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已經不再有貧困縣了” 但老家依然是被遺忘的一角

“中國已經不再有貧困縣了” 但老家依然是被遺忘的一角

文章來源: FEICUN 於 2020-11-26 19:38: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人民日報:【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今天是全國貧困縣全麵脫貧的日子,按照今天國內媒體的統一報道,隨著貴州省的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中國已經不再有貧困縣了。

作為在某貧困縣出生長大的人,這個名詞伴隨了我出生直到現在。相信今天有很多人會跟著媒體們的報道歡欣鼓舞,但是對我的內心來說,老家依然還是被遺忘在中國速度之外的一角。

貧困縣裏自然會有很多貧困戶,這次脫貧任務開始之後,各個貧困縣就層層下達了扶貧任務,對象是各村的貧困戶,而扶貧人員則是各級公務員。但是在扶貧任務最熱火朝天的時候,應該在課堂裏上課的教師也被派到鄉鎮扶貧,而扶貧內容不過是幫助有手有腳的貧困戶打掃院子疊衣服,然後拍照留念……

按照國家定製的脫貧判斷標準,其一是收入。根據地區不同這一標準略有不同,但是大體上是家庭人均年收入達到2300元左右即可脫貧。這一標準後來每年會重新調整,到現在大概是年收入4000元左右。是的,你沒看錯,是“年”收入,人均,4000元。

而對於被派到鄉鎮扶貧的教師來說,他們很多人的月收入也隻有2000元,也就是說,站在他們的扶貧對象麵前,誰比誰富裕還真不太好說。

當然後來這一亂象被叫停。我記不清是李克強還是誰說了一句:教師的戰場是教室。於是教師下鄉扶貧的操作才被停止。

扶貧工作的另外一項內容是檢查扶貧成果。在我老家,負責檢查的人員是本省二本院校的大學生。每年年終,也就是大雪漫天的季節,他們要住到農村,挨家挨戶向貧困戶提問扶貧相關問題,比如你們今年有沒有受到扶貧幫助,幫助你們的人姓什麽叫什麽,拿到了多少補貼之類。

不得不說學生們確實都很吃苦耐勞,他們在下鄉之前就被叮囑不可以收受地方政府提供的任何好處,有一個流言是某地政府在學生們的枕頭下都放了一部iPad,但是沒有一台被帶走。而且在我老家,冬天的農村冷的像冰窖,沒有供暖,但是好在還可以在公共澡堂洗到熱水澡。對學生來說,這可能就像是一次社會實踐。

突然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件事:因為國家級貧困縣會享受一些津貼,所以各縣也會努力去爭取一個貧困縣頭銜。本地的A縣和B縣就在某一年同時競爭一個名額。後來富裕一些的A縣勝出,窮到叮當響的B縣卻出局。後來別人問起B縣縣長失敗的原因,他無奈的說,因為我們實在太窮了,拿不出錢去打點關係……

再跳回前麵說的學生檢查扶貧成果。這些學生檢察員們必問的問題之一是讓貧困戶說出扶貧小組成員的名字。而有些貧困戶家裏隻剩下年邁老人,不會說普通話,記憶力嚴重衰退。於是在檢查到來之前,扶貧小組組員必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去教這些老人背扶貧小組成員的名字。實在背不下名字,那就把姓氏背下來。

那麽多貧困戶,在初期少不了渾水摸魚的:明明家裏條件不錯,卻因為利用上各種私人關係被評上了貧困戶,享受貧困戶津貼。不過後來這種事情少了很多,一來會被人舉報,二來審查工作也嚴格了很多。

但是有些貧困戶,卻是因為懶惰無法脫貧。

有一戶兄弟倆,在扶貧第一年,按照扶貧小組的建議養了一群土雞。年底縣裏幫他們把雞賣掉,讓他們掙了將近兩萬塊,大大超出脫貧標準,成功脫貧。

但是到了第二年,扶貧小組卻發現他們沒有繼續養雞,一年下來零收入。問其原因,回答,兩萬塊不少了,夠花很久了,今年不需要幹活了。

一夜回到解放前

還有更可笑的是,扶貧單位給貧困戶捐獻了豬仔,希望他們一年下來能把豬養肥賣錢。結果扶貧小組中午剛走,豬仔下午就進了鍋。貧困戶還很高興:今晚可以吃豬肉配酒喝了。

豬仔:不是說好了要養我的嗎???

