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贏麻了,又出一個全球爆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網飛又玩出新花樣。

上線了一檔韓綜,開播即爆。

力壓各大熱門劇綜,穩坐網飛非英語圈電視劇播放量周冠

國內口碑也很強。

豆瓣 8.9,連續霸榜國外綜藝口碑榜榜首。

不少網友看完後直呼「我要做猛男」。

就連一直對練肌肉不感興趣的魚叔,在看完一集後,也默默放下手中的肥宅快樂水,想要立馬加入健身大軍。

今天,就向大家來安利一把——

《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

: 100

《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以下簡稱《體能之巔》),是一檔「體能競技生存賽」

號稱真人版《魷魚遊戲》。

集結了 100 位容貌優、身材更優的俊男靚女,參加 5 項不同的關卡挑戰,每個關卡都會有大量選手被淘汰。

最終擊敗所有人留到最後的選手,就能獲得3 億韓元(約 161 萬人民幣)的獎金。

不得不說,製作者是會抓流量密碼的。

觀眾想看什麽,他們摸得一清二楚。

首先,視覺刺激拉滿。

一開場就是 100 尊肌肉雕像矗立在現場,皆是參賽選手的一比一「肌肉建模」。

每位選手入場時要認領自己的雕像,直接當場換衣服。

昏暗的燈光,爆裂的肌肉。

不論男女,恨不得個個都是「雙開門冰箱」。

可想而知,進入到正式比賽後,視覺衝擊該有多麽炸。

赤身肉搏,肌肉對撞。

更刺激的是,每次對決後,失敗者必須親手敲碎自己的雕塑

這一幕,簡直就像是現代版的古羅馬角鬥場。

其次,參賽選手很有看頭

作為一檔體能競技的節目,專業的健美健身選手當然少不了。

除此之外,各領域的運動選手也是必然要素。

有倫敦奧運會的體操冠軍。

有平昌冬奧會的雪車冠軍。

還有身高 2 米的美國職業棒球選手。

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怕不是可以直接開一場奧運會了。

在所有運動選手中,最惹人注目的還是格鬥選手,秋成勳

如果說你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的話。

他的女兒說不定你會知道。

就是那個因為參加韓國綜藝《超人回來了》而圈粉無數的秋小愛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秋成勳是被看做「靠女兒」火起來的明星。

