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畢業論文,虐哭千萬大學生

畢業論文,虐哭千萬大學生

文章來源: 網易數讀 於 2023-04-08 22:23: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如今,正是春意萌動的人間四月天,但正值青春的準畢業生們卻困在了宿舍裏,一半在肝論文,另一半則在補通宵肝論文的覺。

如果你問大學生,大學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麽?可能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寫論文!

從寫文獻綜述、構思提綱,到問卷調查、設計實驗,收集處理數據,最後落筆排版,每個環節都充斥著各種未知變數,考驗著學生們的承受力,可謂是步步驚心。

而終於像拚拚圖一樣湊出了論文,還要如臨大敵般地接受導師從垃圾堆裏挑可回收物的 " 終審判決 "。總而言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論文從提筆開始,每一步都是劫難。

天臨五年,不共戴天

大學生寫論文從來都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隻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老師和學生一直保持著某種 " 得饒人處且饒人 " 的默契,水水就過去了。

但是自從翟天臨事件發生之後,一切就都變了天。

2019 年 2 月,翟天臨的一句 " 知網是什麽 ",直接讓畢業論文審查和查重的嚴格程度上了幾層樓。人們也因此將 2019 年加封為 " 天臨元年 ",以紀念這一改變大學生命運的事件。

從當年起,教育部就不斷出台新政策,健全論文審查製度。而具體到各高校,就隻可能 " 加碼 " 執行。

例如,從 2020 年開始,廈門大學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重複率的要求,直接從 20% 降到了 10% 。2021 年開始,北京師範大學除了對學碩畢業論文抽評外,也開始試行對專碩畢業論文抽評,還有網友還反映自己學校要求課程論文也要查重。

在「我們一起寫論文」「畢業論文交流小組」等幾個豆瓣小組裏,對於寫畢業論文難度的叫苦和吐槽,也是從 2019 年底開始原地起飛。

那時正值開題答辯,這可能是大學生們第一次感受到,答辯組老師們嚴格起來不是在開玩笑的。

數據顯示,每年關於畢業論文的叫苦聲量,都會在上一年交代撰寫開題報告的十月份左右,迎來一個小高峰,到三四月的中期答辯,也是肝論文的攻堅期時觸頂,並在五六月結題畢業後回落,然後重新迎來一波苦難的畢業生,開始新的循環。

在微博廣場,翟天臨相關話題裏的討論數也呈現出類似的月份趨勢變化。

絕大多數的訴苦來自為論文熬夜降重的學生,在每個無眠的夜晚,總有人沉痛得體會到屈原被放逐的心情,以至於發出了 " 路漫漫其降重兮 ,熬壞身體費錢兮 " 的絕唱。

各種陰陽怪氣的 emoji,更是充斥了這個畢業季學子們的 " 打卡勝地 ",讓人忍不住想問問翟天臨現在是否知道知網是什麽了。

翟天臨之所以至今成為眾矢之的,不僅在於讓學生寫論文的難度和壓力倍增,更是氣憤在自己寒窗苦讀才能考上心儀大學的同時,有人卻能輕鬆造假上名校,最終苦的還是大學生。

當然,抱怨歸抱怨,大學生也知道水論文時的抄襲和剽竊,本來就不道德,也不合法。

除了在翟天臨相關話題裏發泄和訴苦以外,這片傷心地實際上也成了人們取暖安慰的樹洞。

大家在這裏吐完苦水的同時,也彼此加油,隔空擁抱。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互鼓氣,讓準畢業生們得以擦幹淚水,收獲繼續肝論文的能量。

正如一位網友評論的 " 翟天臨我都快忘了,但你們居然對他念念不忘 "。是啊,年年有人恨天臨,但沒有人年年恨天臨,熬過去就好了。

肝論文,為什麽那麽難

不過,既然大家都說寫論文難,那麽到底難在哪呢?