昨天說了這麽多故事,有人回複說早就聽過同樣的故事了,毫無新意。

這我也沒辦法,畢竟正是這些毫無新意的故事,在中國一些被人忽視的角落反複上演。

扶貧小組一般是三到五個公務員,一個小組負責一個村子。在我老家組長需要是副縣級別才可以擔任,組長同時也會成為扶貧村子的第一書記。但是一個縣城不可能把副縣長都派去當村長,於是很多臨近退休的副縣級公務員就會被派下鄉,在職業生涯的末年成為“光榮”的村支書。

開始我不理解,為什麽當村支書必須副縣級,找些剛工作的年輕人來做不好嗎。後來了解了一些才明白。有些村子的整個村委,都被同一個家族把持,文化程度不高,還養成了一些風揚跋扈的臭脾氣。剛工作的小孩子不但會被看不起,還有可能吃暗虧,隻有讓高級別的人來才能鎮住他們。

有一個村子拿到了某局提供的一小筆購買辦公物品的扶貧款,因為扶貧資金使用審查非常嚴格,村委不能拿錢去吃喝,又不知道怎麽花,最後甚至懶到不願意去接受這筆錢。後來扶貧小組組長罵了村長一頓,讓村委領了錢買了桌椅板凳,再搬到村鎮小學裏“臨時存放”,把這筆錢順利用掉了……

中國這次扶貧的標準,除了收入,還有住房和穿衣兩個標準。具體細節不太記得了,下麵說的可能有出入:大體上是房子不屬於危房,衣服是春夏、秋冬各有兩套換洗衣服。在我老家,穿衣不是太大問題,很多單位組織了募捐舊衣服,以至於後來太舊的衣服捐贈都沒人願意接受了。

但是住房是一些人的大問題,特別是老弱病殘。有些貧困戶在2018年仍然住著土坯房。這種房子,慢慢會傾塌,而老弱病殘還沒有維護的能力。捐獻房子更是不太現實。後來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希望貧困戶的親屬接收他們。即使不能永遠接收,至少在檢查組來的那段時間,希望親屬們能提供一個混凝土的天花板。

在中國有些山區,飲水也是大問題,但是我老家恰恰相反。淮河流域需要擔心的是洪水泛濫。每次洪水,老家都有一片區域可能變成蓄洪區,村民們連夜搬離,為保護上遊的某省犧牲掉自己的家園。這次扶貧,倒是有很多蓄洪區貧困戶被搬遷到了新的安置區,希望以後他們不需要再連夜搬家,能有個安穩一些的家。

前麵這些亂七八糟的,希望大家不要往牆內、朋友圈裏轉,謝謝!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東亞女兒最難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著戳破了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19歲高考生失聯超7天,母接到電話:20萬撈人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24小時討論排行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已經不再有貧困縣了” 但老家依然是被遺忘的一角

FEICUN 2020-11-26 19:38:12
@人民日報:【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今天是全國貧困縣全麵脫貧的日子,按照今天國內媒體的統一報道,隨著貴州省的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中國已經不再有貧困縣了。

作為在某貧困縣出生長大的人,這個名詞伴隨了我出生直到現在。相信今天有很多人會跟著媒體們的報道歡欣鼓舞,但是對我的內心來說,老家依然還是被遺忘在中國速度之外的一角。

貧困縣裏自然會有很多貧困戶,這次脫貧任務開始之後,各個貧困縣就層層下達了扶貧任務,對象是各村的貧困戶,而扶貧人員則是各級公務員。但是在扶貧任務最熱火朝天的時候,應該在課堂裏上課的教師也被派到鄉鎮扶貧,而扶貧內容不過是幫助有手有腳的貧困戶打掃院子疊衣服,然後拍照留念……

按照國家定製的脫貧判斷標準,其一是收入。根據地區不同這一標準略有不同,但是大體上是家庭人均年收入達到2300元左右即可脫貧。這一標準後來每年會重新調整,到現在大概是年收入4000元左右。是的,你沒看錯,是“年”收入,人均,4000元。

而對於被派到鄉鎮扶貧的教師來說,他們很多人的月收入也隻有2000元,也就是說,站在他們的扶貧對象麵前,誰比誰富裕還真不太好說。

當然後來這一亂象被叫停。我記不清是李克強還是誰說了一句:教師的戰場是教室。於是教師下鄉扶貧的操作才被停止。

扶貧工作的另外一項內容是檢查扶貧成果。在我老家,負責檢查的人員是本省二本院校的大學生。每年年終,也就是大雪漫天的季節,他們要住到農村,挨家挨戶向貧困戶提問扶貧相關問題,比如你們今年有沒有受到扶貧幫助,幫助你們的人姓什麽叫什麽,拿到了多少補貼之類。

不得不說學生們確實都很吃苦耐勞,他們在下鄉之前就被叮囑不可以收受地方政府提供的任何好處,有一個流言是某地政府在學生們的枕頭下都放了一部iPad,但是沒有一台被帶走。而且在我老家,冬天的農村冷的像冰窖,沒有供暖,但是好在還可以在公共澡堂洗到熱水澡。對學生來說,這可能就像是一次社會實踐。

