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紐約時報揭40年前黑幕:裏根陣營派人勸伊朗勿放美國人質

紐約時報揭40年前黑幕:裏根陣營派人勸伊朗勿放美國人質

文章來源: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於 2023-03-19 07:41: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紐約時報獨家報道了美國德克薩斯州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的故事,他在1980年帶著秘密議程參加了中東之行,目的是破壞卡特連任。

本·巴恩斯 LBJ Library from Austi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但本·巴恩斯說他記得很清楚,自己多年的政治導師邀請他去中東執行任務。

巴恩斯說,直到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次任務的真正目的,破壞美國總統的競選連任。

當時是1980年,白宮的吉米·卡特正被伊朗的人質危機所困擾,危機讓他的總統任期陷入癱瘓,贏得第二個任期顯得很無望。現在,卡特生有一個獲勝的機會,在選舉日之前讓被關押的52名美國人得到釋放。

巴恩斯說,這是他的導師決心要阻止的事情。

他的導師是小約翰·康納利(John B. Connally Jr.),美國政壇巨人,曾為三位總統服務,並剛剛輸掉了自己的總統競選。康納利曾是一名民主黨人,後來轉而在1980年尋求共和黨總統提名,但被加利福尼亞前州長裏根擊敗。

巴恩斯說,康納利想幫助裏根擊敗卡特,這樣可以為自己在新政府中謀取一個國務卿或國防部長的位置。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巴恩斯保密了近43年。

他說,那年夏天,康納利帶他去了一個又一個中東國家的首都,會見了許多地區領導人,向伊朗傳達了一個直截了當的信息:在選舉前不要放人,裏根會贏,會給你們一個更好的交易。

美國人質回國。Don Koralewski,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巴恩斯說,回國後不久,康納利向裏根的競選主席,後來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凱西(William J. Casey)匯報,在機場休息室向他介紹了此行情況。

卡特的陣營一直在懷疑,凱西或裏根圈子裏的其他人,試圖在選舉前秘密地破壞解放人質的努力,還有一本書出版,描述了後來被稱為“十月驚奇”的事件。

但是,國會的調查否認了人們的猜想。

康納利並沒有參與這些調查。正如巴恩斯所描述的那樣,他的經曆,讓人們可以對那個艱難且關鍵的選舉年可能發生過什麽,會有一些新的理解。

卡特現在已經98歲,正在接受臨終關懷。巴恩斯說,他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說清楚。

下個月將滿85歲的巴恩斯在接受采訪——這是他第一次接受新聞機構關於這段曆史的采訪——時說:“曆史需要知道這件事發生過……我認為這非常重要,我猜想卡特的臨終即將到來,這讓我越來越多地思考這個問題。我隻是覺得我們得想辦法紀錄下來。”

以前一些助長”十月驚奇“理論的人,可能是一個信譽有問題的黑心外國軍火商,巴恩斯肯定不是。他曾經是德克薩斯州最傑出的人物之一,是德克薩斯州眾議院最年輕的議長,後來成為副州長。

他的影響力之大,以至於可以幫助年輕的小布什進入德克薩斯空軍國民警衛隊,而不是被征兵中並被派往越南。約翰遜總統還曾預言巴恩斯有朝一日會成為總統。

經過這麽長時間,想由第三方來確認巴恩斯的說法是很困難的。康納利、凱西和其他核心人物早已去世,巴恩斯沒有日記或備忘錄來證實他的說法。

但他沒有理由,也沒有什麽道理去編造這個故事,事實上,由於民主黨同僚的反應,他確實對公開發表講話還有一些不安。

巴恩斯指出,他說自己多年來曾向四個活著的人傾訴過:L.B.J.基金會主席馬克·厄普德格羅夫;約翰遜總統的前助手湯姆·約翰遜(和總統無親屬關係),他後來成為《洛杉磯時報》的出版人和CNN的總裁;康納利和約翰遜的前助手拉裏·坦普爾;以及德克薩斯大學的曆史學家H.W. 布蘭茲。

這四個人都在最近幾天證實,巴恩斯在幾年前與他們分享了這個故事。湯姆·約翰遜說:“據我所知,本從未對我撒過謊。”

