的零食。

“聊吧,有什麽問就行。”張桂芳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直爽是這位村支書給人的第一印象。

之後,她還帶記者參觀了“網紅村”三家村,路是水泥路,街道也比較整潔,街道兩側的牆壁多刷成淡藍色或淡粉色,四五個中老年婦女正清掃路麵。


張桂芳說,拉開帷幕的小女孩就是她。圖/佟西中 攝

值得一提的是,村裏牆壁有的還畫上了壁畫,其中一幅是一個小女孩拉開了帷幕,帷幕背後是向日葵和拖拉機組成的象征著新農村的圖景。張桂芳說,她就是壁畫中的那個女孩。

最近,村支書張桂芳在短視頻平台爆火,其中一個短視頻播放量超過7700萬,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在內,至少20餘家媒體報道或評論過她。

張桂芳生於1997年,天津農學院畢業,24歲回到家鄉三家村,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任內,她帶領村民修路、鋪水管、清河道,建電影放映室,改變村容村貌。

三家村由此成為“彩虹村”、“網紅村”,張桂芳也成為“網紅村支書”。

外界好奇,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張桂芳為何願意回家鄉,如何高票當選村“一把手”?三家村怎麽成為“網紅村”的,張桂芳爆火是否有推手?

女村支書走紅

多位村民向記者表示,“這些天不斷有人來,到處轉悠”。三家村並不大,但凡有外人來,在村中“CBD”(小廣場)休閑娛樂的村民總能第一時間知道。

有的是外地來三家村打卡的民眾,有的是來參觀學習的村幹部。僅在當地采訪兩天時間內,記者就遇到了四位慕名而來的村幹部,其中一位還向三家村捐贈了一車掃帚。

就在張桂芳帶記者在村裏“逛”的時候,遇到了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村支書助理李靜等人。完全不用介紹,他們輕鬆認出了在短視頻平台爆火的張桂芳。

李靜告訴記者,他們是慕名而來學習的。每當聽到這些,張桂芳總是謙虛地說,“學習談不上,就是交流。”

三家村和張桂芳紅了之後,其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參觀、學習的變多了。同時,也有不少外地人,純粹是好奇到此看看。

除外地人增多,另外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洽談項目的變多。

張桂芳及村民告訴記者,三家村成為“網紅村”後,不斷有人來考察,目前引進了富硒南瓜種植項目,五六百畝的撂荒地得到利用,提供了十幾個人的就業崗位。

媒體采訪也是走紅的證明。張桂芳說,最近兩周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待,接受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中國婦女報》等20多家媒體采訪,甚至晚上八九點還會有電話采訪。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僅記者在三家村的兩天內,至少見到七八家媒體同行以電話、視頻或實地走訪等形式采訪。


張桂芳在三家村村委會前。圖/佟西中 攝

張桂芳的爆火與短視頻平台關係密切。今年3月16日,她在短視頻平台抖音上,用賬號“97年村長小芳”發布了第一條視頻,起初外界關注度並不高。

緊接著第二天,該賬號又發布了第二條視頻,內容是介紹張桂芳本人的,內容也比較俏皮幽默,“你見過24歲就當上村長的女孩嗎?年紀輕輕就登上村裏的權力巔峰”。

該條視頻點讚達223萬,視頻播放量超過7700萬。張桂芳說,一夜之間大家知道了她,也知道了三家村。

“抖音日活躍用戶達到7億,你要在7億人中脫穎而出,那真是很難想象的。”張桂芳說,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了三家村,“八百年不聯係的同學,都知道了。”

她提到了一個印象最深的細節,“我們大學的班主任,專門為此發了個朋友圈,說是因指導我寫畢業論文而感到榮幸。”

回過頭反思,張桂芳說,運氣的成分很大,“這也不是謙虛,而是真的覺得運氣好”。據她所知,有壁畫的“彩虹村”其實不少,比三家村村容村貌整潔的也比比皆是。

“後續的壓力也很大,要持續運營抖音賬號,持續展示三家村的故事,不能高開低走,我們要平穩地往前走。”張桂芳說,想借助短視頻平台,讓大家知道三家村,感受農村中的溫暖。

