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前,有一個 90 後導演曾喊話:
我們就是要革電影的命!
他帶著一個當時還默默無名的小團隊,13 天拍攝,2 年後期,88 萬美元成本——
還真就拍出了一部口碑爆款。
豆瓣近 50 萬人打出 8.5,好於97%的懸疑 / 犯罪片。
你猜怎麽著?
更勵誌的事來了。
3 年後,他退出導演位置,把當年這部爆款的剪輯師推到台前,用同樣的手法,再度炮製出了一部續集。
效果?
成為 2023
開年救市的一劑雞血,成為開年第三部破紀錄的院線片。口碑一樣堅挺,可能是近期第一。甚至,觀眾(爆米花指數)還更愛了。
上為第一部,下為第二部的爛番茄新鮮度指數
2 個多月後的今天,它上線流媒體。
肉叔在下午肝完,第一時間迫不及待想告訴你——
這周新片如果隻能選一部,那必須得是它。
(肉叔可能是第一次這麽說,它啊,在電影院看,太可惜了)
有請最爭氣續集,《網絡謎蹤 2》(missing)。
當然,它也是最理直氣壯的續集之一。
名字可以繼續沿用,連海報風格都差不多,甚至第一部電影還以 " 改編美劇 " 的形式," 客串 " 正片。
第一部的老爸來續集當警察
故事,也是尋人。
嗯,我抄我自己。
若是如此,它還是能第一,靠啥?
形式上的新鮮,已經不多了。
更多的,是靠技術。
(我可是一口水沒喝就一口氣刷完的!)
先跟沒看過前作的胖友打個底。
《網絡謎蹤》1 跟 2 在故事上是獨立的,如果沒看過 1 但想看 2
的肉友,完全可以放心直接食用。
(p.s. 以下內容我會點到為止,劇透程度僅限預告片範圍,不影響觀看,放心滑動。)
故事,跟上一部差不多,依舊是兩張主打牌:" 懸疑 "+" 親情 ",AKA 互聯網尋親記。
上一部講女兒突然人間蒸發,父親上網人肉出真相。
這部焦點轉向一對相愛相殺的母女。
主人公是剛滿 18 歲的小大人朱恩,但在媽媽眼裏,她還是那個讓人操碎心的 " 小甲蟲 "。
影片上來便給你端上一出當代叛逆青年的日常——
跟老媽視頻通話,三兩句話就能彼此跳腳:
- 小甲蟲,如果你能 ......
- 別再這樣叫我!
爸爸早逝,媽媽強勢,出於這樣的單親家庭,朱恩一直巴巴的渴望快點長大,早日自由。
好不容易她盼到一次短暫的解放——
媽媽跟新男朋友出去旅遊,整整一周,她沒人管啦。
(除了老母親安排的阿姨會定期來探視一下)
朱恩徹底放飛自我,酒精派對,夜夜笙歌。
這個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很靈性了。
她完全忘了問候下老媽在那邊旅遊的情況。
倒是老媽的男友,每天都給她發消息秀恩愛:
沉浸在自由的幸福中的朱恩,都懶得點開圖片,每次刷刷就過。
一周過去,快樂結束。
按照老媽的交代,朱恩開車去機場接機。
等了 1 小時,2 小時 ... 就是等不到人來。
打電話,無人接通。
打給老媽的度假酒店,卻被告知,他們走了,而且他們似乎走得很突然:
(酒店房間裏)他們留下了所有東西
哦豁,這下快樂真的結束了。
媽媽去哪了?