從網友們的反應來看,最難的還是答辯時麵對導師的唇槍舌劍:" 你的研究打算怎麽開展?"" 你的研究有什麽創新點?"" 你的研究有什麽意義?" 大部分學生隻是開了個題,就已經被口誅筆伐到體無完膚。

其次是難在降重。當你滿心歡喜掏了幾十塊錢查了重,卻隻換來一頁又一頁的標紅,那感覺簡直就像在看病危通知書。本來字數就剛好過線,隻能來回刪補,重新湊到字數和查重率都達標。

畢竟萬事開頭難,讀文獻,找選題,寫文獻綜述,就已經難倒了一片人。

往往像無頭蒼蠅一樣看了幾十篇論文,可能都想不出一個選題。有時突然冒出一個點子,自以為驚為天人,結果上知網一查,早在十幾年前就被人做爛了。

最後,排版和格式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在網上搜索 " Word 排版 ",可以找到很多代排網站,在豆瓣小組裏,花錢請人排版的人,也比比皆是。是的,堂堂大學生,最後敗在了 Word 排版上。

如果說肝論文過程中有 " 三座大山 ",選題開題和查重定稿還隻是前後容易越過的兩座。真正橫亙在學生順利畢業前的難題,還得是數據。

收集數據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術技能,還要有生活技能加持,既要勤儉持家,又要笑臉相迎。

做調查的人把問卷發到朋友圈和各個微信群裏,還得省著錢發紅包求人填;做行為實驗的人,每天忙於找被試,發完實驗費後還不忘帶一句 " 下次再來 "。

處理數據更是未知的噩夢。為了搭建數據模型,學會數據分析軟件,所有專業的盡頭都是計算機,可 "p=0.06" 的詛咒,仍然每夜都可能讓做實證研究的學生從夢中驚醒。

最後,無論是開展質性研究還是量化研究,為了解釋數據結果,學生都要在理論的海洋裏皓首窮經。

同樣在寫論文的同學們,不同專業麵臨的困難也不盡相同。

比如,醫學生需要申請到小白鼠做實驗才能得到數據;農學生可能要在田間地頭種植作物來進行研究,甚至可能發生玉米被偷而不得不延畢這種事。

一些新聞學子則麵臨高校將畢業論文改為畢業設計的決定,不得不頂風冒雪,披星戴月,扛著一堆設備外出采訪、拍視頻 ……

總之," 幸福的準畢業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準畢業生各有各的不幸 "。

論文肝不動了,我選擇延畢

在肝論文的艱難征程中,不僅學生寫得難,老師看得更難,這簡直是一個互相傷害的過程。

導師批改後的論文,常常紅字批注比正文的黑字還多。批注文字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也是一頁比一頁少,隻有最後的致謝被導師點評為全文最好的一部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導師看論文時,從拿起屠刀到立地成佛的過程。

有的學生寫作英文論文時,名詞單數搞錯寫成複數,被導師批注 " 去 s",一時不知道導師是不是在指桑罵槐。

大學生寫論文邏輯錯亂、東拚西湊、標點錯用、病句百出、" 的地得 " 不分等問題再常見不過。但是不會寫論文,其實也不能全怪學生,畢竟很少學校專門開設論文寫作課。

2018 年清華大學首開《寫作與溝通》必修課就曾一時引發熱議。也是在 2018-2019 學年,麥可思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臨近畢業的本科大三學生都希望得到論文指導。

調研結果也切合豆瓣小組成員吐槽的痛點,學生最希望得到選題方向的指導,其次是想知道如何撰寫論文和如何通過答辯。

近些年,已經有一些高校積極探索開設寫作課。

2018 年 10 月,浙江農林大學《大學寫作》課程正式開講,2018 級求真實驗班的學生成為首批課程學習者。2019 年複旦大學也首次麵向全體學生開設學術論文寫作係列講座。

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戚學民認為,全國有條件的高校都應開設 " 論文寫作課 ",目前國內的大學大多還沒意識到寫作課的重要性,也沒有動力去開設。

