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文章來源: 錢江晚報 於 2021-10-19 01:54: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杭州90後店主蔣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有一位顧客欠了44000餘元的貨款,一直沒有支付,“我催了有近40次,各種辦法也想了,還是沒要來,隻能找媒體求助了。”

蔣傑是杭州人,在拱墅區風景街經營著一家名為“洋鮮生生鮮零食空間”的小店,主營水果、堅果和零食。

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蔣傑的小店的時候,他正忙著理貨,“這家店才開了1年半左右,我們還有兩家店,一家在勾莊主要做批發。”

因為生活原因,蔣傑早幾年開始就從事了水果批發的行業。

“以前都是跟著別人幹,6年前才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我們這邊的客戶很多都是以前做批發的老客戶,不少都喜歡先下單,等到貨了之後再付錢。”蔣傑告訴記者,加上很多是單位的單子,貨款需要等開完發票再走流程,店裏也就保留了賒賬的習慣,“後來很多微信上的散單,我們也允許先下單再付錢。”

不過,蔣傑也說,遇到這個想各種理由不還錢的客戶,也是這6年來頭一遭。

兩月消費近萬元,以為是優質客戶

沒想到,半年賒了4萬餘元的賬

說起這個客戶,蔣傑直搖頭,“這個顧客姓何,40歲左右,是去年7月加的微信,當天就下單了500多元的水果和堅果。”

蔣傑已經不記得這個顧客是怎麽加上的微信,據對方說是有朋友推薦的。

“還沒等我把第一單的票據開過去,第三天她又下了一單,1000多元。”蔣傑說,店裏的一些禮品裝水果,比如整箱的晴王葡萄、獼猴桃,都是比較貴的,還有一些進口的堅果價格也是不低的,“很多客戶都是買來送禮的。”

不到兩個月,這個何女士就消費了9000多元。

“我還以為來了一個優質客戶。”蔣傑告訴記者,一般賒賬到了10000元,店裏才會主動聯係顧客要求付款,“其他情況,我想想我做了6年多生意,大家相互之間都是很誠信的,老客們也是會自覺還錢的。”

聯係何女士後,對方表示發票是普票,要求開專票,蔣傑也很配合重開了發票,“發票寄過去之後,1個多月沒動靜,我以為還在走流程,因為也遇到過比較慢的,也就沒多問。”期間,何女士還一直在小店下單買水果:“大部分都是送到她西溪誠園的家裏”。

何女士也來過店裏買水果。

“可惜我那天出去辦事,不在店裏。店員跟我說,當時她開了一輛寶馬X3還是X5來的,身上的衣服看著也不便宜,要是我當時在的話,肯定讓她現場把錢先補了。”

到了去年12月店裏清賬,蔣傑一算才發現,這位何女士已經欠了有3萬多的貨款,“我們還有一家門店,年後她又下了幾單,最後一次是在3月,一共欠了44000餘元。”

催款近40次,對方想盡理由不還錢

欠條也寫了,但身份證號是錯的

這1年多時間,蔣傑已經催了何女士近40次了。

“最開始說我們的發票不對,我補開了,開了之後又說離職了換單位了,要重開。後來又說我們店裏刷不了信用卡,我還特意為她去申請了POS機,並約好去她家樓下刷卡,結果被放了兩次鴿子。”最過分的一次,蔣傑收到了何女士發來的一張在銀行轉賬的照片,還說已經輸了密碼,馬上打款,結果最後他還是沒收到錢,“我們還讓她寫了欠條,我拿著欠條去警方報案,警察說對方寫的身份證號是錯的,這簡直就是個騙子行為。”

到了後來,當蔣傑去催款的時候,何女士就回複“好的好的”,錢卻一分沒有。

用盡各種辦法卻依舊沒有收到欠款的蔣傑,隻好求助媒體。

現在的進展是,何女士重新立了一份欠條,答應在今年11月2日前還款。

“我希望她可以履行承諾。”

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催賬

有欠有還,信譽不好的,寧可不要了

每年12月的清賬期是蔣傑一年來最頭疼的時候,“每年都有100萬左右的賒賬需要去催,隻能一個個電話、微信去聯係,大部分客戶還是很配合,90%的款項都能要回來。”

在蔣傑的印象中,企業越大越守約,反而是些小企業的單子特別難催,“曾經我們還遇到一個客戶,每次都隻還部分貨款,總留個4、5000的款項不還,最後我們也覺得催起來太麻煩,就直接不合作了,剩下的款項也不要了。”

如果老客戶因為疫情等原因,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蔣傑也會同意暫緩還款,“但是像何女士這種新客,一次錢都沒付過,讓我們怎麽信任她。”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正流行“全家吃一隻雞”省錢術 原因竟是…
洛杉磯19歲女網紅突然死亡,剛移民美國4個月
“世界第一美少年”去世,美成了最大的“詛咒”
矽穀的“十萬大裁員”:Meta按代碼量裁員
上海男“慢動作”搶劫金店 群眾圍觀手機猛拍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大媽佛羅倫薩怒斥大衛雕像:這是耍流氓!
拜登發聲:美國陷“黑暗日子” 民眾勿因川普退縮
美退將評中國最強“福建號”:戰力不及50年老航母6成
特朗普:“很長時間內”都不想與加拿大總理見麵
楊振寧離世,全網卻開始追憶李政道的愛情
習近平:故宮要成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別高興太早!華郵警告:美中協議僅是“1年緩刑”
共軍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將:戰力不及"美軍50年老航母"
兩美軍機墮毀非巧合?軍事專家分析可能肇事原因
4200萬美國人斷糧危機 11月停發糧食券 各州炸鍋!
川普拆白宮東廂 貝聿銘這設計被毀 CNN批“毀滅性破壞”
看完中國大學生手搓轟炸機,愛上網的美國人天塌了
從萬篇講話文章分析 習近平正處最強硬自信巔峰時刻
海鷹+超級大黃蜂 30分鍾南海連墜2機 川普:燃油不良
加州州長紐森承認:正考慮2028年競選美國總統
半小時2機墜海!中智庫:美軍南海行動"已達極限"2大原因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開寶馬住豪宅的大姐來買水果 店主卻崩潰了...

