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文章來源: 錢江晚報 於 2021-10-19 01:54: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杭州90後店主蔣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有一位顧客欠了44000餘元的貨款,一直沒有支付,“我催了有近40次,各種辦法也想了,還是沒要來,隻能找媒體求助了。”

蔣傑是杭州人,在拱墅區風景街經營著一家名為“洋鮮生生鮮零食空間”的小店,主營水果、堅果和零食。

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蔣傑的小店的時候,他正忙著理貨,“這家店才開了1年半左右,我們還有兩家店,一家在勾莊主要做批發。”

因為生活原因,蔣傑早幾年開始就從事了水果批發的行業。

“以前都是跟著別人幹,6年前才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我們這邊的客戶很多都是以前做批發的老客戶,不少都喜歡先下單,等到貨了之後再付錢。”蔣傑告訴記者,加上很多是單位的單子,貨款需要等開完發票再走流程,店裏也就保留了賒賬的習慣,“後來很多微信上的散單,我們也允許先下單再付錢。”

不過,蔣傑也說,遇到這個想各種理由不還錢的客戶,也是這6年來頭一遭。

兩月消費近萬元,以為是優質客戶

沒想到,半年賒了4萬餘元的賬

說起這個客戶,蔣傑直搖頭,“這個顧客姓何,40歲左右,是去年7月加的微信,當天就下單了500多元的水果和堅果。”

蔣傑已經不記得這個顧客是怎麽加上的微信,據對方說是有朋友推薦的。

“還沒等我把第一單的票據開過去,第三天她又下了一單,1000多元。”蔣傑說,店裏的一些禮品裝水果,比如整箱的晴王葡萄、獼猴桃,都是比較貴的,還有一些進口的堅果價格也是不低的,“很多客戶都是買來送禮的。”

不到兩個月,這個何女士就消費了9000多元。

“我還以為來了一個優質客戶。”蔣傑告訴記者,一般賒賬到了10000元,店裏才會主動聯係顧客要求付款,“其他情況,我想想我做了6年多生意,大家相互之間都是很誠信的,老客們也是會自覺還錢的。”

聯係何女士後,對方表示發票是普票,要求開專票,蔣傑也很配合重開了發票,“發票寄過去之後,1個多月沒動靜,我以為還在走流程,因為也遇到過比較慢的,也就沒多問。”期間,何女士還一直在小店下單買水果:“大部分都是送到她西溪誠園的家裏”。

何女士也來過店裏買水果。

“可惜我那天出去辦事,不在店裏。店員跟我說,當時她開了一輛寶馬X3還是X5來的,身上的衣服看著也不便宜,要是我當時在的話,肯定讓她現場把錢先補了。”

到了去年12月店裏清賬,蔣傑一算才發現,這位何女士已經欠了有3萬多的貨款,“我們還有一家門店,年後她又下了幾單,最後一次是在3月,一共欠了44000餘元。”

催款近40次,對方想盡理由不還錢

欠條也寫了,但身份證號是錯的

這1年多時間,蔣傑已經催了何女士近40次了。

“最開始說我們的發票不對,我補開了,開了之後又說離職了換單位了,要重開。後來又說我們店裏刷不了信用卡,我還特意為她去申請了POS機,並約好去她家樓下刷卡,結果被放了兩次鴿子。”最過分的一次,蔣傑收到了何女士發來的一張在銀行轉賬的照片,還說已經輸了密碼,馬上打款,結果最後他還是沒收到錢,“我們還讓她寫了欠條,我拿著欠條去警方報案,警察說對方寫的身份證號是錯的,這簡直就是個騙子行為。”

到了後來,當蔣傑去催款的時候,何女士就回複“好的好的”,錢卻一分沒有。

用盡各種辦法卻依舊沒有收到欠款的蔣傑,隻好求助媒體。

現在的進展是,何女士重新立了一份欠條,答應在今年11月2日前還款。

“我希望她可以履行承諾。”

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催賬

有欠有還,信譽不好的,寧可不要了

每年12月的清賬期是蔣傑一年來最頭疼的時候,“每年都有100萬左右的賒賬需要去催,隻能一個個電話、微信去聯係,大部分客戶還是很配合,90%的款項都能要回來。”

在蔣傑的印象中,企業越大越守約,反而是些小企業的單子特別難催,“曾經我們還遇到一個客戶,每次都隻還部分貨款,總留個4、5000的款項不還,最後我們也覺得催起來太麻煩,就直接不合作了,剩下的款項也不要了。”

如果老客戶因為疫情等原因,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蔣傑也會同意暫緩還款,“但是像何女士這種新客,一次錢都沒付過,讓我們怎麽信任她。”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呆!凱特與梅拉尼婭穿搭對比 英倫玫瑰V美式經典
懂的都懂!川普訪英讚威廉“傑出的兒子” 隻字未提哈利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股市10月份將“爆發式上漲”?傳說中的“恐怖九月”呢?
9月30日起,中國簽證可在線申請辦理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我32歲,海歸碩士,現已流浪街頭”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上海的變化令外國記者撰文直呼意外:驚人的進步!
電影《731》首日票房3.45億 預測總票房將超15億
翟欣欣犯敲詐勒索罪一審獲刑12年,蘇享茂哥哥回應
高校集體漲學費,我的大學還有“性價比”嗎
蘇享茂哥哥:8年來總算有結果 隻想安安靜靜的 累了
為何想討回阿富汗基地 川普:因接近中國核武製造地
希臘船王女繼承人香消玉殞,戰勝癌症死於蟲咬
起底翟欣欣:大學“院花”、北交大碩士,兩次閃婚
俄羅斯遠東地區爆規模7.8強震 美國急發海嘯警報
律師談翟欣欣獲刑12年:屬較高量刑 體現司法嚴懲
美國掀“老年貧窮”潮!年薪百萬前工程師晚景淒涼
美農業州共和黨人:好好和中國談吧 我們需要協議
紐時:民主黨學學查理柯克吧 老老實實做些功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錢江晚報 2021-10-19 01:54:51

