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當年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圖)

當年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文章來源: 果殼網 於 2020-02-26 18:24: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什麽時候才能結束?這大概是目前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

這場疫情,時不時被拿來與 17 年前的 SARS 相比較。SARS 冠狀病毒於 2002 年 11 月登陸中國廣東,引爆中國後迅速傳播至越南、新加坡等周邊國家,最終傳播至全球 29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數據,截止至 2003 年 7 月,全球共有 8096 例確診,其中 774 人死亡。

關於 17 年前的非典,你的記憶還有多少 | 攝影:任晨鳴 / 鳳凰網

那麽,當年的 SARS,最終是怎麽消失的呢?

SARS 何時來,何時去?

初露端倪

2003 年 2 月 11 日,WHO 收到一份中國衛生部的報告,其中記述了一種急性呼吸係統綜合征。報告稱,廣東省已經出現 305 例病例,其中 5 人死亡。回溯性研究認為,首個病例發生在 2002 年 11 月 16 日。人們對於這種疾病尚不了解,僅能確定這不是某種流感,而且患者的症狀為非典型肺炎(SARS 其實是 非典型肺炎 的一種)。

第一例被公開報道的 SARS 患者是一名 64 歲的廣東醫生[2]。這位患者於 2003 年 2 月 21 日前去香港觀光旅遊,並且入住了酒店 M。5 天前在廣東時他就略感不適,到了香港邊玩邊逛一天後,患者症狀加重,並因呼吸衰竭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他先前曾在廣東救治過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他告訴醫生,擔心自己染上了 非常致命的疾病 。

隨後,SARS 在與他接觸的家人、同酒店的遊客、診治他的醫務工作者之間聚集性暴發,由此 SARS 在香港流行開來。同住旅館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無意間又將 SARS 帶到了加拿大、美國、新加坡、越南和愛爾蘭等國(圖 1)。最終,全世界有 29 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 SARS 病例。

為 SARS 冠狀病毒 連通世界 的酒店 M|參考文獻 [ 1 ]

全球暴發

2003 年 3 月中旬,WHO 定義了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等,並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也就是 SARS。同時,WHO 發布了全球警報[3],宣布 SARS 已經成為 全球性的健康威脅,需要聯合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共同遏製疾病的流行。在進一步明確病原體之前,WHO 建議隔離 SARS 患者。鑒於 SARS 在中國、新加坡、加拿大局部流行,WHO 建議,在暴發地區起飛的航線,航空公司對乘客進行健康檢查;4 月,WHO 發布了多份旅遊建議。

雖然在廣東的 2 例死亡病例中發現了衣原體感染,因而衣原體曾一度被認為是 SARS 的病原,但隨著病例越來越多,研究者們逐漸鎖定了 真凶 。4 月 16 日,在完成基因組測序之後[4],他們宣布,這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SARS-CoV至此,當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終於露出了真麵目。另外,在 5 月 23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野味市場的果子狸中檢測到了與 SARS 病毒高度相關的病毒;加上前期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都是餐飲業人員,這項研究進一步推進了 SARS 暴發與食用野生動物的關係。

SARS 的疫情在 5 月初達到高峰。4 月 23 日,全球總共報告了超過 4000 例病例,4 月 28 日達到 5000 例,5 月 2 日超過 6000 例,5 月 8 日超過 7000 例平均每天新增約 200 例。隨後,新增感染的速度減緩;直到 6 月,新增數已減少至每日幾例。

根據 WHO 數據繪製的 SARS 病例(橙色)和死亡病例(紅色)曲線 | Phoenix7777 / Wikimedia Commons

與此同時,WHO 陸續將多個城市從 最近發生本地傳播的地區 名單中刪除。6 月 24 日,對於疫情暴發最嚴重的北京,WHO 取消了對北京的旅行建議,同時將其從本地傳播地區的名單中刪除;此時,距離北京最後一例確診病人被隔離,已經過去了超過 20 天。在將加拿大多倫多、中國台灣從本地傳播地區名單中刪除之後,2003 年 7 月 5 日,WHO 宣布,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控製了 SARS 的暴發,但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小規模暴發

2003 年下半年至 2004 年上半年,大規模的 SARS 流行結束,但仍發生了 4 次小規模的暴發。其中 3 起與研究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有關,1 起與接觸中間宿主(如果子狸)有關。所以,嚴格控製致病的病毒株[5]、控製可能的動物中間宿主,對預防 SARS 再發極為重要。

