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他突然被確診新冠,境遇曝光後全網網民都怒了!

他突然被確診新冠,境遇曝光後全網網民都怒了!

文章來源: 十點讀書 於 2022-07-06 09:08: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轉眼,上海解封已經1個月。



餐飲業堂食也在有序恢複中,一切都在漸漸好轉。

但有人在上海,無處可去,舉步維艱。

他是方艙誌願者。

突然確診那天,他絕沒想到如今竟是這般下場。

真的太難了!

上海疫情,在3月份開始蔓延。

4月疫情變得嚴重,情況也混亂起來。

那時,誌願者周冬人在廣東。

他看見上海方艙醫院招募誌願者的消息,沒有考慮太多簡單收拾東西趕往上海。

剛到上海時,方艙還未建好。

於是,誌願者們和施工工人打地鋪住在大廳裏。

由於條件有限,三樓到五樓每一層都住了幾百人。

沒水沒電,無人管理。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經過入職培訓後,周冬正式開始了誌願工作。

他主要負責方艙裏的日常衛生清理,打掃搬運上千名病人的生活垃圾、清理廁所,也要幫助醫護轉運物資。

為新進倉的病人發放被套、臉盆、牙刷等各種生活用品。

一個誌願者,麵對的是千號病患的生活保證。

工作量大,危險係數高。

對他們和醫護來說,病毒一樣近在咫尺。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4月中旬,開始有工人確診,身邊陸續也有誌願者確診。

周冬心裏有些恐慌,直到4月20日他突然感覺四肢無力,嗓子疼。

核酸,陽性。

該來的還是來了。

但因為症狀不算嚴重,再加上條件有限,周冬並沒有被收治。

不久,核酸轉陰了。

但隔離期滿後,健康碼仍然是紅色的。

4月底,周冬等誌願者和中介公司遠茂集團因此產生了矛盾。

好不容易對方才幫他們聯係衛健委,把健康碼修正。

周冬以為麻煩結束了,實際上才開始。

6月,上海解封,方艙醫院陸續關停。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離開方艙之後,周冬開始找兼職。

但是,幾乎所有招工單位都有類似的條件:

沒做過誌願者的;

沒有確診過的;

沒有陽性過的;

疫情期間沒做過政府項目臨保、方艙、隔離點……

有些申明要48小時核酸,但依舊會查詢2個月的核酸記錄。

隻要有過確診,一律無法錄用。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周冬沒有想到,原本值得驕傲的誌願者身份,成了自己養家糊口最大的阻礙。

上海周邊城市,江蘇,浙江……都是如此。

就連酒店查到他曾經有過陽性的核酸報告,也拒絕為他辦理入住。

“沒有工作,沒有住的地方,沒人要我們。”

周冬的心徹底涼了。

無奈之下,他白天在大街上漫無目的。

晚上輾轉於臭烘烘的公廁,廢棄殘破的大樓。

有一次,悄悄睡在一棟還未建好的樓裏,被保安發現了。

保安威脅道,趕緊收拾東西走人,否則報警了。

周冬隻能狼狽地卷起鋪蓋,尋找下一個能安身的角落。

青浦區,到鬆江區,再到浦東區……

周冬在上海,持續了長達26天的流浪。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誰能想到,一場疫情能讓誌願者作為人的尊嚴都丟了。

明明有核酸,有綠碼。

但一出方艙,卻像被徹底拋棄了一樣。

誌願者身份之中,他們是幫我們阻隔病毒的英雄。

誌願者身份之外,他們是需要養家糊口的普通人。

有些企業謹慎沒錯,但找不到工作睡大街的代價,不該由誌願者自己承擔。

他們隻想要求中介公司按照相關規定,為他們進行工傷申報。

更何況,官方早有規定,他們的訴求合理合法。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但長達1個月的時間,問題都沒能得到解決。

走到這一步,到底是病毒害了人,還是人害了人?

