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都城建設中,中軸線的規劃,是中國人“以中為貴”思想的集中體現。
澎湃新聞獲悉,北京時間7月27日13點45分,在印度首都新德裏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對新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審議完成,大會主席宣布,中國申報的“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順利通過評審,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9項世界遺產。
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現場截圖。澎湃新聞 圖
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現場 澎湃新聞 圖
古建築學者梁思成先生說:“曆史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民族都能從古建築中理解並發揚自己的文化。”
自永定門、正陽門到天安門,從故宮、景山、萬寧橋到鍾鼓樓,一座座地標性遺產建築,一條中軸線,一部中國古代史,全長達7.8公裏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
據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可“北京中軸線”符合世界遺產標準3和標準4,高度讚賞中國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麵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績。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北京中軸線”所體現的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理論和“中”“和”哲學思想,為世界城市規劃史作出了重要貢獻(標準3);“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成熟階段的傑出典範,代表了世界城市曆史中的一種特有類型(標準4);認可“北京中軸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保護管理狀況。世界遺產委員會表示,“北京中軸線”的真實性體現在其作為都城核心的延續性,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是“北京中軸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認可保持其現有形式的必要性。
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中軸線”通過後現場,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發言。澎湃新聞 圖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世界遺產大會上發言時表達了中國民眾對於“北京中軸線”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喜悅和振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表示感謝。他表示,申遺成功是新的起點,中國將切實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在文物建築保護修繕、應對自然災害影響、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科學引導旅遊發展、提高闡釋展示能力等方麵持續發力,確保“北京中軸線”得到妥善保護傳承。中國將繼續統籌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各締約國的交流合作,借助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平台,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北京市副市長談緒祥代表遺產所在地政府發言。
“對北京中軸線的定義,不僅是軸線,它也是一個建築群,從鍾鼓樓、萬寧橋、景山、故宮,然後到端門,然後兩側的太廟社稷壇對稱布局,然後天安門、金水橋,然後天安門廣場和建築群,正陽門又是正陽門和正陽門箭樓,然後到南段的遺存,然後加上先農壇,天壇兩邊對稱,再到永定門,我們整體把它視為一個巨大的建築群,長達7.8公裏的巨大建築群。”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呂舟此前在關於北京中軸線的講座中說。
北京中軸線 圖片來源:北京中軸線世界遺產申報文本
乾清門 | 故宮博物院
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始於2011年,中軸線文物保護工程也於同期啟動。2022年10月1日起,《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施行。2022年11月,北京市文物局公示《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2035)》,規劃劃定中軸線遺產保護區域為遺產區和緩衝區,共計51.3平方公裏。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呂舟此前接受專訪時說,中軸線的故事,不是中軸線自己的故事,是中國文明的故事,反映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天下誌”。麵對一個無序的外部世界,中國人心中的秩序很清晰,並依此建造了一座理想中的城市。
“‘中軸線’不僅有古代的建築,也有現代的建築,之前還有人奇怪,申遺申的應該是古代的東西,怎麽天安門廣場也在北京中軸線的概念裏?事實上,世界遺產不僅是古代的東西,比如上世紀70年代建的悉尼歌劇院,以及不少上世紀的建築,也是世界遺產。天安門廣場不是作為單獨的世界遺產,而是作為其中的一個遺產點,來反映北京中軸線所體現的精神和思想在延續。中軸線是一個在當代依然生活著的活態遺產,至今還在向北、向南延伸。如果申遺成功,天安門廣場及相關曆史建築群等幾個遺產點,會成為中國迄今‘最年輕’的世界遺產。“呂舟說。
北京俯瞰圖
北京中軸線上的故宮夜景。澎湃新聞 資料
北京中軸線位於北京老城中心,縱貫老城南北,由15處遺產構成要素構成,是統領整個老城規劃格局的建築與遺址的組合體。北京中軸線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居中道路遺存組成,始建於13世紀,成型於16世紀,此後不斷完善,曆經逾7個世紀,形成了秩序井然、氣勢恢宏的城市建築群,見證了影響中國都城營建傳統兩千餘年的理想都城秩序。