自 2004 年中至今,全球未再有新的 SARS 病例報道。

關於 SARS 消失的猜想

從 2002 年 11 月到 2003 年 7 月,從初露端倪到幾乎絕跡,SARS 耗時整整 9 個月。SARS 最終為何會消失?17 年過去,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以下幾個因素和猜測,可以為我們提供諸多啟發。

隔離防疫的成果

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傳染具有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在尚無疫苗保護易感人群的情況下,隻有對作為傳染源的 SARS 患者進行嚴格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例如,穿戴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手套、防護服,洗手等),方可控製病毒的擴散。

在 2003 年 3 月 WHO 發布全球警報前,新加坡的第一例 SARS 病例就已經住院治療了。因為沒有接到預警,患者入住了沒有隔離措施的普通病房,院內感染了 20 餘名接觸者。而在醫院采取了嚴格的感染控製後,再也沒有院內 SARS 的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醫院的感染控製放鬆,SARS 即可再發,加拿大 SARS 疫情的二次暴發就與此有關。2003 年 3 月,接診 SARS 患者的一家醫院,由於感染控製不到位、沒有排查出所有的 SARS 患者並隔離,導致了同醫院的一名骨折患者感染了 SARS 病毒。隨後,這名不知情的患者轉院,於 5 月引發了另一家醫院的聚集感染[6]。嚴格且持續的感染控製,特別是在醫院等易感人群密集的場所的隔離防護,對控製 SARS 至關重要。

病毒自身有弱點

SARS 感染的早期,病毒的傳播能力較弱;在出現症狀後 6~11 天,呼吸係統症狀嚴重時,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 SARS 病毒量也達到峰值[7],病毒的傳染能力強。這也是為何醫護人員(尤其是進行氣管插管的耳鼻喉及麻醉科大夫)在 SARS 中更容易中招。

但同時,SARS 病毒這種在感染早期傳染力較低、在病情加重時傳染力較高的特點,有利於醫療人員盡早識別患者,在傳染性增強之前就采取防範措施,從而防控 SARS 病毒的傳染。如果 SARS 冠狀病毒變得更為狡猾,在早期傳染力就比較高,這種情況下,早期患者很可能因為症狀不典型從而難以被辨別出來,病毒就會悄無聲息地迅速傳染給易感人群。

電鏡下的冠狀病毒 | Dr. Fred Murphy / CDC

另外,SARS 病毒傳染二代病例之後,再傳 3~4 代的情況比較少,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的致病力會隨著代際的傳播而逐漸降低。否則,以 SARS 病毒 9.6% 的病死率,在全世界大流行後,可能會有無數家庭遭遇家破人亡的慘劇。

季節性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幾乎無所不在,但是能感染人類、乃至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隻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在溫帶,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係統感染主要發生在冬季(當然,秋季或者春季也有發病的小高峰),這看起來像是特定氣候作用下的結果。但實際上,冠狀病毒的感染在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隻是到了冬季,大家都聚集在屋裏取暖,加上各種節日的人員流動,更有利於病毒的傳播。每到冬季,醫院的呼吸科及各個科室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處於全年的高位水平。

因而,也有人猜測,SARS 冠狀病毒在夏季戛然而止,是因為天氣變熱了。不過,氣溫的逐漸升高、患病人數的逐漸下降,這兩者是否為因果關係尚不得知;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研究,來確定還有沒有其他的幹擾因素。

位於深圳市中心公園的非典紀念碑 | Sparktour / Wikimedia Commons

病毒比人類的存在更為古老,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也不知道它為何而去。人類在一場場病毒和生活的賭博中,能夠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盡管 SARS 病毒和這次的新冠病毒有所不同,但盡早發現疫情、嚴格隔離控製、研究病毒特點、追蹤病原起始,這些來自 17 年前的經驗,也是這個冬天的寶貴財富。

希望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沒有一個盛夏是不會到來的。

×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小紮開2億讓他跳槽 庫克連挽留的嚐試都沒有做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24小時討論排行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印度航空墜機事件:為何駕駛艙錄音讓事情更加撲朔迷離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川普重課30%關稅!歐盟警告反製,馮德萊恩:仍盼8/1前達協議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川普嗆開征30%關稅,墨西哥怒批:不公平協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當年的SARS,是因為夏天到來才消失的嗎?

