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才子李榮浩,又被卷入漩渦。
一切源於他的那首新歌《烏梅子醬》。
一發布,這首歌很快斬獲幾十億的播放量," 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我嚐了你嘴角唇膏,薄荷味道 " 早已被大家刻入腦海深處。
李榮浩賺翻了,有人卻 " 看不慣 "。
音樂人丁太升就公開列出《烏梅子醬》的諸多 " 罪狀 "。
最後,他用 " 俗不可耐 " 來為這首歌的歌詞蓋棺定論。
很多人認同丁太升的說法,認為李榮浩作為一個創作型歌手,為了迎合短視頻平台的受眾,推出這樣的歌曲實在有失水準。
歌詞的缺乏雕琢,也是大家對這首歌聽感極差的原因。
當我們把視角拉高,就會發現在歌詞上 " 走低 " 的,不止李榮浩一個。
華語樂壇高光的消散,是從縈繞歌詞的靈氣消散開始的。
曾經的高光
倘若旋律是歌曲的骨架,那麽歌詞便是歌曲的靈魂。
歌詞之間蘊含的美感,總是能夠讓人反複咀嚼,唇齒留香。
周傑倫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傳唱,在天南地北的耳機之中奏響,作詞人方文山要分走一半功勞。
無他,隻因他撰寫的歌詞,具有多重獨特的美感。
僅需寥寥幾句,便能勾勒一幅細致圖景。
" 蘭亭臨帖,行書如行雲流水。月下門推,心細如你腳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真跡絕,真心能給誰。"
那是浸潤筆尖的風雅,卻輸給了麵對真愛的悸動,輸得心甘情願。
"
裝滿了明信片的鐵盒裏,藏著一片玫瑰花瓣。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夕陽斜斜映在斑駁的磚牆。鋪著櫸木板的屋內還彌漫,姥姥當年釀的豆瓣醬。"
仿佛時光倒退,你我回到五十多年前的上海,穿梭在弄堂與小巷,感受時光與鄉愁留下的刻痕。
選用優美意象之外,方文山又巧妙運用韻律,賦予歌詞靈動的力量。
《龍拳》中的 " 以敦煌為圓心的東北東 / 這民族的海岸線像一支弓 / 那長城像五千年來待射的夢 / 我用手臂拉開這整個土地的重。"
句尾不起眼的 4 個字 " 東、弓、夢、重 ",卻暗合 " 中東 " 韻,讀來使人心潮澎湃。
那是十三轍韻之一,原是北方京劇、曲藝度曲所用,是幾千年風霜淬煉出的智慧結晶,短短幾字,巧思無窮。
方文山的歌詞與口水歌最大的區別,或許是他不靠華麗的詞藻堆砌,兩三句話就能擊中人的心房,讓人們在情緒之中載沉載浮。
寫離愁別恨,一句 " 我送你離開千裏之外你無聲黑白,沉默年代或許不該太遙遠的相愛 " 信手拈來。
寫少年時期的純潔愛情,便是一句 "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
有網友說,方文山的詞,是用文字去編造一場夢境。
而這一夢,恰是無數人心底的南山梅落。
他的許多經典作品,都是從故紙堆中得來,立足於前人纏綿悱惻的情感。
蘇軾有一首詞叫《京口得鄉書》:
" 一紙鄉書來萬裏。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後來便有了《東風破》。
寫《煙花易冷》的時候,他的靈感來自於《洛陽伽藍記》中的一段故事。
洛陽城中一名皇家將領邂逅一名女子,兩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
然而很快將軍被調往邊境征戰,連年兵荒馬亂,兩人相遇的帝都淪為廢墟,處處都是殘垣斷壁。
女子苦等將軍不來,隻好落發為尼。
待將軍終於歸來,尋至女子出家的伽藍古寺,才發現斯人已逝。
一位老者告訴將軍,她似乎一直在等著將軍。
於是,便有了那句——
" 雨紛紛 ,舊故裏草木深。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中國人感情的深沉與厚重,穿越幾千年的時光,在方文山的詞中還原。
難怪高曉鬆盛讚方文山,通過歌詞把中文之美發掘到了一個高度。
除了方文山,老一批作詞人,各有各的風格,也各有各有的美感。
李宗盛的詞沒有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把對世事的感悟和盤托出。
"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地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麵時的呼吸,都曾反複練習
",幾句話就把對另一半的眷戀和盤托出。
林夕專攻情字,把失戀這件小事寫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無論是麵向懷念摯愛前任的 " 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 ",還是 " 當赤道留住雪花,眼淚融掉細沙,你肯珍惜我嗎 "
的低到塵埃裏,都像是精準把握我們的淚腺開關。
黃霑歌詞中的俠氣十足、羅大佑詞中的深沉詩意,曆經幾十年時光洗禮,仍能讓我們念念不忘。
……
何其幸運,那些你我內心裏湧動的情感、那些難以表達的遺憾,都能在歌詞裏找到印證和歸處。
浩蕩五千年
困在爛俗的歌詞裏太久,我們或許都忽視了,早在幾千年前,歌詞就是泱泱中華的文化脊梁。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如同周朝的歌詞本,記錄了當時的愛恨別離、社會興衰。
數千年前的先民,或許就曾站在水邊,對著蒼茫天地大聲唱誦著那些名句——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之後發展出了漢樂府、宋詞等等形式,都可以被看做那個時代的流行歌詞。