其他人也表示讚同。布蘭茲在2015年的一本裏根的傳記中,包括了三段關於巴恩斯先生的回憶,但這一說法在當時幾乎沒有引起公眾注意。

林登-貝恩斯-約翰遜圖書館和博物館的記錄,部分證實了巴恩斯的故事。上周在康納利的檔案中發現了一份行程表,顯示他確實於1980年7月18日離開休斯頓,前往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以色列旅行,然後於8月11日返回休斯頓。巴恩斯被列為陪同他的人。

一些簡短報道對康納利的一些行程進行了描述,但是並沒有更詳細的細節,將這次旅行描述為“絕對的私人旅行”。在康納利的檔案中,有一張耐人尋味的紙條證實了巴恩斯的記憶,即在旅行開始時他們與裏根陣營有接觸。

在”裏根州長“的標題下,一位助理在7月21日向康納利報告說:”南希·裏根打電話來,他們在蘭奇,他想和你談談參加戰略會議的事。“

沒有關於他的答複的記錄。

威廉·凱西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巴恩斯回憶說,9月初,他和康納利一起與凱西坐在一起,在當時被稱為達拉斯/沃斯堡地區機場的美國航空公司休息室裏開了三個小時的會,匯報他們的旅行情況。

上周發現的康納利日曆中的一條記錄顯示,他在9月10日去了達拉斯。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搜索凱西的檔案時,沒有發現任何文件能表明他當時是否在達拉斯。

巴恩斯說,他確信康納利此行的目的是向伊朗人傳達一個信息,讓他們把人質扣留到選舉之後。他說:“我到死都會相信,這就是旅行的目的。這不是什麽自由行,因為凱西一回到美國就很想聽到結果。”

他強調說,凱西想知道的是,“他們是否會扣留人質”。

這些並不能確定裏根是否知道這次旅行,巴恩斯也不能說就是凱西指示康納利進行的這次旅行。

同樣,他也不知道傳遞給多位中東領導人的信息,是否遞到了伊朗人耳朵時,更不知道這是否影響了他們的決策。但是,伊朗確實扣留了人質,一直到裏根贏得選舉後,1981年1月20日中午12點後卡特離任時才釋放他們。

康納利的長子康納利三世(John B. Connally III)在接受采訪時說,他記得父親曾參加過中東之行,但從未聽說過給伊朗的任何信息。雖然他沒有參加這次旅行,但年輕的康納利說,他陪同父親參加了與裏根的會議,在沒有巴恩斯的情況下討論了這個問題,重點是阿以衝突和下任總統將麵臨的其他問題。

“在我參加的任何會議中,都沒有提到向伊朗人發出任何信息,”康納利三世說。“這聽起來不像是我的父親。”

他說:“我不能質疑本的記憶,但這與我對這次旅行的記憶並不一致。”

對裏根陣營與伊朗互動的懷疑,已經悄悄流傳了多年,直到卡特的前國家安全助手加裏·西克(Gary Sick)在1991年4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這個理論,隨後在11月出版了名為《十月驚喜》(October Surprise)的書。

十月驚奇這個說法,最初是由裏根陣營提出的,用來暗示卡特會操縱人質危機,以便在選舉前通過人質釋放放給自己加分。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據稱凱西於1980年7月和8月在馬德裏會見了伊朗代表,10月在巴黎敲定了一項協議,未來的裏根政府將通過以色列向德黑蘭運送武器,以換取人質被扣留到選舉之後。

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授權進行調查,最終都否認了這些說法。由民主黨人、印第安納州眾議員李·漢密爾頓領導的,由民主黨人以8比5控製的眾議院特別工作組,在一份長達968頁的共識報告中得出結論,凱西當時不在馬德裏,關於秘密交易的故事沒有可靠的證詞、文件,或情報報告支持。