果殼網 2020-02-26 18:24:55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什麽時候才能結束?這大概是目前所有人都在關注的問題。

這場疫情,時不時被拿來與 17 年前的 SARS 相比較。SARS 冠狀病毒於 2002 年 11 月登陸中國廣東,引爆中國後迅速傳播至越南、新加坡等周邊國家,最終傳播至全球 29 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數據,截止至 2003 年 7 月,全球共有 8096 例確診,其中 774 人死亡。

關於 17 年前的非典,你的記憶還有多少 | 攝影:任晨鳴 / 鳳凰網

那麽,當年的 SARS,最終是怎麽消失的呢?

SARS 何時來,何時去?

初露端倪

2003 年 2 月 11 日,WHO 收到一份中國衛生部的報告,其中記述了一種急性呼吸係統綜合征。報告稱,廣東省已經出現 305 例病例,其中 5 人死亡。回溯性研究認為,首個病例發生在 2002 年 11 月 16 日。人們對於這種疾病尚不了解,僅能確定這不是某種流感,而且患者的症狀為非典型肺炎(SARS 其實是 非典型肺炎 的一種)。

第一例被公開報道的 SARS 患者是一名 64 歲的廣東醫生[2]。這位患者於 2003 年 2 月 21 日前去香港觀光旅遊,並且入住了酒店 M。5 天前在廣東時他就略感不適,到了香港邊玩邊逛一天後,患者症狀加重,並因呼吸衰竭被送進重症監護病房。他先前曾在廣東救治過非典型肺炎的患者,他告訴醫生,擔心自己染上了 非常致命的疾病 。

隨後,SARS 在與他接觸的家人、同酒店的遊客、診治他的醫務工作者之間聚集性暴發,由此 SARS 在香港流行開來。同住旅館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無意間又將 SARS 帶到了加拿大、美國、新加坡、越南和愛爾蘭等國(圖 1)。最終,全世界有 29 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 SARS 病例。

為 SARS 冠狀病毒 連通世界 的酒店 M|參考文獻 [ 1 ]

全球暴發

2003 年 3 月中旬,WHO 定義了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難等,並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也就是 SARS。同時,WHO 發布了全球警報[3],宣布 SARS 已經成為 全球性的健康威脅,需要聯合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共同遏製疾病的流行。在進一步明確病原體之前,WHO 建議隔離 SARS 患者。鑒於 SARS 在中國、新加坡、加拿大局部流行,WHO 建議,在暴發地區起飛的航線,航空公司對乘客進行健康檢查;4 月,WHO 發布了多份旅遊建議。

雖然在廣東的 2 例死亡病例中發現了衣原體感染,因而衣原體曾一度被認為是 SARS 的病原,但隨著病例越來越多,研究者們逐漸鎖定了 真凶 。4 月 16 日,在完成基因組測序之後[4],他們宣布,這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SARS-CoV至此,當年的新型冠狀病毒終於露出了真麵目。另外,在 5 月 23 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野味市場的果子狸中檢測到了與 SARS 病毒高度相關的病毒;加上前期超過三分之一的病例都是餐飲業人員,這項研究進一步推進了 SARS 暴發與食用野生動物的關係。

SARS 的疫情在 5 月初達到高峰。4 月 23 日,全球總共報告了超過 4000 例病例,4 月 28 日達到 5000 例,5 月 2 日超過 6000 例,5 月 8 日超過 7000 例平均每天新增約 200 例。隨後,新增感染的速度減緩;直到 6 月,新增數已減少至每日幾例。

根據 WHO 數據繪製的 SARS 病例(橙色)和死亡病例(紅色)曲線 | Phoenix7777 / Wikimedia Commons

與此同時,WHO 陸續將多個城市從 最近發生本地傳播的地區 名單中刪除。6 月 24 日,對於疫情暴發最嚴重的北京,WHO 取消了對北京的旅行建議,同時將其從本地傳播地區的名單中刪除;此時,距離北京最後一例確診病人被隔離,已經過去了超過 20 天。在將加拿大多倫多、中國台灣從本地傳播地區名單中刪除之後,2003 年 7 月 5 日,WHO 宣布,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控製了 SARS 的暴發,但仍然需要保持警惕。