全長7.8公裏的北京中軸線北起鍾鼓樓,向南經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南至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東西對稱布局於兩側。依據規劃,這15處建築及遺存是中軸線遺產構成要素。
北京中軸線上的曆史建築
盡管北京中軸線早已存在,但首個提出北京中軸線概念的是建築學家梁思成。他在1944年完成的《中國建築史》中開始使用“中軸線”一詞,“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軸線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朝會大典所禦也”。他用極大熱情讚美中軸線,稱北京“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對於北京中軸線在城市規劃層麵價值的認知,同樣從梁思成開始。在梁思成1951年所著《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傑作》中,他盛讚“一根長達八公裏,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美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
作為中軸線申遺文本編製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分享了一組數據:中軸線串起了3處世界遺產、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2處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緩衝區涉及514處各級文物。“中軸線構建了一個串聯北京老城各類曆史文化遺存的體係,既承載了中華曆史文化,又通過活化利用、公眾參與等方式反映了城市的變遷與發展。”他說,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促進了市民的文化認同,形成巨大的社會凝聚力,推動了曆史文化名城的整體保護。
北京的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它縱貫北京老城,既是北京的空間之軸,更是文化之軸。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說:“在這個長達7.8公裏的方圓空間裏,形成了生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五位一體的中軸線城市文化風貌,蘊含著從古到今勞動人民創造的、動人的文化與曆史。”
國家文物局此前曾表示,希望北京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申報“三個有利於”要求,深入挖掘北京中軸線多重價值,向世人展示全麵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堅持保護第一、老城不能再拆,全麵保護文物建築、肌理格局和景觀風貌,探索曆史文化遺產係統性保護;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曆史遺跡、保存曆史文脈統一起來;鼓勵社會參與,活化曆史場景,完善支持政策,讓文物和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讓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惠及公眾。
中軸價值
北京中軸線(圖源:北京日報)
北京中軸線在區域選址、規劃格局、功能傳統、建築美學、曆史層級與變革實證六個方麵都具有突出的價值特征,並得到了15處遺產構成要素的充分支撐。
區域選址:國家秩序的物質縮影:
北京中軸線體現出中國傳統都城選址的理念。北京的城市選址按照“象天法地”原則,將地麵上的都城位置與天象中的北辰相對;又遵循“山環水抱”的傳統理念,將中軸線所在區域山水環境巧妙地與地理條件相契合,強調中軸線對北京城規劃格局的統領作用。
規劃格局:理想都城的規劃範式:
北京中軸線整體展現出成書於先秦時期的《考工記》所載“麵朝後市”“左祖右社”的都城規劃範式,並以緊密分布於軸線兩側的祭祀建築突顯中華文明對禮儀傳統的尊崇,成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規劃格局曆經千年發展至成熟的傑出範例。
功能傳統:多元傳統的空間載體:
北京中軸線以國家禮儀文化為核心,將皇家宮苑、禮儀祭祀、慶典活動的國家性儀式空間,與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城市管理設施等城市生活空間聯係起來,集中展現出北京老城複雜而多樣的文化傳統。
建築美學:氣勢恢宏的景觀序列:
作為中國現存最長且保存最為完好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北京中軸線長達7.8公裏,是中國傳統美學的極致展現。中軸線上重要節點的平麵布局以模數化的比例關係形成強烈的層次與韻律的表達,以居中和對稱的布局方式與形製設計展現出嚴謹秩序中蘊藏的差異與變化,以對景和框景等中國傳統景觀設計手法塑造出不同區段錯落有致的景觀意趣。
曆史層級:延續不斷的曆史脈絡:
北京中軸線是逾7個世紀北京老城曆史不斷累積疊加的產物。其北段規劃格局形成於元代並沿用至今,中段和南段的規劃格局與建築景觀形成於明代(1368—1644年),豐富於清代(1636—1912年),整體又於20世紀逐步發展為麵向公眾、開放的城市空間,並在今天持續地對城市發展發揮著巨大影響力。北京中軸線以累進而厚重的曆史積澱展現出中國傳統規劃理念持久的生命力,展現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化特征。
變革實證:重大事件的曆史見證:
作為元、明、清及近現代中國首都的核心,北京中軸線是眾多曆史事件的發生地,它見證了中國兩千多年王朝統治的終結,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展現出中國社會從王朝統治逐步轉變為現代國家的曆史變革。
段落景觀
北段
北端鍾鼓樓是北京中軸線上最高的建築,以宏大的占地規模和高大的體量,與周邊街區青灰色的、相對低矮密集的傳統四合院建築形成強烈對比。中軸線北段沿街繁華的商業建築清晰地限定出居中道路的街巷尺度,形成南向的、陽光充沛、繁榮而充滿生活氣息的城市景觀。萬寧橋與其所跨越的玉河水係則為中軸線北段增添了柔和、溫潤的氣質,並與鍾樓、鼓樓兩座高聳的建築、鱗次櫛比的商業街市共同構成北京中軸線自北向南的第一重空間層次。
中段北部