據張桂芳講,爆火的抖音賬號是經過村兩委討論過的,賬號以村支書個人IP為形象載體,所有權是屬於村委會的,所有的相關收益都歸村集體所有。

對於爆火,外界其實有質疑,這個抖音賬號是否有團隊。張桂芳說,內容方麵是大家商量著來,大家一起想發什麽,目前運營是以我為主,有做抖音旅拍視頻的朋友會幫忙拍攝。

張桂芳說,“我們希望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借助社會的力量,讓三家村有好的變化,讓三家村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年輕人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將時代發展融入到目前的工作中。”

據了解,隨著張桂芳的走紅,關於未來發展,農產品直播電商是三家村考慮的方向之一。

“唯一一個回來的”

三家村屬於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管轄。從地圖上看,三家村位於太行山東麓與淮海平原之間的過渡地帶。

資料顯示,三家村地貌體現出平原和丘陵相間的特征,三麵環山,呈“箕”狀,村落地勢西高東低,麵積約4.42平方公裏。據了解,當地戶籍人口1420人,常住人口400人左右。

當地多位村民說,目前村中實際人口並不多,常住人口可能約四五百人,比較出名的特產是小米和麵條。

三家村中,張姓人口眾多,約占村中總人口的90%,值得一提的是,從村口進到三家村內,一路上牆壁上有多條宣傳標語,其中一條標語是——都是奮鬥出來的。


三家村村口。圖/佟西中 攝

回鄉前,張桂芳在天津工作,曾搞過培訓、民宿,屬於外人眼中比較“能折騰”的人。

說起當村支書、村主任的經曆,張桂芳表示,回三家村屬於是“被說服”的,當時村裏、鎮裏給四五個年輕人打電話,動員他們回鄉參選,隻有她一個人回來了。

她說,“當時也不記得是被什麽觸動到,好幾個人給我打電話勸我回家,說幹不好也可以辭”,“我爸說不要小瞧村支書這個工作,對人的鍛煉是其他工作無法相比的”。

“大約動員了四五個年輕人,希望他們能回鄉做點事情,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考慮都沒有回來。”三家村老黨員馬有生也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張桂芳是“唯一一個回來的”。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馬有生說,2020年村兩委(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換屆,石林鎮希望村幹部年輕化,鎮長找他推薦幾個年輕人,說年輕人有幹勁,或許能給村帶來改變。

“我和張桂芳的爸爸是朋友,對她比較了解,張桂芳上學的時候拿過山城區乒乓球比賽的冠軍,做事有股子勁,又是學生黨員,學的是農學,比較符合條件。”馬有生說。

對於參選村兩委負責人,當時有兩個條件,馬有生表示,一個是大專以上學曆,一個是年輕。

張桂芳的一位村委同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不是說專門找張桂芳來選,而是當時根本就沒有年輕人願意回來。

2020 年 12 月,三家村選舉村黨支部書記,村裏四十多名黨員投票,先是選出了村黨支部委員,進而選出村黨支部書記,張桂芳高票當選村支書。

次年年初,三家村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按照相關規定,村民半數以上同意即可。據了解,當時1052位村民參加投票,張桂芳獲得讚成票890張,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

自從張桂芳走紅後,外界有聲音質疑“她應該是有背景”。馬有生說,“張桂芳家我了解,她爸爸就是建築工地打工的,母親是四川遠嫁過來的,沒啥背景。”多位村民也如此說。

此外,也有人質疑她是“曲線入編”。對此,石林鎮鎮長常瑞濤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不管是行政編,還是事業編,現在是逢進必考,對任何人都一樣。

“彩虹牆”揚名,暴雨救災獲認可

三家村“一把手”是如此年輕的女孩,是否有村民不服氣?多位村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不服氣肯定有的,雖然是高票當選,但也有沒投她票的。

