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18歲爆紅41歲出家,她走後“林黛玉”成絕唱

18歲爆紅41歲出家,她走後“林黛玉”成絕唱

文章來源: 十點讀書 於 2022-05-14 00:43:2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說起《紅樓夢》,很多人會想到林黛玉。

這個位列金陵十二釵之首的女子,聰慧靈巧,又美麗易碎,如同冷冷月光下的芙蓉花,香遠益清,絕代風華。

而大家記憶中的黛玉影像,往往又和一個人聯係在一起。

她,就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

多數人對陳曉旭有濾鏡,覺得她和林黛玉一樣,清冷、純真、有自己的驕傲和信仰。

襲人的扮演者袁玫也評價她:

她的個性裏有著一種非常堅定的東西,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心中充滿了浪漫,充滿了世上一切的美好。

戲裏,陳曉旭演的黛玉,用羸弱的身軀,守護了理想中純粹的愛情;

而戲外,陳曉旭也用出家與早逝,完結了寶黛二人的命運。

5 月 13 日,是陳曉旭離開人世的第 15 年。

提起她,我們依然會為她柔弱身體中的堅定和美好,而深深感動。

生活並不完美,但值得全力以赴

1965 年,陳曉旭出生在鞍山的一個藝術世家。

因為跳芭蕾舞很有天賦,所以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舞蹈演員。

隻可惜,老天偏偏不遂人願。

舞蹈學校招生的時候,陳曉旭通過了所有考核,但在最後的政審時,老師卻給她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 你是一個資本主義的苗子,我們不收。"

一句話,生生折斷了她的舞蹈夢。

夢想折翼,陳曉旭隻能在浩瀚書海中,尋找慰藉。

十幾歲的年紀,她就熟讀《紅樓夢》《簡愛》,書裏瑰麗的文學世界,給她的生活照進了光。

14 歲那年,她在報刊上發表了第一首詩作《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裏;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家住在哪裏;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豆蔻年華的陳曉旭,人如其詩,寧靜卻不哀怨,充滿一種渾然天成的靈氣。

18 歲那年,陳曉旭在男友的鼓勵下,參加了《紅樓夢》劇組海選。

其實,原本她心裏是有些怯的,因為全國那麽多人,導演並不一定看得上她。

可男友卻說,她的外形和氣質都貼近要求,是當之無愧的 " 林黛玉 "。

這句話給了陳曉旭很大的信心,她提筆寫了封自薦信,寄給導演王扶林。

《夢裏三年》裏,陳曉旭說:

" 我不是個懦弱的人,我不要做個失敗者,不要別人把我拉在後麵,我要挺起身來,勇敢地麵對世界的挑戰。"

這個曾經柔弱的少女,終於開始走向社會,接受命運的考驗。

進入《紅樓夢》劇組後,陳曉旭才發現和她競爭林黛玉的選手,還有很多。

導演有問過陳曉旭:如果給你別的角色,你願不願演?

陳曉旭堅定地回答:

"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

其實,在所有的候選人裏,陳曉旭並不是最漂亮的,表演經驗也不算豐富。

但那有什麽關係呢?

所有人裏,她是唯一讀完《紅樓夢》的女孩,也隻有她,最了解黛玉。

培訓期間,陳曉旭認真學習琴棋書畫,和各種表演課程,本就古典的氣質,更加充滿韻味。

連曹禺先生看了她的表演都說:

" 從梅蘭芳到現在,我看過十幾個黛玉,以這個為最好。"

培訓期過後,陳曉旭脫穎而出,拿到了林黛玉的演出資格。

畢淑敏說:" 歲月送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

成長之路上,陳曉旭經曆了各種各樣的坎坷,但她既沒有被苦難困住,也沒有被考驗擊退。

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她成全了年少的夢想,也成長為了更好的自己。

堅持自我,比完美更重要

紅樓一夢,夢裏三秋。

演林黛玉的那三年,陳曉旭和演員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度過了生命中最難忘的時光。

