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奧巴馬:胡錦濤讓人打瞌睡 中國崛起損害美國工人

奧巴馬:胡錦濤讓人打瞌睡 中國崛起損害美國工人

文章來源: 美國之音 於 2020-11-22 16:22: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前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首部回憶錄《應許之地》(美國之音記者文灝拍攝)

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回憶錄《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11月17日正式出版。在書中,奧巴馬稱中國前主席胡錦濤讓人打瞌睡,但對前總理溫家寶印象不錯。他認為中國政府幫助上億人擺脫貧困是“偉大的人類成就”, 同時也指責中國利用全球貿易體係損害了美國工人的利益。

這本700多頁的回憶錄覆蓋了從他的童年到成為總統後的前30個月、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遭到捕殺的時候。當時,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沒有成為最高領袖,中國的海外擴張也遠沒有到達今天的規模。全書對習近平隻字未提,隻寫到了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對他們的描寫也大多停留在奧巴馬的親身見聞層麵,而不是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深入分析。

“在國際上,他把重點放在了伊朗和阿富汗上,” 普利策獎獲得者、《華盛頓郵報》書評人卡洛斯·羅紮達(Carlos Lozada)對美國之音說。“ 至於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他隻寫到了和那些國家的領導人會麵是什麽樣的。我們無法得知他在經濟、政治、外交上對中國的觀點是什麽。”

書中,這位前總統對時任中國領導人給他留下的印象直言不諱。比如他把和胡錦濤的會麵形容為“讓人困倦的事務”(sleepy affairs)

他寫道:“無論話題是什麽,他(胡錦濤)都選擇朗讀一打厚厚的講話稿,時不時停下來等他的翻譯把這些話翻譯成英語。翻譯稿也是提前準備好的,但不知為何,甚至比中文原稿還長。而當我講話的時候,他就開始翻閱他的文件,尋找他的助理為他提前準備好的回答。”

但在評價溫家寶時,奧巴馬則認為他“令人印象深刻”,是一個“個子不高,戴著眼鏡,講話不需要看筆記,對當前的危機有著深刻的理解”的人物。

另外,他也提到他的時任商務部長駱家輝在和他一起訪華時,無意中發現中方派人到駱家輝所住的賓館房間內翻閱文件。不過後來奧巴馬並沒有向中國領導人提到這一點,因為美方也同樣“對他們(中方)實施了不少間諜行動”。

在評價他訪華行程中遇到的中國學生時,奧巴馬認為他們所表現出的高度愛國熱情並不完全是表演出來的。

他寫道:“他們太年輕了,從未經曆過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恐怖,也沒有目睹過天安門廣場上的鎮壓。他們不會在學校裏學到那段曆史,我懷疑他們的家長也不會談論這些...事實上,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功使得他們的威權資本主義被認為是能夠代替西方自由主義的方式之一。不僅是上海的年輕人這麽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也這麽認為。”

在貿易問題上,奧巴馬說他並不支持逆轉全球化,他認為前總統克林頓和布什鼓勵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係是正確的,因為“一個貧窮的中國比一個富饒的中國更能給美國帶來威脅”。但他也認識到中國從國際貿易體係中獲得的收益常常建立在損害美國工人利益的基礎上。

在整體上評價當時的美中關係時,奧巴馬認為在較為穩定的表象下隱藏著醞釀已久的緊張氣氛和不信任,“不僅是關於貿易或者間諜,還圍繞著一個基礎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的重新崛起對國際秩序和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來說意味著什麽。”

在奧巴馬卸任後的四年裏,美中關係的緊張程度不斷攀升,對抗明顯加劇,從貿易到人權、從台海到南海,從朝核危機再到感染全球的新冠疫情,美中關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下一屆政府在外交上的主軸之一。許多觀察和分析人士都認為,拜登會延續目前的對華強硬政策。