答案不言自明。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人心就是這樣涼透的。

周冬吃閉門羹的遭遇,在其他新冠痊愈者身上並不少見。

b站up主@我是小妖怪曾因為確診過新冠而被辭退。

原本,她在烏克蘭讀研期間感染新冠後痊愈。

回國之後,她成為某機構的俄語老師。

當機構得知她曾確診過,便要求她離職。

盡管,她做過將近60次核酸,均呈陰性。

這位up主說,雖然可以理解,但是依舊無法接受。

圖片來源:b站@我是小妖怪

也有網友提到,老家有一對夫妻在武漢感染過,痊愈兩年多。

但長時間無法去單位上班,因為他們一去有些同事就會請假。

這種現象,即便是個例也仍令人無法理解。

用人單位對痊愈者的不公待遇,自有相關規定約束。

但對病毒的恐懼,蔓延成生活中對新冠痊愈者的孤立和排擠。

這種病,無藥可醫。

鳳凰網采訪過一位新冠康複者。

今年4月張女士和丈夫,婆婆以及7個月的孩子都被確診。

康複出院後,他們一家在酒店隔離7天,即將居家觀察。

圖片來源:鳳凰time

可是,原本封控了半個多月的小區,想進去沒那麽容易。

阻礙來自小區居民。

大家在業主群裏攻擊張女士的房東,要求立刻趕走張女士一家。

甚至威脅道,如果這一家不走,就去舉報他們租住的是違章建築。

張女士一家不想再給房東添麻煩,隻能趕緊收拾東西離開。

一位姓嚴的新冠患者,也有類似的遭遇。

當時,他確診7天後轉陰出院。

可在回家路上就發現,有人在微博上曝光了他的個人隱私。

他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全部被公開。

這個曝光者正是嚴先生家的鄰居。

小區業主似乎將對病毒的全部憤怒,轉嫁在嚴先生一家身上。

甚至有人罵他們一家是妖怪,也有人讓他們趕緊搬走。

圖片來源:網絡

但實際上,嚴先生一家接到確診消息後,就立馬在業主群裏告知。

回家也是在完全康複的狀態下,並遵守居家隔離要求。

最後,卻換來這樣的結果。

嚴先生的母親最擔心的已經不是疾病是否康複。

而是小區裏如果有發熱生病的人,無論原因是什麽都可能會把責任歸咎於自己一家。

人們在業主群裏的造謠和辱罵,讓嚴先生的母親睡不著覺,並出現抑鬱焦慮狀態。

圖片來源:網絡

有恐懼心理,並非不能理解。

但上升到驅趕和謾罵,在正常人看來實在離譜又可笑。

治愈者不會想到,走出醫院並不意味著恢複正常生活。

還來不及慶祝劫後餘生,便又陷入另一場水深火熱。

有媒體說,他們不止患上疾病,也經曆了一場徹底的“社會性死亡”。

他們正在被隱形的暴力,一點一點強製剝離這個社會。

更可笑的是,那些製造暴力的人卻自詡正義。

舉著明晃晃的大旗,散布一種名叫“偏見”的病毒。

他們表麵上自作聰明,實際上愚昧無知。

有記者采訪了上百名新冠康複者,但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了。

他們的回答,令人心碎。

“不方便,不方便。”

“完全不接受!”

圖片來源:抖音@光明日報

有人尷尬地笑著拒絕,有人語氣中帶著排斥。

但背後的原因,卻都是相似的。

他們說:

我怕一弄,孩子們在學校怕同學們老師們對他另眼相看。

單位開會都給我排到最後,我都心裏可難受。

我工作丟了你們負責嗎?我第一個工作就是因為這個丟了。

……

另一名痊愈者祝建洲對鏡頭哭著說:

除了你們醫生和我的家人不嫌棄我們,這個社會上任何人都嫌棄我們。

真的不騙你們,你們真的沒有這個體會。

視頻截圖來源:《中國醫生》采訪

沒有確診過的人,無法體會這種被嫌棄的感覺。

病毒總消散,但傷疤卻永遠留在他們心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總有人毫不吝嗇給予他們溫暖和支持。

上海一小區內,82歲的老黨員自告奮勇做誌願者。

不幸感染後,出發去方艙隔離。

他拖著行李箱離開時,整棟樓的居民都透過窗戶大喊:

“老呂,加油!”