盡管如此,老布什總統的一名律師,在1991年11月製作的一份白宮備忘錄報告說,存在“一份來自馬德裏大使館的電報,表明比爾·凱西在城裏,目的不明”。

這份備忘錄沒有交給漢密爾頓的特別工作組,而是在二十年後被記者羅伯特·帕裏發現,他幫助製作了一部關於十月驚奇事件的紀錄片。

加裏·西克上周在電話裏說,從未聽說過康納利參與過此事,但他認為巴恩斯的說法驗證了他提出的問題。西克說:“這真的非常有趣,確實大大增加了這方麵的基本信息量……僅僅是他在做了這件事並在凱西回來後向他匯報的事實,就意味著很多。”

他還說,這個故事“比我迄今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更進一步……所以這真的很新鮮。”

在最近的采訪中,眾議院特別工作組的民主黨律師邁克爾·澤爾丁和共和黨律師大衛·勞夫曼都表示,在調查期間他們從未注意到康納利,因此他們沒有依據來判斷巴恩斯的說法。

雖然凱西從未被證明參與過任何10月的交易,但他後來被指控在候選人辯論(唯一的一次辯論)前,偷取卡卡特的競選簡報,他否認參與其中。

巴恩斯的說法,對卡特還活著的一些顧問來說,相當於是驗證了他們的判斷。曾任卡特白宮通訊主管的傑拉爾德·拉夫鬆說,任何幹涉都可能改變曆史。

他說:“如果我們把人質帶回家,我們就會贏,我完全相信。這真是太他媽離譜了。”

康納利是他那個時代的政治巨人。他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一個棉花農場長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海軍服役,並成為林登·約翰遜的知己,幫助他開展了五次競選活動,包括1948年有爭議的參議院選舉,那次選舉因為可信的欺詐指控而蒙上陰影。

康納利在1960年管理了約翰遜的民主黨總統提名競選,但沒有成功,然後為約翰·肯尼迪和約翰遜的競選工作,後來獲得了海軍部長的獎勵。隨後,他在1962年的德克薩斯州州長競選中獲勝。

1963年11月,當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達拉斯向肯尼迪開槍時,他就坐在總統轎車裏,背部、胸部、手腕和大腿都受了傷,但他幸存下來。後來,他又贏得了兩屆州長任期,還成為尼克鬆總統的財政部長,並最終轉到了共和黨一邊。

小約翰·康納利 Texas State Archive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他是尼克鬆的寵兒,一度尼克鬆想讓他成為自己的副總統或總統繼任者。

1974年,康納利被指控犯有偽證罪和陰謀妨礙司法,檢察官指控他為支持牛奶漲價而收受1萬美元,但被陪審團宣告無罪。

一路風雨,康納利後來找到了一位政治門徒,本·巴恩斯。正如小詹姆斯-雷斯頓在《孤星》這本康納利的傳記中所說,巴恩斯“與其說是朋友,不如說是教子”。

巴恩斯是一個花生種植者的兒子,曾挨家挨戶地推銷吸塵器來支付大學學費,21歲時當選為德克薩斯州議會議員,並在1962年康納利作為州長候選人的第一次演講中站在他的身邊。

在康納利的幫助下,巴恩斯在26歲時成為眾議院議長,後來被選為副州長,這在德克薩斯州是一個很有分量的職位,隻是在1972年他競選州長失敗了。

他還敦促康納利在1980年競選總統,盡管當時他們屬於不同的政黨。

康納利競選失敗後,他和巴恩斯一起做生意,成立了巴恩斯/康納利投資公司。兩人建造了公寓樓、購物中心和辦公樓,並收購了一家通勤航空公司和一家石油公司,後來又收購了一家烤肉店、一家西方藝術雜誌、一家產權公司和一家廣告公司。

但他們過度擴張,債務太高,當油價下跌打碎了德克薩斯州的房地產市場後,於1987年申請破產。

兩人一直關係良好。在1993年,康納利在自己的回憶錄《在曆史的陰影下》中寫道:“盡管我們的商業安排已經幻滅,但本·巴恩斯和我仍然是朋友,盡管我懷疑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是否會重新與另一個人做生意”。

康納利於1993年去世,享年76歲。巴恩斯則在上個星期說,“我仍然是他的死忠粉”。

巴恩斯說,當康納利邀請他時,他並不知道中東之行的目的。一行人乘坐一架石油公司的灣流噴氣機前往。

他說,隻有當與第一位阿拉伯領導人坐下來時,巴恩斯才知道康納利此行的目的。

他回憶說,康納利告訴對方:“聽著,羅納德·裏根要當選總統了,你需要向伊朗傳話,他們將能與裏根達成比卡特更好的協議。你向伊朗人傳話,等到這次大選結束後再進行,這將是非常明智的。”