在拜登可能會成為什麽樣的領導人上,奧巴馬的這部回憶錄向讀者透露出一些信息。

“他們並不總是相互同意,”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資深編輯、政治記者羅恩·艾爾文(Ron Elving)告訴美國之音,“拜登經常扮演著警示者的角色,他經常說:你知道嗎,那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書評人羅紮達也這麽認為:“他(奧巴馬)認為拜登在必要時有立刻接任總統職責的品質。他也提到當他受到軍隊領袖們的壓力時,比如增加在海外的駐軍規模,拜登總是提醒他不要屈服於這些壓力。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這暗示說拜登在增派軍隊方麵是一個持懷疑態度的人,接下來當他開始執政後又會怎麽做將很有意思。”

《應許之地》僅僅是奧巴馬回憶錄的第一卷,他角逐連任到第二任期屆滿的2017年1月之間發生的事件並沒有被包含在內,而這給該書與當下的相關性打上了問號。

“我不認為如果這本書在大選之前出版,早出版6個月,或者遲出版6個月,會有什麽不同,” 羅紮達說道。

不過艾爾文不這麽認為。

“這本書與時下有相關性,因為它向我們展現了上一次民主黨既控製了總統一職,又同時控製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時候,他們是如何運轉的,“ 他說。從2009到2011年,民主黨同時占據了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奧巴馬得以順利通過經濟振興計劃和醫保法案。而在明年一月聯邦參議員選舉全部結束後,民主黨有一定可能性再次成為絕對多數黨。1月初在佐治亞州舉行的第二輪選舉將決定代表該州的兩個聯邦參議員席位,並最終決定參議院多數黨的歸宿。

在對奧巴馬選擇的寫作角度上,兩人的評價也不一致。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奧巴馬寫道,他希望通過這部回憶錄,讓讀者感受到總統這份工作在現實中做起來是什麽樣的。於是,全書的大量篇幅被用在了對政策的討論和提供相關的背景信息上。

艾爾文表示他喜歡這樣的寫作角度。他認為,雖然奧巴馬已經在公共視野中活躍了多年,但這本書還是讓他了解到了不少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信息,特別是奧巴馬在做出某些決策前的心理活動。

他說:“這本書更像是你和一位位高權重的人進行的一場對話。他會告訴你他做某些事的理由,但是也會回頭去講他也許能做卻最後沒有做的事情,告訴你他當時也許應該這麽做,也許應該那麽做。”

不過,他也承認,對於一些讀者來說,大量這樣的描述或許不會帶來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

“對於有些人來說,奧巴馬采取的實際行動不夠多,” 他說道。

對羅紮達而言,這正是這本回憶錄的不足之處。

他說道:“我認為這本書缺少了更加個人和私密的感覺。他把焦點集中在了一些政策的討論上,想要通過的立法,和外交事務...但這本書是如此的長,你會想要他趕緊跳過這些部分。”

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奧巴馬去年出版了自傳《成為》(Becoming),率先透露了一些她的丈夫作為總統時不為人知的軼聞。算上奧巴馬自己寫過的書在內,有關這位前總統的書籍數量不少。羅紮達表示,這本新出版的回憶錄並沒能為公眾增添多少對奧巴馬自身的了解。

他說:“我已經讀過了他的書與有關他的書。在讀這本回憶錄之前,我重新讀了一遍那些書來做準備。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讀著讀著突然想起,這一部分我在另外一本書裏已經讀到過了,或者在另一本回憶錄裏已經讀到過了,在另一本曆史書裏已經讀到過了,或者米歇爾·奧巴馬已經講過這個故事了。

不過,羅紮達和艾爾文都認同奧巴馬出色的寫作能力。

艾爾文說:“我想在所有總統當中,很難找出很多寫作水平和奧巴馬一樣好的人。”

羅紮達也表示:“我想奧巴馬是一個假如沒有從政,完全可以以寫作為生的人,隻有極少幾位總統可以做到。”

查看評論(37)

