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裏一幕讓佛係媽媽不淡定:時間全靠擠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掌握一樣樂器,似乎成了孩子的 " 標配 ",但學什麽樂器,怎麽陪娃 " 打怪升級 ",卻讓不少爸媽苦惱。

有媽媽反映,小學班主任統計班裏學過樂器的孩子,結果 13 個學樂器的孩子中,有 9 個學的都是鋼琴。

作為琴童媽媽,曾經佛係的她有點不淡定了現在學鋼琴也太卷了。

起初學琴,是想讓孩子掌握一項技能,但體驗下來,發現學琴對錢包、時間都不友好,甚至對親子關係也是考驗。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麽?

學琴過程中,怎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我們特地找了幾位琴童家長聊聊。

他們中,有普通琴童媽媽,也有把孩子培養成鋼琴組 " 金鍾獎 " 的優秀家長代表,還有陪著女兒學琴,把自己練成半個 " 專家 " 的爸爸。

學琴路上,希望他們走過的路,能給琴童爸媽一些指引。

第一節課就把鋼琴帶回家,佛係練琴沒有想象中輕鬆

讓小滿學鋼琴,媽媽李莎(化名)態度堅決。4 歲半時,帶著她去機構找老師,上了第一節課,就果斷把鋼琴帶回了家。

和很多家長一樣,起初,李莎並沒有對孩子學琴抱有太多期待,也不是衝著專業路線走的,但現實是,哪怕佛係練琴,也沒有想象中輕鬆。

" 每天都要練習,想要保持進度,一天半小時,這已經算少了。" 小滿上幼兒園中班,每天 8 點 40 之前要到幼兒園,李莎也要在 9 點前趕到單位,練琴時間定在早上 8 點," 早上太早或者晚上太晚,練琴都會影響鄰居。"

於是,每天早晨,李莎全家都在和時間賽跑:為了讓孩子多睡會,她會提前起床,洗漱完後把娃叫起,爸爸負責孩子的洗漱,她負責早餐,確保孩子 8 點能準時坐到鋼琴前。

" 一旦孩子拖拉,耽誤幾分鍾,擠壓掉的都是練琴時間。" 練琴後,每次帶孩子旅行或者回老家,李莎都要在地圖上看看,附近有沒有琴行," 既然開始學了,就要堅持,不然之前的付出都白費了。"

說起來,小滿還算自覺,學琴一年,對練琴並沒有太大抵觸,但每次學習新曲子,回來練習合手,依舊讓李莎頭疼。" 要一點點摳細節,慢慢磨合,非常考驗家長的耐心。"



磕磕絆絆地彈奏中,李莎常常要深呼吸調整心態,有時也會忍不住反問自己:" 花這麽多時間練琴,值得嗎?"

李莎並不算雞娃家長,也難免受到周圍影響。" 除了練琴,還要花時間給孩子讀繪本,認簡單的字,學基礎的加減法,都是需要投入時間的。" 職場 " 打工人 ",在家陪娃的時間有限," 沒想到剛上中班,就覺得時間不夠用。"

李莎其實很清楚,時間是擠出來的,哪怕不練琴,這半小時大概率也是浪費,但隨著時間、金錢地不斷投入,她承認,心中那種 " 想要回報 " 的想法,正抑製不住地滋長。尤其當她聽說一個班裏 13 個學樂器的孩子,9 個都學鋼琴時,那種緊迫感更為強烈。

" 對考級沒有執念,但投入這麽多,尤其是時間成本,會期待孩子能有所收獲。" 焦慮往往是伴隨著期待而產生,李莎能做的是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 難怪很多人說,學琴考驗的是家長。如果初衷是讓孩子掌握一種樂器,或許小眾或者入門簡單一些的樂器,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自稱沒有天賦的孩子,

如何摘得鋼琴 " 金鍾獎 "

金華學子俞易辰,19 歲時獲中國音樂金鍾獎,這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接受媒體采訪時,俞易辰坦言,自己並不認為有多好的天賦,手小個子也不大,有的孩子可能一開始樂感特別好,但是他也沒有。

一個自認為沒有天賦的孩子,如何一步步進入專業領域,成為一顆 " 金鍾之星 "?目前,俞易辰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就讀,是一名大一新生。



說起他的練琴經曆,媽媽卜單介紹,一開始他們並沒有計劃走專業路線。" 男孩子小時候彈琴情感表達比較弱。" 但爸媽能注意到他的優點," 記憶力好,一首很長的曲子就能一口氣彈下來。"

俞易辰五六歲開始,父母就會帶著他到杭州、上海、北京聽音樂會,有時候一張票要花去他們一個月工資," 他爸爸喜歡古典音樂,家裏經常播放 CD,帶他去見識優秀的鋼琴家,現場感受氛圍,這些做法都有意義,讓孩子能被音樂的美感吸引。"