可是,《紅樓夢》拍完後,劇組解散,陳曉旭也陷入了人生中的低穀。

因為當時拍戲的片酬低,陳曉旭隻能和朋友合租一間寬不足十米的小屋。

房間西曬,一到夏天悶熱無比,陳曉旭的父親看望女兒的時候,都覺得十分心酸。

其實陳曉旭也不是沒辦法改善生活,有些廣告商看中她的名氣,想高價買她的肖像權,但都被陳曉旭婉拒了。

原因很簡單,她不想透支自己的形象。

待在小破屋的日子雖然艱苦,但陳曉旭卻覺得很充實。

她經常坐在床上看書,一看就是小半天。

她覺得,多讀書,才能 " 真正認清自己,然後選對要走的路 "。

1992 年,陳曉旭和郝彤結婚,並一起創辦了世邦廣告公司。

雖然兩人都是初出茅廬,但客戶卻給了他們極高的信任。

很多人一聽陳曉旭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都覺得她不會騙人。

而陳曉旭也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她寫的廣告詞,常讓眾人拍案叫絕。

為 " 五糧春 " 寫的這段,更是被後世奉為經典:

她係出名門,麗質天成;

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卻內蘊悠遠;

壯士為主灑淚,英雄為主牽情,個中滋味,盡在五糧春。

名門之秀,五糧春。

當真是寥寥數筆,氣韻悠長。

不過,雖然有出眾的才華和商業頭腦,但陳曉旭卻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

因為信奉佛法,所以她很少參加應酬活動,即使聚會,也是點素席。

新客戶一開始,還會覺得陳曉旭不禮貌,但合作久了,反而覺得她正直、可靠。

很快,世邦公司在陳曉旭的帶領下,成為了業界標杆,陳曉旭也被評為 " 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 "" 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 "。

在一次節目上,陳曉旭說:

"《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發現了精彩的大千世界,但又向我關上了一扇門,使我不能繼續演藝事業。

為此,我隻能重新開辟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向更美麗的遠方。"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陳曉旭都堅守原則,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她不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不在乎旁人的看法,而是篤定內心,做該做的事,走該走的路。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 不管全世界的人怎麽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麽看, 我從來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很多時候,他人的看法並不重要,隻有堅持內心,你才能活成自己要成為的模樣。

難得盡善盡美,隻求此心無悔

2005 年,陳曉旭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生活似乎愈發幸福美滿。

可隻有她知道,自己還有一項夙願未了。

因為信仰佛教的緣故,她一直希望能來一場真正意義的修行。

她甚至對家裏人說:

" 我現在邊做生意,邊念佛,這不是真正的放下。總有一天,我會出家的,我要完完全全的放下。"

2006 年,是陳曉旭人生的轉折點。

這一年,她被確診為乳腺癌,需要做化療,才能好轉。

但陳曉旭卻拒絕了醫生的治療方案。

她說:化療,會傷害我的身體。我寧可健全地去死,也不要殘缺地活著。

父親陳強曾問過陳曉旭,你這麽做,世人怎麽看你?

陳曉旭回答:

" 那無所謂,人們即使責怪我,也能漲些經驗。"

陳強一開始不理解女兒話裏的意思,直到女兒去世後,醫院複查乳腺癌的病人,一下增加了四成,他才隱隱明白了些什麽。

有些人的生命,即使凋零,也自有一番意義。

生命的最後三個月,陳曉旭在興隆寺出家,法號妙真。

青燈古佛間的香煙嫋嫋,拂散前半生的脂粉繁華,從此往後,俗世的紛擾,再與她無關。

因為體內的癌細胞已經發生骨轉移,當時陳曉旭的一切行動,隻能依靠拐杖和輪椅。

但她依然強撐著病體,堅持去寺廟裏誦經、燒香。

生命的最後,她感受到的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一種近乎超脫的釋然。

她說:

"(我)就像一滴水珠,漸漸地澄清,匯入彌陀慈悲的願海,成就博大與永恒。"

