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中,陷入謠言困境的原因會是什麽?可能是取快遞時被人拍下並惡意配文傳播的一段視頻,或是對網絡尋親的無端揣測,亦或是染了新頭發。
而今年 28 歲的程序員小韓,隻因過年期間曬出自己在老家的樓頂上吃水果,配文 " 也不知道媒婆啥時候上門
",就有上千條惡評湧進了評論區," 媒婆對這種又懶又愛吃又話多的女人,不敢推薦,還把男的陷進火坑 ""ktv、會所提前放假了 ""
這麽能吃誰敢要你 "…… 鋪天蓋地的惡意,讓小韓當天晚上失眠到淩晨三四點。
1 月 6 日小韓發布的視頻截圖
小韓把自己賬號簡介改成了 " 要把反網暴進行到底 ",主動回擊和掛出這些網友,開始和惡評正麵 " 硬剛
",但之後這兩個月內,她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在向正觀新聞記者講述網暴發生之後的情況時,她一度哽咽。
正觀新聞記者:這次網暴事件的起因是什麽?
韓女士:是在過年。我年前離職了就提前回到老家徐州沛縣過年,1 月 6
日當天我在樓頂曬太陽吃水果。對我來說這個屋頂充滿了童年回憶,我父親是農民工經常外出在建築工地幹活,小時候每到收獲季節母親都會把糧食扛到屋頂晾曬,我就在樓頂翻糧食、寫作業,晚上還會跟母親一起睡在屋頂看糧食。當天吃水果曬太陽的時候,想起去年網上很火的回老家愜意生活視頻,自己也隨手拍了一段,配文
" 也不知道媒婆啥時候上門 " 是調侃,並沒有相親和被催婚。沒想到那麽多人湧進評論區罵我。
老家不讓蓋新房子,所以我們家房子看上去比較破,有人罵我說真能吃,說 " 我們家這麽破,不配吃這麽貴的
",其實視頻裏看上去比較貴的草莓和藍莓價格總計也就二三十元。還有說我 " 過年回來這麽早肯定是特殊職業
",還說在那種特殊的場所見過我,很多造謠的話,甚至還有人罵我全家。
惡評截圖
正觀新聞記者:遇到這種情況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韓女士:特別委屈,一開始那條視頻下的評論全是罵我的。我那天翻評論翻到淩晨三四點,就是想看別人罵了我什麽,在那種情緒下是你明明很難過,但又不受控地去看評論區,當時覺得怎麽會有這麽多惡意。但是第二天中午醒來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人過來評論區支持我了,這讓我覺得還是好人多。
正觀新聞記者:這些惡評主要存在哪裏?
韓女士:大部分惡評存在於評論區。但是有些惡意評論的人在我公開回複了並且把評論掛出來後,會私信我罵我不要臉,還說要起訴我。這些私信的人我都不認識,完全是陌生人。
正觀新聞記者:親朋好友知道這個事情嗎,他們怎麽看?
韓女士:知道,我一直是個特別喜歡分享生活的人,當時那條視頻不僅在短視頻平台發,也發了微信朋友圈,很多朋友看到過。通過新聞報道他們發現這名被網暴的當事人竟然是我後,不管熟悉還是不熟悉的朋友,很多人給我發消息安慰我。
我父母則是對我被網暴的這件事情非常生氣。他們年齡比較大不太懂網絡,隻是覺得我自己在家吃水果,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罵我,而且還造那種謠言。
正觀新聞記者:有想過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來進行解決嗎?
韓女士:我一開始沒有想通過法律手段,主要是擔心時間周期會很長。此前杭州拿快遞的女士被造謠事件很轟動,我也關注過。她起訴過程是比較漫長的,而且在結果出來之前她自身也遭受到了工作、精神上的損失和創傷。那麽我也可能在求助法律、等待結果出來之前就被罵抑鬱了,所以最初我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擊這些惡意。
正觀新聞記者:你采取了什麽樣的方式進行了回擊?
