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2020美國大選喬治亞州提早投票開始,該州也迎來司空見慣的場麵:大批非裔選民在票站周邊大排長龍,其等候時間動輒可長達數個小時。
提早投票的第三天(14日),一位已等候超過三個小時而未得投票的75歲非裔老太太Khani
Morgan就指她從曾是奴隸的曾祖母身上學懂了投票的重要,並堅定聲明”我不會讓任何東西站在我和(投票)的機會之間”。
同樣的情況在本年6月喬治亞州的初選中已曾出現。根據相關的一項訴訟文件,在少數族裔占全體選民90%以上的選區中,當時的平均等候時間為51分鍾;而在白人占全體選民90%以上的選區中,其平均等候時間卻隻為6分鍾。
此等數字的對比,在現任共和黨州長坎布(Brian
Kemp)2018年競選時曾以”球證兼球員”(當時他主管選舉事務)身份參賽勝出的喬治亞州,當然難免引起選民非議,認為這是壓製(民主黨)選民投票的行為。
喬治亞州一處提早投票票站外大排長龍,排隊的人以少數族裔為多。(美聯社)
阻人投票全國第一?
在2018年,由兩黨組成的獨立聯邦機構”美國民權委員會”(U.S. Commission on Civil
Rights)就曾給予喬治亞州一個”全國第一”:在所有以往曾因壓製少數族裔選民投票而要受聯邦政府監督的州份當中,喬治亞州是唯一一個將五大普遍壓製選民投票的方法都盡數采納的州,其中包括”選民證件要求”、”公民身份證明要求”、”清理選民名冊”、”減少提早投票”,以及”關閉票站”。
在2018年的州長選舉之中,坎布以約5.5萬票之差擊敗了其民主黨對手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有趣”的是,在選戰最後一個月,坎布將5.3萬位主要屬少數族裔的選民登記申請扣起,指他們的數據與政府記錄並不”完全相符”——這”完全相符”的標準極高,串錯字、中間名字省去、連字符(-)的有無等些微差別都可被當作不相符。
紐約大學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的一項研究更顯示,有色人種占2018年因”完全相符”要求而被除名的選民的80%。
清理選民名冊可左右選情
而早在2017年,坎布就曾清理了選民名冊上的56萬名選民。根據喬治亞州的法例,如果選民多次大選沒有投票,而沒有響應政府的信件的話,就會喪失選民登記身份——政府將因此認為他們已搬遷、死亡、入獄。
然而,根據翌年一項由美國公共傳媒(APM)進行的調查,估計當中有約10.7萬名被除名的選民是被錯誤除名。同時,APM在2018年的選後分析顯示,在艾布拉姆斯大贏對手10個百分點以上的選區占被除名選民選區的47%,而相關選區占總票數比例隻得39%;相較之下,坎布大勝對手的選區占總票數的約51%,但其占被除名選民選區的比例隻得43%。可見被除名者皆集中於民主黨選區。
由於坎布與艾布拉姆斯的得票極其接近,此等小規模差距似乎已足以影響當年的選情。即使坎布並非真的有意清理對手的選民,可是其”球證兼球員”的身份也難免讓人有感不公。
同樣的情況在本年大選中似乎又再出現。在2019年底,共和黨控製的喬治亞州州政府一共去除了31萬名選民的選民身份。可是,根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本年9月公布的研究,當中有63.3%被除名的選民是被錯誤除名。此前的一宗官司,其實已將此31萬被除名人士當中2.2萬名的選民資格延續至2021年底,可見清理選民名冊確有”過份”之處。
層出不窮的選舉操作
除了清理選民名冊之外,喬治亞州嚴格的”有照片身份證明”規定,在沒有身份證製度的美國,也被指導致少數族裔更難投票。
而根據喬治亞州媒體《亞特蘭大憲法日報》(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2018年公布的統計,從2012年以來,總共有214個票站被關,而在票站有所減少的53個縣中,有30個的非裔人口占總人口至少25%。這也許就解釋了為何排隊等候投票的人往往集中在少數族裔選區。
本年在特朗普不斷鼓吹郵寄選票造成選民欺詐的背景下,兩黨選民都擔心郵寄選票會出問題,於是不顧染疫風險親身投票。配合本來已人滿為患的票站,這就間接使少種族裔更難投票。
在此次大選之中,喬治亞州的兩席聯邦參議員席位都一同出選。根據選情分析網站庫克政治報告(Cook Political
Report)的評分,兩席都屬於搖擺席位,與該州總統戰場的選舉人票一般,有可能會落入民主黨手中。
雖然在民意上,兩黨看似勢均力敵,可是主導州政府的共和黨,有了上述疑似壓製選民投票的多番操作,也可說是已經贏在起跑線,民主黨要越過這個先天劣勢,也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