2007 年 5 月 13 日,陳曉旭安然離世。

紅塵四十載就此落幕,她終究如同書中的黛玉一樣,在這人世中,演繹了紅樓夢一場。

對於陳曉旭的死,人們向來有不同的看法。

多數人覺得惋惜,因為如果她願意動手術,或許就能活的更久一些。

可對一個已經開悟的人來說,生與死,從來不是生命的終極意義所在。

誠如《紅樓夢》所說: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是順從本心," 質本潔來還潔去 ";還是忍著病痛,心懷遺憾地過完此生,或許陳曉旭的心中,早有答案。

我們無法對別人的信仰指摘什麽,能做到的,隻有在這充滿兩難的世界裏,好好生活,讓所得所盼,皆如所願。

陳曉旭去世後,導演王扶林感慨:再也沒有人,能演好林黛玉。

生為曉旭,死為黛玉,在很多人心裏,陳曉旭早已成為了藝術本身。

遇到生活的不如意,她用堅定的信念,消解命運的坎坷;

麵對塵世的繁華,她看開看淡,終覓得心靈的淨土。

" 從頭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沒有被汙染,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一種世間的貪欲,而改變自己的真心本性。"

這句形容林黛玉的話,放在陳曉旭的身上,再不為過。

她的人生並不算圓滿,但卻因為始終保有最真實的性情,所以顯得格外可貴。

其實,人生本就多有難處,不完美又如何呢?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磨難麵前,不忘初心,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便是對生命最好的敬意。

人生海海,未來尚有無限可能。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稱史無前例
川普大讚愛妻"1句話"點醒他,讓他看清普丁真麵目
比起三個美國籍孩子,宗家100多億境外資產更值得關注
紐約時報:“中國衝擊2.0”比上一次嚴重得多
德州暴洪"神秘營"27女童遭衝走亡!恐怖事發全程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大連工大,你應該保護受害女生,而不是開除
紐約時報:中國第二季度經濟保持穩健增長
特朗普承諾軍援,象征烏克蘭戰事的重要突破
川普穩賺不賠的戰爭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這樣的辦法
歐巴馬籲民主黨"硬起來",勿因川普重返白宮而沉默
全球首例,深圳機器人搭地鐵為商家送貨
烏克蘭喜收愛國者飛彈,俄議員酸"川普威脅"沒人怕
關稅沒引起物價上漲?白宮愛國說法遭打臉 3大原因曝
“同誌”的年頭要回歸了?“共產”還遠嗎?
中國父子德國風景區湖中溺亡 失蹤一周後找到遺體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讓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川普突然變強硬真正原因,覺得自己被普京羞辱了
川普承諾驅逐“最壞中的最壞”?數據揭“71%無罪”
中領館:所有在美中國公民盡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記"
美眾議員:習近平在川普任內不會侵台 著眼50年…
將華裔妻子分屍 邪惡丈夫在獄中離奇死亡 案情回顧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8歲爆紅41歲出家,她走後“林黛玉”成絕唱

十點讀書 2022-05-14 00:43:20

說起《紅樓夢》,很多人會想到林黛玉。

這個位列金陵十二釵之首的女子,聰慧靈巧,又美麗易碎,如同冷冷月光下的芙蓉花,香遠益清,絕代風華。

而大家記憶中的黛玉影像,往往又和一個人聯係在一起。

她,就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

多數人對陳曉旭有濾鏡,覺得她和林黛玉一樣,清冷、純真、有自己的驕傲和信仰。

襲人的扮演者袁玫也評價她:

她的個性裏有著一種非常堅定的東西,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心中充滿了浪漫,充滿了世上一切的美好。

戲裏,陳曉旭演的黛玉,用羸弱的身軀,守護了理想中純粹的愛情;

而戲外,陳曉旭也用出家與早逝,完結了寶黛二人的命運。

5 月 13 日,是陳曉旭離開人世的第 15 年。

提起她,我們依然會為她柔弱身體中的堅定和美好,而深深感動。

生活並不完美,但值得全力以赴

1965 年,陳曉旭出生在鞍山的一個藝術世家。

因為跳芭蕾舞很有天賦,所以她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舞蹈演員。

隻可惜,老天偏偏不遂人願。

舞蹈學校招生的時候,陳曉旭通過了所有考核,但在最後的政審時,老師卻給她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 你是一個資本主義的苗子,我們不收。"