如果論文實在是改無可改,導師最終隻能要求學生從頭再來,這時學生就可能不得不被迫延畢,甚者還會被辭退。

2020 年 6 月,四川大學就曾一次性將上百名研究生退學,理由是他們未能在學校規定年限內完成學習任務。

如今考研大軍人數還在逐年增加,大多都希望推遲幾年再遭受 " 社會的毒打 "。但考研難,讀研更難,可能在正式開學前,大學生就已經要進組,開始為完成畢業論文做準備了。

近十年,無論是博士、碩士還是本科,畢業率都有下跌的趨勢,尤其是碩士生按期畢業率的降幅格外突出。

但現在,或許是出於對自己能力不足,難以麵對就業壓力的擔憂,或許是希望保留應屆生身份等原因,以求 " 二戰 " 考研考公,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開始主動選擇延畢。

小紅書上,不少研究生都在討論延畢經驗,多數人是在論文盲審前妥善規劃好了延畢,有人還聲稱自己為了延畢刻意掛科。對於主動延畢的選擇,有網友表示——

終於不再煎熬了,心裏的大石頭落地了,延畢就延畢吧,多享受一年大學生活,變成 2023 屆應屆生了,還能參加今年秋招不是挺好的嗎,錯過報名的六級考試也可以再報名了。雖然其實還是有點點不好受,但是這個住的地方有著落了,心裏好受多了,不用向家裏要錢去外麵租房子了,畢竟實習工資可能就剛夠每個月吃喝的。畢設做不完也不用做了。

如今,恐怕大家不是在 " 卷 " 論文,而是延畢的名額大家都在 " 卷 " 了。

查看評論(2)

24小時熱點排行

金正恩為愛女從中國進口數十噸“臭臭的東西”
“鄧超給所有79年出生的人道歉”上熱搜第一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斯坦福校刊曝北京特務冒充學生 鎖定研究這個

24小時討論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穀開來是“當代竇娥”
經貿會談結束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機製
美中貿易談判重大進展 美官員:中國急於重啟貿易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紐約時報:這是習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貿易戰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門鈴惡作劇”釀悲劇 高中生畢業前夕遭槍擊身亡
來自美國的新教皇在大選中投給了特朗普嗎?
都結束了!美大使稱:川普“第51州”言論已過去
美公民入境中國遭強製“侵入性檢測” 美政府將調查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中共軍委副主席傳落馬!何衛東官網報導“全清空”
離譜!特朗普擬接受卡塔爾贈送豪華飛機當“空軍一號”
“空中宮殿” 卡塔爾送的豪華747-8 川普打算離任後繼續用
學曆一路造假,環球小姐被判入獄240天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畢業論文,虐哭千萬大學生

網易數讀 2023-04-08 22:23:13

如今,正是春意萌動的人間四月天,但正值青春的準畢業生們卻困在了宿舍裏,一半在肝論文,另一半則在補通宵肝論文的覺。

如果你問大學生,大學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麽?可能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寫論文!

從寫文獻綜述、構思提綱,到問卷調查、設計實驗,收集處理數據,最後落筆排版,每個環節都充斥著各種未知變數,考驗著學生們的承受力,可謂是步步驚心。

而終於像拚拚圖一樣湊出了論文,還要如臨大敵般地接受導師從垃圾堆裏挑可回收物的 " 終審判決 "。總而言之,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寫論文從提筆開始,每一步都是劫難。

天臨五年,不共戴天

大學生寫論文從來都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隻不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老師和學生一直保持著某種 " 得饒人處且饒人 " 的默契,水水就過去了。

但是自從翟天臨事件發生之後,一切就都變了天。

2019 年 2 月,翟天臨的一句 " 知網是什麽 ",直接讓畢業論文審查和查重的嚴格程度上了幾層樓。人們也因此將 2019 年加封為 " 天臨元年 ",以紀念這一改變大學生命運的事件。

從當年起,教育部就不斷出台新政策,健全論文審查製度。而具體到各高校,就隻可能 " 加碼 " 執行。

例如,從 2020 年開始,廈門大學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重複率的要求,直接從 20% 降到了 10% 。2021 年開始,北京師範大學除了對學碩畢業論文抽評外,也開始試行對專碩畢業論文抽評,還有網友還反映自己學校要求課程論文也要查重。

