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邱海波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武漢市現在醫療資源相對更加充分了,截至當天,10家集中收治重症病人的定點收治醫院,已有將近1千張的空床,達到“床等病人”的狀態。
而就在前幾天,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的2月21日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胡亞波表示,準備進一步對方艙醫院擴容,計劃再建19家,不斷提高方艙醫院救治病人的能力。
有網友據此提出疑問,既然已經“床等人”了,為什麽還要建19家方艙醫院?
繼續建方艙醫院,是在傳染源上下功夫
截至2月21日,武漢已經開艙了13家方艙醫院,可以提供救治的床位達到了13348張,已經使用9313張,前期存在的患者收治難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役裏,如果把傳染源有效控製住,一周之內我們就可能看到明確的效果。”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寧毅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防控主要有三點:第一控製傳染源,第二切斷傳播途徑,第三保護易感人群,包括接種疫苗、增加抵抗力等。就目前來看,短期之內第三點實現不大可能,所以防控重點主要在前兩點上。
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確診病人以及暫時沒有症狀的隱性感染者。前期防控重點是對收治到醫院的病人進行救治,一些輕症患者、疑似病例、隱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隔離,這些傳染源在醫院外,就還有繼續傳播的機會。
方艙醫院的投用,使得醫院收治的病人群體結構發生了變化:開始從確診的重症病人為主,之後以確診病人為主,包括輕症病人,現在變成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都包含在內的結構。寧毅教授說:“這種巨大的變化,以及接下來再建19家方艙醫院,都是在控製傳染源上下功夫,讓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等潛在的傳染源有更好的隔離,這都有利於控製住傳染源,防控疫情進一步擴散。在傳染病控製的過程中,控製傳染源極為重要,直接為醫療端減壓。”
“床等人”主要是危重病人
“我注意到‘床等人’主要是危重病人,前一段危重病人病死率高主要是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搶救。建方艙醫院,可以擴大收治輕症的容量,讓患者得到及時救治。”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新冠肺炎的患者中,輕症的比例非常高,輕症患者、疑似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如果不控製、不收治,繼續留在醫院外,就有可能繼續傳播,曾光表示:“繼續建方艙醫院,也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
此前2月2日,根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的要求,武漢各城區進行“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這四類人員是: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在21日的發布會上,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也表示,從疫情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雖然有一些積極的變化,新增確診病例在減少、發熱門診每天門診量也在減少,但是疫情仍然嚴峻,對床位需求還比較大,疫情防控仍然處在一個關鍵的窗口期。下一步還要精準研判疫情的發展走勢,根據實際需要做好方艙醫院、隔離點的工作。守住“床等人”的底線,讓病人不再為住院難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