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瑞士聲譽的汙點”!瑞信交易案創兩大先例

“瑞士聲譽的汙點”!瑞信交易案創兩大先例

文章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於 2023-03-21 00:57: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就在幾天前,瑞士機場還貼滿了瑞士信貸(CS,股價 0.9949 美元,市值 37.24 億美元)的宣傳海報,海報上的代言人羅傑 · 費德勒展示著標誌性的微笑,那是力量、卓越和可靠的象征,正如這座金融巨艦一直以來的地位。

然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自 1856 年成立以來就是瑞士金融業支柱的瑞信轟然坍塌了。3 月 20 日,在周一亞市開盤前,瑞信被瑞銀四折收購,而事件的餘波還遠未平息。

在這筆交易中,股東被剝奪決定權、債權比股權風險大,這動搖了市場一直以來的準則,令世界極為震驚。3 月 20 日,瑞信歐股、美股最終跌幅均超 50%,股價創下曆史新低。

圖片來源:穀歌財經

在瑞信交易中," 額外一級資本債 "(AT1)債券的減記到底合規嗎?實際上,瑞信在 AT1 的發行說明書上明確過,瑞士監管機構可能不需要遵循任何優先順序,這意味著 AT1 可能在股權交易之前被取消。此外,在瑞士,相關的債券條款規定,金融監管機構在重組案中沒有義務遵守傳統的資本結構等級,這也是 AT1 債券持有人遭受重創的原因。

不過,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仍然是顛覆常識的。3 月 20 日,已有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律師正在與瑞士信貸的 AT1 債券持有者討論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動。

一場瑞信危機,也撕開了瑞士資本市場背後的殘酷事實,這個一度被稱為投資聖地的地方,或許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彭博社稱," 瑞士信貸的倒閉是瑞士穩定聲譽的汙點。"

瑞信收購案創先例:股東無權投票,債權風險比股權大

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在瑞士聯邦政府的推動下,瑞銀正式收購陷入危機的瑞信。根據交易方案,瑞銀集團將以 30 億瑞士法郎(約合 32.4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個昔日的長期競爭對手。

這一價格比瑞信上周五收盤時的市值低了大約 60%,瑞信的股東損失慘重,原本每股 1.86 瑞士法郎瞬間變成了 0.76 瑞士法郎。

令市場震驚的是,在瑞士政府同意修改法律以消除交易的任何不確定性後,這筆交易不需要股東的批準。而原本在任何對上市公司的收購中,被收購公司的股東有權投票讚成或反對他們的收購。例如,在金融危機期間,政府要求的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也最終獲得了股東的投票批準。

據外媒報道,瑞士政府實際上對法律進行了修改,盡管為全球銀行業帶來了短期的穩定,但也動搖了長期以來各國法律框架下樹立的股東權益。市場的擔憂是,這是否會為其他國家樹立一個先例,而投資者對失去一項最基本的權利又將作何反應。

不過,在這個倉促的交易中,股票投資人受到的影響並非最大,最猛烈的衝擊留給了 AT1 債券持有者。瑞士當局要求瑞信將 160 億瑞士法郎的 AT1 全部減記,也就是全部清零。

這是 AT1 債券市場成立以來的最大減記,不僅遠高於西班牙大眾銀行債券持有人在 2017 年損失的 13.5 億歐元,同時也動搖了市場一直以來遵循的規則—— AT1 持有者不僅是唯一沒有獲得任何補償的投資者,而且在債務追回中,給予債券持有人優先於股東優先權的長期做法也被顛覆了。

這一決定引發債券持有人的震怒,因為通常在破產程序中股票的償還優先級低於債券,現在股東們尚能獲得 32.4 億美元,而 AT1 債券持有人卻一無所有。也就是說,瑞信收購瑞信一案中,債權的風險顯然比股權還大。

顛覆資本市場常識,AT1 的未來發行恐困難重重

在瑞信交易中,AT1 債券的減記合規嗎?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信在 AT1 的發行說明書上這樣寫道," 一旦發生減記,這些債券的利息將停止累積,每張債券的全部本金將自動永久性地減記為零,持有者將失去他們在這些債券上的全部投資。" 同時,說明書上還表示,瑞士監管機構 FINMA 可能不需要遵循任何優先順序,這意味著 AT1 可能在股權交易之前被取消。

並且,據路透社報道,在瑞士,相關的債券條款規定,金融監管機構在重組案中沒有義務遵守傳統的資本結構等級,這也是 AT1 債券持有人遭受重創的原因。

" 說明書中說得很清楚,但人們並沒有讀過。我堅信,如果瑞士央行沒有失職,他們本可以迫使更早的重組,尋求更多的流動性,並鼓勵出售資產……但他們想要更‘瑞士’的解決方案。"金融行業策略師、瑞士信貸前雇員 Rupak Ghose 這樣說道。