一句話,生生折斷了她的舞蹈夢。

夢想折翼,陳曉旭隻能在浩瀚書海中,尋找慰藉。

十幾歲的年紀,她就熟讀《紅樓夢》《簡愛》,書裏瑰麗的文學世界,給她的生活照進了光。

14 歲那年,她在報刊上發表了第一首詩作《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裏;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家住在哪裏;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

豆蔻年華的陳曉旭,人如其詩,寧靜卻不哀怨,充滿一種渾然天成的靈氣。

18 歲那年,陳曉旭在男友的鼓勵下,參加了《紅樓夢》劇組海選。

其實,原本她心裏是有些怯的,因為全國那麽多人,導演並不一定看得上她。

可男友卻說,她的外形和氣質都貼近要求,是當之無愧的 " 林黛玉 "。

這句話給了陳曉旭很大的信心,她提筆寫了封自薦信,寄給導演王扶林。

《夢裏三年》裏,陳曉旭說:

" 我不是個懦弱的人,我不要做個失敗者,不要別人把我拉在後麵,我要挺起身來,勇敢地麵對世界的挑戰。"

這個曾經柔弱的少女,終於開始走向社會,接受命運的考驗。

進入《紅樓夢》劇組後,陳曉旭才發現和她競爭林黛玉的選手,還有很多。

導演有問過陳曉旭:如果給你別的角色,你願不願演?

陳曉旭堅定地回答:

" 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觀眾會覺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個女孩。"

其實,在所有的候選人裏,陳曉旭並不是最漂亮的,表演經驗也不算豐富。

但那有什麽關係呢?

所有人裏,她是唯一讀完《紅樓夢》的女孩,也隻有她,最了解黛玉。

培訓期間,陳曉旭認真學習琴棋書畫,和各種表演課程,本就古典的氣質,更加充滿韻味。

連曹禺先生看了她的表演都說:

" 從梅蘭芳到現在,我看過十幾個黛玉,以這個為最好。"

培訓期過後,陳曉旭脫穎而出,拿到了林黛玉的演出資格。

畢淑敏說:" 歲月送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

成長之路上,陳曉旭經曆了各種各樣的坎坷,但她既沒有被苦難困住,也沒有被考驗擊退。

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她成全了年少的夢想,也成長為了更好的自己。

堅持自我,比完美更重要

紅樓一夢,夢裏三秋。

演林黛玉的那三年,陳曉旭和演員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度過了生命中最難忘的時光。

可是,《紅樓夢》拍完後,劇組解散,陳曉旭也陷入了人生中的低穀。

因為當時拍戲的片酬低,陳曉旭隻能和朋友合租一間寬不足十米的小屋。

房間西曬,一到夏天悶熱無比,陳曉旭的父親看望女兒的時候,都覺得十分心酸。

其實陳曉旭也不是沒辦法改善生活,有些廣告商看中她的名氣,想高價買她的肖像權,但都被陳曉旭婉拒了。

原因很簡單,她不想透支自己的形象。

待在小破屋的日子雖然艱苦,但陳曉旭卻覺得很充實。

她經常坐在床上看書,一看就是小半天。

她覺得,多讀書,才能 " 真正認清自己,然後選對要走的路 "。

1992 年,陳曉旭和郝彤結婚,並一起創辦了世邦廣告公司。

雖然兩人都是初出茅廬,但客戶卻給了他們極高的信任。

很多人一聽陳曉旭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都覺得她不會騙人。

而陳曉旭也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她寫的廣告詞,常讓眾人拍案叫絕。

為 " 五糧春 " 寫的這段,更是被後世奉為經典:

她係出名門,麗質天成;

秀其外而絕無奢華,慧其中卻內蘊悠遠;