突然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件事:因為國家級貧困縣會享受一些津貼,所以各縣也會努力去爭取一個貧困縣頭銜。本地的A縣和B縣就在某一年同時競爭一個名額。後來富裕一些的A縣勝出,窮到叮當響的B縣卻出局。後來別人問起B縣縣長失敗的原因,他無奈的說,因為我們實在太窮了,拿不出錢去打點關係……

再跳回前麵說的學生檢查扶貧成果。這些學生檢察員們必問的問題之一是讓貧困戶說出扶貧小組成員的名字。而有些貧困戶家裏隻剩下年邁老人,不會說普通話,記憶力嚴重衰退。於是在檢查到來之前,扶貧小組組員必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去教這些老人背扶貧小組成員的名字。實在背不下名字,那就把姓氏背下來。

那麽多貧困戶,在初期少不了渾水摸魚的:明明家裏條件不錯,卻因為利用上各種私人關係被評上了貧困戶,享受貧困戶津貼。不過後來這種事情少了很多,一來會被人舉報,二來審查工作也嚴格了很多。

但是有些貧困戶,卻是因為懶惰無法脫貧。

有一戶兄弟倆,在扶貧第一年,按照扶貧小組的建議養了一群土雞。年底縣裏幫他們把雞賣掉,讓他們掙了將近兩萬塊,大大超出脫貧標準,成功脫貧。

但是到了第二年,扶貧小組卻發現他們沒有繼續養雞,一年下來零收入。問其原因,回答,兩萬塊不少了,夠花很久了,今年不需要幹活了。

一夜回到解放前

還有更可笑的是,扶貧單位給貧困戶捐獻了豬仔,希望他們一年下來能把豬養肥賣錢。結果扶貧小組中午剛走,豬仔下午就進了鍋。貧困戶還很高興:今晚可以吃豬肉配酒喝了。

豬仔:不是說好了要養我的嗎???

昨天說了這麽多故事,有人回複說早就聽過同樣的故事了,毫無新意。

這我也沒辦法,畢竟正是這些毫無新意的故事,在中國一些被人忽視的角落反複上演。

扶貧小組一般是三到五個公務員,一個小組負責一個村子。在我老家組長需要是副縣級別才可以擔任,組長同時也會成為扶貧村子的第一書記。但是一個縣城不可能把副縣長都派去當村長,於是很多臨近退休的副縣級公務員就會被派下鄉,在職業生涯的末年成為“光榮”的村支書。

開始我不理解,為什麽當村支書必須副縣級,找些剛工作的年輕人來做不好嗎。後來了解了一些才明白。有些村子的整個村委,都被同一個家族把持,文化程度不高,還養成了一些風揚跋扈的臭脾氣。剛工作的小孩子不但會被看不起,還有可能吃暗虧,隻有讓高級別的人來才能鎮住他們。

有一個村子拿到了某局提供的一小筆購買辦公物品的扶貧款,因為扶貧資金使用審查非常嚴格,村委不能拿錢去吃喝,又不知道怎麽花,最後甚至懶到不願意去接受這筆錢。後來扶貧小組組長罵了村長一頓,讓村委領了錢買了桌椅板凳,再搬到村鎮小學裏“臨時存放”,把這筆錢順利用掉了……

中國這次扶貧的標準,除了收入,還有住房和穿衣兩個標準。具體細節不太記得了,下麵說的可能有出入:大體上是房子不屬於危房,衣服是春夏、秋冬各有兩套換洗衣服。在我老家,穿衣不是太大問題,很多單位組織了募捐舊衣服,以至於後來太舊的衣服捐贈都沒人願意接受了。

但是住房是一些人的大問題,特別是老弱病殘。有些貧困戶在2018年仍然住著土坯房。這種房子,慢慢會傾塌,而老弱病殘還沒有維護的能力。捐獻房子更是不太現實。後來的解決辦法之一是希望貧困戶的親屬接收他們。即使不能永遠接收,至少在檢查組來的那段時間,希望親屬們能提供一個混凝土的天花板。

在中國有些山區,飲水也是大問題,但是我老家恰恰相反。淮河流域需要擔心的是洪水泛濫。每次洪水,老家都有一片區域可能變成蓄洪區,村民們連夜搬離,為保護上遊的某省犧牲掉自己的家園。這次扶貧,倒是有很多蓄洪區貧困戶被搬遷到了新的安置區,希望以後他們不需要再連夜搬家,能有個安穩一些的家。

前麵這些亂七八糟的,希望大家不要往牆內、朋友圈裏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