在卜單看來,調動起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才能激勵他不斷進步。

6 歲時,俞易辰就在全省的比賽中拿過第一名;8 歲時,又拿到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大賽第二名。" 權威的獎項拿到手,才有了讓他走專業道路的信心。"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但卜單覺得,有些共性是每個琴童家長值得關注的。

" 學琴老師很關鍵,我們一路都是找的好老師,他們不僅專業素養高,而且對鋼琴充滿熱愛。" 另外,練琴不光強調時長,還要養成好習慣," 彈的時候好好彈,玩的時候好好玩,不想彈寧可休息,不要坐著糊弄時間,一定要明確界限。"

很多家長來取經時,卜單發現有些孩子有天賦,但最後放棄的是家長。

" 堅持學了一段時間,家長吃不消,覺得時間不夠,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邁不過坎。" 卜單說,鋼琴是進階型的,學習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難點,孩子彈不出曲子,本身容易氣餒,家長要會鼓勵,還要幫助發現、解決問題," 俞易辰有段時間認譜有點困難,我們發現是琴譜太小,放大後看著不累,彈出來正確率高,孩子有成就感,就有繼續學習的興趣。"

陪學過程中,卜單更提倡全家參與。" 我們有段時間每兩周帶他到杭州學習,有時候還要去上海找老師,都是全家出動,像出遊一樣,回想起來都是幸福。遇到問題不會因為一個人負責陪練而心生抱怨。"

至於學琴時間問題,卜單建議,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規劃。" 家長不要老是去催、去說,越說可能越反感。孩子有自我調節能力,可以讓他們自己找找平衡點。"

通過鋼琴十級的孩子,

並沒有真正學會彈琴

孔建明是那種大家口中的 " 模範爸爸 "。女兒 4 歲學琴開始,他一路陪伴,尤其 7 歲後,每周末跑到上海學琴,火車、地鐵轉汽車,他都是那個陪伴著孩子,不辭辛勞求學的爸爸。

好在如今女兒學琴有成,成為杭州一所高校的鋼琴老師。而在漫長的陪學、陪練過程中,孔建明自己也掌握了一套鋼琴學習方法。帶出的學生,不僅考取過鋼琴六級、八級,參加專業的鋼琴比賽時,也拿到過不錯的成績。

" 小外孫女 3 歲了,她的鋼琴啟蒙我也參與。" 孔建明坦言,這些年,他接觸過太多的琴童家長,發現存在一個問題," 很多家長不知道為什麽要讓孩子學琴,有些隻是為了考級。"

比如有家長會對鋼琴老師提出要求,比如小學畢業前考完十級,而孩子本身水平並沒有達到,硬要拔高,學得很困難," 學習過程中沒有樂趣,音樂變得沒有美感,孩子變成考級機器,背離了學習樂器的初衷。" 也有一些孩子,鋼琴十級考完,仍不會彈鋼琴。" 給他一首新曲子,根本不會彈,平時隻針對考級的曲目練習,學得一點都不紮實。"

在孔建明看來,考級是水到渠成的事。

" 女兒小時候學琴,我也沒想過走專業路線,隻想當愛好培養,讓她能具備音樂素養。" 孔建明家裏有幾百張各種類型的音樂光盤,鋼琴曲、芭蕾舞曲和歌劇等," 小時候周五、周六可以看一個小時電視,就給她看一些帶有音樂性的動畫片。" 這一套方法,家人也用到了下一代身上。外孫女一歲多起,就會被帶著聽一些兒童音樂會," 趣味性比較強,讓她感受音樂的美好。"

總結學琴的經驗,孔建明認為,好老師非常關鍵。" 鋼琴是‘童子功’,從小開始學和後期粗淺了解,區別很大,所以還是要找鋼琴演奏專業的老師。" 而練琴過程中,孔建明也建議循序漸進," 女兒一開始一天也就十幾、二十分鍾,不要太難,稍稍努力就能達到的難度最適合,能夠有成就感。"

他還提到一點小技巧:先練好分手,再合手,而且一定要學會看著譜子彈琴。" 一開始就合手,難度比較大,孩子容易有挫敗感。學會看著譜子彈琴,不容易彈錯,也能夠彈出譜子上的記號要求。"

作為琴童家長,陪學、陪練是繞不開的話題。

為了陪伴女兒,尤其女兒確定走專業路線後,孔建明沒有時間再進電影院,放棄與朋友聚會,犧牲了幾乎所有個人休閑時間。陪伴女兒上課的過程中,他認真記筆記,特地買來攝像機,拍下上課內容,回家慢慢理解消化。

雖然孔建明並不建議琴童都走專業路線,但既然選擇學琴,父母還是要做好為此付出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