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是為公平?

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是為公平?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者|熊丙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今年兩會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英語科目改革建議,再次引起輿論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誌提交了一份提案,內容是《關於推進全國中考、高考英語科目改革的建議》。陳偉誌委員認為,需進一步推進中考、高考英語科目改革,創新初中、高中英語教學,他建議,將高考外語必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中考英語實行等級考試;改進和優化中考、高考英語命題,側重考查英語表達與溝通能力;取消初中、高中英語的主科地位。

此前,據四川觀察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建議將高考中外語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庹慶明認為,現在高考模式存在這些問題:外語在高考中所占分值過高,耗費學生過多精力和時間;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外語對於很多人的實用價值是有限的;不利於城鄉教育公平,高考中外語分值越大對落後地區,特別是農村學生越不利;學生實際用在外語學習的時間遠超出課時分配比例。



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會遭遇什麽

近年的兩會上,其實一直有代表、委員,針對英語科目改革提出建議。

有的建議“取消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主科地位”,有的建議“將英語作為高考選考科目”,還有的則建議“降低英語的分值”、“實行按登記賦分”。

這些林林總總的建議,都是為了解決我國基礎教育存在的“一刀切”、“一個標準”學英語的問題,但解決這個問題,靠改變某個科目的分值是沒用的。它實質上屬於中高考科目改革的範疇。



即必須推進錄取製度改革,打破按總分錄取模式,建立多元評價體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報考學校、專業的課程成績要求,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

把高考英語分值降低為100分,這一建議早已有之。多年前,網上還盛傳,北京高考改革要把語文分值提高到180分,英語分值降低為100分,而新高考改革明確語數外三門的分值均為150分。

究其原因,在基礎教育存在嚴重應試傾向的情況下,降低英語分值,根本起不到減輕學生學習英語“負擔”的作用,因為每一分都可能影響學生的高考總分排名。

同樣,提高某一科目的分值,也難以起到重視這一科目素養教育的作用,因為學生學習這一科目的重要目的,仍是為了“應試”時獲得高分。

我國社會輿論對英語學習的質疑,主要在於所有學生學統一難度的英語,但學英語的實際效果並不好,很多學生花很多時間學英語,結果還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大學畢業後在實際工作中用到英語的也許不多。

而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仍是基礎教育的應試化。這是很難通過降低分值來扭轉的問題。

那麽,把英語作為高考選考科目,是不是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表麵上看,將英語作為選考科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未來學業發展、職業發展,選擇是否把英語作為高考選考科目,計入高考總分。

但這有兩方麵問題:

一是有多少大學、專業提出要看英語科目成績?如果大多數大學、專業都提出要看英語成績,且錄取時是根據學生的總分排序,那還是無法扭轉基礎教育的應試英語傾向。

二是如果以應試思路對待高考升學,那些不選英語的學生,就可能不認真學英語,這可能導致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的學業發展脫節。就如我國新高考改革實行3+6選3模式,在最初階段由於大學沒有提出嚴格的選科要求,就出現了棄考物理的現象。



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會對農村孩子更有利嗎?

還有不少人認為,降低英語分值、取消英語主科地位,會讓農村學生擁有更加公平的升學競爭環境。

這其實是想當然。在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體係中,可想而知,納入升學考試的應試化,不納入升學考試的被邊緣化。如果取消英語“主科”地位,農村學校自然不重視英語教學、英語師資配備,農村學生接受的英語教育就更差了。



教育公平不僅僅是結果公平,更重要的是過程公平與起點公平。從長遠發展看,這對農村學生的成長會更不公平。

例如,由於學校不重視英語教學了,家庭也無條件給農村學生英語補習,這些學生進大學後,與城市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相比,自然有不小差距,對他們大學的課程學習,乃至未來可能進入國際競爭環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還是那句話,要解決“一刀切”、一個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學一樣難度的英語,以及英語教學中的“應試英語”問題,不能隻在科目分值調整上做文章,而需要推進錄取製度改革。

具體而言,應給高校自主招生權,由每所大學自主確定各專業的招生要求,如有的專業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英語成績,而有的專業則隻要學生英語成績合格即可。

這樣,學生可根據自己報考學校、專業的要求,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選擇學習不同難度的英語。大學對申請本校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獨立錄取,這就打破按總分排序錄取的方式,引導基礎教育走出唯分數論。