《網絡謎蹤 2》全片都在回答這個問題。
在 2018 年之前," 桌麵電影 "
的創意隻在一些小短片,或者作為電影的某個片段(如《彈窗驚魂》《梅根失蹤》《巢穴》等)出現。
直到《解除好友 2:暗網》和《網絡謎蹤》,將敘事全部搬到電腦 / 手機屏幕。
觀眾和主角共享同一視角,TA 眼前電腦 / 手機的錄屏,麵對的也是熟悉的操作係統或者頁麵。
在熟悉的日常裏,隨著光標的移動,我們和主角一起,體會發現線索到線索中斷,直至出現轉機,靴子落地的過程。
《網絡謎蹤 2》繼續此前 " 桌麵電影 " 的形式。
畫麵聚焦於女主朱恩的蘋果電腦。
混亂的桌麵,散亂的文件夾,各種網站、聊天頁麵。
也多虧蘋果信息、通話能同步的特點,朱恩大部分操作都能在電腦端完成。
電影最有樂趣的,就是從僅有的 " 母親和新男友國外度假,且母親手機位置被鎖無法使用 "
這一基本事實開始,從男友、假期兩條線開始倒推搜證。
一步步排除嫌疑,確定新的嫌疑,直至鎖定最後答案。
肉叔隻想說,這個過程非常爽。
因為第二部的導演,是第一部差點被累死的剪輯師尼古拉斯 · D · 約翰遜和威爾 · 梅瑞克。
敘事和節奏,比上一部處理得流暢又有趣。
女兒擺脫掉媽媽好友的念叨,開始享受瘋狂一星期。
隻用 1 分鍾就豐富又接地氣地展示了小年輕如何瘋狂。
隨著她和阿姨尬聊的結束,畫麵回到電腦屏幕正放著嗨樂的 spotify。
下一秒,音樂進度條就變成了車內導航軟件上的路線光標,預示著女主開始外出放飛。
通過支付網站購買餘額通知、社交網絡狀態、收取信息、手機鬧鍾等電子用品的配合下,既迅速又嗨地,和女主過完了一個星期。
哪怕這一切是在桌麵實現,你也不會覺得單調。
想要表達情緒,聊天框的標點符號、打字速度、甚至標簽上亂打的字母,都能代替一部分主角的表情和對話。
聽著媽媽嘮叨表麵上順從其實不耐煩地 " 記著 "
而到懸疑部分,就更帶勁了。
光標的迅速劃過 + 突然停下,返回。
一個動作,立馬 get 到 " 蛛絲馬跡 " 的出現。
除此之外,5 年過去,手機迭代的花裏胡哨小功能,也成了天然的 " 特寫 " 工具。
比如,圖片左上角那個的小圓圈。
其實是拍攝時,會把按下拍照鍵之後的 3 秒實況都錄進去。
需要手動關掉,才能拍攝靜圖。
如果忘關,那抱歉。
你暴露了。
這一部,尋人主角把老父親變成女兒是明智的。
也隻有在網上自如衝浪的年輕人,才知道怎麽迅速變通,憑借一個 ID 或者郵箱地址,順藤摸瓜,找到關鍵信息。
郵箱、社交軟件、聊天軟件、通訊錄、甚至黑名單 ……
平時電腦 / 手機用得越頻繁,這部片的驚悚體感就越強。
為了不劇透,肉叔不能把劇情展開聊太多。
除了手法更成熟,《網絡謎蹤 2》也玩了一把觸及現實的黑色幽默。
相比前作,更新了新的網絡現象。(果然主創們是走在網絡衝浪前沿的)
距離前作有四五年時間,2022 的網絡輿論環境跟 2018 年顯然不一樣。
如今每每有輿論事件爆發,網友們不再等官方,而是參與其中。
人人都成了法官。
朱恩的媽媽被警方公開曝出失蹤後,第一波報道是怎樣的?
氣定神閑。
新聞頻道裏,男人放鬆地臥在沙發上分享一樁 " 我見過最怪異的新聞 "。
再看搜救員 po 出搜救行動的現場。
她臉上開心的樣子,就好像是去野營,而不是去救援。
蹭上 # 尋找失蹤母親 # 的熱點,可比找人要緊。
絲毫不顧及就走在她身後,垂著頭,還沉浸在找不到媽媽痛苦中的朱恩。
甚至於後來的幾波反轉,大眾的關注點漸漸走偏。
而迫切的求助、處於漩渦中生死不明的當事人,淪為流量的鑲邊。
在電影宣布要拍續集的時候,前導演(也是前編劇,這一部隻參與劇本)曾說:"
如果我們能做的和上次一樣好,那我們就能把新鮮的麵孔和聲音帶進這個產業裏。"
肉叔覺得,從票房成績和觀感來看,他們可以放心了。
完成度上,用桌麵玩懸疑,敘事和節奏上的熟練,已經足夠讓觀眾滿意。
但肉叔覺得遺憾的地方,在於他們像上一部一樣,妥協了。
為了讓它能夠成功,為了讓這種革新不那麽尖銳到讓人排斥,我們倆都知道,它的故事必須得越傳統越好、越主流越好。
——作者:柏楊 Cypress|《鳳凰網娛樂專訪《網絡謎蹤》主創:我們就是要革電影的命》
在這兩部的開頭,都是一段家庭錄像。
它是兩個家庭的情感基石。
當然,續集對這段錄像的使用更精彩更意味深長。
但無疑,主創們依然不忍痛擊觀眾。
網絡的便捷,以各種程度左右我們的人生,後果如何?
第一部父親和女兒的失聯,並非發生失聯的那 36 個小時,而是母親去世後的兩年?第二部,她真的(能)找到她嗎?
我希望,在經曆這一次的成功後,《網絡謎蹤 3》們能給出更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