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美國銀行接連暴雷,不大可能引發全球危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者丨曹遠征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

這次矽穀銀行危機發生後,美國媒體重提多德-弗蘭克法案,認為該法案降低了美國銀行的多樣性,需要對這次危機負有一定的責任,並且呼籲將其廢除,而對該法案的爭議也可以為中國金融體係的監管提供借鑒。

2010年,吸取了次貸危機的教訓之後,美國監管部門推出了《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又稱多德-弗蘭克法案)。該法案的作用之一是限製了銀行和資本市場之間的連接,從而防止風險在資本市場和信貸市場之間蔓延。

但過去的十餘年間,關於法案的爭議從未停止。反對者認為,多德-弗蘭克法案限製了企業自由,增加了金融機構財務成本和監管成本。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該法案要求大型金融機構遵循相同的措施、相同的測試、相同的做法,美國銀行業失去了多樣性,係統性風險反而上升。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多德-弗蘭克有效地應對了次貸危機所暴露出來的金融係統問題,但也引入了新的問題。綜合監管還是分業監管,更寬鬆還是更嚴格?這對中國有何借鑒?

如何監管才能有效防止國內出現金融危機?

本次媒體對多德-弗蘭克法案的批評,恰好和2008年金融危機媒體指出的問題相反。08年是次貸危機,次級債券是資本市場的問題,為什麽最後蔓延到了信貸市場?因為銀行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活動,把兩個市場連接到一起了,這就容易導致係統性風險。

次貸危機後,美國的監管思路就是把兩個市場切斷。美國是從綜合監管向分業監管走了一步,多德-弗蘭克法案對銀行在資本市場的風險敞口進行了嚴格限製。

但這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本次矽穀銀行事件媒體所提到的,美國的銀行越來越相似。因為銀行隻做銀行業務,證券隻做證券業務,導致了風險更集中。在從前銀行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對衝一部分風險,還能增加收益,當然控製不好就會引發係統性風險。

而另一方麵,如今各司其職,銀行無法(或能力受限)在其他市場分散風險,導致風險在單一市場聚集。這就是媒體講的“金融機構遵循相同的措施、通過相同的測試和遵循相同的做法,美國在整個銀行業中失去了多樣化”。

從多德-弗蘭克法案的爭議性就不難理解“監管永遠在路上”。


全球有兩種金融監管體製,德國、日本和中國等國家,主要以商業銀行為主,強調安全,分業監管做得更多。美國主要以企業上市融資為主,采取綜合監管。當美國認為多個市場聯通容易引發係統性風險時,就往分業監管靠近一步。同理,中國由於采用分業監管,容易導致某個單一市場高杠杆、高債務,即風險過度集中,可能就要往綜合監管走一步。

2004年以來,中國采取的是“一行三會”的監管體係。2018年後,中國金融業迎來綜合經營時代,分業監管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監管格局進一步改革為“一委一行兩會”。今年3月,隨著提出建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金融監管架構演變為“一行一總局一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

不難看出,改革的方向是明確的,從分業向綜合監管邁進。

對於中國來說,分散風險(降低風險集中度)更重要,對於美國來說,降低市場之間的風險傳遞更重要。

但這次矽穀事件爆發後,從美國媒體的討論來看,是不是此前往分業監管方向走得有點多了?是不是要退回去,多一些綜合監管?這對中國也是一個借鑒,不能太分散,也不能太集中,要做好平衡。

中國有資本管製,海外的金融危機幾乎不可能傳導至中國,但資本管製無法阻隔恐慌情緒。

中國的金融市場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房地產債務,銀行一半左右的資產都在房地產上。隨著人口下降,房地產迎來拐點,這不是周期性波動。海外金融市場動蕩,恐慌情緒容易蔓延至國內,需要做好防範。

中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如果全球經濟動蕩,中國出口困難,一定會產能過剩。今年1-2月的外貿數據已經說明了這一點。西方的金融危機反映在中國就是產能過剩危機。人們無需對海外金融危機幸災樂禍,隻有外需恢複,出口才能改善,否則失業問題會愈發嚴重。

美國加息是導致全球資本市場草木皆兵的主因

SVB暴雷事件展現了當下金融市場的脆弱性——敏感、易恐慌。

過去的三月份,全球銀行體係發生劇烈震動。根據統計,整個3月,衡量美國24家銀行股價的KBW銀行指數下跌25%,遠在歐洲的瑞士信貸也下跌了近70%,3月24日,德意誌銀行暴跌9.2%。