由於學英語不再是為了升學,而是為了大學的專業學習,以及未來自己的職業發展,教師和學生對待英語教學的態度也自然會發生轉變,從“應試”轉向重視語言的“應用”

不改變錄取製度,隻進行英語命題改革,改來改去,都是難以促進英語教學從應試轉向重視語言應用能力培養的。

事實上,除英語科目外,近年來我國社會也有針對數學科目的爭議,例如有人就喊出“數學滾出高考”,質疑大家都學一樣難度的數學,而在工作生活中,用到數學的也不多。

這屬於相似的現象,同樣的問題。要讓學生自主根據未來的學業發展、職業發展,選擇學習不同難度的數學,也需要打破單一評價體係,建立多元評價體係。

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大學、專業在招生時,科學、工程等專業會提出數學成績要求,而且要求頗高,而很多人文社會科學專業,並不要求申請者提供數學成績,或者學生的數學成績隻需達到高中畢業要求即可。

這樣,就給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學習留下了空間,也會促進基礎教育學校為滿足學生的選擇,開設更多的課程,實行分層教學、選課走班教學。

總之,擴大學生的選擇權,給學生個性化、多元的教育,這才是根本。

LaoG 發表評論於
弄幾國語言作為選學科可以嗎?別人認為重要就學!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鄧小平搞得都應該取消
heyjunesnow 發表評論於
不會英語怎麽編程?用漢語拚音?
錦衣衛 發表評論於
取消英語,改學俄語和古漢語,甲骨文。
股隆 發表評論於
寒門子弟就老老實實做人礦吧,別想著出國改變命運了。
super-talent 發表評論於
將英語列為非法語言,凡是敵人用的我們就要放棄,凡是敵人放棄的我們就要擁有。
菲斯普的裏爾克 發表評論於
不會英語看不懂外網的新聞才好糊弄。
luting 發表評論於
大家都是文盲就公平了
吳豔 發表評論於
農村孩子吃不起肉,所以按照營養均衡表的指標來看,營養不達標,所以,和能吃得起肉的城市孩子相比就不夠公平。於是,政協委員建議把營養均衡表上對蛋白質要求去掉,這樣農村孩子即使吃不起肉,營養也達標了,很公平!
size0 發表評論於
直接引進影視節目,不配音,孩子從小就能搞定各種外語的聽說。如果肯打開互聯網,孩子通過油管就能學好外語,尤其是聽說。問題是,中共敢嗎?
size0 發表評論於
減少英語學習或者幹脆限製英語學習,有利於把青年人留住。中共不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不均,農村教師待遇低的問題,轉而搞英語,毀掉後代。沒有國際交流,科技創新也很難。難道農村語文,數理化師資就強了?幹脆都別學了,按照根紅苗正,三代貧農的標準選擇大學入學吧。
Simiguy 發表評論於
降低比重是一個各方接受的方法。 出國的,英語再差,在英語環境中,也逐漸適應;不出國的,有個基礎就足夠了,差點使用百度翻譯就可以了。 花大量時間在這上是挺浪費的;有空學學編程,製圖,實際用到的技能。
mary_leeleo 發表評論於
還不落後,再添把柴
老天真 發表評論於
中心城市的中小學,有條件和能力雇傭外籍教員教英語,而且有好的電化教學設備。農村鄉鎮中學根本沒有這種能力和條件。鄉村邊遠地區的孩子,一開始就輸在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了。這是事實,多少年來都沒有人為鄉村的孩子說句公平化。
Capitaltwo 發表評論於
以後和俄羅斯交往增多建議改學俄語。
smithwesson 發表評論於
啞巴英語不可取,改成啞巴俄語,波斯語,朝語就可取了
Smileymoon 發表評論於
農村孩子再不讀英語,他們就真的階級固化了,幾乎沒了去一流企業,找好工作的機會。
I751 發表評論於
英語教學一定要側重閱讀和語法。然後是寫,然後是聽,最後是說。對於有海外求學和生活要求的人,可以自己去加強聽說。因為絕大多數人將來不會在英語環境中生活,所以說完全不重要,啞巴英語也可以接受。但是掌握英語對學習和了解世界,掌握尖端技術非常重要,可以說不學英語等於半個文盲。能讀能寫是衡量一個人文化程度的重要標準。不僅是外語,自己的母語也是讀寫好才是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