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流行色公布,紅紅火火新的一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年初,權威色彩機構潘通(Pantone)發布了2023年流行色——“非凡洋紅”(Viva Magenta 18-1750),這款出自紅色係統的活力色調為新的一年帶來了歡喜和期待。

新年伊始,這款元氣滿滿的紅色代表了朝氣、自信、勇敢,為2023帶來了煥然一新的活力。



“非凡洋紅”出自紅色係,其靈感來自於靈感來自世界上最明亮的染料胭脂紅。

在人造洋紅於1859年被發明之前,從胭脂蟲中提取的染料是該色係最珍貴、最濃烈的天然染料之一。

相比於胭脂紅的強大衝擊能量,“非凡洋紅”更強調個性與活力。

融合紫粉與淺紅的“非凡洋紅”天生就在表達樂觀與開放,從而形成對人們的鼓舞力量。



也是因為疫情陰霾的逐步驅散,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民迫不及待開啟全新的生活,熱烈盼望尋回久違的熱情與狂歡,“非凡洋紅”的色彩本質中無形中也藏著對這一係列積極改變的喝彩。



01

早在15世紀,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收到了一份來自阿茲特克帝國的禮物——用胭脂蟲染製的紅色華麗布匹。

如此飽和的紅色,讓國王深為讚歎,他立即寫信給科爾特斯,要他把這種染料帶回歐洲。

從此,這種神秘的紅色染料讓西班牙暴富,並引發了歐洲的紅色熱潮。



墨西哥女畫家弗裏達·卡羅也是洋紅色的忠實擁躉

藝術史上喜歡非凡洋紅的畫家比比皆是,例如畢加索大名鼎鼎的“玫瑰色時期”。

1904年春,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爾特區永久地定居下來,隨著他遷居巴黎、與菲爾南德的同居,他的藍色風格時期也宣告結束。

柔和的粉紅色調開始滲透到他的畫布上的單一藍色中去,很快成為他畫布上主要的顏色。



畢加索《馬戲演員之家與猴子》1922

那種暖洋洋的、嬌滴滴的玫瑰紅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鬱的一片藍色。

青春和愛情活生生地出現在畫麵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就這樣,屬於他的“玫瑰色時期”開始了,一個與流浪藝人和雜技演員接軌的世界,於是也有人稱之為“馬戲團風格”。



畢加索《紅色背景中的小醜》1905

《拿著煙鬥的男孩》是畢加索走過藍色憂鬱時期,進入了粉紅時期的代表作。

色彩的力量並非源於色彩本身,而是視覺與心靈的多重反應。畢加索的“玫瑰色”那股力量輕柔且堅定,曖昧的色彩也反映了他沉溺在戀愛的甜蜜之中。



畢加索《拿著煙鬥的男孩》1905

02

在漫長的曆史時光中, 無論東、西方,紅色都很尊貴,代表神祇、王權、或是權勢地位。

文藝複興的大師們,對紅色的調製都有自己的心得。

西方油畫之父提香則喜歡以紅色打底,再塗上其他顏色,於是油畫中隱約泛著微微的紅潤感,而這種技法也被人稱為“提香紅”。



提香《戴紅帽子的男子》1516



提香《紅衣主教》

作為威尼斯畫派的代表性人物,提香將紅色推向了西方色彩藝術的另一個巔峰。

提香非常善於處理色彩與光線,用色豐富而明豔,曆經幾個世紀,卻依然代表潮流,從未褪色。

在當時,整個意大利隻有提香能調出這種紅色。提香紅的出現,甚至影響和推動了歐洲藝術史。



提香《西班牙伊莎貝爾皇後》



提香《教皇保羅三世》

除此之外,拉斐爾、魯本斯都喜歡用胭脂紅來表現畫麵的豐富層次。

拉斐爾熟練駕馭人物的姿態和色彩的變化,對紅色與藍色的運用,達到了暖色和冷色相互平衡,同時配上暖色係,使得畫麵充滿一種寧靜莊嚴感。



拉斐爾《教皇朱利歐二世》1512

收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拉斐爾的畫都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

他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分,運用獨愛的一抹紅色,幻化出柔和、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



拉斐爾《受胎告知》



拉斐爾《寓言》1504

收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拉斐爾的聖母係列作品,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

他以世俗化的手法,將傳統的宗教題材描繪成現實生活中的理想美,稱頌一般人類線性的光輝,洋溢著幸福與歡愉,更加體現了他的人文主義思想。



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1505

收藏於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拉斐爾的藝術被後世稱為“古典主義”,不僅啟發了巴洛克風格,也對17世紀法國的古典學派產生深遠影響。