矽穀銀行之後,瑞士信貸危機接踵而至。這讓人們從擔憂美國金融風險,到全球性金融危機。為什麽現在金融市場如此恐慌?主要有3方麵原因,一是疫情衝擊;二是中美脫鉤的預期;三是美聯儲加息。

在曆史上,幾乎每一次美聯儲加息都會引發金融危機。

1979年-1980年,美聯儲在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的領導下,利率最高達到20%。此次加息周期導致了1980年和1981-1982年的兩次經濟衰退,以及國內外多個金融危機,如美國儲蓄與貸款危機(S&L crisis)和拉美債務危機。

1999-2000年,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後的通脹壓力,美聯儲在這段時期加息。這一政策決定加速了2000年科技泡沫破滅,隨後美國和全球股市出現大幅下跌。

從2022年初至今,美聯儲已加息9次。市場情緒隨著不斷加息,恐慌已處於高位。


由於銀行是杠杆經營,資本充足率在8%左右,相當於用8塊錢經營100元的生意。如果恐慌蔓延開來,就算再大的銀行也無法應付“擠兌”。

這次矽穀銀行的倒閉,就是“擠兌”導致的。

矽穀銀行主要為初創企業提供融資相關的服務,具體來講,就是過橋。VC、PE等投資機構從LP募資後,承諾對創業公司進行投資,因為有投資協議在,矽穀銀行可以提前給被投資公司貸款,方便企業盡快拿到資金,避免業務中斷。另一方麵,當創業公司拿到融資,又會把錢存入矽穀銀行。

理論上,矽穀銀行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存貸業務相似,但是它的客戶(創業公司)的某些財務特點導致其具有一些特殊風險。

首先,大多數創業公司處在虧損狀態,沒有穩定現金流,需要不斷融資。矽穀銀行作為“橋梁”,一旦創業公司融不到錢了,必然要出事。因為這些企業隻能從銀行取款,從而導致銀行的擠兌和流動性危機。

在正常情況下,隻要企業能正常融資,這個過程是可以維持的。但過去三年裏,疫情、中美貿易衝突以及在高科技領域脫鉤,PE、VC出現了募資困難,導致風投領域投資活動大幅度減少,企業不得不提前從銀行支取資金,危機出現。

另一方麵,在銀行端,疫情期間缺乏好的投資機會,銀行購買了大量長期國債。當企業需要取錢時,銀行不得不賣出國債,並且以虧損的市場價格賣出。為什麽?因為過去一年中,美聯儲多次加息,利率上升,則資產縮水。矽穀銀行越賣越虧,最終破產。

不過,雖然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均倒閉,但由於它們是有別於傳統銀行的一類特殊銀行,並且美聯儲處理得當,危機發生48小時內政府就接手,暫時看不到演變為係統性風險的可能。

這也是吸取了2008年次貸危機的教訓:銀行要救,並且要快,救活之後再“算賬”。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這次危機的原因是銀行擁有的美債投資太多,在美債利率倒掛情況下過去的長期美債貶值,導致矽穀銀行資不抵債,失去信用,刺激擠兌導致破產。
那麽不過就是幾個因素,美債擁有數量,尤其是長期美債,和在總資產中占有的比例。
目前美國還有186個銀行是與矽穀銀行同樣的局麵,都有破產的危險,隻取決於是否發生擠兌。
而美債目前在國際上被拋掉已經不多了,大致還有三兆,也就是90%以上的美債在美國國內機構擁有,成為內債,這對美國銀行業是巨大的雷,對美國的盟國金融也是威脅巨大,首當其衝的是英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的央行目前都被放在破產監視名單上。受影響小的當然是與美國金融脫鉤或者聯係不那麽緊密的國家,中國是目前美國資本避險的地方,幾天內幾千億美元已經從美國流入香港。
如果美國政府能避免美債今年違約和償還到期美債(主要是還欠中國的),可以通過漲稅和美元貶值來客觀上不還內債。當然美國人的退休金會降低,銀行利潤會降低,甚至破產,個別金融國際業務會破產,但目前看這個“最好”的結果都沒有可能實現。
結論是美國金融危機無法避免,但不會對那些與美國金融關係不那麽密切的國家有很大影響,反而會得到大量避險資金用於經濟。美國在製造業被掏空後,如今麵臨金融業被掏空的危險。
lue96500 發表評論於
屁股決定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