錢江晚報 2021-10-19 01:54:51

杭州90後店主蔣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有一位顧客欠了44000餘元的貨款,一直沒有支付,“我催了有近40次,各種辦法也想了,還是沒要來,隻能找媒體求助了。”

蔣傑是杭州人,在拱墅區風景街經營著一家名為“洋鮮生生鮮零食空間”的小店,主營水果、堅果和零食。

今天早上,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蔣傑的小店的時候,他正忙著理貨,“這家店才開了1年半左右,我們還有兩家店,一家在勾莊主要做批發。”

因為生活原因,蔣傑早幾年開始就從事了水果批發的行業。

“以前都是跟著別人幹,6年前才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我們這邊的客戶很多都是以前做批發的老客戶,不少都喜歡先下單,等到貨了之後再付錢。”蔣傑告訴記者,加上很多是單位的單子,貨款需要等開完發票再走流程,店裏也就保留了賒賬的習慣,“後來很多微信上的散單,我們也允許先下單再付錢。”

不過,蔣傑也說,遇到這個想各種理由不還錢的客戶,也是這6年來頭一遭。

兩月消費近萬元,以為是優質客戶

沒想到,半年賒了4萬餘元的賬

說起這個客戶,蔣傑直搖頭,“這個顧客姓何,40歲左右,是去年7月加的微信,當天就下單了500多元的水果和堅果。”

蔣傑已經不記得這個顧客是怎麽加上的微信,據對方說是有朋友推薦的。

“還沒等我把第一單的票據開過去,第三天她又下了一單,1000多元。”蔣傑說,店裏的一些禮品裝水果,比如整箱的晴王葡萄、獼猴桃,都是比較貴的,還有一些進口的堅果價格也是不低的,“很多客戶都是買來送禮的。”

不到兩個月,這個何女士就消費了9000多元。

“我還以為來了一個優質客戶。”蔣傑告訴記者,一般賒賬到了10000元,店裏才會主動聯係顧客要求付款,“其他情況,我想想我做了6年多生意,大家相互之間都是很誠信的,老客們也是會自覺還錢的。”

聯係何女士後,對方表示發票是普票,要求開專票,蔣傑也很配合重開了發票,“發票寄過去之後,1個多月沒動靜,我以為還在走流程,因為也遇到過比較慢的,也就沒多問。”期間,何女士還一直在小店下單買水果:“大部分都是送到她西溪誠園的家裏”。

何女士也來過店裏買水果。

“可惜我那天出去辦事,不在店裏。店員跟我說,當時她開了一輛寶馬X3還是X5來的,身上的衣服看著也不便宜,要是我當時在的話,肯定讓她現場把錢先補了。”

到了去年12月店裏清賬,蔣傑一算才發現,這位何女士已經欠了有3萬多的貨款,“我們還有一家門店,年後她又下了幾單,最後一次是在3月,一共欠了44000餘元。”

催款近40次,對方想盡理由不還錢

欠條也寫了,但身份證號是錯的

這1年多時間,蔣傑已經催了何女士近40次了。

“最開始說我們的發票不對,我補開了,開了之後又說離職了換單位了,要重開。後來又說我們店裏刷不了信用卡,我還特意為她去申請了POS機,並約好去她家樓下刷卡,結果被放了兩次鴿子。”最過分的一次,蔣傑收到了何女士發來的一張在銀行轉賬的照片,還說已經輸了密碼,馬上打款,結果最後他還是沒收到錢,“我們還讓她寫了欠條,我拿著欠條去警方報案,警察說對方寫的身份證號是錯的,這簡直就是個騙子行為。”

到了後來,當蔣傑去催款的時候,何女士就回複“好的好的”,錢卻一分沒有。

用盡各種辦法卻依舊沒有收到欠款的蔣傑,隻好求助媒體。

現在的進展是,何女士重新立了一份欠條,答應在今年11月2日前還款。

“我希望她可以履行承諾。”

每年最頭疼的就是催賬

有欠有還,信譽不好的,寧可不要了

每年12月的清賬期是蔣傑一年來最頭疼的時候,“每年都有100萬左右的賒賬需要去催,隻能一個個電話、微信去聯係,大部分客戶還是很配合,90%的款項都能要回來。”

在蔣傑的印象中,企業越大越守約,反而是些小企業的單子特別難催,“曾經我們還遇到一個客戶,每次都隻還部分貨款,總留個4、5000的款項不還,最後我們也覺得催起來太麻煩,就直接不合作了,剩下的款項也不要了。”

如果老客戶因為疫情等原因,遇到資金周轉困難,蔣傑也會同意暫緩還款,“但是像何女士這種新客,一次錢都沒付過,讓我們怎麽信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