拉斐爾《嘉拉提亞的凱旋》1512-1514

收藏於意大利羅馬法列及那宮

巴洛克繪畫風格,有著明暗強烈對比、色彩飽滿、裝飾華麗,情感奔放熱烈,充滿動感,胭脂紅是他們最完美的紅色之選。



魯本斯《伊莎貝拉·勃蘭特》



魯本斯《蘇姍娜·芙爾曼》

作為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繪畫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將文藝複興藝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與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獨特的胭脂紅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

魯本斯終其一生在歐洲藝壇盛譽不衰,各種規格的委托從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和他的家鄉尼德蘭南部紛至遝來。



魯本斯《參孫和黛利拉》



魯本斯《基督降下十字架》

03

中國的莫迪利阿尼”常玉先生,一生堅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

他總是以孩子心性作畫,不講“常理”,而是隨興所至,畫他的好惡、畫他的心情。



常玉作品

繪畫對常玉而言是一種情感的自然發泄,他作品裏的胭脂紅,如同常玉本人,出生富貴,風流浪子,畫中總是透出溫暖華麗、繽紛快樂。

30歲前,常玉完全不需要為金錢頭疼,因為哥哥寄來的錢能讓他在巴黎過上錦衣玉食、順風順水的日子。

那時候,他是風度翩翩的公子哥兒,打扮講究,愛好文藝,他還經常流連於街頭的咖啡館看書、畫畫。



常玉作品

他愛畫女人,她們都擁有婀娜的身姿,優美的體態,身形豐腴卻毫不豔俗,更多的是靈動與自然。

一抹胭脂色,明晃晃地顯現出他精神上的心神蕩漾、自由與快樂。



常玉《人體速寫》

吳冠中曾如此評價常玉:“無論是人是花是動物,似乎都被浸染在淡淡的粉紅色的迷夢中。迷夢,使人墜入素白的宣紙上染的淡淡墨痕中。無疑,故國的宣紙哺育過少年常玉,這是終生不會消去的母親的奶的馨香。”

從富家公子到巴黎漂泊者,他是把胭脂色畫得最美的中國藝術家。



常玉作品

04

從繪畫到藝術媒介的創新,在霓虹燈裝置藝術中,由於強烈的對比度,“非凡洋紅”是最常見的色彩之一,曖昧的紅色幽光的似乎在傳遞一封封藝術家送給世人的情書。





翠西·艾敏,被稱為藝術界的“壞女孩”,沒有人比她更懂得愛的屈辱、不公,也沒有人比她更渴慕愛的人生和歲月。



伊麗莎白二世為翠西·艾敏授勳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霓虹燈裝置係列是翠西·艾敏藝術中最具觀賞性的作品,她將自己手寫的文字利用霓虹燈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文字的內容則展現出她豐富而脆弱的內心世界。



翠西·艾敏早期的霓虹燈係列作品更多地具有侵略性意味,而後期的作品則更多地表現出溫和愛、美麗和一種積極的情緒。

愛的訊息就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慢慢地書寫出來,柔和的電子光芒逐漸幻化為強烈的洋紅色。



霓虹燈就是她手寫的自白書。

她將簡單而私密的文字排列在一起,柔和的彩色燈管拚寫出發光的思想和感受:激情、愛、宣言、失望、恐懼,或侮辱。

背後的主角永遠是艾敏自己:她的失落、她的渴望、她的經曆、她的迷惑,還有她的憤怒。





霓虹燈裝置係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翠西·艾敏,這個作品中,她不再是頹廢的、迷茫的和消極的,而是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看待人生和世界。

正如她所說的:“霓虹燈對每個人都是感性的,氖氣和氬氣讓我們積極起來。”





每一年開年的潘通流行色都是一種新生時尚的“開場白”。

在時裝、美妝、家居也能看到“非凡洋紅”的身影,隻要這抹色彩映入眼簾,就能感受到溢出屏幕的令人興奮的表達,還能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溫暖和善意。





非凡洋紅是勇敢和無畏的,是一種脈動的顏色,它的繁榮促進了樂觀與慶祝,如同就像冬日傍晚最濃烈的晚霞,雖然明豔熱情卻不淩厲,叛逆大膽中帶一點溫柔。

它正在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感染著每個為生活努力奔波的人們。

活力、熱情、勇敢無畏......2023流行色正在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