韓女士:他們隻要敢評論,我就會把那些評論掛出來。這些被掛出來的惡評,95% 都會自己刪除掉,有些賬號也注銷了。後來我將賬號說明改成了
" 將反網暴進行到底
",希望能夠幫助同樣遭遇的人發聲。我認為現代社會的人尤其是女性,不應該被人隨意拿性或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黃色段子來造謠,所以我就想堅持將這些網暴和造黃謠的言論曝光出來。
正觀新聞記者:反網暴行動進行的是否順利?
韓女士:不太順利,因為部分網友會認為我是在網絡上挑起對立的觀點來激化矛盾,惡評仍然不斷存在。最近還有一個事情,因為我自己是程序員,一些想要從事該職業的女生會私信我,私信我詢問如何入行或就業,我都會給她們解答然後推薦學習的網站等。但我本人不太喜歡這個行業,工作很累,忙碌的節奏和壓力讓我出現了掉頭發、壓力肥、胃不好、失眠等情況。所以一周多前我有感而發,發布了一則標題叫做
" 為什麽不建議女生做程序員 "
的視頻,因為當時谘詢我的基本都是女生。但很多網友看到標題認為這個內容涉及就業性別歧視,又有一大波網友湧進評論區罵我,對我來說,這件事情幾乎屬於
"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正觀新聞記者:這些事情對你個人造成了什麽影響?
韓女士:過年結束後我回到上海工作,一個多月前,我的情緒開始起伏不定,白天正常,到了晚上就忍不住胡思亂想、情緒低落和哭。一周多前那則視頻被罵下線後,白天工作中我的情緒就會時不時崩潰,已經一個多星期都睡不著覺了,甚至有過想要輕生的念頭,最近預約了醫生就診,確診為重度抑鬱。
正觀新聞記者:是否會懷疑自己在做無意義的事情?
韓女士:我認為還是有意義的,因為一些女孩子會因為看了我的視頻而明白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經濟自由的意義,很多人也會因為我的視頻受到正向的啟發,這些是有意義的部分,但是堅持這些事情給我本人繼續招來惡意讓我非常痛苦。
正觀新聞記者:負麵情緒有沒有隨著新聞熱度的降低而緩解?
韓女士:這些事情被報道熱度最高的時候,不管對我還是其他同樣經曆的人,痛苦隻是一個開始,熱度散去對於網友來說事情可能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的負麵情緒仍在不斷累積。
正觀新聞記者:想對曾經或正在經曆網暴的人講什麽?
韓女士:以前我心態很好的時候,會對向我傾訴的人或者是給我評論的人說,要勇敢麵對惡評,如果承受不了就走法律手段。但結果我自己都沒有處理好,情緒狀態也很差。
我覺得我們應該號召和倡導的是,降低遭遇網絡暴力後維權的門檻和時長,現代社會網絡這麽發達,應該有一個能更快速判定和懲罰的標準。
正觀新聞記者:下一步準備怎麽辦?
韓女士:我有考慮要不要暫時脫離短視頻平台一段時間。目前針對網暴者我正在著手搜集證據,聯係律師,也準備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
敲擊鍵盤的手指,成為了傷人的利刃,讓很多網暴受害者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傷害,網暴問題也成為了近年來社會一直關注的焦點。
記者了解到,3 月 16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國家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局長李長喜表示,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將從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角度,進一步加大建章立製的力度,及時出台相關部門規章,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研究,推動製定更加完善的法律製度,強化對當事人的保護救濟,及時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呼聲。
就在今日(3 月 28
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表示,和網暴相伴相生的是網絡戾氣,相較於現實社會虛擬空間的隱匿性,網絡淡化了人們的言行責任感,更容易出現口無遮攔,也會導致網絡戾氣。網絡戾氣會導致不友善言論集中紮堆出現,對網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同時,網絡戾氣也會使一些網民肆無忌憚、惡俗黑話不斷,影響社會情緒,汙染網絡環境。整治網絡戾氣既包括對網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變導致網暴存在的網絡環境。今年將
" 網絡戾氣 " 列為係列專項行動的整治重點,將采取嚴管評論區、整治直播 PK 環節問題、處置網絡戾氣集中板塊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