拜前人所賜,我們能領略 " 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 " 的淒美,也能感受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的豪情。
圖源:電視劇《孔雀東南飛》
古代的詩詞,除了文本考究之外,自然也講究與唱法契合。
南宋俞文豹的《吹劍錄》中記錄: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 我詞何如柳七?" 對曰:"
柳郎中詞,隻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煙雨江南的婉約,與大江怒卷的豪邁,就這麽在歌詞與歌者的配合中激蕩而出。
詞與曲相輔相成,承載著某時某地某人的感情流動,等待著某個聽到它的人獲得感情共鳴。
這是流行音樂最易被人忽略的價值。
當代許多流行音樂的歌詞,就繼承了前人留下的寶藏,為整首歌增色不少。
林夕在《夕陽無限好》中寫道:" 最豔的花卉,最後化爛泥,夕陽無限好,天色已黃昏 ",就化用了李商隱的名句 "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MV
林夕也曾給梅豔芳寫過非常經典的《似是故人來》。
"
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何日再在,何地再聚,說今夜真暖。無份有緣,回憶不斷,生命卻苦短。一種相思,兩段苦戀,半生說沒完。"
不僅結構與詩詞相似,還蘊含了詩詞的內涵與意味。
" 一種相思,兩段苦戀 " 像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 "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
" 斷腸字點點 " 又讓人想到陸遊的 "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
我們總是能夠從那些用心撰寫的歌詞之中感受到中文之美。
那是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是沉澱在我們每個中國人血脈之中的記憶。
歌詞的衰落
如今,你有多久沒有聽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歌詞了?
很多號稱 " 中國風 " 的歌詞隻是堆砌辭藻和意象,每一個字大家都認識,但放在一起,卻湊成一堆讓人不知所以然的話。
不僅喪失了文字本來應有的美感,連語句通順都做不到。
在短視頻當道的年代,許多創作者為了適應短視頻的傳播規律,不得不降低歌詞的理解 " 門檻 "。
他們的創作信條,不是追求作品質量,而是無底線追捧流量。
他們洋洋得意總結道:想要在短視頻平台走紅,旋律要簡單抓耳容易洗腦,歌詞隻要和旋律契合就行,不用再費心雕琢。
"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在你麵前撒個嬌,哎呦喵喵喵喵喵。"
如此低幼的歌詞之中,能看到什麽內涵?
這些歌不僅旋律極其相似,甚至把歌詞拚接在一起,也沒有什麽太違和的地方。
" 我們一起學貓叫,而我多了一個 G,在你麵前撒個嬌,去掉一半變 LOLI,我特別喜歡邁阿密,眼神堅定著我們的選擇 ……"
更可怕的是,這種歌統治著當今的音樂市場。
曾經有方文山作為禦用作詞人的周傑倫,在演唱會聽到粉絲點歌的心願,居然是聽他唱《學貓叫》。
聽到這個要求的周傑倫,隻能隨口 " 喵 " 了幾下。
那唱過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 的歌喉,不得不迎合口水歌盛行的當下審美。
屏幕前的我們,比周傑倫的尷尬更甚,仿佛我們的時代,隻剩下這些粗製濫造的 " 金曲 "。
總有人說:" 一兩首口水歌成為歌單榜首,又有什麽關係?"
那一首首在街頭巷口單曲循環的速成音樂,可能逐漸磨平我們對於歌詞之美、文字之美的追求。
因為每一首瘋狂刷屏的流行歌曲,都是一次對聽眾的集體教育,是一次對創作者的藝術啟迪。
在流量稱王的當下,創作者們的目的不再純粹,沒有人願意 " 傻傻 " 地用心打磨作品。
在豆瓣上曾經有人發帖,自稱是某原創音樂公司,長期招募詞曲人,把 " 火 " 而不是 " 好 " 放在了第一位。
" 提供每周 4 節免費網課,讓你寫的作品更容易火。"
" 我們很俗,我們追求的是寫出一首火歌。"
" 歌曲越火,拿得越多。"
追求火當然沒有錯,但如果隻是為了火,不顧歌曲有沒有內涵,奉上一堆無比空洞的造物,無異於浪費大家的生命。
我們的上一代人,追隨崔健的腳步,也見證了華語樂壇的 " 神仙打架 "。
我們這一代人,聽著周傑倫、五月天長大,給青春塗上不一樣的底色。
沒有哪個歌手長盛不衰,沒有哪首歌百聽不厭,也沒有哪個人的青春不會過期。
但是下一代人的青春時光,不該被空洞乏味的歌曲充斥,他們不該在將來回憶童年時,耳邊響起的隻有 " 喵貓喵喵喵 "。
華語樂壇從來不缺聽眾,但下一代人,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他們的未來,乃至於華語樂壇的未來,都和我們息息相關。
我們沒辦法阻止口水歌的出現,但我們可以用腳投票,決定潮水是流向流量造就的空洞,還是用心雕琢的精品。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中文歌詞之美的最後一道防火牆。
守護中文歌詞最後的尊嚴。
參考資料:
1. 《香港有林夕,台灣有方文山》 一日一度
2. 《方文山歌詞中的文學美》 語文日課
3. 《罵《烏梅子醬》,救不了華語樂壇》 硬核讀書會
4. 《恭喜華語樂壇回到了彩鈴時代》 X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