24小時熱點排行

你家在Google地圖上一覽無餘?專家呼籲學會這招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特朗普罕見戴老花鏡 平時寧願視力模糊 也要保持形象
美司法部“重拳出擊” 這些人的公民身份恐受影響!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24小時討論排行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奧巴馬:胡錦濤讓人打瞌睡 中國崛起損害美國工人

美國之音 2020-11-22 16:22:04


前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首部回憶錄《應許之地》(美國之音記者文灝拍攝)

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回憶錄《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11月17日正式出版。在書中,奧巴馬稱中國前主席胡錦濤讓人打瞌睡,但對前總理溫家寶印象不錯。他認為中國政府幫助上億人擺脫貧困是“偉大的人類成就”, 同時也指責中國利用全球貿易體係損害了美國工人的利益。

這本700多頁的回憶錄覆蓋了從他的童年到成為總統後的前30個月、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遭到捕殺的時候。當時,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沒有成為最高領袖,中國的海外擴張也遠沒有到達今天的規模。全書對習近平隻字未提,隻寫到了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對他們的描寫也大多停留在奧巴馬的親身見聞層麵,而不是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深入分析。

“在國際上,他把重點放在了伊朗和阿富汗上,” 普利策獎獲得者、《華盛頓郵報》書評人卡洛斯·羅紮達(Carlos Lozada)對美國之音說。“ 至於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他隻寫到了和那些國家的領導人會麵是什麽樣的。我們無法得知他在經濟、政治、外交上對中國的觀點是什麽。”

書中,這位前總統對時任中國領導人給他留下的印象直言不諱。比如他把和胡錦濤的會麵形容為“讓人困倦的事務”(sleepy affairs)

他寫道:“無論話題是什麽,他(胡錦濤)都選擇朗讀一打厚厚的講話稿,時不時停下來等他的翻譯把這些話翻譯成英語。翻譯稿也是提前準備好的,但不知為何,甚至比中文原稿還長。而當我講話的時候,他就開始翻閱他的文件,尋找他的助理為他提前準備好的回答。”

但在評價溫家寶時,奧巴馬則認為他“令人印象深刻”,是一個“個子不高,戴著眼鏡,講話不需要看筆記,對當前的危機有著深刻的理解”的人物。

另外,他也提到他的時任商務部長駱家輝在和他一起訪華時,無意中發現中方派人到駱家輝所住的賓館房間內翻閱文件。不過後來奧巴馬並沒有向中國領導人提到這一點,因為美方也同樣“對他們(中方)實施了不少間諜行動”。

在評價他訪華行程中遇到的中國學生時,奧巴馬認為他們所表現出的高度愛國熱情並不完全是表演出來的。

他寫道:“他們太年輕了,從未經曆過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恐怖,也沒有目睹過天安門廣場上的鎮壓。他們不會在學校裏學到那段曆史,我懷疑他們的家長也不會談論這些...事實上,中國在經濟上的成功使得他們的威權資本主義被認為是能夠代替西方自由主義的方式之一。不僅是上海的年輕人這麽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也這麽認為。”

在貿易問題上,奧巴馬說他並不支持逆轉全球化,他認為前總統克林頓和布什鼓勵中國加入全球貿易體係是正確的,因為“一個貧窮的中國比一個富饒的中國更能給美國帶來威脅”。但他也認識到中國從國際貿易體係中獲得的收益常常建立在損害美國工人利益的基礎上。

在整體上評價當時的美中關係時,奧巴馬認為在較為穩定的表象下隱藏著醞釀已久的緊張氣氛和不信任,“不僅是關於貿易或者間諜,還圍繞著一個基礎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的重新崛起對國際秩序和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來說意味著什麽。”

在奧巴馬卸任後的四年裏,美中關係的緊張程度不斷攀升,對抗明顯加劇,從貿易到人權、從台海到南海,從朝核危機再到感染全球的新冠疫情,美中關係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下一屆政府在外交上的主軸之一。許多觀察和分析人士都認為,拜登會延續目前的對華強硬政策。

