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時程極長,經曆多次延誤多次發射取消的“阿提米絲1號”(Artemis 1)終於在美國東部時間 11 月 16 日淩晨2 點 48 分(台北時間15點48分)發射升空,在超級明亮的噴焰與轟鳴聲中,這枚為登月而生的火箭終成功發射,被視為“重振NASA”的關鍵一步。We are going.
— NASA (@NASA) November 16, 2022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ASA_SLS rocket and @NASA_Orion fly together. #Artemis I begins a new chapter in human lunar exploration. pic.twitter.com/vmC64Qgft9
Artemis 1將是該機構新的太空發射係統巨型火箭和獵戶座乘員艙的首次試飛。SLS 火箭將發射無人駕駛的獵戶座宇宙飛船執行大約 42 天的任務,在此期間它將繞月球飛行,然後返回地球。
阿提米絲1號分成“太空發射係統火箭”(SLS rocket)與“獵戶座太空船”(Orion MPCV)兩部分,其中多數技術都是過去已使用多年的成熟產品,比如SLS火箭就是利用過去的航天飛機計劃(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space shuttle,)所留下的資材與設備,比如棕色的主火箭,就沿用航天飛機的外掛燃料槽,而尾部加裝4具RS-25主引擎,就是當年航天飛機所使用,後來封存在倉庫裏的那一些;兩支白色的助推火箭,也是以當年航天飛機任務的助推火箭稍做修改,差別隻在加長了1節,以因應阿提米絲1號所需的更大推力。
然而SLS火箭開發工作既不省錢也不省時,原本設計用於航天飛機計劃的火箭引擎與總體設計,不能直接改裝成巨型登月火箭,其間仍然需要大量而反複的測試,似乎比重新設計還更麻煩。結果就是從原本研發經費180億,暴增到230億;發射時間從2015年,拖延到2022年。
即使 SLS火箭與獵戶座太空船完成,要將阿提米絲1號仍然不容易,原本預計在8月29日發射,卻因感測器異常而任務中止,返回組裝大樓;9月3日再次運往發射台,又因液態氫燃料外泄而中止,再次返回組裝大樓;9月27日一切萬事具備,卻因為台風天而取消發射;終於在11月16日再次挑戰發射。即使是今天也沒有完全順利,仍然延後了大約一小時才順利點火發射。
無論如何,阿提米絲1號的成功發射,是NASA重返月球的第1步,目前獵戶座太空船已經與SLS 火箭脫離,接下來它將勇往直前的奔向月球,花費大約3~4天,接下來展開繞月飛行,其間會執行各種太空船操作的實驗,包括姿勢調整,火箭加速、反向減速,大約在26天後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