“孩子,我告訴你,我坐在那裏,我聽到了,所以我恍然大悟,我意識到我們為什麽在那裏。”

巴恩斯說,除了以色列,康納利在這個地區的每一站,都向領導人,比如埃及總統薩達特等人重複同樣的信息。他認為導師的動機很明確。

巴恩斯說:"我非常清楚,康納利正在競爭國務卿或國防部長”。

後來康納利被邀請擔任能源部長,但他拒絕了。

巴恩斯說,他當時沒有透露真實情況,以避免受到自己黨的打擊。他曾向一位朋友解釋道,“我不想因為參與此事,而在民主黨裏看來像本尼迪克特·阿諾德(注,美國獨立革命期間的傑出將領,後因被排擠而轉投英軍)一樣。”

他相信如果自己說了,當時的頭條新聞會有很多關於這個醜聞的報道,“我絕對不希望這句話出現在我的訃告上。”

但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經常想,卡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表示,現在討論這次旅行,是一種彌補的方式。

他說,“我隻是想讓曆史記下來,卡特在人質問題上得到的是不那麽公正的待遇。”

“那些人質還在伊朗大使館裏,他根本沒有機會。”

查看評論(29)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對中重大退讓!因中國在2問題上未有任何承諾
薄瓜瓜歌頌母親是“當代竇娥” 網友翻出黑曆史秒破防
現場細節:財長貝森特用糖來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川普簽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 美國人不再為他國買單!
印巴空戰 中製導彈無損落地 印度撿到軍情大禮包

24小時討論排行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貝森特:不脫鉤 但戰略品必需脫鉤 鋼鐵芯片鏈更去中國化
一批南非白人難民抵美國 川普政府高官機場迎接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 “豐碩”成果可能隻在股市?
緊跟川普準沒錯?他兩度高喊買股 標普大漲了…
中國男曬日本護照喊“打入敵人內部” 遭日網友檢舉急刪文
中媒:中國麵子裏子全拿下 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
李承鵬:寫在5.12的愛國帖(未刪節版)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談判結果
美中90天真能談出結果 平息貿易戰?專家:別過度樂觀
貿易戰重大進展!央視播《紐約我愛你》引熱議
川普:周末或與習近平通話 與中國實現了完全重置
中國網紅改編印度神曲“剛買的飛機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們!華人區遭入室盜竊 華人夫婦痛失傳家寶
中國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習近平伴郎 跟黃仁勳講台語
卡塔爾將贈送豪華飛機 特朗普:拒絕是“愚蠢的”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紐約時報揭40年前黑幕:裏根陣營派人勸伊朗勿放美國人質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2023-03-19 07:41:32

紐約時報獨家報道了美國德克薩斯州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的故事,他在1980年帶著秘密議程參加了中東之行,目的是破壞卡特連任。

本·巴恩斯 LBJ Library from Austin,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但本·巴恩斯說他記得很清楚,自己多年的政治導師邀請他去中東執行任務。

巴恩斯說,直到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次任務的真正目的,破壞美國總統的競選連任。

當時是1980年,白宮的吉米·卡特正被伊朗的人質危機所困擾,危機讓他的總統任期陷入癱瘓,贏得第二個任期顯得很無望。現在,卡特生有一個獲勝的機會,在選舉日之前讓被關押的52名美國人得到釋放。

巴恩斯說,這是他的導師決心要阻止的事情。

他的導師是小約翰·康納利(John B. Connally Jr.),美國政壇巨人,曾為三位總統服務,並剛剛輸掉了自己的總統競選。康納利曾是一名民主黨人,後來轉而在1980年尋求共和黨總統提名,但被加利福尼亞前州長裏根擊敗。

巴恩斯說,康納利想幫助裏根擊敗卡特,這樣可以為自己在新政府中謀取一個國務卿或國防部長的位置。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巴恩斯保密了近43年。

