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最牛懸疑片,差一點就404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又一國產懸疑片,撲了。

任素汐、劉敏濤主演的電影《回廊亭》,豆瓣5.6。

上映一周,票房勉強過億。

電影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小說《長長的回廊》。

實際上,這不是該小說第一次被國內改編。

去年就有過一版電視劇,口碑更爛,隻有豆瓣4.1。

眾所周知,國產懸疑、推理影視總是處於疲軟狀態。

雖偶有佳作,但整體依舊支棱不起來。

曾被譽為「國劇之光」的「迷霧劇場」也逐漸走上了擺爛的道路。

不僅如此,原創力也非常不足。

近幾年的本土懸疑作品,除了紫金陳,幾乎難以再出爆款。

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內娛頻頻翻拍日本、韓國、印度的IP。

其實,我們過去並不是沒有優秀的懸疑作品。

早在44年前,就拍出了一部頂級懸疑大片。

在電影票價人均2~3毛錢的年代,獲得了過億的票房

不僅獲得了商業成功,還大膽觸碰了曆史反思,至今保持豆瓣8.4分

今天,魚叔就來說說這部曾經的國產神作——

《405謀殺案》

即便放在今天,這部懸疑片依然不會讓人感到過時。

首先,電影節奏極快

開場直入主題,沒有半點鋪墊。

深夜,一名女子匆匆走進大樓。

她站在405門前,整理了一下頭發和衣服。

剛進去沒多久,房間內就傳出女子淒慘的尖叫聲。

1分鍾不到,案件來了。

鏡頭一轉,警察接到報案來到現場。

女子與一名男性倒在窗前。

女子隻是嚇暈了而已。

而男性則已經身亡。

死者名叫李良

經鑒定,死因是頭部遭鈍器擊打。

那名暈倒的女子,是李良的女朋友。

據她回憶,案發當晚,兩人約在李良家見麵。

等她到達後,李良已經被人打死。

接下來,便進入了刑偵和推理的過程。

電影在這方麵也做得非常嚴謹,有理有據,一環扣一環。

警察在現場一共發現4個線索:

1.茶杯上的指紋;

2.筆記本上的一句話:

「阿三,我絕不放過你!」

3.衛生間的兩塊泥塊;

4.李良傷口處有一根細小的羽毛。

根據筆記本上的信息,很快鎖定了兩名目標

一個,是喜歡打牌賭錢的小混混「橡皮魚阿三」。

另一個,是當地電視台的攝影師方明山(嚴翔飾),外號阿三。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名嫌疑人。

據李良女友說,她有個前男友。

因為想要和她複合,總是找李良的事兒。

經過調查,前男友完全沒有作案的時間。

於是,關鍵的嫌疑人,依舊是兩個阿三。

警察先找到了小混混阿三。

衛生間的泥塊的確是他留下的。

但杯子上的指紋並不吻合。

小混混阿三承認,在案發當晚確實去過李良家,隻是為了偷點東西。

偷到一半,李良回來了,他立馬躲進了衛生間裏。

在衛生間裏,他聽到了兩個人的聲音。

如果小混混阿三的話屬實,那麽,嫌疑就隻剩下另一個「阿三」——攝影師方明山。

警察走訪調查,得知李良和方明山曾一起負責拍攝影片,並且發生過矛盾爭執。

且指紋檢驗的結果顯示,與方明山完全一致。

當警察準備抓捕方明山時,他竟然逃走了。

心虛竄逃,似乎更加坐實了殺人犯的身份。

然而,沒想到方明山被逮捕後,卻極力否認自己殺害了李良

與此同時,關於那根鳥毛的鑒定結果出來了,那根羽毛屬於相思鳥。

最近的,隻有安徽黃山有相思鳥。

可方明山既沒有養過鳥,也從未去過那裏。

案子陷入了死胡同。

與此同時,事情發展也愈發吊詭。

警察局局長突然下令,將這個案件轉移至其他部門負責。

而在黃山繼續調查的老刑警,居然被一夥不知名的人士襲擊,差點就把命交代在了那裏。

電影講到這裏,進程才將將一半。

案情後續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放到現在,《405謀殺案》在畫麵上確實顯得有些簡陋。

但,影片在其他方麵卻毫不過時。

導演及編劇沈耀庭在關於這部電影的手記中曾這樣寫道:

我雖然參加了《405謀殺案》 的編劇工作,但作為影片的導演,同樣還有一個如何運用電影藝術的特殊表現手段來繼續深化主題和豐富人物形象的問題。

有別於同時期的其他影片,電影在拍攝技巧上十分具有新意

開篇的字幕專場是通過洗照片的方式出現的。

既奠定了本片的懸疑基調,也提高了整體趣味性。

片中的轉場也很有看頭。

導演很喜歡在影片中運用相似性專場。

警察乘火車去黃山走訪調查。

火車上掏出一盒香煙,鏡頭推近至特寫,煙盒上寫著黃山兩個大字。

緊接下一個鏡頭,兩人就身處現實的黃山之中了。

警察還原案情時,導演選擇用了一係列主觀鏡頭。

讓觀眾成為凶手的眼睛,回到案發現場,代入感極強。

在推理案情的時候,腦海中關於案情的猜想,則被剪到一個汽車後視鏡裏。

不僅讓劇情敘事更加緊湊,同時也暗示了,有人在暗中開車跟蹤警察。

這些技術的運用,能明顯感受到本片的用心程度。

導演還十分注重人物感情的描繪

電影中一共有兩個主要角色,是負責此次案件的警察。

一個是經驗豐富的老警察,老陳(仲星火飾)。

另一個是機敏勇猛的年輕警察,小錢(徐敏飾)。

左:老陳,右:小錢

老陳在片中是一個英雄人物。

不過,導演並沒有刻意拔高或神化這一形象,反而用了不少筆觸來渲染他的平凡。

老陳雖有豐富的辦案經驗,但麵對狡猾的敵人,也吃了不少虧。

他在過去的十年,經曆了不少磨難。

可在遇到比自己遭遇更加悲慘的同事時,他並沒有情緒激憤,講一些大話。

反而樸素地勸對方想開點:

每年都有風雨,花還不是照樣開。

而對於警員小錢的形象,導演也展現了他的兩麵性。

作為一名年輕警員,與老陳相比,他更加靈活與勇猛。

隻是,當局長與其談過話後,他卻成為了軟弱的那一個。

反正按領導的意思辦事情準沒錯。

這幾年社會政治動蕩,還是小心為妙。

作為一部懸疑刑偵片,整部電影中台詞簡練精準,故事節奏緊湊。

更難能可貴的是,雖年代久遠,但片中辦案的過程都緊密依靠科學手法,邏輯合理緊密。

片中的關鍵證據——相思鳥的羽毛,就是通過嚴密的科學儀器檢驗出來的,切實做到了有理有據。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部影片,魚叔認為應該是「大膽」

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一部懸疑刑偵片中出現了西洋建築、西餐廳、還有穿著泳衣在泳池邊談戀愛的畫麵。

裏麵的台詞也十分張揚:

人們到這個喧鬧的星球上來,就是尋找快樂的。

愛情,是不應該受到折磨的。

即便這是一部黑白的影片,也讓人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新生活。

然而,這還不是最大膽的。

電影最大膽的,是最後揭曉的案情真相。

***以下有關鍵劇透,請謹慎閱讀***

解謎的關鍵,還是落在了被捕的攝影師方明山身上。

老陳從第一眼開始,就覺得他很眼熟,總覺得自己在哪裏見過。

他冒險找到了被轉移走的方明山,發現他早已被折磨得沒有人樣。

看著方明山額頭上的傷疤,老陳突然想起一件事兒。

解放前夕,老陳是一名地下黨,臥底在敵方的看守所中。

某天接到上級的指示,他要解救關押在看守所的學生運動領袖,李明。

兩人就此有過一段革命友誼。

解放後,老陳成為了警察,而李明改名為方明山。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沒想到兩人又再次見麵。

隻是,此事此景,不得不讓人唏噓。

現在,你還是警察,我還是囚犯。

曆史是在殘醋的再現哪。

見到以前的老戰友,方明山才將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

三個月前,方明山被安排和李良拍攝當地民兵的宣傳資料。

拍攝過程中,他意外發現有人在私自囤積武器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方明山暗自收集證據,準備向上級舉報。

不料,他遭到了李良的背叛。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為了滅口,那群人決定將李良殺害,然後嫁禍方明山。

得知真相後,老陳對整個案件進行了深挖,發現了一個更加驚天的大秘密。

這個秘密關乎一場有害國家穩定的陰謀,而警察局局長也牽扯其中

不久後,老陳得知方明山將被秘密槍斃的消息。

難以相信世道如此不公的他,決定像解放前那樣,再次將自己的戰友從水深火熱中救出來。

「一切都會過去的,唯有真理永存」

這是老陳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信仰。

不論何時,但他都不會放棄。

兩人訣別之詞,亦是兩人相識的暗號。

壯烈之情,在此時燃到極致。

戰鬥!

自由!