俗話說,“頭三腳難踢”,張桂芳當村支書也是如此。開始時,她也很盲目,不知道做什麽。“都是他們(同事)包容我,帶著我,教我怎麽做。”張桂芳說。

在采訪中,張桂芳多次稱讚同事。她說,“同事是全市最好的同事,都是他們帶著我,教我熟悉工作”。在張桂芳熟悉工作後,這些同事又會說,“這件事該你(張桂芳)拿主意了”。

“最初去領導那匯報工作時,都是別人在說。”張桂芳提到,“有一次企業讚助東西,溝通工作也是別人說,我就在那摳手。”

張桂芳說,工作期間也受了不少委屈,好幾次都想不幹了。

她提到,有一次村裏給兒童發零食,明確要求村民帶小孩去領,但那天小孩多,零食就發完了,有未帶孩子來的村民沒有領到,就在村委會鬧,說被故意刁難。

“當時都給這位村民承諾了,等孩子來了,我本人花錢給這位村民的孩子買零食,但是這位村民還是不滿意。”張桂芳表示,這件事村裏都知道。

還有一次,有村民提出老人去世後要土葬。張桂芳說,這事辦不了,結果這位村民半夜打電話,罵了她十幾分鍾,“當時因為這個事,哭到一兩點”。

真正讓張桂芳在鶴壁市出名的是打造“彩虹牆”——為村民粉刷牆壁,有的還畫上壁畫。當時很多村民都不支持,不理解,認為要把錢花在最該用的地方。

據了解,“彩虹牆”花費約10萬元,當時村裏沒有錢,但張桂芳堅持辦這個事,認為“彩虹牆”值得做。事實證明,“彩虹牆”確實給村裏帶來了回報。

近年來媒體報道顯示,以畫壁畫的方式來打造“網紅村”,此前已有實例。有的村莊是先進行環境整治、道路硬化、汙水處理,之後作壁畫打造“網紅村”,再之後發展鄉村旅遊。

為了贏得大家的支持,張桂芳先帶著村委的人,實地去看其他地方的“彩虹牆”,之後又讓相關人員做出效果圖,“看到以後大家都覺得好,這才去做”。

三家村財務狀況並不好。沒有錢怎麽辦事?張桂芳說服作畫人,先把事情辦成,之後再結款。

事實上,三家村打造“彩虹牆”並不是沒有人反對。張桂芳回憶說,“當時有人到我父母家,說這是胡亂整、是浪費錢,這也是父母後來才告訴我的。”

事實證明,張桂芳的眼光不錯,三家村“彩虹牆”繪製出來後,當地媒體都報道了,三家村成了“網紅村”,在鶴壁市有了一定知名度。

“彩虹牆”為三家村所帶來的名氣,在此後的暴雨救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正是在該次暴雨救災中,張桂芳的表現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張桂芳在暴雨救災中的表現贏得村民認可。圖/受訪者提供

2021年7月,河南遭受暴雨侵襲,河南中北部出現大暴雨,鄭州、新鄉、開封、周口、焦作等地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鶴壁部分農村地區也發生漫堤險情,村內積水嚴重。

有村民告訴記者,當時三家村積水接近膝蓋,井水也被汙染,許多村民都喝不上幹淨的水。三家村還遭遇了停電,不少村民房屋也麵臨危險。

當時,張桂芳和她的同事們,為應對暴雨災情,到村裏各處巡查,同時積極向外界爭取救災物資。

在張桂芳的爭取下,除了政府下撥的物資,還有慈善組織捐了三百多萬的物資。這些下發的物資不僅幫助了三家村,還幫助了石林鎮,村民也因此“喝上了幹淨的水,重新用上了電”。