盡管如此,於資本市場而言,這仍然是一件顛覆常識的事件。匯豐固定收益研究全球主管 Steven Major 表示,當投資者購買 AT1 時,他們知道持有的債券(在清償程序中)優先級是高於股票的。

債務研究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 BondAdvisor 的董事 John Likos 則評價稱," 真是一個奇怪的平行宇宙,股票持有者可以得到一些東西,而混合型權益持有者卻沒有。"

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 律師事務所表示,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律師正在與瑞士信貸的 AT1 債券持有者討論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動。該事務所表示,可能會在 3 月 22 日星期三召集債券持有人。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次交易將使瑞信風險最高的債券價值化為烏有,也讓今後 AT1 的發行變得困難。" 隨著瑞士信貸的重組,沒有人真正考慮過它將如何影響 AT1,這是一個肥尾效應," 傑富瑞全球股票策略師 Sean Darby 表示。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此類債務的結構,而在於市場對這種結果毫無準備。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我們認為這對全球 AT1 和更廣泛的 TLAC 證券非常不利,因為它凸顯了這些工具中存在的固有風險。"

根據晨星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 2 月底,就投資組合權重而言,Lazard Freres Gestion、PIMCO 和 GAM Investments 管理的基金是持有瑞士信貸 AT1 債券敞口最大的基金。

瑞士 " 投資聖地 " 地位不保?

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為了平息事態、穩定市場,包括單一決議委員會、歐洲銀行管理局和歐洲央行銀行監管局在內的歐元區最高監管機構發聲稱,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仍然先於 AT1 債券承擔損失,暗示瑞信是特例。

然而,瑞銀和瑞信的此次交易顯然為市場開了一個 " 壞頭 "。作為一家自成立起就一直是瑞士金融業支柱之一的大行,瑞信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打擊中尚沒有倒下,即便在沒有政府救助的情況下,仍然度過了那場風暴。外媒認為,此次瑞信的突然倒閉,危及了瑞士作為全球投資聖地的地位。

據 BBC 報道,瑞士信貸是一家 " 大而不倒 " 的銀行,理論上,它能夠阻止現在經曆的這場浩劫。但實際上,在瑞信光鮮亮麗的宣傳背後,早已埋下了今日的種子。

一直以來,瑞信存在如管理層分歧、金融公司 Greensill Capital(2021 年倒閉)風險敞口高、洗錢案等嚴重問題。在過去幾個月內,客戶信心減弱,有數十億美元從該行撤出。報道稱,瑞信股價暴跌,即使是瑞士國家銀行發表信心聲明,並提供 500 億美元(410 億英鎊)的財政支持,也無法穩定局勢。

另一方麵,即便銀行本身存在問題,但瑞士金融監管機構和瑞士國家銀行會密切關注那些具有係統重要性的銀行,並可以在災難襲來之前進行幹預。

但是,顯然瑞士在這方麵 " 失職 " 了。上周開始,全球市場對瑞信股價暴跌已經表現出擔憂,但一開始卻沒有聽到瑞士方麵的任何消息。等到瑞士發聲時,瑞信已無力挽救。

" 失職 " 就將付出高昂的代價。外媒評論稱,瑞銀以微不足道的約 30 億美元進行收購,除了對瑞信而言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羞辱之外,還可能使其股東繼續遭受巨大損失。

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數千人的失業。3 月 20 日,據彭博社報道,據十幾家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過去幾天,從新加坡、倫敦到紐約,獵頭公司和競爭對手的銀行一直在接到瑞士信貸員工焦急的求職電話。

除此之外,對瑞士來說,最昂貴的代價可能是其作為安全投資地的聲譽損害。一家擁有 167 年曆史的銀行在幾天內倒閉,這是難以想象的。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還有更棘手的問題需要解答。

對此,彭博社這樣評論," 瑞士信貸的倒閉是瑞士穩定聲譽的汙點。"

查看評論(18)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對中重大退讓!因中國在2問題上未有任何承諾
薄瓜瓜歌頌母親是“當代竇娥” 網友翻出黑曆史秒破防
川普簽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 美國人不再為他國買單!
現場細節:財長貝森特用糖來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印巴空戰 中製導彈無損落地 印度撿到軍情大禮包