在拜登可能會成為什麽樣的領導人上,奧巴馬的這部回憶錄向讀者透露出一些信息。

“他們並不總是相互同意,”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資深編輯、政治記者羅恩·艾爾文(Ron Elving)告訴美國之音,“拜登經常扮演著警示者的角色,他經常說:你知道嗎,那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書評人羅紮達也這麽認為:“他(奧巴馬)認為拜登在必要時有立刻接任總統職責的品質。他也提到當他受到軍隊領袖們的壓力時,比如增加在海外的駐軍規模,拜登總是提醒他不要屈服於這些壓力。我覺得很有趣,因為這暗示說拜登在增派軍隊方麵是一個持懷疑態度的人,接下來當他開始執政後又會怎麽做將很有意思。”

《應許之地》僅僅是奧巴馬回憶錄的第一卷,他角逐連任到第二任期屆滿的2017年1月之間發生的事件並沒有被包含在內,而這給該書與當下的相關性打上了問號。

“我不認為如果這本書在大選之前出版,早出版6個月,或者遲出版6個月,會有什麽不同,” 羅紮達說道。

不過艾爾文不這麽認為。

“這本書與時下有相關性,因為它向我們展現了上一次民主黨既控製了總統一職,又同時控製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時候,他們是如何運轉的,“ 他說。從2009到2011年,民主黨同時占據了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奧巴馬得以順利通過經濟振興計劃和醫保法案。而在明年一月聯邦參議員選舉全部結束後,民主黨有一定可能性再次成為絕對多數黨。1月初在佐治亞州舉行的第二輪選舉將決定代表該州的兩個聯邦參議員席位,並最終決定參議院多數黨的歸宿。

在對奧巴馬選擇的寫作角度上,兩人的評價也不一致。

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奧巴馬寫道,他希望通過這部回憶錄,讓讀者感受到總統這份工作在現實中做起來是什麽樣的。於是,全書的大量篇幅被用在了對政策的討論和提供相關的背景信息上。

艾爾文表示他喜歡這樣的寫作角度。他認為,雖然奧巴馬已經在公共視野中活躍了多年,但這本書還是讓他了解到了不少他以前所不知道的信息,特別是奧巴馬在做出某些決策前的心理活動。

他說:“這本書更像是你和一位位高權重的人進行的一場對話。他會告訴你他做某些事的理由,但是也會回頭去講他也許能做卻最後沒有做的事情,告訴你他當時也許應該這麽做,也許應該那麽做。”

不過,他也承認,對於一些讀者來說,大量這樣的描述或許不會帶來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

“對於有些人來說,奧巴馬采取的實際行動不夠多,” 他說道。

對羅紮達而言,這正是這本回憶錄的不足之處。

他說道:“我認為這本書缺少了更加個人和私密的感覺。他把焦點集中在了一些政策的討論上,想要通過的立法,和外交事務...但這本書是如此的長,你會想要他趕緊跳過這些部分。”

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奧巴馬去年出版了自傳《成為》(Becoming),率先透露了一些她的丈夫作為總統時不為人知的軼聞。算上奧巴馬自己寫過的書在內,有關這位前總統的書籍數量不少。羅紮達表示,這本新出版的回憶錄並沒能為公眾增添多少對奧巴馬自身的了解。

他說:“我已經讀過了他的書與有關他的書。在讀這本回憶錄之前,我重新讀了一遍那些書來做準備。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讀著讀著突然想起,這一部分我在另外一本書裏已經讀到過了,或者在另一本回憶錄裏已經讀到過了,在另一本曆史書裏已經讀到過了,或者米歇爾·奧巴馬已經講過這個故事了。

不過,羅紮達和艾爾文都認同奧巴馬出色的寫作能力。

艾爾文說:“我想在所有總統當中,很難找出很多寫作水平和奧巴馬一樣好的人。”

羅紮達也表示:“我想奧巴馬是一個假如沒有從政,完全可以以寫作為生的人,隻有極少幾位總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