他說,那年夏天,康納利帶他去了一個又一個中東國家的首都,會見了許多地區領導人,向伊朗傳達了一個直截了當的信息:在選舉前不要放人,裏根會贏,會給你們一個更好的交易。

美國人質回國。Don Koralewski,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巴恩斯說,回國後不久,康納利向裏根的競選主席,後來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凱西(William J. Casey)匯報,在機場休息室向他介紹了此行情況。

卡特的陣營一直在懷疑,凱西或裏根圈子裏的其他人,試圖在選舉前秘密地破壞解放人質的努力,還有一本書出版,描述了後來被稱為“十月驚奇”的事件。

但是,國會的調查否認了人們的猜想。

康納利並沒有參與這些調查。正如巴恩斯所描述的那樣,他的經曆,讓人們可以對那個艱難且關鍵的選舉年可能發生過什麽,會有一些新的理解。

卡特現在已經98歲,正在接受臨終關懷。巴恩斯說,他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說清楚。

下個月將滿85歲的巴恩斯在接受采訪——這是他第一次接受新聞機構關於這段曆史的采訪——時說:“曆史需要知道這件事發生過……我認為這非常重要,我猜想卡特的臨終即將到來,這讓我越來越多地思考這個問題。我隻是覺得我們得想辦法紀錄下來。”

以前一些助長”十月驚奇“理論的人,可能是一個信譽有問題的黑心外國軍火商,巴恩斯肯定不是。他曾經是德克薩斯州最傑出的人物之一,是德克薩斯州眾議院最年輕的議長,後來成為副州長。

他的影響力之大,以至於可以幫助年輕的小布什進入德克薩斯空軍國民警衛隊,而不是被征兵中並被派往越南。約翰遜總統還曾預言巴恩斯有朝一日會成為總統。

經過這麽長時間,想由第三方來確認巴恩斯的說法是很困難的。康納利、凱西和其他核心人物早已去世,巴恩斯沒有日記或備忘錄來證實他的說法。

但他沒有理由,也沒有什麽道理去編造這個故事,事實上,由於民主黨同僚的反應,他確實對公開發表講話還有一些不安。

巴恩斯指出,他說自己多年來曾向四個活著的人傾訴過:L.B.J.基金會主席馬克·厄普德格羅夫;約翰遜總統的前助手湯姆·約翰遜(和總統無親屬關係),他後來成為《洛杉磯時報》的出版人和CNN的總裁;康納利和約翰遜的前助手拉裏·坦普爾;以及德克薩斯大學的曆史學家H.W. 布蘭茲。

這四個人都在最近幾天證實,巴恩斯在幾年前與他們分享了這個故事。湯姆·約翰遜說:“據我所知,本從未對我撒過謊。”

其他人也表示讚同。布蘭茲在2015年的一本裏根的傳記中,包括了三段關於巴恩斯先生的回憶,但這一說法在當時幾乎沒有引起公眾注意。

林登-貝恩斯-約翰遜圖書館和博物館的記錄,部分證實了巴恩斯的故事。上周在康納利的檔案中發現了一份行程表,顯示他確實於1980年7月18日離開休斯頓,前往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以色列旅行,然後於8月11日返回休斯頓。巴恩斯被列為陪同他的人。

一些簡短報道對康納利的一些行程進行了描述,但是並沒有更詳細的細節,將這次旅行描述為“絕對的私人旅行”。在康納利的檔案中,有一張耐人尋味的紙條證實了巴恩斯的記憶,即在旅行開始時他們與裏根陣營有接觸。

在”裏根州長“的標題下,一位助理在7月21日向康納利報告說:”南希·裏根打電話來,他們在蘭奇,他想和你談談參加戰略會議的事。“

沒有關於他的答複的記錄。

威廉·凱西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巴恩斯回憶說,9月初,他和康納利一起與凱西坐在一起,在當時被稱為達拉斯/沃斯堡地區機場的美國航空公司休息室裏開了三個小時的會,匯報他們的旅行情況。

上周發現的康納利日曆中的一條記錄顯示,他在9月10日去了達拉斯。在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搜索凱西的檔案時,沒有發現任何文件能表明他當時是否在達拉斯。