在「我們一起寫論文」「畢業論文交流小組」等幾個豆瓣小組裏,對於寫畢業論文難度的叫苦和吐槽,也是從 2019 年底開始原地起飛。

那時正值開題答辯,這可能是大學生們第一次感受到,答辯組老師們嚴格起來不是在開玩笑的。

數據顯示,每年關於畢業論文的叫苦聲量,都會在上一年交代撰寫開題報告的十月份左右,迎來一個小高峰,到三四月的中期答辯,也是肝論文的攻堅期時觸頂,並在五六月結題畢業後回落,然後重新迎來一波苦難的畢業生,開始新的循環。

在微博廣場,翟天臨相關話題裏的討論數也呈現出類似的月份趨勢變化。

絕大多數的訴苦來自為論文熬夜降重的學生,在每個無眠的夜晚,總有人沉痛得體會到屈原被放逐的心情,以至於發出了 " 路漫漫其降重兮 ,熬壞身體費錢兮 " 的絕唱。

各種陰陽怪氣的 emoji,更是充斥了這個畢業季學子們的 " 打卡勝地 ",讓人忍不住想問問翟天臨現在是否知道知網是什麽了。

翟天臨之所以至今成為眾矢之的,不僅在於讓學生寫論文的難度和壓力倍增,更是氣憤在自己寒窗苦讀才能考上心儀大學的同時,有人卻能輕鬆造假上名校,最終苦的還是大學生。

當然,抱怨歸抱怨,大學生也知道水論文時的抄襲和剽竊,本來就不道德,也不合法。

除了在翟天臨相關話題裏發泄和訴苦以外,這片傷心地實際上也成了人們取暖安慰的樹洞。

大家在這裏吐完苦水的同時,也彼此加油,隔空擁抱。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互鼓氣,讓準畢業生們得以擦幹淚水,收獲繼續肝論文的能量。

正如一位網友評論的 " 翟天臨我都快忘了,但你們居然對他念念不忘 "。是啊,年年有人恨天臨,但沒有人年年恨天臨,熬過去就好了。

肝論文,為什麽那麽難

不過,既然大家都說寫論文難,那麽到底難在哪呢?

從網友們的反應來看,最難的還是答辯時麵對導師的唇槍舌劍:" 你的研究打算怎麽開展?"" 你的研究有什麽創新點?"" 你的研究有什麽意義?" 大部分學生隻是開了個題,就已經被口誅筆伐到體無完膚。

其次是難在降重。當你滿心歡喜掏了幾十塊錢查了重,卻隻換來一頁又一頁的標紅,那感覺簡直就像在看病危通知書。本來字數就剛好過線,隻能來回刪補,重新湊到字數和查重率都達標。

畢竟萬事開頭難,讀文獻,找選題,寫文獻綜述,就已經難倒了一片人。

往往像無頭蒼蠅一樣看了幾十篇論文,可能都想不出一個選題。有時突然冒出一個點子,自以為驚為天人,結果上知網一查,早在十幾年前就被人做爛了。

最後,排版和格式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在網上搜索 " Word 排版 ",可以找到很多代排網站,在豆瓣小組裏,花錢請人排版的人,也比比皆是。是的,堂堂大學生,最後敗在了 Word 排版上。

如果說肝論文過程中有 " 三座大山 ",選題開題和查重定稿還隻是前後容易越過的兩座。真正橫亙在學生順利畢業前的難題,還得是數據。

收集數據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術技能,還要有生活技能加持,既要勤儉持家,又要笑臉相迎。