電影上映後,導演被許多人問過同樣的問題:

你們是怎樣找到這個主題的?

公安局確有這樣的案子嗎?

沒錯,這部影片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而且是多件糅合而成。

老陳的形象也是源於真實人物。

隻是現實中那位老黨員的結局與電影不同,他沒有等來新生活的太陽。

導演通過對於老陳這一人物的經曆描繪,讓他直麵不公的社會結構,使影片的內涵達到了另一個高度。

《405謀殺案》拍攝於1979年,影片中的故事則是發生在1976年。

雖然有著強烈的曆史印記與那個時期特有的政治意味。

但環環相扣的情節與懸疑感拉滿的氛圍並不會有教條與說教之味。

既做到了娛樂大眾,又兼顧到時代反思。

這一切,在當下的國產懸疑、推理影視作品中,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近些年來,我們不是沒有看到優秀的原創懸疑作品。

電影方麵,有《白日焰火》《心迷宮》......

電視劇方麵,也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珍惜》……

每當觀眾看到一個優秀的作品,就會大呼「國產懸疑崛起」。

並期待接下來越來越多的好作品。

隻是沒想到,總是曇花一現。

到頭來,依舊是爛片一大堆。

國產懸疑支棱不起來,究竟是為什麽?

在魚叔看來,最大的問題在於缺少「信服感」

首先,本末倒置是當下國產懸疑作品中常見的一個問題。

懸疑當然是懸念最重要。

隻是,現在很多創作者都會陷入到「為了懸疑而懸疑」困境中。

就像去年熱度很高的《回來的女兒》就是這樣。

劇中有一個戴猴麵具的角色,不僅差點強暴了一名女性,還和一名重要角色有好幾次對手戲。

不少觀眾在看的時候,都認定這個人物一定有著什麽重要的意義。

結果沒想到,在第7集的開頭就突然落網了。

編劇也沒有為這一條看似重要的故事線給出合理的解釋。

將觀眾的胃口高高吊起,最後卻輕輕放下,簡直就是在浪費感情。

所謂的本末倒置,還有另一層含義。

現在的影視作品大多屬於類型雜糅的範疇。

懸疑往往也會和喜劇、愛情或玄幻結合。

隻是,無論有多少類型疊加,必須要有一個主類型打底。

可現在很多作品總是走在跑偏的路上。

就像前年「迷霧劇場」重磅推出的《八角亭謎霧》。

明明主打的是懸疑犯罪,劇情中卻充滿了讓人感到聒噪的家長裏短,將不小的篇幅放在家人扯頭花的劇情上。

讓人不經懷疑自己看的到底是什麽。

其次,現在很多懸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比較單薄、片麵。

這些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很容易容易淪為工具人。

就像22年由夏雨主演的《庭外·盲區》。

作為男主角魯南,大家隻能看到的作為一名完美法官的聰明頭腦,開掛一樣的能力。

但又有誰能說出他什麽樣性格的人呢?

還有《唐人街探案3》中的秦風。

在前兩部中,觀眾能夠輕鬆地從他的行事風格、語言邏輯中得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此基礎上,隨著劇情的發展,他所有的選擇與決定都是合理的。

但到了第三部中,人物完全被消解,成為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一張皮。

最後,創作者少了些對社會問題的積極思考與反思。

想要表現一個故事的深度與意義,並不在於服化道做的有多麽細節。

而是在於創作者是否真的能夠理解其中的內涵。

沈耀庭為了創作《405謀殺案》的劇本,專門到刑偵隊去體驗生活,收集了很多素材。

他曾說過:

我們體會,隻有不斷磨煉自己的思想和洞察生活的能力,才能真正捕捉住生活裏閃光的東西。

當然,優秀作品的匱乏也不僅僅是創作者的能力有待提高,有存在一個尺度邊界的問題。

像《405謀殺案》這樣涉及案件的影片,如果更嚴格的分類,應屬刑偵片。

放到當下,稱之為涉案懸疑作品。

從早期的《重案六組》到後來的《掃黑風暴》《無證之罪》等都屬這一類型。

由於在展現案件相關的內容上,無法避免會出現暴力、血腥、黑暗等元素。

從2004年開始,此類作品的監管力度大大加強,這多少會給創作者帶來一些限製。

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但即便如此,魚叔還是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直麵時代的優質國產懸疑片。

《405謀殺案》作為一部40多年前的電影,其中反映的時代特性與創作思路,就依然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與思考。

用心講好一個懸疑、刑偵故事,而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故弄玄虛,邏輯不通。

那樣的爛片,隻會浪費觀眾的時間。

更會浪費,我們支持國產電影的情懷。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