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像在蒸籠”,我們以後會熱成印度嗎?
文章來源: 三聯生活周刊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北京,主要工作都在室內完成的文字工作者,記憶中很少有瀕臨中暑的感覺了。可在這個7月,身邊好幾位朋友都中暑了。
7月入伏,一年中最為溽熱難耐的時節,而通常出現在中伏的大暑,二十四節氣中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最熱的。
大暑字麵的意思便是炎熱之極,這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到達頂點。正是這一段時間,連著聽到了家人朋友虛脫的消息。
那幾天,北京的最高溫度是37℃,還不是今年迄今最高的,可濕度非常大,冰箱裏拿出飲料,罐壁立時掛滿了水珠。
走在街道上,如同進了蒸籠,時間長了似乎都不會呼吸了。我看到有坐輪椅的老年人吸起了氧氣。不由得聯想到印度今年遭遇的極端熱浪,新德裏52℃的高溫,還有一個因過於聳人聽聞而未在意的預言——深圳未來將熱成印度。
這篇預言來自美國馬裏蘭大學空間生態學家馬修·菲茨帕特裏克(Matthew
Fitzpatrick),他利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數據,對全球 40581 個城市 2080
年時可能出現的氣候環境做了預測,對中國,一言以蔽之便是“北京像河南,深圳像印度”。如果現在的氣候變化趨勢得不到遏製,高緯度地區的城市的氣候就會躍遷到低緯度城市的模式,如北京夏天氣溫將上升
5.3℃,濕度將上升 26.7%;冬天氣溫將會上升 5.9℃,濕度則會上升 12.6%——氣候與今天的河南新鄉最接近。
若如是,我們,現代智人的後代,將麵臨著難以適應的生存挑戰。現代智人15萬年前出現於非洲,7萬年前走出非洲進入歐亞大陸,和先期進入這裏的更早期的智人的後代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人種基因交換並獲得了少量寒冷時代塑造出的耐高海拔、耐寒冷的體質,現代智人卻沒有經曆過全球氣溫和濕度的大幅度上升。智人是否能適應氣候在幾十年內劇烈的暖濕化變動,就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智人在非洲廣闊的稀樹草原進化成型,似乎天生具有不怕熱的體質,但稀樹草原卻非一味濕熱的環境,並且,尤其要注意的是,人類在走出非洲後,絕大多數成員來到的是更寒冷的環境,數萬年間進化出的是耐寒體質,而非適應濕熱環境的體質。
當然,我們現在有了空調,有了禦寒的衣物,更多的時間生活在溫度濕度可調節的室內,氣候變化似乎奈何不得我們。但如今的人類數量也早不是種群數量僅十萬人的萬年之前,而是80億,放大了數萬倍。氣候災害也在全球實時發生著。此前,印度的最高氣溫出現在2016的拉賈斯坦邦,51℃,今年5月底,在拉賈斯坦邦的西部地區,紀錄升至52.6℃。印度高溫時,通過中國留學生的短視頻我感受到當地人的無助——停電、沒空調、宿舍熱得睡不著,樓頂天台也呆不下去了,考場裏的電扇還停擺。
2021年的時候,國際期刊《極端天氣和氣候》曾經發表過一項調查,調查中關於印度的數據觸目驚心:在此前50年的時間裏,印度竟然經曆了多達700次熱浪襲擊,因熱致死的人數達到了17000人。
炎熱不僅是健康問題,還牽扯到生計。自然災害一直是貧困加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迫使約2600萬人陷入貧困,並使發展成果逆轉。世界銀行在2022年的一份報告估計,到2030年的時候,全世界可能有8000萬人因為“熱應激”而失業,其中僅僅印度就有3400萬人。空調和電力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之前,人類暴露於高溫之下,尤其脆弱。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裏觀察到炎熱對不同氣候帶下生活的人們的影響,他說,“炎熱地帶的人民就像老人一樣膽怯;寒冷地區的民族就像青年一樣勇敢。在寒冷的國家,人們對快樂不夠敏感。在溫暖的國家,人們對快樂的敏感性就要強些。在炎熱的國家,人們對快樂極為敏感。氣候是用緯度來區分的,不過因此也意味著人們可以用感覺的敏感程度對它加以區分”。那還是近300年前氣候決定論的論調,他對人類的觀察早就過時,可是,如果地球變得更加炎熱,當廣大的溫帶地球都升級到熱帶,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曆史上,地球上還從來沒有哪一種單一物種給環境帶來如此劇烈的改變。曾經,當藍細菌極度繁盛,產生的氧氣迅速氧化了大氣中的甲烷,地球進入了第一次冰凍期,但那也是數百萬年到上千萬年的漸變過程。
當然,馬修·菲茨帕特裏克的研究結論是建立在全球變暖的速度得不到遏製的前提上,而《巴黎協定》的承諾正是將全球暖化限製在不超過工業化前2℃的水平,並期望維持在遠低於此目標,也就是1.5℃。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數字看起來好像沒什麽大不了。但隻要看看這個炎熱的夏日,就會明白1.5℃攝氏度的“理想”狀態越來越難以實現。7月1日,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NCEP)的數據顯示,全球表麵溫度達到了17.01℃,次日溫度進一步爬升到17.18℃,接下來的一天溫度還維持在創紀錄的崗位,此前的記錄還是2016年8月份出現的是16.92℃。NCEP的數據始於1979年,全球溫度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歐洲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的地表氣溫數據可以追溯到1940年,據C3S的數據, 7 月 22
日,全球日平均氣溫創下新高,達到 17.16°C。這超過了前一天創下的 17.09°C 和一年前 2023 年 7 月 6 日創下的
17.08°C 的紀錄。
這還很可能是10萬年來地球上最熱的一天,10萬年前地球還處於第四紀冰期,彼時溫度開始了從間冰期到冰期的轉換,溫度是以下降為主的。即便是冰期過後地質時代進入了人類顯著改變地表的全新世,根據冰芯、花粉孢子數據複原的地球溫度序列,整整一萬年中地球溫度也沒有今天高。按C3S
主任卡洛·布翁坦波 (Carlo Buontempo)說法:“真正令人震驚的是,過去 13
個月的氣溫與之前的氣溫紀錄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我們現在處於真正未知的領域,隨著氣候不斷變暖,我們必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看到新的紀錄被打破。”
總體上,全球變暖還在“按部就班”,但極端性卻更多了。比如全球年度最高日氣溫最高的年份的分析表明,2023 年和 2024
年的年度最高氣溫均遠高於前幾年的記錄。並且,當紀錄一次次打破,高溫在跳躍式上升,2016 年與2015 年記錄之間的差異為
0.2°C,從 2016 年的記錄到 2023 年的躍升為 0.28°C,而到 2024 年的新記錄則躍升了 0.36°C。
而全球地表氣溫,已經是平衡了南半球與北半球,平衡了陸地與海洋的平均狀態。盡管四季有別,一年中的最高溫出現在北半球的夏季,但地球足夠大,差異性足夠豐富,足夠涵養那些極端化的個例。今年,卻是因為南極及其附近海域整體升溫將數值推高了。而南極正是地球一個巨大的冰箱,儲備著千萬年來的“寒冷”。
一個氣候變化的未知世界展現在眼前,但願我們如早期智人之遇見冰期進化出“哆嗦”機能,也進化出一些抗炎熱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