壯士為主灑淚,英雄為主牽情,個中滋味,盡在五糧春。

名門之秀,五糧春。

當真是寥寥數筆,氣韻悠長。

不過,雖然有出眾的才華和商業頭腦,但陳曉旭卻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

因為信奉佛法,所以她很少參加應酬活動,即使聚會,也是點素席。

新客戶一開始,還會覺得陳曉旭不禮貌,但合作久了,反而覺得她正直、可靠。

很快,世邦公司在陳曉旭的帶領下,成為了業界標杆,陳曉旭也被評為 " 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 "" 中國十大最具風采女性廣告人 "。

在一次節目上,陳曉旭說:

"《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發現了精彩的大千世界,但又向我關上了一扇門,使我不能繼續演藝事業。

為此,我隻能重新開辟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向更美麗的遠方。"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陳曉旭都堅守原則,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她不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不在乎旁人的看法,而是篤定內心,做該做的事,走該走的路。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

" 不管全世界的人怎麽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麽看, 我從來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很多時候,他人的看法並不重要,隻有堅持內心,你才能活成自己要成為的模樣。

難得盡善盡美,隻求此心無悔

2005 年,陳曉旭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生活似乎愈發幸福美滿。

可隻有她知道,自己還有一項夙願未了。

因為信仰佛教的緣故,她一直希望能來一場真正意義的修行。

她甚至對家裏人說:

" 我現在邊做生意,邊念佛,這不是真正的放下。總有一天,我會出家的,我要完完全全的放下。"

2006 年,是陳曉旭人生的轉折點。

這一年,她被確診為乳腺癌,需要做化療,才能好轉。

但陳曉旭卻拒絕了醫生的治療方案。

她說:化療,會傷害我的身體。我寧可健全地去死,也不要殘缺地活著。

父親陳強曾問過陳曉旭,你這麽做,世人怎麽看你?

陳曉旭回答:

" 那無所謂,人們即使責怪我,也能漲些經驗。"

陳強一開始不理解女兒話裏的意思,直到女兒去世後,醫院複查乳腺癌的病人,一下增加了四成,他才隱隱明白了些什麽。

有些人的生命,即使凋零,也自有一番意義。

生命的最後三個月,陳曉旭在興隆寺出家,法號妙真。

青燈古佛間的香煙嫋嫋,拂散前半生的脂粉繁華,從此往後,俗世的紛擾,再與她無關。

因為體內的癌細胞已經發生骨轉移,當時陳曉旭的一切行動,隻能依靠拐杖和輪椅。

但她依然強撐著病體,堅持去寺廟裏誦經、燒香。

生命的最後,她感受到的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一種近乎超脫的釋然。

她說:

"(我)就像一滴水珠,漸漸地澄清,匯入彌陀慈悲的願海,成就博大與永恒。"

2007 年 5 月 13 日,陳曉旭安然離世。

紅塵四十載就此落幕,她終究如同書中的黛玉一樣,在這人世中,演繹了紅樓夢一場。

對於陳曉旭的死,人們向來有不同的看法。

多數人覺得惋惜,因為如果她願意動手術,或許就能活的更久一些。

可對一個已經開悟的人來說,生與死,從來不是生命的終極意義所在。

誠如《紅樓夢》所說: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是順從本心," 質本潔來還潔去 ";還是忍著病痛,心懷遺憾地過完此生,或許陳曉旭的心中,早有答案。

我們無法對別人的信仰指摘什麽,能做到的,隻有在這充滿兩難的世界裏,好好生活,讓所得所盼,皆如所願。

陳曉旭去世後,導演王扶林感慨:再也沒有人,能演好林黛玉。

生為曉旭,死為黛玉,在很多人心裏,陳曉旭早已成為了藝術本身。

遇到生活的不如意,她用堅定的信念,消解命運的坎坷;

麵對塵世的繁華,她看開看淡,終覓得心靈的淨土。

" 從頭到尾,她保持了自己的真情,沒有被汙染,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一種世間的貪欲,而改變自己的真心本性。"

這句形容林黛玉的話,放在陳曉旭的身上,再不為過。

她的人生並不算圓滿,但卻因為始終保有最真實的性情,所以顯得格外可貴。

其實,人生本就多有難處,不完美又如何呢?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在磨難麵前,不忘初心,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便是對生命最好的敬意。

人生海海,未來尚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