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女子去陽台曬衣服,開門後嚇一大跳

女子去陽台曬衣服,開門後嚇一大跳

文章來源: FM93交通之聲 於 2023-04-12 23:33: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隨著最近氣溫升高,很多小動物都進入了活躍期。

這其中,馬蜂、蜜蜂都是大家熟悉的常客。而最近,消防員們也為了它們東奔西跑,相當忙碌。

樓頂上、廚房裏,都有蜂窩!

消防員一個上午連軸轉

昨天一大早,杭州良渚消防站的小夥子們就出發前往某小區。這裏的居民早早報警:小區樓頂有蜂窩,希望能幫忙處理。

電梯坐到樓頂,消防員們發現蜂窩就位於天台進門的屋簷下方,體積還不小。報警的是一位大姐,當時她剛拎著衣服打算去陽台曬,打開門就被嚇了一跳。

消防員穿戴好防蜂服,搬了把梯子,拿著編織袋一點一點靠近,之後直接把蜂窩一鍋端裝進口袋。經過 2 分鍾處置,蜜蜂全部被裝進袋子裏,隻有少部分還在外圍飛舞。隨後,消防員又利用殺蟲劑對蜂窩位置進行噴殺驅趕。

他們剛收拾完設備準備離開,又一起警情來了。另一個小區也出現了蜂窩,誇張的是,這個蜂窩竟出現在居民家廚房的吊頂裏。

這家女主人說:" 早幾年也有一次(出現蜂窩),不過那時候我老公自己處理了,挺嚇人的。今天他不在,隻能請你們來了 ……"

趕過去後,消防員發現這戶人家的廚房吊頂已經被掀下來一塊,時不時有蜜蜂從縫隙裏飛出。消防員再次穿上防蜂服,把集成吊頂的鋁扣板拆下後發現,吊頂上竟然有兩隻蜂窩,一堆蜜蜂在密密麻麻爬行!

不過好在這兩隻蜂窩還比較小,消防員問女主人要來兩隻塑料袋,迅速出手,把蜂窩裝進袋子密封好。之後,就是對該位置噴灑除蟲噴霧,做好收尾處理。

4 月份已經為 " 蜂 " 出警 114 起

高峰期到來,後麵還會越來越多

每年開春時節,消防員往往是最先感知到蜜蜂和馬蜂重新活躍的一群人。

記者從杭州消防了解到,4 月份他們已經累計出警處置馬蜂窩 114 起,平均一天就有 9 起警情。一些經驗豐富的消防員說:" 現在隻是開始,之後的出警頻率會越來越高,並持續很長時間。"

每年 4-10 月都是蜜蜂、馬蜂活動頻繁,築巢集中的時節。通常,它們會選擇通風較好、有充足光照,還能擋風避雨的地方築巢。

這幾天,本報已報道過多起消防處置蜂窩的新聞。就說西湖邊,4 月以來消防部門已經連續處置了好幾個蜜蜂窩。

4 月 2 日晚,平湖秋月附近發現一個蜜蜂窩;4 月 5 日晚,白堤一棵桃樹上發現大蜜蜂窩;4 月 9 日下午,消防員在白堤拉起了麵積很大的警戒線,在一群遊客中處置馬蜂窩。

前天西湖邊剛處置了個大蜂窩

裏麵全是蜂蜜,還能聞到香氣

在西湖邊處置蜂窩難在哪裏?難在人多。考慮到西湖邊遊客實在太密集,消防員一般都選擇推遲到晚上再行動。

就在前天,西湖邊的保俶消防站再次出警。平湖秋月旁,有位店家反映說周圍發現蜜蜂,但找不到蜜蜂窩。經過勘察,大家最終發現蜜蜂窩竟然在一處牆縫內,最後經過多方溝通,對部分牆體進行了破拆。

之後,一個又大又密的蜜蜂窩出現在了消防員眼前。原來,牆體這一部分的缺口竟有部分被蜜蜂窩填滿了。

負責處置的消防員當時印象特別深刻:" 蜂巢裏全是蜂蜜,而且蜂蜜非常黏稠,其他消防員說還能聞到一些香氣。" 消防員說,大家處置這麽多次,很少見過成色這麽好的蜂蜜,估計蜂窩在此處已經有好一段時間。

消防提醒

消防部門提醒:如果身邊發現蜜蜂窩或馬蜂窩,千萬不要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去捅,應當及時撥打 119。

若不小心被蜂類蜇傷,不可擠壓傷口,因為這樣會導致蜂毒擴散;可用冰塊敷在蜇咬處或用食醋等酸性溶液衝洗傷口,以減輕疼痛和腫脹,並立即服用抗過敏藥物;一旦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等症狀,則應立即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金正恩為愛女從中國進口數十噸“臭臭的東西”
“鄧超給所有79年出生的人道歉”上熱搜第一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斯坦福校刊曝北京特務冒充學生 鎖定研究這個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穀開來是“當代竇娥”
經貿會談結束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機製
美中貿易談判重大進展 美官員:中國急於重啟貿易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紐約時報:這是習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貿易戰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門鈴惡作劇”釀悲劇 高中生畢業前夕遭槍擊身亡
來自美國的新教皇在大選中投給了特朗普嗎?
都結束了!美大使稱:川普“第51州”言論已過去
美公民入境中國遭強製“侵入性檢測” 美政府將調查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中共軍委副主席傳落馬!何衛東官網報導“全清空”
“空中宮殿” 卡塔爾送的豪華747-8 川普打算離任後繼續用
學曆一路造假,環球小姐被判入獄240天
美國48小時斡旋印巴停火 將在中立地點開始談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女子去陽台曬衣服,開門後嚇一大跳