杭州90後店主蔣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有一位顧客欠了44000餘元的貨款,一直沒有支付,“我催了有近40次,各種辦法也想了,還是沒要來,隻能找媒體求助了。”

蔣傑是杭州人,在拱墅區風景街經營著一家名為“洋鮮生生鮮零食空間”的小店,主營水果、堅果和零食。

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蔣傑的小店的時候,他正忙著理貨,“這家店才開了1年半左右,我們還有兩家店,一家在勾莊主要做批發。”

因為生活原因,蔣傑早幾年開始就從事了水果批發的行業。

“以前都是跟著別人幹,6年前才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我們這邊的客戶很多都是以前做批發的老客戶,不少都喜歡先下單,等到貨了之後再付錢。”蔣傑告訴記者,加上很多是單位的單子,貨款需要等開完發票再走流程,店裏也就保留了賒賬的習慣,“後來很多微信上的散單,我們也允許先下單再付錢。”

不過,蔣傑也說,遇到這個想各種理由不還錢的客戶,也是這6年來頭一遭。

兩月消費近萬元,以為是優質客戶

沒想到,半年賒了4萬餘元的賬

說起這個客戶,蔣傑直搖頭,“這個顧客姓何,40歲左右,是去年7月加的微信,當天就下單了500多元的水果和堅果。”

蔣傑已經不記得這個顧客是怎麽加上的微信,據對方說是有朋友推薦的。

“還沒等我把第一單的票據開過去,第三天她又下了一單,1000多元。”蔣傑說,店裏的一些禮品裝水果,比如整箱的晴王葡萄、獼猴桃,都是比較貴的,還有一些進口的堅果價格也是不低的,“很多客戶都是買來送禮的。”

不到兩個月,這個何女士就消費了9000多元。

“我還以為來了一個優質客戶。”蔣傑告訴記者,一般賒賬到了10000元,店裏才會主動聯係顧客要求付款,“其他情況,我想想我做了6年多生意,大家相互之間都是很誠信的,老客們也是會自覺還錢的。”

聯係何女士後,對方表示發票是普票,要求開專票,蔣傑也很配合重開了發票,“發票寄過去之後,1個多月沒動靜,我以為還在走流程,因為也遇到過比較慢的,也就沒多問。”期間,何女士還一直在小店下單買水果:“大部分都是送到她西溪誠園的家裏”。

何女士也來過店裏買水果。

“可惜我那天出去辦事,不在店裏。店員跟我說,當時她開了一輛寶馬X3還是X5來的,身上的衣服看著也不便宜,要是我當時在的話,肯定讓她現場把錢先補了。”

到了去年12月店裏清賬,蔣傑一算才發現,這位何女士已經欠了有3萬多的貨款,“我們還有一家門店,年後她又下了幾單,最後一次是在3月,一共欠了44000餘元。”

催款近40次,對方想盡理由不還錢

欠條也寫了,但身份證號是錯的

這1年多時間,蔣傑已經催了何女士近40次了。

“最開始說我們的發票不對,我補開了,開了之後又說離職了換單位了,要重開。後來又說我們店裏刷不了信用卡,我還特意為她去申請了POS機,並約好去她家樓下刷卡,結果被放了兩次鴿子。”最過分的一次,蔣傑收到了何女士發來的一張在銀行轉賬的照片,還說已經輸了密碼,馬上打款,結果最後他還是沒收到錢,“我們還讓她寫了欠條,我拿著欠條去警方報案,警察說對方寫的身份證號是錯的,這簡直就是個騙子行為。”

到了後來,當蔣傑去催款的時候,何女士就回複“好的好的”,錢卻一分沒有。

用盡各種辦法卻依舊沒有收到欠款的蔣傑,隻好求助媒體。

現在的進展是,何女士重新立了一份欠條,答應在今年11月2日前還款。

“我希望她可以履行承諾。”

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催賬

有欠有還,信譽不好的,寧可不要了

每年12月的清賬期是蔣傑一年來最頭疼的時候,“每年都有100萬左右的賒賬需要去催,隻能一個個電話、微信去聯係,大部分客戶還是很配合,90%的款項都能要回來。”

在蔣傑的印象中,企業越大越守約,反而是些小企業的單子特別難催,“曾經我們還遇到一個客戶,每次都隻還部分貨款,總留個4、5000的款項不還,最後我們也覺得催起來太麻煩,就直接不合作了,剩下的款項也不要了。”

如果老客戶因為疫情等原因,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蔣傑也會同意暫緩還款,“但是像何女士這種新客,一次錢都沒付過,讓我們怎麽信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