中段北部的城市景觀主要由明清時期的皇家宮苑和祭祀建築構成。這裏有北京中軸線上等級最高的建築,有燦爛、閃耀的琉璃瓦頂、富麗堂皇的建築色彩,構成北京中軸線的第二重空間層次。景山是這一區域的製高點,是俯瞰南北景觀的最佳視覺節點,從景山山巔的萬春亭沿北京中軸線向南、向北眺望,筆直寬闊的街衢、重疊對稱的建築形成了嚴整、壯麗的城市景觀。而以萬春亭為中心,東西對稱布局有五亭,形成這一段落建築景觀的高潮。
北京景山遠眺故宮(圖源:北京中軸線 官網)
中段南部
位於北京中軸線中段南部的天安門廣場建築群形態平緩、開闊,是20世紀50至70年代建成的國家慶典活動場所。位於中軸線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尊重並延續了傳統軸線的規劃格局,其以中國古典碑碣樣式矗立於廣場中部,與天安門和正陽門城樓等距,以強調居中格局的重要性。廣場東、西兩側的國家博物館與人民大會堂的位置、體量、高度與立麵均對稱均衡。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都采用平屋頂和古典主義柱廊形式,而色彩、裝飾則采用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形式表達出特定的時代特征,充分烘托出居中紀念碑的統領地位,又與北京中軸線的傳統景觀意向和諧統一,構成北京中軸線的第三重空間層次。
南段
北京中軸線南段由正陽門,經前門大街、天橋南大街至永定門,構成了第四重空間層次。段落北部前門大街北段周邊是繁榮、熱鬧的商業街市;而段落南部則是明清皇家祭祀禮儀活動的核心區域,這裏一直保持著自然郊野的景觀環境,森然的古柏與掩映其間的宏大祭祀建築構成了自然、寂寥和神秘的景觀形態。
北京中軸線申遺大事記:
2024年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9處世界遺產。
2023年2月 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
2022年10月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2022年8月 國家文物局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為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2021年3月 《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2021年修)》正式施行
2020年8月 《中軸線申遺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2017年 “積極推進中軸線申遺工作”寫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2012年 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1年 北京市提出中軸線申遺
北京中軸線包含了哪些遺產點?一文解密
今天,“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那麽,北京中軸線具體都包含了哪些遺產點,它們又各自蘊含了哪些重要曆史價值?一文為你解密↓↓↓
△北京中軸線鳥瞰
北京中軸線全長7.8公裏,北起鍾鼓樓,向南經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包括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等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築群,共計15處遺產點。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成形於16世紀,見證了影響中國都城營建傳統兩千餘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北京中軸線以其宏大的規模、均衡的規劃格局和組織有序的城市景觀,成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傑出範例,也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建築群,表達出中華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學理念,規劃格局整體展現出《考工記》所載“麵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傳統都城理想範式,見證了中國社會從王朝統治轉變為現代國家的曆史變革。
鍾鼓樓
鍾鼓樓作為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地標建築,與天安門、端門、故宮構成的朝堂區域共同組成《考工記》所載“麵朝後市”的都城規劃範式。明清時期,鍾鼓樓承擔著城市計時與報時功能,為重要的城市管理設施,見證了中國古代鍾、鼓報時的傳統生活方式。
△鍾樓
△鼓樓
萬寧橋
萬寧橋位於地安門外大街中部、什刹海東岸,南北跨越於玉河水道之上,位置自元代未曾改變,是北京中軸線上最為古老的橋梁,它的位置及功能曆經7個世紀始終未變。萬寧橋呈現出自元至今不同時期的曆史信息,為元大都、明清與當代北京城中軸線的疊壓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實證。
△萬寧橋
景山
景山是北京中軸線上的製高點與重要景觀節點,其與故宮共同組成的布局關係,展現了中國宮苑傳統規劃理念。集高大的山體、秀美的園林建築和華麗的宮殿建築於一體的景山,極大地豐富了北京中軸線的景觀序列。景山及其獨特的園林景觀兼具禮儀祭祀和人造山體以登高遊賞眺望全城的雙重功能,為明清國家禮儀傳統提供了見證。
△景山
故宮
故宮為明清兩代的宮城,位於北京中軸線之上,其與北京老城的位置關係反映出中國古代都城“擇中立宮”的規劃理念;同時,天安門、端門、故宮組成的朝堂區域與位於北側的鍾鼓樓市肆區域反映出了對《考工記》所載“麵朝後市”理想都城規劃範式的秉承。
故宮是中國皇家宮殿建築的傑出典範,居中對稱嚴整的規劃格局與富於韻律和變化的景觀序列展現了“擇中”的規劃理念與傑出的建築設計水平。這裏也是明清時期皇家舉辦國家慶典、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場所,是國家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要物質載體,見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
△故宮
太廟
太廟與社稷壇以北京中軸線嚴整對稱的規劃格局體現了《考工記》所載“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規劃範式。太廟,作為明清兩代皇家祖廟,是中國祖先崇拜文化傳統的物質載體,是重要的國家禮製建築,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築群。太廟享殿為明代遺構,采用明清官式建築的最高形製,規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