誌願者老人聽到後不斷向大家揮手告別,回頭向大家鞠躬道謝。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另一邊,有位痊愈的誌願者在一片歡騰中回到小區。

剛一下轉運車,小區居民就把他請上早已準備好的“大奔車”上。

一輛貼滿愛心的電三輪,直接送進小區。

沿途有拉花和歡呼迎接,下車有掌聲和禮物安慰。

誌願者的心,一定是暖的。

視頻截圖來源:抖音

四川綿陽,一個康複出院的男孩。

那時,還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他是綿陽的第二例治愈患者,剛出醫院,門口的警察叔叔就把提前準備好的零食送給他。

視頻截圖來源:抖音

值得慶祝的不止有他的痊愈,更有所有人對戰勝病毒做出的努力。

回到生活中,給痊愈者一點支持和溫暖並不是道德綁架所有人和他們親密接觸。

而是收起那種嫌棄和異樣的目光,讓那段噩夢般的時光真的成為過去。

讓那段經曆和傷痛化為勇氣,而非蠶食人心的折磨。

請相信,你的一個微笑,都可能成為他們挺胸抬頭走下去的力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凱特王妃,又“消失”了?
俄烏打了3年後,美軍終於決定給坦克加篷
美國國際開發署正式關了,兩名前總統發聲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這麽恨中國,現在是不是回來當間諜了?”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被視“國運之戰” 中國發力超級計劃 堪比“兩彈一星”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中國工程師持旅遊簽入境 對美海關說"來工作" 結果…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示範樣板?美對越20% 越對美0%+開放市場+堵"洗產地"…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特朗普:奧巴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視頻熱傳:專業團隊砍巨樹 “最後一擊”砸毀了一切…
印防長突提永久劃界 拋“四步走”計劃 中方冷處理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他突然被確診新冠,境遇曝光後全網網民都怒了!

十點讀書 2022-07-06 09:08:31

一轉眼,上海解封已經1個月。



餐飲業堂食也在有序恢複中,一切都在漸漸好轉。

但有人在上海,無處可去,舉步維艱。

他是方艙誌願者。

突然確診那天,他絕沒想到如今竟是這般下場。

真的太難了!

上海疫情,在3月份開始蔓延。

4月疫情變得嚴重,情況也混亂起來。

那時,誌願者周冬人在廣東。

他看見上海方艙醫院招募誌願者的消息,沒有考慮太多簡單收拾東西趕往上海。

剛到上海時,方艙還未建好。

於是,誌願者們和施工工人打地鋪住在大廳裏。

由於條件有限,三樓到五樓每一層都住了幾百人。

沒水沒電,無人管理。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經過入職培訓後,周冬正式開始了誌願工作。

他主要負責方艙裏的日常衛生清理,打掃搬運上千名病人的生活垃圾、清理廁所,也要幫助醫護轉運物資。

為新進倉的病人發放被套、臉盆、牙刷等各種生活用品。

一個誌願者,麵對的是千號病患的生活保證。

工作量大,危險係數高。

對他們和醫護來說,病毒一樣近在咫尺。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4月中旬,開始有工人確診,身邊陸續也有誌願者確診。