做調查的人把問卷發到朋友圈和各個微信群裏,還得省著錢發紅包求人填;做行為實驗的人,每天忙於找被試,發完實驗費後還不忘帶一句 " 下次再來 "。

處理數據更是未知的噩夢。為了搭建數據模型,學會數據分析軟件,所有專業的盡頭都是計算機,可 "p=0.06" 的詛咒,仍然每夜都可能讓做實證研究的學生從夢中驚醒。

最後,無論是開展質性研究還是量化研究,為了解釋數據結果,學生都要在理論的海洋裏皓首窮經。

同樣在寫論文的同學們,不同專業麵臨的困難也不盡相同。

比如,醫學生需要申請到小白鼠做實驗才能得到數據;農學生可能要在田間地頭種植作物來進行研究,甚至可能發生玉米被偷而不得不延畢這種事。

一些新聞學子則麵臨高校將畢業論文改為畢業設計的決定,不得不頂風冒雪,披星戴月,扛著一堆設備外出采訪、拍視頻 ……

總之," 幸福的準畢業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準畢業生各有各的不幸 "。

論文肝不動了,我選擇延畢

在肝論文的艱難征程中,不僅學生寫得難,老師看得更難,這簡直是一個互相傷害的過程。

導師批改後的論文,常常紅字批注比正文的黑字還多。批注文字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也是一頁比一頁少,隻有最後的致謝被導師點評為全文最好的一部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導師看論文時,從拿起屠刀到立地成佛的過程。

有的學生寫作英文論文時,名詞單數搞錯寫成複數,被導師批注 " 去 s",一時不知道導師是不是在指桑罵槐。

大學生寫論文邏輯錯亂、東拚西湊、標點錯用、病句百出、" 的地得 " 不分等問題再常見不過。但是不會寫論文,其實也不能全怪學生,畢竟很少學校專門開設論文寫作課。

2018 年清華大學首開《寫作與溝通》必修課就曾一時引發熱議。也是在 2018-2019 學年,麥可思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臨近畢業的本科大三學生都希望得到論文指導。

調研結果也切合豆瓣小組成員吐槽的痛點,學生最希望得到選題方向的指導,其次是想知道如何撰寫論文和如何通過答辯。

近些年,已經有一些高校積極探索開設寫作課。

2018 年 10 月,浙江農林大學《大學寫作》課程正式開講,2018 級求真實驗班的學生成為首批課程學習者。2019 年複旦大學也首次麵向全體學生開設學術論文寫作係列講座。

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戚學民認為,全國有條件的高校都應開設 " 論文寫作課 ",目前國內的大學大多還沒意識到寫作課的重要性,也沒有動力去開設。

如果論文實在是改無可改,導師最終隻能要求學生從頭再來,這時學生就可能不得不被迫延畢,甚者還會被辭退。

2020 年 6 月,四川大學就曾一次性將上百名研究生退學,理由是他們未能在學校規定年限內完成學習任務。

如今考研大軍人數還在逐年增加,大多都希望推遲幾年再遭受 " 社會的毒打 "。但考研難,讀研更難,可能在正式開學前,大學生就已經要進組,開始為完成畢業論文做準備了。

近十年,無論是博士、碩士還是本科,畢業率都有下跌的趨勢,尤其是碩士生按期畢業率的降幅格外突出。

但現在,或許是出於對自己能力不足,難以麵對就業壓力的擔憂,或許是希望保留應屆生身份等原因,以求 " 二戰 " 考研考公,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開始主動選擇延畢。

小紅書上,不少研究生都在討論延畢經驗,多數人是在論文盲審前妥善規劃好了延畢,有人還聲稱自己為了延畢刻意掛科。對於主動延畢的選擇,有網友表示——

終於不再煎熬了,心裏的大石頭落地了,延畢就延畢吧,多享受一年大學生活,變成 2023 屆應屆生了,還能參加今年秋招不是挺好的嗎,錯過報名的六級考試也可以再報名了。雖然其實還是有點點不好受,但是這個住的地方有著落了,心裏好受多了,不用向家裏要錢去外麵租房子了,畢竟實習工資可能就剛夠每個月吃喝的。畢設做不完也不用做了。

如今,恐怕大家不是在 " 卷 " 論文,而是延畢的名額大家都在 " 卷 "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