△太廟
社稷壇
社稷壇位於故宮西南側,與太廟以北京中軸線呈對稱格局。社稷壇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穀物)的祭壇,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國土的認識和崇拜,以及祈求國家政權與疆土永固的願望。社稷壇作為北京第一處轉變為城市公園的皇家建築,展現出北京中軸線公眾化的轉變曆程。
△社稷壇
端門
端門位於故宮南側,處於午門與天安門之間,為朝堂空間的一部分。端門與天安門一同以其高大的形體和端莊的風姿,烘托出皇城與皇宮軸線建築的威嚴和神聖。明清兩代,端門功能基本一致,為存放皇帝儀仗用品之所,同時還是整頓儀仗之地。
△端門
天安門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為進出宮城的前導性禮儀建築序列與朝堂空間的組成部分,反映了對《考工記》所載“麵朝後市”的理想都城規劃範式的秉承。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端門以南,外金水橋以北,麵朝天安門廣場。其城台與皇城牆相連,共同構成明清皇城的南邊界。天安門以城樓為主體建築,城樓北側設一對華表,城樓南側設石獅兩對、華表一對,均以北京中軸線東西對稱分布。天安門是明清時期頒布詔令及現代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是國家禮儀的載體,見證了兩千餘年王朝統治的終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天安門
外金水橋
外金水橋橋體的位置與天安門城樓的五座券門以及太廟和社稷壇的南門嚴整對應,橋體布局、橋麵寬度、柱頭形式和裝飾細節均體現出“擇中”的原則。作為進入明清皇城的先導區域,外金水橋是明清兩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經之路,也是如今國家舉辦重大慶典活動的禮儀空間,始終承擔著重要的禮儀功能。
△天安門及外金水橋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位於北京中軸線的核心位置,由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構成。天安門廣場為長方形廣場,南北長762米,東西寬280米,總麵積達21.4公頃。形成於明代並於20世紀中葉擴建,成為北京中軸線公眾化轉變的重要實例之一。廣場的規劃格局延續並強調了以北京中軸線均衡對稱的原則,其建築與景觀展現出中國20世紀中葉公共建築對民族風格的探索與創新,是中國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築發展的裏程碑。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已成為國家活動和人民文化活動、大型慶典活動的舉辦地,自形成至今始終是國家禮儀文化傳承的見證。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
正陽門
正陽門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端,由縱置的城樓與箭樓兩座高大建築構成,是明清時期一組兼具防禦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門建築群。作為明清北京內城正南門,正陽門是北京內、外城城門中規模最大、形製等級最高的城門建築,見證了中國傳統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和北京中軸線南段景觀的重要景觀視點。
△正陽門
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老城外城東南部,北京中軸線東側,與先農壇在位置與規劃格局上呈東西對稱。天壇物質遺存占地麵積273公頃,由內壇和外壇兩部分組成。它的選址反映出中國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傳統,其位置、規劃格局與先農壇以北京中軸線呈東西對稱布局,凸顯出中國傳統都城規劃對禮儀的尊重與強調,更彰顯了中軸線對城市規劃布局的統領作用。天壇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築群,其建築景觀設計與營造展現出中國古代世界觀,是中國古代皇家祭祀建築的傑作,承載著明清兩代國家祭天禮儀與文化傳統。
△天壇
先農壇
先農壇位於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與天壇以北京中軸線東西呈對稱布局。《禮記·祭統》記載:“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先農壇的選址沿襲了南郊親耕的傳統。先農壇與天壇東西對稱的布局體現出中國傳統都城規劃對禮儀的尊重與強調。先農壇作為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皇家祭祀農神之所,展現出中國傳統社會對農耕文化的尊重,承載著明清兩代國家祭祀先農的禮儀傳統。
△先農壇
北京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
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為若幹處分布於正陽門至永定門的居中道路遺存,是明清兩代國家禮儀活動的必經之路。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現已發現的遺址以物質實證真實地展現出明代以來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構造和不斷傳承沿用的曆史,見證了北京中軸線延續至今的國家禮儀文化。
△北京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
永定門
永定門是北京中軸線南端點的曆史標識,為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門,由重建的城樓建築及南側甕城地麵標識構成。永定門曾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門所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門中規製最高的一座,展現了北京中軸線上建築的重要地位,見證了明清城市傳統管理方式。
△永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