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重磅預言!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重磅預言!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文章來源: 今周刊 於 2020-06-03 10:00: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兩位大師級人物,即使幾個月足不出戶,每天關注思考的,依舊是國際經濟局勢脈動。   圖:今周刊/提供

採訪這天,馬丁沃夫(Martin Wolf)已經在英國倫敦的家裡,工作了超過2個月。

他任職的《金融時報》,3月間決定將日常業務全麵移往線上,讓員工不必冒著感染新冠病毒風險通勤,即使是這位74歲的首席經濟評論家,也不例外。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還是一樣,隻是不再去辦公室、不再開會、不再出國。我不太在乎這些,但生活確實因此大為改變,」馬丁沃夫稍作停頓,若有所思似地下了結論:「我認為,這些改變可能是永久性的。」

8000公裡外的美國加州,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奧伯斯費爾(Maurice Obstfeld)執教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同樣在3月中暫停實體教學。5月下旬,他透過視訊告訴《今周刊》,即使人類在年底恢複過去的生活習慣,「有些事,仍將在這場疾病過後永遠改變。」

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一位是受無數經濟學者、財經官員推崇的「全球最優秀經濟評論家」;另一位,則是在加入IMF前,曾擔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白宮經濟顧問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總體經濟學家」。兩位大師級人物,即使幾個月足不出戶,每天關注思考的,依舊是國際經濟局勢脈動;他們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所說的「永久性改變」,當然也不會隻是「遠距工作」這類技術層次現象。

兩位大師的連串預言,要從多數民眾最關切的經濟複甦型態開始談起。

經濟複甦模式,最不可能就是V型

任職IMF期間負責撰寫《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成長幅度的奧伯斯費爾毫不猶豫地說:「我不認為會有V型複甦!」他大致讚同IMF預測:全球經濟至少要到2021年才可能恢複到疫情前水準。

馬丁沃夫的看法更為保守,「事態已逐漸清晰,顯然明年會有些複甦,但並非完全複甦,也不會是V型複甦。可能是W、U、或漏鬥形狀。」他說,「樂觀一點看,今年下半年經濟將有複甦,但不是非常強勁,也不必期待回到疫情前。如果我們夠幸運,在2022年,將會恢複到之前的水準。」

在這裡,馬丁沃夫主動拋出問題:「我們應該要問,這場危機是否大到足以動搖既有慣性;疫情之後,這個世界還是過去那個『正常』的世界嗎?」

美中溷戰,國際「權力真空」至少十年

馬丁沃夫口中的「正常世界」,是指二次大戰後被打造出來,且占有優勢地位的世界觀:西方國家主導經濟、美國是世界強權、民主是值得學習的政治體製、認同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效益。

早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雙方更是不斷隔空交火、相互指責,雙方關係陷入40年來最低點。5月底,當中國決定製定「港版國安法」,川普火速授權行政部門展開程序,取消美國賦予香港一切不同於中國的特殊待遇;2天後,中國傳出暫停進口美國農產品的消息……。

除了對中國不假辭色,疫情期間,川普也多次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受中國操縱隱匿疫情;5月29日更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中止與WHO的關係,並將對WHO的捐款轉往全球其他公共衛生項目。「正常」時期盡量避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歐盟,這回則是意外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美國「避免會削弱國際合作成果的行為」,並唱反調似地承諾加碼捐助WHO。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加州華人觀浪悲劇:女兒被浪卷走 父營救卻不幸去世
中國房價10月再崩 民眾:房子變錢難如登天
華裔80後女競選洛杉磯市長:免費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貧困
鐵娘子前總理被判死刑 鎮壓學生起義血洗1400人命
反轉!妻女來美2天失聯 報警又遭指外遇 他自曝“被騙”…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對日本報複行動升級,意圖起到震懾作用
中日會晤:中方官員雙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頭聽訓…
解放軍發片:來吧!槍已上膛 劍已出鞘 時刻準備打勝仗
日本71歲女兒殺死102歲母親震驚全國 稱“我太累了”
粉川普卻被逼到關門?華人老字號的“美國夢噩夢”
“中國發布旅行警告後,有些人不聽話!”
前財長辭職:向愛潑斯坦請教追求中國美女教授
取消日韓學曆,這不是在報複日本
高市早苗致中日外交風波: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麽?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難逃一劫!Google執行長示警
美韓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煉法 中國稀土長城恐破功
川普後院失火,還有餘力外顧嗎?
全美瘋傳 特朗普和克林頓有私情?愛潑斯坦弟弟否認
俞敏洪連發10條南極遊視頻 郵輪曝光 約148萬/人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楊振寧先生想說什麽?
零元購衝入加州珠寶店打砸搶 店主毫不猶豫開槍…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重磅預言!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今周刊 2020-06-03 10:00:27