巴恩斯說,他確信康納利此行的目的是向伊朗人傳達一個信息,讓他們把人質扣留到選舉之後。他說:“我到死都會相信,這就是旅行的目的。這不是什麽自由行,因為凱西一回到美國就很想聽到結果。”

他強調說,凱西想知道的是,“他們是否會扣留人質”。

這些並不能確定裏根是否知道這次旅行,巴恩斯也不能說就是凱西指示康納利進行的這次旅行。

同樣,他也不知道傳遞給多位中東領導人的信息,是否遞到了伊朗人耳朵時,更不知道這是否影響了他們的決策。但是,伊朗確實扣留了人質,一直到裏根贏得選舉後,1981年1月20日中午12點後卡特離任時才釋放他們。

康納利的長子康納利三世(John B. Connally III)在接受采訪時說,他記得父親曾參加過中東之行,但從未聽說過給伊朗的任何信息。雖然他沒有參加這次旅行,但年輕的康納利說,他陪同父親參加了與裏根的會議,在沒有巴恩斯的情況下討論了這個問題,重點是阿以衝突和下任總統將麵臨的其他問題。

“在我參加的任何會議中,都沒有提到向伊朗人發出任何信息,”康納利三世說。“這聽起來不像是我的父親。”

他說:“我不能質疑本的記憶,但這與我對這次旅行的記憶並不一致。”

對裏根陣營與伊朗互動的懷疑,已經悄悄流傳了多年,直到卡特的前國家安全助手加裏·西克(Gary Sick)在1991年4月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這個理論,隨後在11月出版了名為《十月驚喜》(October Surprise)的書。

十月驚奇這個說法,最初是由裏根陣營提出的,用來暗示卡特會操縱人質危機,以便在選舉前通過人質釋放放給自己加分。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據稱凱西於1980年7月和8月在馬德裏會見了伊朗代表,10月在巴黎敲定了一項協議,未來的裏根政府將通過以色列向德黑蘭運送武器,以換取人質被扣留到選舉之後。

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授權進行調查,最終都否認了這些說法。由民主黨人、印第安納州眾議員李·漢密爾頓領導的,由民主黨人以8比5控製的眾議院特別工作組,在一份長達968頁的共識報告中得出結論,凱西當時不在馬德裏,關於秘密交易的故事沒有可靠的證詞、文件,或情報報告支持。

盡管如此,老布什總統的一名律師,在1991年11月製作的一份白宮備忘錄報告說,存在“一份來自馬德裏大使館的電報,表明比爾·凱西在城裏,目的不明”。

這份備忘錄沒有交給漢密爾頓的特別工作組,而是在二十年後被記者羅伯特·帕裏發現,他幫助製作了一部關於十月驚奇事件的紀錄片。

加裏·西克上周在電話裏說,從未聽說過康納利參與過此事,但他認為巴恩斯的說法驗證了他提出的問題。西克說:“這真的非常有趣,確實大大增加了這方麵的基本信息量……僅僅是他在做了這件事並在凱西回來後向他匯報的事實,就意味著很多。”

他還說,這個故事“比我迄今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更進一步……所以這真的很新鮮。”

在最近的采訪中,眾議院特別工作組的民主黨律師邁克爾·澤爾丁和共和黨律師大衛·勞夫曼都表示,在調查期間他們從未注意到康納利,因此他們沒有依據來判斷巴恩斯的說法。

雖然凱西從未被證明參與過任何10月的交易,但他後來被指控在候選人辯論(唯一的一次辯論)前,偷取卡卡特的競選簡報,他否認參與其中。

巴恩斯的說法,對卡特還活著的一些顧問來說,相當於是驗證了他們的判斷。曾任卡特白宮通訊主管的傑拉爾德·拉夫鬆說,任何幹涉都可能改變曆史。

他說:“如果我們把人質帶回家,我們就會贏,我完全相信。這真是太他媽離譜了。”

康納利是他那個時代的政治巨人。他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一個棉花農場長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海軍服役,並成為林登·約翰遜的知己,幫助他開展了五次競選活動,包括1948年有爭議的參議院選舉,那次選舉因為可信的欺詐指控而蒙上陰影。