24小時討論排行

貝森特:不脫鉤 但戰略品必需脫鉤 鋼鐵芯片鏈更去中國化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一批南非白人難民抵美國 川普政府高官機場迎接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 “豐碩”成果可能隻在股市?
李承鵬:寫在5.12的愛國帖(未刪節版)
緊跟川普準沒錯?他兩度高喊買股 標普大漲了…
中國男曬日本護照喊“打入敵人內部” 遭日網友檢舉急刪文
中媒:中國麵子裏子全拿下 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談判結果
美中90天真能談出結果 平息貿易戰?專家:別過度樂觀
川普:周末或與習近平通話 與中國實現了完全重置
貿易戰重大進展!央視播《紐約我愛你》引熱議
中國網紅改編印度神曲“剛買的飛機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們!華人區遭入室盜竊 華人夫婦痛失傳家寶
中國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習近平伴郎 跟黃仁勳講台語
28歲環球小姐李思萱被抓獲刑240天,她幹了啥?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瑞士聲譽的汙點”!瑞信交易案創兩大先例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1 00:57:04


就在幾天前,瑞士機場還貼滿了瑞士信貸(CS,股價 0.9949 美元,市值 37.24 億美元)的宣傳海報,海報上的代言人羅傑 · 費德勒展示著標誌性的微笑,那是力量、卓越和可靠的象征,正如這座金融巨艦一直以來的地位。

然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自 1856 年成立以來就是瑞士金融業支柱的瑞信轟然坍塌了。3 月 20 日,在周一亞市開盤前,瑞信被瑞銀四折收購,而事件的餘波還遠未平息。

在這筆交易中,股東被剝奪決定權、債權比股權風險大,這動搖了市場一直以來的準則,令世界極為震驚。3 月 20 日,瑞信歐股、美股最終跌幅均超 50%,股價創下曆史新低。

圖片來源:穀歌財經

在瑞信交易中," 額外一級資本債 "(AT1)債券的減記到底合規嗎?實際上,瑞信在 AT1 的發行說明書上明確過,瑞士監管機構可能不需要遵循任何優先順序,這意味著 AT1 可能在股權交易之前被取消。此外,在瑞士,相關的債券條款規定,金融監管機構在重組案中沒有義務遵守傳統的資本結構等級,這也是 AT1 債券持有人遭受重創的原因。

不過,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這仍然是顛覆常識的。3 月 20 日,已有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律師正在與瑞士信貸的 AT1 債券持有者討論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動。

一場瑞信危機,也撕開了瑞士資本市場背後的殘酷事實,這個一度被稱為投資聖地的地方,或許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彭博社稱," 瑞士信貸的倒閉是瑞士穩定聲譽的汙點。"

瑞信收購案創先例:股東無權投票,債權風險比股權大

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在瑞士聯邦政府的推動下,瑞銀正式收購陷入危機的瑞信。根據交易方案,瑞銀集團將以 30 億瑞士法郎(約合 32.4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個昔日的長期競爭對手。

這一價格比瑞信上周五收盤時的市值低了大約 60%,瑞信的股東損失慘重,原本每股 1.86 瑞士法郎瞬間變成了 0.76 瑞士法郎。

令市場震驚的是,在瑞士政府同意修改法律以消除交易的任何不確定性後,這筆交易不需要股東的批準。而原本在任何對上市公司的收購中,被收購公司的股東有權投票讚成或反對他們的收購。例如,在金融危機期間,政府要求的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也最終獲得了股東的投票批準。

據外媒報道,瑞士政府實際上對法律進行了修改,盡管為全球銀行業帶來了短期的穩定,但也動搖了長期以來各國法律框架下樹立的股東權益。市場的擔憂是,這是否會為其他國家樹立一個先例,而投資者對失去一項最基本的權利又將作何反應。

不過,在這個倉促的交易中,股票投資人受到的影響並非最大,最猛烈的衝擊留給了 AT1 債券持有者。瑞士當局要求瑞信將 160 億瑞士法郎的 AT1 全部減記,也就是全部清零。

這是 AT1 債券市場成立以來的最大減記,不僅遠高於西班牙大眾銀行債券持有人在 2017 年損失的 13.5 億歐元,同時也動搖了市場一直以來遵循的規則—— AT1 持有者不僅是唯一沒有獲得任何補償的投資者,而且在債務追回中,給予債券持有人優先於股東優先權的長期做法也被顛覆了。

這一決定引發債券持有人的震怒,因為通常在破產程序中股票的償還優先級低於債券,現在股東們尚能獲得 32.4 億美元,而 AT1 債券持有人卻一無所有。也就是說,瑞信收購瑞信一案中,債權的風險顯然比股權還大。

顛覆資本市場常識,AT1 的未來發行恐困難重重

在瑞信交易中,AT1 債券的減記合規嗎?

