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紐時:習近平打壓科技業 為什麽說美國應該害怕

紐時:習近平打壓科技業 為什麽說美國應該害怕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1-07-21 09:43: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For years, Jack Ma and the leaders of Didi, the Chinese ride-hailing company, have been celebrated for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and rewarded handsomely, @karaswisher writes. “No longer, as China pulls back the power to the center.” https://t.co/wLrKzAbWXT

— New York Times Opinion (@nytopinion) July 20, 2021
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至少在一個話題上說對了。


他在三年前接受我采訪時,試圖回避有關Facebook上日益嚴重的虛假信息的問題,將話題轉向整個數字領域內來自中國不斷增長的危險。他認為,Facebook這樣的技術企業需要做大,不為別的,隻為抵擋來自這個亞洲巨人,以及該地區受權力越來越大的政府所控製公司的挑戰。

他說,“如果我們采取一種立場,認為‘好吧,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將決定剪掉這些公司的翅膀,讓它們在不同的地方更難運作,讓它們在那些地方不得不變小’,那麽會有很多其他的公司願意並且能夠取代我們正在做的工作。”基本上,他把由誰來領導互聯網的問題描述為在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作出嚴酷選擇,還說,“他們不認同我們持有的價值觀。”

雖然我對他提出的“要麽習近平,要麽我”的理由不買賬(可能還有第三種選擇?),但他是正確的。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周裏對本國成長起來的最大網約車公司滴滴采取了行動。6月底,滴滴在華爾街的首次上市令人矚目,這讓北京的政府領導人給滴滴跑得太快的輪胎放氣,政府幾乎立刻叫停了新用戶注冊,並從應用商店下架了滴滴軟件。與這個威權國家的所有事情一樣,政府用關於隱私、網絡安全和敏感位置信息的含糊說法,掩蓋了這樣做的原因,尤其可笑的是,這種說法來自一個本質上已將自己變成監視經濟體的國家。

當然,你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對技術巨頭濫用個人數據提出同樣的指控,尤其是在美國。但在中國,控製一切與允許創新自由發展這兩股力量,正以更令人擔憂、更惡意的方式碰撞。

習近平政府對滴滴采取的行動代表一種使人恐懼的政府行為。緊隨其後的是政府針對其他幾家中國公司采取的更多行動,這些公司最近都在美國交易所上了市。

在今年與政府官員見麵後,TikTok的所有者、中國公司字節跳動表示,出於對與數據安全風險有關的擔憂,公司將推遲首次公開募股。換句話說,它也被咄咄逼人的政府嚇倒了。

正如《紐約時報》報道所有這些行動時指出的:“這些行動向中國企業發出的信息很明確:政府有權管它們,即使它們在全球運營,即使它們的股票在海外上市。這些行動也提醒了投資中國企業的國際投資者,監管的難題有時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很明顯,習近平政府正在打擊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因為在美上市消除了中國政府的一個控製機製。如果你是擔心技術企業力量不斷增長的中國政府,又沒有民主規則需要遵守,采取這些行動是有道理的,但也有點奇怪。

美國和中國正在爭奪下一個數字時代的主導地位,包括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自動駕駛交通係統和其他自動化領域。此外,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一份發展網絡安全產業的計劃草案,希望在這個領域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現在是一場對企業及其無國界技術(盡管企業確有歸屬國)的逐一爭奪戰。選邊站是當今時代的要求,隨著滴滴高管迅速采取行動,向近四億活躍中國用戶保證,沒有將他們的信息交給美國,這種做法的必要性已凸顯出來。

滴滴當然沒有把數據交給美國。但他們仍不得不向習近平卑躬屈膝,他們已經看到了打壓中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技術企業家馬雲的先例。政府先是叫停了他卓越的金融技術產品螞蟻金服的首次公開募股,然後給他的公司送上了巨額罰單。

多年來,精力充沛的馬雲和滴滴的領導人因他們的創新精神而備受稱讚,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回報。在我對他們和其他中國技術領袖的多次采訪中,我曾觀察到一種特立獨行的特征和放肆的資本主義。

隨著中國將權力收回到中央,這已不複存在。最寬容的解釋是,政府所做的是在試圖強迫行業公平競爭,以防止可能出現讓政府的鐵腕統治顯得無力、甚至對政府構成威脅的壟斷力量。

情況正在變得更糟。政府叫停了字節跳動運營的一個視頻平台,稱其美化未成年人懷孕,並叫停了另一個它認為內容低俗的平台。在曾經是東亞地區互聯網自由堡壘的香港,也出現了限製網上言論的令人不安的新規定,這可能會導致抗議這些規定的美國公司離開。

更怪異的是,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最重要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按照中國電子遊戲網絡宵禁的規定,增加了人臉識別功能,以限製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間。順便提一下,騰訊持有《堡壘之夜》(Fortnite)的所有者英佩遊戲(Epic Games)等美國公司的大量股份。

隨著中美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全球技術公司的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隻會變得更加棘手,讓在必要時合作變得越來越難。當每個國家圍繞隱私問題有如此不同的價值觀時,尤其如此。

這些咄咄逼人的行動對美國意味著什麽呢?

