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別做“老奴”了!“萬柳少爺”不需要你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互聯網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15分鍾”。

近日,沒有營銷,沒有明星,一位素人頂流橫空出世。

話題閱讀量4.6億,24小時怒漲165萬粉絲,評論區一夜夢回大清,一些網友甘願為其俯首稱臣,自稱“老奴”。

他就是“萬柳書院少爺”。

一、“他那麽有錢,一定很單純善良吧”

萬柳書院一直是個讓人充滿遐想的地方,因為最高拍出36萬一平的房價。這個位於北京海澱的高檔小區,不但坐擁最頂級的教育資源,還有極其優質的居住環境,據說小區地庫裝修得比很多人的精裝房還要好。

圖源:微博用戶

去年一次法拍中,萬柳書院中一處300平米的房子曾經以“36萬/平方米”的天價成交。

定位居住在“萬柳書院”的博主,很快就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視頻背景裏那副高糊的畫作,也被網友鑒定為齊白石真跡,價值4.2億。

這種一個字不提富,卻處處露富的真實案例,帶來一種全新震撼,好奇的人們蜂擁而至。該賬號一夜之間漲了160多萬粉絲,一段21秒的跨年夜煙花視頻,就收獲了68萬的點讚量。

“羨慕嫉妒恨”已經說倦了,這屆網友直接一個滑跪——開始將博主稱為“少爺”“喻少”,而自稱“老奴”“賤婢”“丫鬟”。

有人噓寒問暖;有人想服侍少爺;有人說要做他家的狗;還有人上來啥也不說,先欠了少爺一對龍鳳胎……

原本到這裏,網友們或許還隻是在玩梗或自嘲。但是,當有癡心少女獻上致“喻少”的手寫告白小作文時,事情開始不對勁了。

這些和“少爺”素未謀麵的網友,僅憑借寥寥數語,就推斷出他家教好、有修養、溫柔又帥氣,仿佛具備了一切人類所應具備的美好品質。

曾經,人們還習慣於帶著“殺人放火金腰帶”的樸素思維,去審視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和豪門子弟一起爆火的,是關於他家族的醜聞扒皮帖。

當女嘉賓在相親節目上公開表示:“我寧願坐在寶馬上哭,也不願坐在單車上笑。”時,人們會給她扣上“拜金女”的帽子,連同節目也遭遇整改。

看到名導兒子在父親麵前單膝跪地吃飯,人們的反應是一頓狂嘲:什麽年代了,你家這等級尊卑像還活在封建社會。

但如今,一個個“富家少爺”出現後,部分人已經能運用超凡的想象力,迅速按照瑪麗蘇小說補完人設與劇情。

在美化富人的濾鏡下,顏值、氣質、能力與人品,仿佛所有美好的品質都是財富的衍生品。

這種惡俗的價值觀,古已有之,譬如“窮生極惡、富長良心”之類的俗語。可是古人受社會與時代限製,用樸素粗暴的經驗論視角觀察總結現象,尚情有可原。2023年還能主動自覺為和自己毫不相幹的富人,送上雙膝自稱“老奴”,就讓人覺得過於肉麻了。

二、“少爺”身份背後的生意經

注意力是一種稀缺品,在人與人之間爭奪,在事與事之間流動。但現實是,神化富人和矮化自我,一並成全了“少爺”們的流量生意。

“萬柳少爺”火了之後,某網紅博主找到了另一位家住萬柳書院的“16少”,接連拍攝了數個視頻,點讚量都已突破百萬,視頻中也出現了廣告合作的身影。

憑借萬柳書院的熱度加持,這名“2.0版萬柳少爺”,在短短幾天就收獲了百萬粉絲。他趁熱打鐵開始直播,剛開播7分鍾便收到價值20萬的打賞禮物,評論區裏的“老奴”們雖遲但到。

錢能帶來流量,流量又能生錢。也難怪,近半年來,“有錢人”儼然成為了互聯網的爆款人設,突然躥紅的富太、富少、大小姐不要太多。不管是真有錢還是假富人,都不想錯過這個創(kai)業(油)的機會。

各種實業公司家的少當家接管生意、成為網紅。

去年9月,某兩位服裝業巨頭的子女高調訂婚,其後上傳情侶日常,為大家腦補的晉江愛情故事增添細節,品牌省了相當可觀的一筆宣推費用。

半個月前,某富太直播帶貨,身價幾十億的她在直播過程對其所賣的9.9元商品一臉嫌棄,拒絕試吃,被人指責態度傲慢。盡管如此,其首場直播的銷售額還是突破了3億元。

與此同時,在更加勢利的娛樂圈,“富家女”“富家子”的標簽也給藝人帶來了更多的營銷話題和流量紅利。曾經被群嘲的名導兒子就憑借“良好的家教”,風評一夜逆轉,從“資源咖”一躍成為了“天真笨蛋小少爺”。

馬克·吐溫在《百萬英鎊》中所描述的,手持百萬英鎊支票的人沒有花一分錢卻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現在,互聯網上也有越來越多的“有錢人”,靠著所謂的“有錢”標簽,正在搶奪輿論的注意力。

三、有人比“萬柳少爺”更需要你

誠然,網友們向“少爺”自稱“老奴”,有玩梗、口嗨、陰陽怪氣的意味在裏麵,絕大多數人還是一笑而過,不會入戲太深。

但玩梗可以輕鬆,不能“清朝”。

熱衷於區分窮富貴賤,絕非健康心態、正常行為。“老奴”雖有調侃意味,但也應引起深思;“奴性”一旦養成,會侵蝕整個社會的誌氣和清氣,對這類現象,應該警醒。

富有不是錯,好奇富豪生活也是人類八卦的本能。但對富人過於寬容,本身就是對普通人與窮人的輕視,更是一種不公。它會導致注意力、話語權,這些重要隱性資源,和金錢一起,流向本就不缺的人。

與“老奴文學”相比,“平凡敘事”才更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那些一直牽馬執鞭的人,那些從早到晚引車賣漿的人,腳踏實地、努力生活,才是家庭的中堅,社會的基石。

一句評論區的調侃,並非輕如鴻毛,它有自己的力量與價值。與其在“少爺小姐”的評論區爭搶著當“老奴”,不妨把它們聚焦於更有意義的公共議題,創造更深刻的公共價值。

看看身邊的世界吧,醫務人員正在一線奮戰、快遞小哥在城市裏奔忙,父母們正在忙前忙後準備過年……不卑不亢、認真生活、努力經營。這些普通人一年的花費,也許抵不上“萬柳少爺”們一頓飯錢,但正是這些持久不息的努力,匯聚成溫暖我們的萬家燈火。

再退一步講,家中父母在,怎好意思對別人自稱“老奴”?

denisjliu 發表評論於
我靠,還居然正氣淩然地評論,奴性養成會侵蝕社會誌氣,讓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