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黨媒評“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兒”上熱搜

黨媒評“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兒”上熱搜

文章來源: 馮睎乾十三維度 於 2023-03-18 16:21: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新華網轉載了文匯報一篇《瞬息全宇宙》影評,作者居然將片中的同性戀女兒稱為“生活西化的女兒”。

這兩天,在海外華人的社交平台和中國微博上,都見到一個熱門詞,就是“生活西化”。楊紫瓊主演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橫掃奧斯卡後,在中國也成熱話,有人發現新華網轉載了文匯報一篇影評,內文介紹故事梗概,說:

“影片開始於美國華裔女性秀蓮一團亂麻的家庭生活:經營多年的洗衣店因稅務問題麵臨停業,丈夫悄悄準備了離婚協議,生活西化的女兒、老年癡呆的父親等等令她頭疼不已。”

網民發現,作者居然將片中的同性戀女兒稱為“生活西化的女兒”,都嘖嘖稱奇,紛紛留言反駁揶揄,“同性戀不是舶來品”、“龍陽君破口大駡:數典忘宗”

我最欣賞的一個留言是:“徐州鐵鏈,傳統文化”。

也許是網民反應太大,新華社已將“敏感”文章下架,但在Google的頁庫存檔仍能看到。無論多蠢的人都知道,古往今來,同性戀在任何國家都存在,中文成語裏的“斷袖分桃”、“龍陽之癖”更是家傳戶曉,讀紅樓夢、聊齋誌異等小說,甚或正史,都能找到有關同性戀的記載,跟“生活西化”明顯八竿子搭不上。

不過相對男同性戀來說,女同性戀的紀錄確實較少。中國古人用什麽字眼表達“女同性戀”呢?以我所知,最早應該是“對食”。《漢書.外戚傳》雲:“房與宮對食。”“房”即道房,“宮”即曹宮,兩人都是宮女;漢人應劭解釋:“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可見“對食”即女同性戀代稱。

據《清稗類鈔》,清末民初上海出現了所謂“磨鏡黨”,黨魁是一個叫洪奶奶的妓女,跟很多女子發生關係,彼此爭風吃醋,比男女更厲害。你也許不知道,就算是今天廣東人仍常常講的“金蘭姊妹”,本來也是指女同性戀。

清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說,廣東順德村落女子,多結為姐妹,名為“金蘭”;有些出嫁後,拒與丈夫行房,甚至離開夫家,直到同盟姊妹都出嫁後,才願意返去。那時順德有個官叫李鐵橋,要壓抑這種風氣,凡有女子不返夫家,就用硃砂,塗在她父兄身上,“日鳴金號眾,親押女歸以辱之”,就算女子因而自盡,亦不理。

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不是“恐同”,隻是特別欺壓女性而已,因為大家對“男色”的態度,都比較寬容,甚至視為等閑。但今日中國,則不單繼承了中國最惡劣的文化,導致“鎖鏈女”事件不斷發生,有些地方恐怕還比舊中國更保守,“恐同”即一例。

2017年,中共推出了《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為人民網、中央電台和新華網等黨媒製定了新規矩,除了要求互聯網試聽節目服務單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歌唱祖國、讚美英雄、謳歌時代”,也將同性戀歸類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曾引發中國網民的批評(中共當然沒有理會)。

由此可見,作者不敢直接講“同性戀”,要迂迴曲折用“生活西化”這種隱語,隻是遵從國家政策的表現而已。順帶一提,“生活西化”在今日中國,確實非常危險,不信的話,隻要你在百度一搜,就會看到以下搜尋結果:

“城市高於農村,與生活西化有關的癌症迅速增長”

“法媒:中國人心髒病發病蔓延 生活方式『西化』是主因”

“港人生活西化 前列腺癌25年激增十倍”

“英國夫婦因女兒生活方式過於『西化』將其殺死”

就問你怕不怕?生活赤化,才是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95歲“黑老大”惹關注 離休幹部認定勒索判刑 病床受審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特朗普:奧巴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黨媒評“瞬息全宇宙”:“生活西化的女兒”上熱搜