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兩位大師級人物,即使幾個月足不出戶,每天關注思考的,依舊是國際經濟局勢脈動。   圖:今周刊/提供

採訪這天,馬丁沃夫(Martin Wolf)已經在英國倫敦的家裡,工作了超過2個月。

他任職的《金融時報》,3月間決定將日常業務全麵移往線上,讓員工不必冒著感染新冠病毒風險通勤,即使是這位74歲的首席經濟評論家,也不例外。

「我現在的工作內容還是一樣,隻是不再去辦公室、不再開會、不再出國。我不太在乎這些,但生活確實因此大為改變,」馬丁沃夫稍作停頓,若有所思似地下了結論:「我認為,這些改變可能是永久性的。」

8000公裡外的美國加州,前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奧伯斯費爾(Maurice Obstfeld)執教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同樣在3月中暫停實體教學。5月下旬,他透過視訊告訴《今周刊》,即使人類在年底恢複過去的生活習慣,「有些事,仍將在這場疾病過後永遠改變。」

馬丁沃夫與奧伯斯費爾,一位是受無數經濟學者、財經官員推崇的「全球最優秀經濟評論家」;另一位,則是在加入IMF前,曾擔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白宮經濟顧問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總體經濟學家」。兩位大師級人物,即使幾個月足不出戶,每天關注思考的,依舊是國際經濟局勢脈動;他們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所說的「永久性改變」,當然也不會隻是「遠距工作」這類技術層次現象。

兩位大師的連串預言,要從多數民眾最關切的經濟複甦型態開始談起。

經濟複甦模式,最不可能就是V型

任職IMF期間負責撰寫《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成長幅度的奧伯斯費爾毫不猶豫地說:「我不認為會有V型複甦!」他大致讚同IMF預測:全球經濟至少要到2021年才可能恢複到疫情前水準。

馬丁沃夫的看法更為保守,「事態已逐漸清晰,顯然明年會有些複甦,但並非完全複甦,也不會是V型複甦。可能是W、U、或漏鬥形狀。」他說,「樂觀一點看,今年下半年經濟將有複甦,但不是非常強勁,也不必期待回到疫情前。如果我們夠幸運,在2022年,將會恢複到之前的水準。」

在這裡,馬丁沃夫主動拋出問題:「我們應該要問,這場危機是否大到足以動搖既有慣性;疫情之後,這個世界還是過去那個『正常』的世界嗎?」

美中溷戰,國際「權力真空」至少十年

馬丁沃夫口中的「正常世界」,是指二次大戰後被打造出來,且占有優勢地位的世界觀:西方國家主導經濟、美國是世界強權、民主是值得學習的政治體製、認同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效益。

早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雙方更是不斷隔空交火、相互指責,雙方關係陷入40年來最低點。5月底,當中國決定製定「港版國安法」,川普火速授權行政部門展開程序,取消美國賦予香港一切不同於中國的特殊待遇;2天後,中國傳出暫停進口美國農產品的消息……。

除了對中國不假辭色,疫情期間,川普也多次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受中國操縱隱匿疫情;5月29日更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中止與WHO的關係,並將對WHO的捐款轉往全球其他公共衛生項目。「正常」時期盡量避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歐盟,這回則是意外地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美國「避免會削弱國際合作成果的行為」,並唱反調似地承諾加碼捐助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