FM93交通之聲 2023-04-12 23:33:35

隨著最近氣溫升高,很多小動物都進入了活躍期。

這其中,馬蜂、蜜蜂都是大家熟悉的常客。而最近,消防員們也為了它們東奔西跑,相當忙碌。

樓頂上、廚房裏,都有蜂窩!

消防員一個上午連軸轉

昨天一大早,杭州良渚消防站的小夥子們就出發前往某小區。這裏的居民早早報警:小區樓頂有蜂窩,希望能幫忙處理。

電梯坐到樓頂,消防員們發現蜂窩就位於天台進門的屋簷下方,體積還不小。報警的是一位大姐,當時她剛拎著衣服打算去陽台曬,打開門就被嚇了一跳。

消防員穿戴好防蜂服,搬了把梯子,拿著編織袋一點一點靠近,之後直接把蜂窩一鍋端裝進口袋。經過 2 分鍾處置,蜜蜂全部被裝進袋子裏,隻有少部分還在外圍飛舞。隨後,消防員又利用殺蟲劑對蜂窩位置進行噴殺驅趕。

他們剛收拾完設備準備離開,又一起警情來了。另一個小區也出現了蜂窩,誇張的是,這個蜂窩竟出現在居民家廚房的吊頂裏。

這家女主人說:" 早幾年也有一次(出現蜂窩),不過那時候我老公自己處理了,挺嚇人的。今天他不在,隻能請你們來了 ……"

趕過去後,消防員發現這戶人家的廚房吊頂已經被掀下來一塊,時不時有蜜蜂從縫隙裏飛出。消防員再次穿上防蜂服,把集成吊頂的鋁扣板拆下後發現,吊頂上竟然有兩隻蜂窩,一堆蜜蜂在密密麻麻爬行!

不過好在這兩隻蜂窩還比較小,消防員問女主人要來兩隻塑料袋,迅速出手,把蜂窩裝進袋子密封好。之後,就是對該位置噴灑除蟲噴霧,做好收尾處理。

4 月份已經為 " 蜂 " 出警 114 起

高峰期到來,後麵還會越來越多

每年開春時節,消防員往往是最先感知到蜜蜂和馬蜂重新活躍的一群人。

記者從杭州消防了解到,4 月份他們已經累計出警處置馬蜂窩 114 起,平均一天就有 9 起警情。一些經驗豐富的消防員說:" 現在隻是開始,之後的出警頻率會越來越高,並持續很長時間。"

每年 4-10 月都是蜜蜂、馬蜂活動頻繁,築巢集中的時節。通常,它們會選擇通風較好、有充足光照,還能擋風避雨的地方築巢。

這幾天,本報已報道過多起消防處置蜂窩的新聞。就說西湖邊,4 月以來消防部門已經連續處置了好幾個蜜蜂窩。

4 月 2 日晚,平湖秋月附近發現一個蜜蜂窩;4 月 5 日晚,白堤一棵桃樹上發現大蜜蜂窩;4 月 9 日下午,消防員在白堤拉起了麵積很大的警戒線,在一群遊客中處置馬蜂窩。

前天西湖邊剛處置了個大蜂窩

裏麵全是蜂蜜,還能聞到香氣

在西湖邊處置蜂窩難在哪裏?難在人多。考慮到西湖邊遊客實在太密集,消防員一般都選擇推遲到晚上再行動。

就在前天,西湖邊的保俶消防站再次出警。平湖秋月旁,有位店家反映說周圍發現蜜蜂,但找不到蜜蜂窩。經過勘察,大家最終發現蜜蜂窩竟然在一處牆縫內,最後經過多方溝通,對部分牆體進行了破拆。

之後,一個又大又密的蜜蜂窩出現在了消防員眼前。原來,牆體這一部分的缺口竟有部分被蜜蜂窩填滿了。

負責處置的消防員當時印象特別深刻:" 蜂巢裏全是蜂蜜,而且蜂蜜非常黏稠,其他消防員說還能聞到一些香氣。" 消防員說,大家處置這麽多次,很少見過成色這麽好的蜂蜜,估計蜂窩在此處已經有好一段時間。

消防提醒

消防部門提醒:如果身邊發現蜜蜂窩或馬蜂窩,千萬不要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去捅,應當及時撥打 119。

若不小心被蜂類蜇傷,不可擠壓傷口,因為這樣會導致蜂毒擴散;可用冰塊敷在蜇咬處或用食醋等酸性溶液衝洗傷口,以減輕疼痛和腫脹,並立即服用抗過敏藥物;一旦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等症狀,則應立即就醫,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