首先,這意味著互聯網繼續分道揚鑣。這對任何地方的創新步伐都是不利的,因為每個國家都在製造最適合自己的數字世界,這也是對自由開放的全球互聯網理念的沉重打擊。隨著這些分道揚鑣而來的,將是蘋果(Apple)等美國大型技術公司進一步作出有問題的妥協。這也意味著中國與美國之間,將在誰的數字基礎設施能夠得到部署方麵展開競賽,有關競爭已圍繞著高速5G移動技術展開了。

對美國來說,除了限製與中國公司做生意、讓美國數據遠離中國服務器,以及采取其他報複性措施外,沒有太多好的選擇。雖然特朗普政府限製TikTok的努力主要是一場政治表演,但這可能是拜登團隊不得不考慮的一種選擇。這可能導致事態升級,從而影響到非常強勁的全球硬件供應鏈,這個供應鏈依賴中國。

內部打壓與外部侵略性增加相結合也許並不令人驚奇。拜登政府已正式將盟友組織起來,指責中國雇傭黑客犯罪團夥來攻擊世界各地的數字係統。換句話說,情況一團糟,與紮克伯格在美國國內仍將麵臨越來越多監管審查的情況沒有多大差別。紮克伯格當然仍要回答很多有爭議的重要問題,拜登總統上周指責社交媒體提供有關疫苗的誤導信息是“殺人”時,強調的就是這點。但紮克伯格三年前建議我們或許應該開始花更多時間思考中國,這一說法是對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大而美法案"眾院219票闖關!5共和黨人一度倒戈
“不像合格的妻子”:18歲嫁到中國的緬甸新娘
14歲屢教不改,中國法律出手了
僅10名員工卻租四千平辦公,實探這些“詭異”的公司
專家警告:美國逼小國硬吞20%重稅,仍難擋中國洗產地

24小時討論排行

曝殲20纏鬥F35 央視強調“犧牲準備”令小粉紅洩氣
為什麽加拿大的豬肉總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已入籍也不保險!川普動手 這10類人恐失去美籍!
遙祝薄熙來生日快樂 薄瓜瓜發文:最偉大的父親
亞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對的 他為美國好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車禍喪生 年僅28歲 十天前剛結婚
攻台B計劃?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資源寶地
烏轟炸庫斯克俄軍指揮部 成功擊殺俄海軍副司令
中國工程師持旅遊簽入境 對美海關說"來工作" 結果…
鑒別一個大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它有沒有空調!
美國6月非農新增14.7萬人超預期 失業率意外降至4.1%
爭奪未來能源主導權之戰:中國正在領先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無恥的判決
印度小哥簡曆90%造假 身兼數職 幹翻矽穀AI創業公司
人民日報紀念李克強冥誕發出了什麽信號
以色列空襲學校避難所!加薩民防機構曝:已25死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紐時:習近平打壓科技業 為什麽說美國應該害怕

紐約時報 2021-07-21 09:43:09

For years, Jack Ma and the leaders of Didi, the Chinese ride-hailing company, have been celebrated for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and rewarded handsomely, @karaswisher writes. “No longer, as China pulls back the power to the center.” https://t.co/wLrKzAbWXT

— New York Times Opinion (@nytopinion) July 20, 2021
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至少在一個話題上說對了。


他在三年前接受我采訪時,試圖回避有關Facebook上日益嚴重的虛假信息的問題,將話題轉向整個數字領域內來自中國不斷增長的危險。他認為,Facebook這樣的技術企業需要做大,不為別的,隻為抵擋來自這個亞洲巨人,以及該地區受權力越來越大的政府所控製公司的挑戰。

他說,“如果我們采取一種立場,認為‘好吧,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將決定剪掉這些公司的翅膀,讓它們在不同的地方更難運作,讓它們在那些地方不得不變小’,那麽會有很多其他的公司願意並且能夠取代我們正在做的工作。”基本上,他把由誰來領導互聯網的問題描述為在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作出嚴酷選擇,還說,“他們不認同我們持有的價值觀。”

雖然我對他提出的“要麽習近平,要麽我”的理由不買賬(可能還有第三種選擇?),但他是正確的。

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周裏對本國成長起來的最大網約車公司滴滴采取了行動。6月底,滴滴在華爾街的首次上市令人矚目,這讓北京的政府領導人給滴滴跑得太快的輪胎放氣,政府幾乎立刻叫停了新用戶注冊,並從應用商店下架了滴滴軟件。與這個威權國家的所有事情一樣,政府用關於隱私、網絡安全和敏感位置信息的含糊說法,掩蓋了這樣做的原因,尤其可笑的是,這種說法來自一個本質上已將自己變成監視經濟體的國家。