小規模暴發

2003 年下半年至 2004 年上半年,大規模的 SARS 流行結束,但仍發生了 4 次小規模的暴發。其中 3 起與研究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有關,1 起與接觸中間宿主(如果子狸)有關。所以,嚴格控製致病的病毒株[5]、控製可能的動物中間宿主,對預防 SARS 再發極為重要。

自 2004 年中至今,全球未再有新的 SARS 病例報道。

關於 SARS 消失的猜想

從 2002 年 11 月到 2003 年 7 月,從初露端倪到幾乎絕跡,SARS 耗時整整 9 個月。SARS 最終為何會消失?17 年過去,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以下幾個因素和猜測,可以為我們提供諸多啟發。

隔離防疫的成果

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傳染具有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在尚無疫苗保護易感人群的情況下,隻有對作為傳染源的 SARS 患者進行嚴格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例如,穿戴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手套、防護服,洗手等),方可控製病毒的擴散。

在 2003 年 3 月 WHO 發布全球警報前,新加坡的第一例 SARS 病例就已經住院治療了。因為沒有接到預警,患者入住了沒有隔離措施的普通病房,院內感染了 20 餘名接觸者。而在醫院采取了嚴格的感染控製後,再也沒有院內 SARS 的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醫院的感染控製放鬆,SARS 即可再發,加拿大 SARS 疫情的二次暴發就與此有關。2003 年 3 月,接診 SARS 患者的一家醫院,由於感染控製不到位、沒有排查出所有的 SARS 患者並隔離,導致了同醫院的一名骨折患者感染了 SARS 病毒。隨後,這名不知情的患者轉院,於 5 月引發了另一家醫院的聚集感染[6]。嚴格且持續的感染控製,特別是在醫院等易感人群密集的場所的隔離防護,對控製 SARS 至關重要。

病毒自身有弱點

SARS 感染的早期,病毒的傳播能力較弱;在出現症狀後 6~11 天,呼吸係統症狀嚴重時,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 SARS 病毒量也達到峰值[7],病毒的傳染能力強。這也是為何醫護人員(尤其是進行氣管插管的耳鼻喉及麻醉科大夫)在 SARS 中更容易中招。

但同時,SARS 病毒這種在感染早期傳染力較低、在病情加重時傳染力較高的特點,有利於醫療人員盡早識別患者,在傳染性增強之前就采取防範措施,從而防控 SARS 病毒的傳染。如果 SARS 冠狀病毒變得更為狡猾,在早期傳染力就比較高,這種情況下,早期患者很可能因為症狀不典型從而難以被辨別出來,病毒就會悄無聲息地迅速傳染給易感人群。

電鏡下的冠狀病毒 | Dr. Fred Murphy / CDC

另外,SARS 病毒傳染二代病例之後,再傳 3~4 代的情況比較少,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的致病力會隨著代際的傳播而逐漸降低。否則,以 SARS 病毒 9.6% 的病死率,在全世界大流行後,可能會有無數家庭遭遇家破人亡的慘劇。

季節性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幾乎無所不在,但是能感染人類、乃至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隻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在溫帶,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係統感染主要發生在冬季(當然,秋季或者春季也有發病的小高峰),這看起來像是特定氣候作用下的結果。但實際上,冠狀病毒的感染在任何季節都可能發生。隻是到了冬季,大家都聚集在屋裏取暖,加上各種節日的人員流動,更有利於病毒的傳播。每到冬季,醫院的呼吸科及各個科室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處於全年的高位水平。

因而,也有人猜測,SARS 冠狀病毒在夏季戛然而止,是因為天氣變熱了。不過,氣溫的逐漸升高、患病人數的逐漸下降,這兩者是否為因果關係尚不得知;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研究,來確定還有沒有其他的幹擾因素。

位於深圳市中心公園的非典紀念碑 | Sparktour / Wikimedia Commons

病毒比人類的存在更為古老,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也不知道它為何而去。人類在一場場病毒和生活的賭博中,能夠贏得的全部東西,就是知識和記憶。盡管 SARS 病毒和這次的新冠病毒有所不同,但盡早發現疫情、嚴格隔離控製、研究病毒特點、追蹤病原起始,這些來自 17 年前的經驗,也是這個冬天的寶貴財富。

希望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沒有一個盛夏是不會到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