康納利在1960年管理了約翰遜的民主黨總統提名競選,但沒有成功,然後為約翰·肯尼迪和約翰遜的競選工作,後來獲得了海軍部長的獎勵。隨後,他在1962年的德克薩斯州州長競選中獲勝。

1963年11月,當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達拉斯向肯尼迪開槍時,他就坐在總統轎車裏,背部、胸部、手腕和大腿都受了傷,但他幸存下來。後來,他又贏得了兩屆州長任期,還成為尼克鬆總統的財政部長,並最終轉到了共和黨一邊。

小約翰·康納利 Texas State Archive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他是尼克鬆的寵兒,一度尼克鬆想讓他成為自己的副總統或總統繼任者。

1974年,康納利被指控犯有偽證罪和陰謀妨礙司法,檢察官指控他為支持牛奶漲價而收受1萬美元,但被陪審團宣告無罪。

一路風雨,康納利後來找到了一位政治門徒,本·巴恩斯。正如小詹姆斯-雷斯頓在《孤星》這本康納利的傳記中所說,巴恩斯“與其說是朋友,不如說是教子”。

巴恩斯是一個花生種植者的兒子,曾挨家挨戶地推銷吸塵器來支付大學學費,21歲時當選為德克薩斯州議會議員,並在1962年康納利作為州長候選人的第一次演講中站在他的身邊。

在康納利的幫助下,巴恩斯在26歲時成為眾議院議長,後來被選為副州長,這在德克薩斯州是一個很有分量的職位,隻是在1972年他競選州長失敗了。

他還敦促康納利在1980年競選總統,盡管當時他們屬於不同的政黨。

康納利競選失敗後,他和巴恩斯一起做生意,成立了巴恩斯/康納利投資公司。兩人建造了公寓樓、購物中心和辦公樓,並收購了一家通勤航空公司和一家石油公司,後來又收購了一家烤肉店、一家西方藝術雜誌、一家產權公司和一家廣告公司。

但他們過度擴張,債務太高,當油價下跌打碎了德克薩斯州的房地產市場後,於1987年申請破產。

兩人一直關係良好。在1993年,康納利在自己的回憶錄《在曆史的陰影下》中寫道:“盡管我們的商業安排已經幻滅,但本·巴恩斯和我仍然是朋友,盡管我懷疑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是否會重新與另一個人做生意”。

康納利於1993年去世,享年76歲。巴恩斯則在上個星期說,“我仍然是他的死忠粉”。

巴恩斯說,當康納利邀請他時,他並不知道中東之行的目的。一行人乘坐一架石油公司的灣流噴氣機前往。

他說,隻有當與第一位阿拉伯領導人坐下來時,巴恩斯才知道康納利此行的目的。

他回憶說,康納利告訴對方:“聽著,羅納德·裏根要當選總統了,你需要向伊朗傳話,他們將能與裏根達成比卡特更好的協議。你向伊朗人傳話,等到這次大選結束後再進行,這將是非常明智的。”

“孩子,我告訴你,我坐在那裏,我聽到了,所以我恍然大悟,我意識到我們為什麽在那裏。”

巴恩斯說,除了以色列,康納利在這個地區的每一站,都向領導人,比如埃及總統薩達特等人重複同樣的信息。他認為導師的動機很明確。

巴恩斯說:"我非常清楚,康納利正在競爭國務卿或國防部長”。

後來康納利被邀請擔任能源部長,但他拒絕了。

巴恩斯說,他當時沒有透露真實情況,以避免受到自己黨的打擊。他曾向一位朋友解釋道,“我不想因為參與此事,而在民主黨裏看來像本尼迪克特·阿諾德(注,美國獨立革命期間的傑出將領,後因被排擠而轉投英軍)一樣。”

他相信如果自己說了,當時的頭條新聞會有很多關於這個醜聞的報道,“我絕對不希望這句話出現在我的訃告上。”

但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經常想,卡特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表示,現在討論這次旅行,是一種彌補的方式。

他說,“我隻是想讓曆史記下來,卡特在人質問題上得到的是不那麽公正的待遇。”

“那些人質還在伊朗大使館裏,他根本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