周冬心裏有些恐慌,直到4月20日他突然感覺四肢無力,嗓子疼。

核酸,陽性。

該來的還是來了。

但因為症狀不算嚴重,再加上條件有限,周冬並沒有被收治。

不久,核酸轉陰了。

但隔離期滿後,健康碼仍然是紅色的。

4月底,周冬等誌願者和中介公司遠茂集團因此產生了矛盾。

好不容易對方才幫他們聯係衛健委,把健康碼修正。

周冬以為麻煩結束了,實際上才開始。

6月,上海解封,方艙醫院陸續關停。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離開方艙之後,周冬開始找兼職。

但是,幾乎所有招工單位都有類似的條件:

沒做過誌願者的;

沒有確診過的;

沒有陽性過的;

疫情期間沒做過政府項目臨保、方艙、隔離點……

有些申明要48小時核酸,但依舊會查詢2個月的核酸記錄。

隻要有過確診,一律無法錄用。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周冬沒有想到,原本值得驕傲的誌願者身份,成了自己養家糊口最大的阻礙。

上海周邊城市,江蘇,浙江……都是如此。

就連酒店查到他曾經有過陽性的核酸報告,也拒絕為他辦理入住。

“沒有工作,沒有住的地方,沒人要我們。”

周冬的心徹底涼了。

無奈之下,他白天在大街上漫無目的。

晚上輾轉於臭烘烘的公廁,廢棄殘破的大樓。

有一次,悄悄睡在一棟還未建好的樓裏,被保安發現了。

保安威脅道,趕緊收拾東西走人,否則報警了。

周冬隻能狼狽地卷起鋪蓋,尋找下一個能安身的角落。

青浦區,到鬆江區,再到浦東區……

周冬在上海,持續了長達26天的流浪。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誰能想到,一場疫情能讓誌願者作為人的尊嚴都丟了。

明明有核酸,有綠碼。

但一出方艙,卻像被徹底拋棄了一樣。

誌願者身份之中,他們是幫我們阻隔病毒的英雄。

誌願者身份之外,他們是需要養家糊口的普通人。

有些企業謹慎沒錯,但找不到工作睡大街的代價,不該由誌願者自己承擔。

他們隻想要求中介公司按照相關規定,為他們進行工傷申報。

更何況,官方早有規定,他們的訴求合理合法。

圖片來源:微博@濟南時報

但長達1個月的時間,問題都沒能得到解決。

走到這一步,到底是病毒害了人,還是人害了人?

