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間病曆係統存“信息孤島” 中國統一電子病曆為何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建議推動建設全國統一的醫院電子病曆係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台盟中央常委、台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許可慰提交了《關於建設全國統一醫院電子病曆係統的提案》,目前該提案已得到20名政協委員的聯名支持。

近些年,有關建設全國統一電子病曆的建議頻現全國兩會,相關部門對電子病曆互聯互通的重視度也不斷提高,並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相關政策舉措。不過,許可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當前建設統一電子病曆在技術層麵上應該可以實現,但要建成的話,關鍵還需相關部門下定決心,統籌規劃。



“信息孤島”

許可慰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同時也是這家年診療量近300萬人次的醫院的泌尿外科醫生。

在接診過程中,他遇到大量從基層或外院轉來的病人,由於醫生無法調閱病人在外院的就醫信息,病人往往需要攜帶厚厚的一遝病曆就診。這樣不僅給病人和醫生都帶來不便,還會因病曆資料記錄缺失影響後續診療的開展。

事實上,我國推行電子病曆的使用已有多年。2010年4月,原衛生部發布《電子病曆基本規範(試行)》,當年12月又發布了《電子病曆係統功能規範(試行)》,對電子病曆的定義、基礎功能予以較詳盡的規定,並在22個省(區、市)開展電子病曆試點。

自此之後,病曆逐步走向數字化電子化,也走向規範化標準化,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信息流轉效率,讓患者在不同醫療機構間的連續性診療成為可能。

不過,在許可慰看來,當前我國的電子病曆係統基本上是以醫院為單位獨立規劃和建設的,水平差別很大,院間病曆係統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給患者跨院救治帶來諸多不便。另外,數據難以匯總統計,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難度大,嚴重製約了多中心臨床研究等科研協作,使得大量寶貴的健康數據資源所蘊含的巨大科研價值未能有效挖掘,極大製約了醫學發展。

他認為,在當前各醫院采用不同的電子病曆係統的情形下,不利於衛生行政部門對各醫院診療行為監管、醫療質量控製評價,也不利於診療規範化和標準化的提升。同時,病曆資料互聯互通程度不足,嚴重製約了分級診療模式的實現。數據不統一還會導致較高的係統安全風險。

事實上,電子病曆係統在各醫院推行後,“信息孤島”問題就逐漸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2020年12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要求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加快開展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逐步實現覆蓋省域的信息互認。

這些政策的努力獲得一定成效。據國家衛健委2022年2月的消息,國家全麵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省統籌區域平台,2200多家三級醫院初步實現院內信息互通共享。

當然,這樣的局麵還遠遠不夠。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都提交了與此相關的提案,以期推動“數據孤島”問題的解決。

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提案,指出電子病曆的人工智能應用,有望緩解目前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服務同質性差等問題。2022年,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敖虎山建議要打通“數據孤島”,推動建立醫療行業“數據銀行”。

另外,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中國醫藥信息學會電子病曆專委會主任委員陳金雄也都在近兩年呼籲,要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病曆。

難在哪裏?

許可慰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可以借鑒香港特區的經驗,以政府為主導,在國家層麵成立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曆係統建設機構。

目前,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已建成統一的醫療信息係統(CMS),連接醫管局及其所屬的醫院、專科診所和政府衛生署轄下的診所、非政府健康機構及私立醫院,所有機構都使用統一的CMS。

“香港地區群眾在首診醫院建立電子病曆檔案後,可以很便利地在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就診,無需重複建檔。”許可慰分析,CMS保證了患者的健康信息能自動更新到個人健康檔案,從而節約了診療時間、避免重複醫療,更為醫務人員提供了曆史診療數據,便於更好的疾病診療和健康管理。

然而,想要在內地推行統一的電子病曆係統,有不小的阻礙。分析普遍認為,相關技術規範不夠標準化,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統一電子病曆的建立。二十多年來,我國各地醫療機構的電子病曆等臨床醫療係統的信息化升級陸續啟動,但相關技術規範並沒有實現標準化,各地信息係統、信息標準不一致,接口各不相同,無法互聯互通。

另外,對於電子病曆的升級,醫院缺乏原生動力和相關支持。據八點健聞此前報道,升級電子病曆對醫院並非易事,這意味著,醫院原有的數據需要平穩過渡、醫生的使用習慣需要改變;另外,醫院還需為電子病曆支付時間和金錢成本。

“現在電子病曆普及最大的難點是醫院不想用,尤其是門診醫生,很難問診3、4分鍾還得花10分鍾去寫病曆”。醫療大數據公司康夫子的創始人張超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除此之外,各方利益的協調也是難點。

對醫院和醫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中國醫藥信息學會電子病曆專委會主任委員陳金雄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要建立統一病曆,技術問題相對好解決。但數據的開放、產權問題始終解決不了,如何價值變現也說不清,這些問題不解決,從業者就沒動力一直投入。“專家那麽辛苦找到一個新的治療方法,肯定記錄在病曆裏了。這個病曆能隨便給別人嗎?知識產權要怎麽保護?”

對患者個人隱私的保護,是另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醫療健康信息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隱私信息之一。在《個人信息保護法》第28條,醫療健康信息被規定為敏感個人信息,應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

有評論指出,在病曆分散在各醫院的情況下,每個醫院所保存的病人醫療信息是有限的,即使發生泄露,也隻有一部分信息。而如果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病曆數據庫,一旦發生數據泄露,病人的所有醫療健康信息都將一覽無餘。

許可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建設統一電子病曆的同時要注重對相關隱私的保護。相關部門要製定配套的專門法規和政策,為信息數據規範管理和安全保障提供法律依據。

他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實現病曆數據的全國互聯互通,需要多個部門間通力協作,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我國幅員遼闊、醫院數目驚人,建立統一電子病曆前期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

許可慰說,政府相關部門應研究製定全國統一電子病曆的技術標準和“施工圖”。按照“需求調研、設計、研發、測試、發布上線”分步驟推進統一電子病曆的建設,“關鍵還需相關部門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