當然,你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對技術巨頭濫用個人數據提出同樣的指控,尤其是在美國。但在中國,控製一切與允許創新自由發展這兩股力量,正以更令人擔憂、更惡意的方式碰撞。

習近平政府對滴滴采取的行動代表一種使人恐懼的政府行為。緊隨其後的是政府針對其他幾家中國公司采取的更多行動,這些公司最近都在美國交易所上了市。

在今年與政府官員見麵後,TikTok的所有者、中國公司字節跳動表示,出於對與數據安全風險有關的擔憂,公司將推遲首次公開募股。換句話說,它也被咄咄逼人的政府嚇倒了。

正如《紐約時報》報道所有這些行動時指出的:“這些行動向中國企業發出的信息很明確:政府有權管它們,即使它們在全球運營,即使它們的股票在海外上市。這些行動也提醒了投資中國企業的國際投資者,監管的難題有時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很明顯,習近平政府正在打擊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因為在美上市消除了中國政府的一個控製機製。如果你是擔心技術企業力量不斷增長的中國政府,又沒有民主規則需要遵守,采取這些行動是有道理的,但也有點奇怪。

美國和中國正在爭奪下一個數字時代的主導地位,包括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自動駕駛交通係統和其他自動化領域。此外,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一份發展網絡安全產業的計劃草案,希望在這個領域占據全球主導地位。

現在是一場對企業及其無國界技術(盡管企業確有歸屬國)的逐一爭奪戰。選邊站是當今時代的要求,隨著滴滴高管迅速采取行動,向近四億活躍中國用戶保證,沒有將他們的信息交給美國,這種做法的必要性已凸顯出來。

滴滴當然沒有把數據交給美國。但他們仍不得不向習近平卑躬屈膝,他們已經看到了打壓中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技術企業家馬雲的先例。政府先是叫停了他卓越的金融技術產品螞蟻金服的首次公開募股,然後給他的公司送上了巨額罰單。

多年來,精力充沛的馬雲和滴滴的領導人因他們的創新精神而備受稱讚,也因此獲得了豐厚回報。在我對他們和其他中國技術領袖的多次采訪中,我曾觀察到一種特立獨行的特征和放肆的資本主義。

隨著中國將權力收回到中央,這已不複存在。最寬容的解釋是,政府所做的是在試圖強迫行業公平競爭,以防止可能出現讓政府的鐵腕統治顯得無力、甚至對政府構成威脅的壟斷力量。

情況正在變得更糟。政府叫停了字節跳動運營的一個視頻平台,稱其美化未成年人懷孕,並叫停了另一個它認為內容低俗的平台。在曾經是東亞地區互聯網自由堡壘的香港,也出現了限製網上言論的令人不安的新規定,這可能會導致抗議這些規定的美國公司離開。

更怪異的是,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最重要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騰訊按照中國電子遊戲網絡宵禁的規定,增加了人臉識別功能,以限製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間。順便提一下,騰訊持有《堡壘之夜》(Fortnite)的所有者英佩遊戲(Epic Games)等美國公司的大量股份。

隨著中美緊張關係不斷升級,全球技術公司的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隻會變得更加棘手,讓在必要時合作變得越來越難。當每個國家圍繞隱私問題有如此不同的價值觀時,尤其如此。

這些咄咄逼人的行動對美國意味著什麽呢?

首先,這意味著互聯網繼續分道揚鑣。這對任何地方的創新步伐都是不利的,因為每個國家都在製造最適合自己的數字世界,這也是對自由開放的全球互聯網理念的沉重打擊。隨著這些分道揚鑣而來的,將是蘋果(Apple)等美國大型技術公司進一步作出有問題的妥協。這也意味著中國與美國之間,將在誰的數字基礎設施能夠得到部署方麵展開競賽,有關競爭已圍繞著高速5G移動技術展開了。

對美國來說,除了限製與中國公司做生意、讓美國數據遠離中國服務器,以及采取其他報複性措施外,沒有太多好的選擇。雖然特朗普政府限製TikTok的努力主要是一場政治表演,但這可能是拜登團隊不得不考慮的一種選擇。這可能導致事態升級,從而影響到非常強勁的全球硬件供應鏈,這個供應鏈依賴中國。

內部打壓與外部侵略性增加相結合也許並不令人驚奇。拜登政府已正式將盟友組織起來,指責中國雇傭黑客犯罪團夥來攻擊世界各地的數字係統。換句話說,情況一團糟,與紮克伯格在美國國內仍將麵臨越來越多監管審查的情況沒有多大差別。紮克伯格當然仍要回答很多有爭議的重要問題,拜登總統上周指責社交媒體提供有關疫苗的誤導信息是“殺人”時,強調的就是這點。但紮克伯格三年前建議我們或許應該開始花更多時間思考中國,這一說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