實際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信在 AT1 的發行說明書上這樣寫道," 一旦發生減記,這些債券的利息將停止累積,每張債券的全部本金將自動永久性地減記為零,持有者將失去他們在這些債券上的全部投資。" 同時,說明書上還表示,瑞士監管機構 FINMA 可能不需要遵循任何優先順序,這意味著 AT1 可能在股權交易之前被取消。

並且,據路透社報道,在瑞士,相關的債券條款規定,金融監管機構在重組案中沒有義務遵守傳統的資本結構等級,這也是 AT1 債券持有人遭受重創的原因。

" 說明書中說得很清楚,但人們並沒有讀過。我堅信,如果瑞士央行沒有失職,他們本可以迫使更早的重組,尋求更多的流動性,並鼓勵出售資產……但他們想要更‘瑞士’的解決方案。"金融行業策略師、瑞士信貸前雇員 Rupak Ghose 這樣說道。

盡管如此,於資本市場而言,這仍然是一件顛覆常識的事件。匯豐固定收益研究全球主管 Steven Major 表示,當投資者購買 AT1 時,他們知道持有的債券(在清償程序中)優先級是高於股票的。

債務研究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 BondAdvisor 的董事 John Likos 則評價稱," 真是一個奇怪的平行宇宙,股票持有者可以得到一些東西,而混合型權益持有者卻沒有。"

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 律師事務所表示,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律師正在與瑞士信貸的 AT1 債券持有者討論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動。該事務所表示,可能會在 3 月 22 日星期三召集債券持有人。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次交易將使瑞信風險最高的債券價值化為烏有,也讓今後 AT1 的發行變得困難。" 隨著瑞士信貸的重組,沒有人真正考慮過它將如何影響 AT1,這是一個肥尾效應," 傑富瑞全球股票策略師 Sean Darby 表示。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此類債務的結構,而在於市場對這種結果毫無準備。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我們認為這對全球 AT1 和更廣泛的 TLAC 證券非常不利,因為它凸顯了這些工具中存在的固有風險。"

根據晨星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 2 月底,就投資組合權重而言,Lazard Freres Gestion、PIMCO 和 GAM Investments 管理的基金是持有瑞士信貸 AT1 債券敞口最大的基金。

瑞士 " 投資聖地 " 地位不保?

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為了平息事態、穩定市場,包括單一決議委員會、歐洲銀行管理局和歐洲央行銀行監管局在內的歐元區最高監管機構發聲稱,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1)仍然先於 AT1 債券承擔損失,暗示瑞信是特例。

然而,瑞銀和瑞信的此次交易顯然為市場開了一個 " 壞頭 "。作為一家自成立起就一直是瑞士金融業支柱之一的大行,瑞信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打擊中尚沒有倒下,即便在沒有政府救助的情況下,仍然度過了那場風暴。外媒認為,此次瑞信的突然倒閉,危及了瑞士作為全球投資聖地的地位。

據 BBC 報道,瑞士信貸是一家 " 大而不倒 " 的銀行,理論上,它能夠阻止現在經曆的這場浩劫。但實際上,在瑞信光鮮亮麗的宣傳背後,早已埋下了今日的種子。

一直以來,瑞信存在如管理層分歧、金融公司 Greensill Capital(2021 年倒閉)風險敞口高、洗錢案等嚴重問題。在過去幾個月內,客戶信心減弱,有數十億美元從該行撤出。報道稱,瑞信股價暴跌,即使是瑞士國家銀行發表信心聲明,並提供 500 億美元(410 億英鎊)的財政支持,也無法穩定局勢。

另一方麵,即便銀行本身存在問題,但瑞士金融監管機構和瑞士國家銀行會密切關注那些具有係統重要性的銀行,並可以在災難襲來之前進行幹預。

但是,顯然瑞士在這方麵 " 失職 " 了。上周開始,全球市場對瑞信股價暴跌已經表現出擔憂,但一開始卻沒有聽到瑞士方麵的任何消息。等到瑞士發聲時,瑞信已無力挽救。

" 失職 " 就將付出高昂的代價。外媒評論稱,瑞銀以微不足道的約 30 億美元進行收購,除了對瑞信而言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羞辱之外,還可能使其股東繼續遭受巨大損失。

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數千人的失業。3 月 20 日,據彭博社報道,據十幾家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過去幾天,從新加坡、倫敦到紐約,獵頭公司和競爭對手的銀行一直在接到瑞士信貸員工焦急的求職電話。

除此之外,對瑞士來說,最昂貴的代價可能是其作為安全投資地的聲譽損害。一家擁有 167 年曆史的銀行在幾天內倒閉,這是難以想象的。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還有更棘手的問題需要解答。

對此,彭博社這樣評論," 瑞士信貸的倒閉是瑞士穩定聲譽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