馮睎乾十三維度 2023-03-18 16:21:54


新華網轉載了文匯報一篇《瞬息全宇宙》影評,作者居然將片中的同性戀女兒稱為“生活西化的女兒”。

這兩天,在海外華人的社交平台和中國微博上,都見到一個熱門詞,就是“生活西化”。楊紫瓊主演的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橫掃奧斯卡後,在中國也成熱話,有人發現新華網轉載了文匯報一篇影評,內文介紹故事梗概,說:

“影片開始於美國華裔女性秀蓮一團亂麻的家庭生活:經營多年的洗衣店因稅務問題麵臨停業,丈夫悄悄準備了離婚協議,生活西化的女兒、老年癡呆的父親等等令她頭疼不已。”

網民發現,作者居然將片中的同性戀女兒稱為“生活西化的女兒”,都嘖嘖稱奇,紛紛留言反駁揶揄,“同性戀不是舶來品”、“龍陽君破口大駡:數典忘宗”

我最欣賞的一個留言是:“徐州鐵鏈,傳統文化”。

也許是網民反應太大,新華社已將“敏感”文章下架,但在Google的頁庫存檔仍能看到。無論多蠢的人都知道,古往今來,同性戀在任何國家都存在,中文成語裏的“斷袖分桃”、“龍陽之癖”更是家傳戶曉,讀紅樓夢、聊齋誌異等小說,甚或正史,都能找到有關同性戀的記載,跟“生活西化”明顯八竿子搭不上。

不過相對男同性戀來說,女同性戀的紀錄確實較少。中國古人用什麽字眼表達“女同性戀”呢?以我所知,最早應該是“對食”。《漢書.外戚傳》雲:“房與宮對食。”“房”即道房,“宮”即曹宮,兩人都是宮女;漢人應劭解釋:“宮人自相與為夫婦名對食”,可見“對食”即女同性戀代稱。

據《清稗類鈔》,清末民初上海出現了所謂“磨鏡黨”,黨魁是一個叫洪奶奶的妓女,跟很多女子發生關係,彼此爭風吃醋,比男女更厲害。你也許不知道,就算是今天廣東人仍常常講的“金蘭姊妹”,本來也是指女同性戀。

清人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說,廣東順德村落女子,多結為姐妹,名為“金蘭”;有些出嫁後,拒與丈夫行房,甚至離開夫家,直到同盟姊妹都出嫁後,才願意返去。那時順德有個官叫李鐵橋,要壓抑這種風氣,凡有女子不返夫家,就用硃砂,塗在她父兄身上,“日鳴金號眾,親押女歸以辱之”,就算女子因而自盡,亦不理。

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不是“恐同”,隻是特別欺壓女性而已,因為大家對“男色”的態度,都比較寬容,甚至視為等閑。但今日中國,則不單繼承了中國最惡劣的文化,導致“鎖鏈女”事件不斷發生,有些地方恐怕還比舊中國更保守,“恐同”即一例。

2017年,中共推出了《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為人民網、中央電台和新華網等黨媒製定了新規矩,除了要求互聯網試聽節目服務單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歌唱祖國、讚美英雄、謳歌時代”,也將同性戀歸類為“非正常的性關係、性行為”,曾引發中國網民的批評(中共當然沒有理會)。

由此可見,作者不敢直接講“同性戀”,要迂迴曲折用“生活西化”這種隱語,隻是遵從國家政策的表現而已。順帶一提,“生活西化”在今日中國,確實非常危險,不信的話,隻要你在百度一搜,就會看到以下搜尋結果:

“城市高於農村,與生活西化有關的癌症迅速增長”

“法媒:中國人心髒病發病蔓延 生活方式『西化』是主因”

“港人生活西化 前列腺癌25年激增十倍”

“英國夫婦因女兒生活方式過於『西化』將其殺死”

就問你怕不怕?生活赤化,才是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