答案不言自明。

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人心就是這樣涼透的。

周冬吃閉門羹的遭遇,在其他新冠痊愈者身上並不少見。

b站up主@我是小妖怪曾因為確診過新冠而被辭退。

原本,她在烏克蘭讀研期間感染新冠後痊愈。

回國之後,她成為某機構的俄語老師。

當機構得知她曾確診過,便要求她離職。

盡管,她做過將近60次核酸,均呈陰性。

這位up主說,雖然可以理解,但是依舊無法接受。

圖片來源:b站@我是小妖怪

也有網友提到,老家有一對夫妻在武漢感染過,痊愈兩年多。

但長時間無法去單位上班,因為他們一去有些同事就會請假。

這種現象,即便是個例也仍令人無法理解。

用人單位對痊愈者的不公待遇,自有相關規定約束。

但對病毒的恐懼,蔓延成生活中對新冠痊愈者的孤立和排擠。

這種病,無藥可醫。

鳳凰網采訪過一位新冠康複者。

今年4月張女士和丈夫,婆婆以及7個月的孩子都被確診。

康複出院後,他們一家在酒店隔離7天,即將居家觀察。

圖片來源:鳳凰time

可是,原本封控了半個多月的小區,想進去沒那麽容易。

阻礙來自小區居民。

大家在業主群裏攻擊張女士的房東,要求立刻趕走張女士一家。

甚至威脅道,如果這一家不走,就去舉報他們租住的是違章建築。

張女士一家不想再給房東添麻煩,隻能趕緊收拾東西離開。

一位姓嚴的新冠患者,也有類似的遭遇。

當時,他確診7天後轉陰出院。

可在回家路上就發現,有人在微博上曝光了他的個人隱私。

他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全部被公開。

這個曝光者正是嚴先生家的鄰居。

小區業主似乎將對病毒的全部憤怒,轉嫁在嚴先生一家身上。

甚至有人罵他們一家是妖怪,也有人讓他們趕緊搬走。

圖片來源:網絡

但實際上,嚴先生一家接到確診消息後,就立馬在業主群裏告知。

回家也是在完全康複的狀態下,並遵守居家隔離要求。

最後,卻換來這樣的結果。

嚴先生的母親最擔心的已經不是疾病是否康複。

而是小區裏如果有發熱生病的人,無論原因是什麽都可能會把責任歸咎於自己一家。

人們在業主群裏的造謠和辱罵,讓嚴先生的母親睡不著覺,並出現抑鬱焦慮狀態。

圖片來源:網絡

有恐懼心理,並非不能理解。

但上升到驅趕和謾罵,在正常人看來實在離譜又可笑。

治愈者不會想到,走出醫院並不意味著恢複正常生活。

還來不及慶祝劫後餘生,便又陷入另一場水深火熱。

有媒體說,他們不止患上疾病,也經曆了一場徹底的“社會性死亡”。

他們正在被隱形的暴力,一點一點強製剝離這個社會。

更可笑的是,那些製造暴力的人卻自詡正義。

舉著明晃晃的大旗,散布一種名叫“偏見”的病毒。

他們表麵上自作聰明,實際上愚昧無知。

有記者采訪了上百名新冠康複者,但無一例外都被拒絕了。

他們的回答,令人心碎。

“不方便,不方便。”

“完全不接受!”

圖片來源:抖音@光明日報

有人尷尬地笑著拒絕,有人語氣中帶著排斥。

但背後的原因,卻都是相似的。

他們說:

我怕一弄,孩子們在學校怕同學們老師們對他另眼相看。

單位開會都給我排到最後,我都心裏可難受。

我工作丟了你們負責嗎?我第一個工作就是因為這個丟了。

……

另一名痊愈者祝建洲對鏡頭哭著說:

除了你們醫生和我的家人不嫌棄我們,這個社會上任何人都嫌棄我們。

真的不騙你們,你們真的沒有這個體會。

視頻截圖來源:《中國醫生》采訪

沒有確診過的人,無法體會這種被嫌棄的感覺。

病毒總消散,但傷疤卻永遠留在他們心中。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總有人毫不吝嗇給予他們溫暖和支持。

上海一小區內,82歲的老黨員自告奮勇做誌願者。

不幸感染後,出發去方艙隔離。

他拖著行李箱離開時,整棟樓的居民都透過窗戶大喊:

“老呂,加油!”

誌願者老人聽到後不斷向大家揮手告別,回頭向大家鞠躬道謝。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另一邊,有位痊愈的誌願者在一片歡騰中回到小區。

剛一下轉運車,小區居民就把他請上早已準備好的“大奔車”上。

一輛貼滿愛心的電三輪,直接送進小區。

沿途有拉花和歡呼迎接,下車有掌聲和禮物安慰。

誌願者的心,一定是暖的。

視頻截圖來源:抖音

四川綿陽,一個康複出院的男孩。

那時,還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他是綿陽的第二例治愈患者,剛出醫院,門口的警察叔叔就把提前準備好的零食送給他。

視頻截圖來源:抖音

值得慶祝的不止有他的痊愈,更有所有人對戰勝病毒做出的努力。

回到生活中,給痊愈者一點支持和溫暖並不是道德綁架所有人和他們親密接觸。

而是收起那種嫌棄和異樣的目光,讓那段噩夢般的時光真的成為過去。

讓那段經曆和傷痛化為勇氣,而非蠶食人心的折磨。

請相信,你的一個微笑,都可能成為他們挺胸抬頭走下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