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或將增長到81.3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到2035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或將增長到81.3歲,有可能實現國家提高預期壽命的目標。”3月3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性病中心周脈耕等人在《柳葉刀》子刊“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上發表的一篇題為“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up to 2035:a modelling study ”的研究論文中指出。
中國人預期壽命趨勢與預測。
該篇研究通過分析全國31個省級單位的人口數據,按照與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相同的方法,使用最大的流行病學和人口統計數據集來估計死亡率,預測了2035年全國及各省份的預期壽命。研究發現,中國人口出生時預期壽命將會進一步增長,從2019年的77.7歲穩步上升,預計到2030年,預期壽命將達到79歲,到2035年,預期壽命將達到81.3歲,女性平均為85.1歲,男性為78.1歲。

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海洋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居民期望壽命上升,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點:一方麵,我國經濟發展使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從1978年的200元左右已上升到2022年的3.69萬元,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為提高預期壽命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麵,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提質擴容,從新中國成立時的1萬所增長到近100萬所,帶動國家醫療衛生建設水平提升;此外,醫療健康方麵的科技進步,使得很多人類過去無法應對的疾病正在被攻克,也有很多健康方麵的認識誤區被糾正,基因療法等新的變革性療法也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研究還發現,在大多數省份,預期壽命的增長主要來源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與之相對應的,2022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現負值,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4.9%,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我國該如何實現預期壽命目標?

“提高預期壽命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加強社會保障、增強居民健康意識,當然也離不開生態環境的改善、醫學技術的進步等各個環節的共同發力。”楊海洋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要解決好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健康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好社會保障資金未來可能不足的問題,幫助居民盡可能地建立起正確的養老觀念,號召老百姓做好收入支出的規劃,利用個人養老金賬戶等手段做好準備;其次,要進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特別是讓年輕人重視健康,不要透支生命,養成有規律的健康生活習慣。

6ba6 發表評論於
2030年老人金減少3分一,壽命馬上減少10歲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有什麽了不起,雖然我們美國人均壽命比中國低,但是我們醫學基礎好,努力20年,把毒品禁絕了,肯定會慢慢追上去的
magnet3304 發表評論於
不相信。如果說體製內部的退休老幹部,我倒是相信。如果連上農村的老人和城市裏的“低端”老人,肯定拉低了數字。
sce 發表評論於
就看包總這次能不能也已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高風亮節,主動活不到平均歲數?
fei_xng 發表評論於
“或”你媽個頭……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農村老人統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