那麽,這一切是如何辦到的?據張桂芳講,三家村“網紅村”的名氣幫了大忙。當時,有慈善組織聯係張桂芳,想了解三家村是否受災。在了解情況後,慈善組織就積極捐贈物資。

在農村有這樣的觀點,你能解決村裏的問題,你能為村裏爭來資源,帶動村民致富,你就是“能人”。張桂芳回憶說,一位老大娘拉著她的手說,“小姑娘真能幹,下回還選你。”

常瑞濤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張桂芳的工作能力很強,特別善用新媒體,尤其是在“7·20”暴雨救災中,為三家村和石林鎮爭取到了更多的救災物資。

多位村民說,就是在暴雨救災之後,張桂芳在村裏有了威信。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擔任村支書後,張桂芳幹成了不少事,修路,鋪水管,清河道,建電影放映室、籃球場……

敢爭、受得了委屈

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高層的許多決策部署,都要落地到基層,落實到基層的每個縣鄉鎮村。具體到村一級,村支書、村主任是其中的關鍵,有諸多職責和任務。

比如,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政策,帶領村民致富,做好困難群眾幫扶工作,維護農村穩定,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建,疏導和化解矛盾糾紛等工作。

張桂芳的工作亦如此繁雜多樣,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帶領村民致富。據了解,村民致富路大體可歸為三類,一是向上級爭取項目,二是招商引資,三是盤活村內資源。

在向上爭取項目上,張桂芳做到了“敢爭”。“你得要哇,你不要、不爭取項目,上級怎麽給你?”張桂芳說。

那麽具體怎麽“爭”?

張桂芳給了一個直接的回答,“直接要,如果我知道哪有項目,直接和領導說,問能不能給我們,能不能建到我們村”。說起找領導,她說,“第一年還是有些膽怯,之後就好多了。”

在爭項目的時候,“彩虹牆”也發揮了作用。張桂芳說,三家村成了“網紅村”,有了名氣領導也更加重視,“我們去年修水池的項目,全區(山城區)隻有200萬,我們爭取到100多萬”。

“你想全區有多少個村子,多少個地方都要爭取這個錢,但我們去申請會好申請一點,因為村子有了名氣,你去爭取項目就有優勢。”張桂芳補充說。

在農村工作,張桂芳覺得“我是年輕人,什麽都不要怕,一腔熱血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對她來說,夢想就是將村子建設好。

張桂芳還有一項本領,就是受得了委屈。就在近日,有村民指責她 ,說她是為了自己紅,才去流轉土地。

流轉土地是指南瓜種植項目流轉的五六百畝土地。據張桂芳講,流轉的土地大部分是撂荒地,當然也有好的土地,流轉出去,帶動了就業,村民也有增收,數額幾百到幾千不等。

對此,張桂芳解釋說,流轉土地是自願的,流轉土地的收益也實實在在發到了村民手中,不出村就能有就業崗位。

張桂芳,可以複製嗎?

隨著張桂芳走紅,年輕人回鄉的話題引發不少關注。那麽,能否有更多的年輕村幹部走馬上任?在年輕的村幹部中,張桂芳的經驗可以複製嗎?能否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就業?

其實就村支書層麵,各地村兩委換屆中,“90後”已不鮮見。據新華社2021年5月報道,當年河南全省有918名“90後”村黨支部書記走馬上任。

當時的報道還提到,據河南省委組織部統計顯示,該次換屆涉及河南全省4.5萬多個村,換屆後,河南村支書平均年齡為47.9歲,比換屆前下降5.8歲。

除了村支書,河南全省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下降了7.4歲,大專及以上學曆的占比上升10.4個百分點,年齡學曆實現“一降一升”。

不隻是河南省,媒體報道,今年3月,浙江在線從組織部門了解到,浙江有859名35歲以下的村支書,其中不乏“95後”的身影。

此外,黑龍江、山東、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等省份,均有“90後”村支書的相關報道。從村支書來源看,多是大學生返鄉,或部隊轉業的年輕人。

