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官媒《朝中社》星期五(3月24日)報道,朝鮮測試了一款水下核攻擊無人艇,設計目的是為了發動“放射性海嘯”,摧毀敵方沿岸設施據點。依據報道所透漏的一些跡象,這款新武器似乎與俄羅斯的“海神超級魚雷”(Poseidon super torpedo)具有相似特征。朝鮮官媒首次披露水下核攻擊無人艇 足以引發放射性海嘯 https://t.co/wNEFv6hgve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rch 24, 2023
據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為期三天的軍事演習中,對這款被命名為“海嘯”的核無人潛水攻擊艇進行了測試。該艇可以部署於任何海岸和港口,或是由水麵艦艇拖曳;主要任務是秘密潛入作戰水域,通過水下爆炸製造超大規模放射性海嘯,摧毀敵方海軍打擊群和主要作戰港口。
報道稱核無人潛水攻擊艇周二(3月21日)在鹹鏡南道梨園郡海岸投入訓練,沿著預設在朝鮮東部海域的橢圓和八字形軌道潛航59小時12分鍾。周四(3月23日)下午,該艇在洪原灣的假想敵港口成功引爆模擬核彈頭。
朝鮮自2019年以來頻繁釋出新的武器係統,並稱許多都具有核能力。目前尚不清楚朝鮮是否已成功製造出小到足以安裝在導彈上的彈頭。
國防分析人士說,朝鮮的最新武器似乎是在嚐試複製俄羅斯的海神超級魚雷,這是一種結合大型魚雷和水下無人艇的新型核武器。不過朝鮮若真的建造了自己的水下核武器,和俄羅斯的版本仍存在重大差異。
俄羅斯的海神超級魚雷使用核動力推進,基本上具有無限航程;據莫斯科表示,它可以從潛艇上發射,讓對手更難發現。然而朝鮮海軍並未具有核推進裝置,且據信隻有一艘試驗用途的彈道導彈潛艇,並無法使用這種新型核武器。
《朝中社》發布的照片中,並沒有看到這項新武器的全貌,這也引起了分析人士的懷疑。朝鮮官媒過去曾誇大其防禦能力。
位於華盛頓的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核政策專家安吉特·潘達(Ankit Panda)認為,如果朝鮮這個新武器的目標隻是針對韓國南部的釜山及附近的沿海目標,確實不需要核推進帶來的持久力。“不過朝鮮這項新展示的武器將極容易受到美國及其盟國反潛戰能力的攻擊。”潘達說。
首爾梨花大學教授李雷夫(Leif-Eric Easley)則對朝鮮具有核能力無人潛艇的說法抱持懷疑。
李雷夫說:“這顯然是為了表明金氏政權擁有如此多不同的核攻擊手段,以至於任何針對它的先發製人或斬首攻擊,最終都將以災難性的方式失敗。”
首爾慶南大學的朝鮮問題專家金東燁(Kim Dong Yub)指出,無人駕駛水下武器係統在世界各地經曆各種不同形式發展,因此很難立即排除朝鮮研製這種武器的可能性。
《朝中社》在周五的報道中指出,本周為期三天的軍事演習還發射了4枚裝有模擬核彈頭的戰略巡航導彈,在目標上方600公尺的高空引爆。
這似乎是朝鮮模擬核空中爆炸的最新嚐試,即在地麵上空引爆彈頭以提高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