但實際上,他是擊敗過日本傳奇格鬥選手青木信哉的格鬥大將。

《體能之巔》中不少參賽選手都是他的粉絲。

除了以上這些專業選手,節目組還邀請了各行各業的健身奇才。

不僅有職業軍人、警察。

還有油管健身網紅,aka,演員安宰賢的普拉提老師。

專業舞者,偶像宣美的禦用伴舞,又稱「巧克力歐巴」。

當然,競技節目最大看點還是競爭環節

《體能之巔》可不是說著玩的,一上來的熱身賽就讓人看的人熱血沸騰。

選手們掛在高高升起的單杠上,腳下是煙霧升騰的水池。

堅持的越久,距離勝利就越近。

這是一場考驗肌肉耐力與意誌力的比賽。

進入正式比賽後,挑戰難度升級。

有單純力量對抗的單人戰。

也有需要合作取勝的團體戰。

當看到參賽選手喊著「1、2、3」合力推動 2 噸重的重物時,無論男女,被汗水浸濕的肌肉迸發出人類極限的力量。

這場景,絕對震撼。

另外,節目中那些選手們在比賽中堅持不懈的精神,也著實讓人佩服。

尤其是女性選手。

前麵提到的網紅博主,在拉肌肉雕塑的複活賽中。

下定決心哪怕手臂斷掉也絕不認輸。

最後在一眾男性對手裏,奪得複活名額。

總而言之,《體能之巔》整個節目又燃又炸,讓觀眾有一種感官全開的視覺體驗。

不得不說,韓國再一次走在了綜藝道路的前沿。

《體能之巔》目前在豆瓣國外口碑綜藝榜上,已經連續霸榜數周。

有意思的是,縱覽這個口碑榜,1 至 10 名全部都是韓國綜藝。

囊括了觀察、知識科普、脫口秀、競技、旅行多種類型。

都可以改名為「韓國口碑綜藝榜」了。

國外也是如此。

現在長期位於網飛非英語圈播放量前列的,基本也都是來自韓國的劇綜。

網飛非英語圈電視劇周播放量第一

必須承認,韓綜在過去 20 年裏,都呈現出不俗的新鮮感與活力

早在韓流興起的時代,我們就通過韓綜認識了很多韓娛明星。

《X-Man》《情書》就是這一時期的頂流節目。

隨著同類節目數量增多,人們對於綜藝的需求不再滿足於看明星在室內做遊戲。

於是在 2005 年,走出室外的《無限挑戰》出現了。

自此,開啟了韓國「真實綜藝」(Real Variety)的潮流。

由於每集都會設置一個創意十足的挑戰內容,《無限挑戰》也被韓國的綜藝同行稱之為「點子銀行」

後來恨不得火遍全球的《Running Man》就是《無限挑戰》的衍生節目。

韓綜潮流是不斷變化的,同類型的節目市場也很容易飽和。

即便是曾經取得了現象級成功的節目,保持長年播出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於是,韓綜的導演們要不停地挖掘新點子、新創意,不停開辟新的土地。

觀眾看多了明星偶像在舞台上的樣子,就想知道他們熒幕外的生活。

《我們結婚了》《爸爸,我們去哪兒》《超人回來了》這樣的展示明星舞台之外生活的綜藝應運而生。

當婚戀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後,韓綜也能抓住時機。

從《心跳信號》到這兩年火爆的《戀愛換乘》《單身即地獄》等,各種類型的戀愛綜藝層出不窮。

即便「遊戲」這一被玩透的元素,在韓國綜藝中也煥發了新生機。

密室逃脫、桌遊、劇本殺等社交遊戲在年輕人中大肆流行。

韓綜導演立馬嗅到先機。

以《天才:遊戲的法則》《犯罪現場》《大逃脫》為首的三檔情景遊戲類綜藝,開啟了「韓綜宇宙」的新紀元。

也影響到國內出現了一批相似的節目。

除了能夠迅速抓住熱點,韓綜還能主動挖掘觀眾的需求。

HIP-HOP 在韓國有著不小的受眾。

為了抓住這些觀眾市場,《Show Me The Money》就此出現。

這檔節目不僅在韓國本土大火,還帶動了內娛也出現了一陣 RAP 節目風。

練習生製度一直是韓國特有的偶像培養體係。

隨著 KPOP 火遍全球,韓國立馬抓住這個機會,製作了一係列偶像選秀節目。

《Produce101》引進中國後,直接開啟了中國的「練習生時代」。

當然,還少不了最被國內所熟知的羅錫,羅 PD。

他深知當代人已經被長期快節奏的生活搞得疲憊不堪,「反內卷、想躺平」成為了人們最強烈的內心追求。

於是,製作了像《三時三餐》《薑食堂》《尹食堂》等一係列以緩慢、清新、治愈為特點的綜藝節目。

以一己之力將韓國綜藝拉進了「慢綜藝時代」。

這也深刻地影響了內地綜藝類型結構的變化,產生了一批學模學樣的慢綜藝。

真不是魚叔想尬吹。

但韓綜,確實和韓國電影一樣,儼然成為了亞洲 ( 甚至可能是全球 ) 綜藝節目最具創作活力和創新意識的代表。

而且還不斷向外輸出,尤其成為了內娛取之不盡的靈感源地。

近些年的國內綜藝深陷「拿來主義」的泥潭。

幾乎已經是說爛的老梗。

前麵提到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節目,我們都能在國內看到他們的「兄弟姐妹」。

隻是,國內的這些節目總是「有形無神」,不僅難以做到原版的及格水平,甚至遭人詬病。

罵歸罵。

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擺在我們眼前——

韓綜源源不竭的創新動力與支撐其持續發展的要素,究竟是什麽?