年輕村幹部與老一代村幹部有何不同?有分析稱,年輕人有新“十八般武藝”,回村任職能夠利用直播帶貨、電商銷售、訂單農業等新模式,帶領村民尋求鄉村振興突破口。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年輕人,特別是有知識的年輕人,回鄉擔任管理者,值得肯定和鼓勵。

竹立家認為,從現有經驗看,年輕的村幹部,對鄉村振興的確起到了重要作用。反之,如果沒有大量的知識型、專業型的年輕人回鄉,發揮“領頭雁”、“帶頭人”的作用,鄉村振興也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有分析認為,從現實角度看,鄉村振興、鄉村發展也確實需要新的“帶頭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短視頻的興起,讓農村人看到了廣闊的世界,同時也讓農村能被更廣闊的世界所看到。

此前媒體分析,農村非常需要既懂現代化城市,也懂傳統農村的“帶頭人”,去更好地“介紹”農村,也更好地“引進”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的村幹部也有自己的現實困境和難題。“90後”張天明,是廣東省人大代表,其另一個身份是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河口鎮和都村黨總支部書記。

張天明曾直言,農村要建設發展,除了完善基礎建設,還需要引進人才,而農村基礎幹部,待遇偏低、工作負擔過重等問題普遍存在。

他也曾建言,除了待遇,在鼓勵年輕農村幹部發展方麵,也要適時地增加機會,為年輕農村幹部提供發展的平台。比如,對農村幹部開放事業編製或公務員考試並適當降低錄取門檻。

在這些年輕的村幹部中,張桂芳得到諸多關注。

從記者了解的現實情況看,三家村水資源匱乏,也無礦產資源,資源稟賦並無明顯優勢。張桂芳也坦言,三家村最大的資源就是關注度,想借此機會帶動當地發展。

在張桂芳上任後,三家村有了諸多改變。那麽,張桂芳現象,可以複製嗎?

有分析認為,從現實情況看,是比較困難的。如前文所述,抖音用戶超過7億,在眾多內容創作者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吸引人的內容,也需要幾分運氣。

實際上,短視頻平台也有不少村支書分享其個人工作、生活內容的視頻。比有江蘇、湖南的女村支書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拍攝的視頻也頗為不錯,但外界關注度並不高。還有村支書為賣當地的農產品唱rap,但是外界關注度同樣有限。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鄧建國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張桂芳的成功其實主要不在於她的傳播成功,而在於她的行動成功,是先有好的行動才有好的傳播,主觀、客觀因素都有。

主觀因素方麵,鄧建國提到,張桂芳很有擔當,從她願意承擔畫牆的成本風險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幹部的擔當往往能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初始和破局力量”。客觀因素方麵,村民不缺乏思變的願望,但缺乏集體行動的能力,這時候張桂芳出現了,帶領村民有所作為,之後媒體跟進報道。他認為,就傳播角度來說,張桂芳現象“可以部分複製”。

至於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張桂芳認為,最根本的還是創造就業崗位,並且提高待遇。據了解,在三家村,1997年以後出生,且在三家村工作的年輕人,僅張桂芳一人。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白智立認為,可以根據各地情況差異不斷創新,規避千篇一律的重複和模仿。他說,從當前社會狀況看,可以發展帶有公益性質的風險投資,激勵年輕人去農村創業。

鄧建國說,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和就業,但首先要完善基層民主,讓村幹部能者上庸者下,著力改善鄉村居住和就業環境,縮小城鄉人居環境差距,鄉村對年輕人會更有吸引力。

阿跡 發表評論於
大概20年前的政策,在校生按照3%的比例發展黨員,而且一般要到大三、大四才開始。所以學生黨員的人數也就能占到全體畢業生5%左右。鳳毛麟角的學生黨員,就業一般是不愁的。好一點的學校會有各級組織部門直接來要“選調生”。學生黨員一畢業就直接當幹部苗子被要走了。現在這個學生黨員畢業連體製都進不去。可見現在的就業形勢得有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