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湯唯被吐槽,但朱亞文和導演這麽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隨著《大明風華》的播出,湯唯的造型、演技被吐槽,朱棣的下線方式、“朱氏一家人”的家庭化敘事風格等,也成為焦點話題。新京報記者專訪導演張挺和劇中朱瞻基的飾演者朱亞文[微博],他們對這些話題進行了回應。



朱亞文飾演朱瞻基。圖片來自網絡

  新京報:湯唯的電視劇首秀造型被吐槽,你對她的創作狀態做何評價?

  朱亞文:美不美,好不好,各有所愛各有評判。對我來說,隻要我們的人物關係建立了,隻要她在我麵前出現,就都是好的。我不能揣測或者對比這樣的造型美不美,就像我們之前合作電影《黃金時代》,我哪知道蕭紅應該長成什麽樣子?當她站在我麵前,她就是蕭紅。



湯唯的演技和造型均被觀眾吐槽。圖片來自網絡

  新京報:這次選湯唯做女主,是否有“水土不服”的擔憂?

  張挺:沒有擔憂,關鍵問題是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之間的不同。電視劇演員反應很快,因為每天的拍攝量很大,經驗更豐富,電影演員的表情不會過分複雜,習慣演電影的演員表情會比較收斂,但是電視劇中就顯得單一。所以演不好的話就變成“死臉”。實際上湯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對得起自己的角色。

  新京報:朱瞻基的出場被網友評價為“廠裏廠氣”的大明皇孫,你怎麽看?

  朱亞文:我能理解觀眾對這個角色的“誤解”,但是這種角色的創作,其實是符合朱瞻基的秉性和身份,這隻是他的保護色。角色初期的設定是朱瞻基處於爺爺朱棣的遮護之下,在二叔、三叔、朝野的控製之下,不得不展現出玩世不恭和少不得誌的狀態,我在表演時也選擇用較為輕浮的聲音和鬆弛的表演狀態去完成前期皇孫的人物塑造。每個人物角色都像輪班站崗,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前台。其中裹挾著的最大事件就是靖難遺孤的複仇,從中可以看到朱棣對靖難的反思。這在戲劇結構上非常有趣,每個人物的命運都是大起大落。它不是慢慢悠悠給你抻到60集,最後再來一個斷崖式的大結局。

  新京報:這部劇給人最大的新鮮感是演出了皇家的尋常煙火氣,朱瞻基跟不可一世的朱棣、漢王插科打諢,感覺脫了那身華服就是胡同裏普通一家人的日常。你相信皇家真的可以這麽毫無等級和戒備的生活嗎?

  朱亞文:你看到的就是導演做到的,我們在開拍之前,讀劇本的時候,導演就說他寫的並不是明朝皇帝,他寫的是明朝第一家庭,他是想把在曆史事件背後的家庭糾紛是怎麽交流呈現出來。包括稱呼都是爹、二叔,像這樣沒有階級的稱呼,我從一開始就相信也不會懷疑,因為在劇作裏他們就是父母,如果我懷疑了就是這關係裏的敗筆。因為我這個角色是最需要去串聯這些人物關係的,如果我自己都懷疑,那麽這一點就不存在了。比如說我們不喜歡漢王,但他有身份、有爵位、地位、兵權。但我還是他大侄子,在表演上我就要想辦法示弱,要在這種強權麵前生存下去。

  新京報:劇中朱瞻基對孫若微的感情貫穿了始終,你認為朱瞻基究竟是喜歡孫若微哪一點?