在魚叔看來,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自覺性」

首先看「上」。

很多人有所不知,韓綜也曾一度靠「抄襲」起家。

1990 年代,韓國電視節目原創能力十分匱乏。

當時的亞洲綜藝霸主,是日本。

於是,韓國開始大量模仿借鑒日本電視節目。

據統計,光是 1994 年一年,KBS、MBC、SBS 三大電視台的12 個節目中就有 8 個節目抄了日本。

小到道具、大到舞台裝置,無一不抄。

後來還引起了日本媒體的嘲諷,時事周刊《AERE》對此現象進行了特輯報道。

對此,韓國文化部門警覺了起來。

先是加大了對抄襲節目的懲罰力度

節目一旦被判定為抄襲,就會被要求立馬停播整改

後又推行了一係列支持政策,推動電視節目的創新與輸出。

還鼓更多民間投資創立全國性的電視台,從而激活了創作活力。

一手打造了《新西遊記》《大逃脫》這樣超人氣綜藝的 TvN 就是趁著這股東風出現的。

當然,隻有政策的扶持還不夠。

再看「下」的自覺性。

韓綜創作者本身的專業性,以及對社會的觀察及反思也十分重要。

網上一直有一則關於韓綜的傳言:

幾個導演和編劇在一起吃飯,邊喝酒邊聊現在的韓國社會狀況,吃飽喝足以後還去蒸了個桑拿,然後決定做一檔表現某個社會話題的節目。

雖然這隻是一則玩笑話。

但,全麵反映出,韓綜的創意是從社會生活與問題誕生的

正是因為拿捏住了這兩點,韓綜的立足點總是最新的。

就像《體能之巔》,節目的出發點就是基於韓國的國民健身比例在東亞地區遙遙領先

《無限挑戰》中的國會特輯,就借著樸槿惠被彈劾下台、新政府上台,邀請了普通國民向國家提出自己的期盼。

正是有了這樣一群善於觀察與思考的製作人,才會有韓國綜藝的不停向前。

另外,韓國娛樂圈也擁有比較成熟和專業的生態環境

第一,廣告隔離。

電視台有特別的廣告經營機製,從而保證了在韓國綜藝節目裏很難看到強行的廣告植入。

綜藝創作者不需要負擔招攬廣告、迎合讚助商需求的壓力,從而聚焦在創作精彩的內容上

這真是讓苦「硬植入」已久的內娛觀眾,羨慕不已。

第二,敢於實驗。

每到春節和中秋節檔期,韓國各大電視台都會準備多個新節目試水。

通過收視率和觀眾的反響,來決定是否作為正式節目在電視台播出。

這種「試播政策」也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試錯機會。

第三,專業出演。

不用我說,大家也能感覺到,內地綜藝總給人一種「尬」或者「假」的感覺。

這其實與專業性有關。

你或許要問,綜藝也有專業性嗎。

是的,在韓國,綜藝是一個很專業的行當

綜藝出演者大多是職業搞笑藝人或者唱跳偶像。

而唱跳偶像並非隻有流量的加持,他們在多年的培訓班中,需要經曆專業的綜藝培訓。

更重要的是,韓國綜藝與影視行業之間劃分得很清晰。

搞笑藝人和唱跳偶像,很難進入影視圈;相反,影視演員也鮮少踏足綜藝圈。

這與內娛將影視、綜藝、偶像混為一談的做法,完全不同。

跨界的高門檻,保證了每個行業各自的高度專業化。

因此,在韓國出演綜藝,並不是一件輕鬆的飯碗。

韓國搞笑藝人內卷嚴重,需要不斷提升各方麵的才藝技能。

在看羅 PD 的《我獨自李食堂》時,魚叔就被搞笑藝人李秀根的敬業程度震驚。

‍‍‍

說了這麽多,魚叔其實隻想表達一點:

千萬不要小瞧綜藝,它可不隻是笑一笑的事情。

想要做好一檔綜藝節目,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綜藝大王」羅 PD 曾在自己的書中說過:

好的節目到底是「發明」,還是「發現」呢?雖然我不知道哪個才對,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就是好的節目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被創造出來:第一是創新,其次要有趣,最後更要有意義。

相比之下。

國產綜藝,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全文完。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