  朱亞文:我這個皇帝當得比較苦,一生都在揣測孫若微到底愛不愛我。孫若微給朱瞻基密封的生存環境開了一條口子,讓他透了一口氣,跟這個女人在一起讓他可以暫時忘掉背後的那些人。朱瞻基一直希望得到認可,被爺爺、父親,也被孫若微認可。求認可是這個人物身上的軟肋。

  導演解疑答惑:

  不寫宮鬥是因為太殘酷

  以“家長裏短”切入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這段曆史,在導演張挺看來,“曆史”除了結果以外,還提供給後人一種對“過程”猜測的可能性,曆史也是古代與當代人的一種對話,是當代人通過古人重新觀察自己的一種方式。從《大明風華》中沒有看到很嚴重的後宮鬥爭,是因為張挺認為,明朝的後宮鬥爭比清朝後宮鬥爭殘酷很多。翻開史書和去看大女主戲是兩回事。真正的女人之間的宮鬥,極為血腥。明朝帝王又喜歡吃丹、修道,欲望很重,像“紅丸案”,“移宮案”,每一件事都讓人不寒而栗,把這些東西展示出來給現代人看真的好嗎?

  而且明朝有野蠻的殉葬製度,在宮廷裏麵看起來冠冕堂皇,其實奉行的是“黑暗叢林”的法則,野蠻又殘酷。我不喜歡美化這些劊子手,我也不希望展現人性有多惡,這些黑暗麵,想了解就去讀書。這部戲的主旨,是在講人在情感當中的困境和自我拯救,講人的自我犧牲精神與對國家的獻身,筆墨並不主要放在後宮,真正寫到也是以諷刺和批判居多。

  劇情沒有為朱棣洗白



《大明風華》朱棣。圖片來自網絡

  在《大明風華》中,既有朱棣殺伐鐵腕的展示,也有猶豫、不忍、落淚以及召集自己兒孫讓其共同起誓不能再沾自家人血等戲份,除了強勢、計謀等,劇集也呈現出他內心中的柔軟與懼怕。他趕走了建文帝之後,拉著小孫子坐到金鑾殿的房頂,流了兩行淚對孫子說,“從今天起,爺爺是萬古不易的賊了,我好悔”。他還直接對姚廣孝說,做夢夢到他爹朱元璋,“心裏怕得要死啊,難道我一生的功績,洗不清我的罪名?”

  這些劇情讓朱棣與傳統的帝王形象不同,也被認為有“洗白朱棣”之嫌。對此,張挺表示否認,“沒有洗白,曆史上朱棣自己也不洗白。”任何一個時代裏,武裝叛亂,篡位登基,在儒家倫理史官記載的傳統裏,都不可能是正麵形象,都不會被肯定。“這是朱棣身上的曆史汙點,毋庸置疑。當朝的史官也不會避諱,這是一種誠實的曆史態度,是對後代兒孫負責的一種態度。”

  張挺說,朱棣一生中做的事,實際上都是在彌補,在爭一口氣,雖然是篡位,但是自己能做得更好,他有這樣一種心態。“朱棣要做的比其他皇帝還好,他雄才大略,五征漠北、修建紫禁城、遷都、修《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重新疏通運河,他自信功大於過。他雖是一個有汙點的偉人,但絕不辜負‘永樂大帝’四字的稱號。”張挺認為,古代史官尚可秉筆直書,記錄曆史功過,走到今天,我們更應該撕下皇權外衣,用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已經發生過的人和事。

  朱棣一代人幹了三代事

  至於明朝朱棣這一代真的很窮嗎?張挺認為朱棣這個皇帝,他像獅子和老虎一樣,對自己的死亡有高度的精密設計,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他知道自己最後一次征戰非常凶險,六十五歲高齡,苦戰不退,親自上陣,死於榆木川,為自己在曆史上完成了一個定位。所謂“天子死社稷”。



《大明風華》的爭鬥都放在明麵上。圖片來自網絡

  明朝的財政很成問題,不是一個“窮”字那麽簡單,涉及政府財政預算問題。明朝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比如說收上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如果不打仗就沒問題,打仗會花很多錢。永樂一朝,五次北征、修陵、修城、編書、修運河等,每年財政預算赤字高漲,朝廷就隻能增發貨幣。我們都知道明朝的“寶鈔”,發行過度就帶來通貨膨脹,為了解決通貨膨脹隻有繼續打仗。明朝不是窮,是朱棣愛折騰。這種“大帝”,一代人幹三代人的事,是所謂的曆史發動機。

  新京報記者 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