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詭異!中國一幅古畫 放大10倍,竟然發現了...(組圖)

詭異!中國一幅古畫 放大10倍,竟然發現了...

文章來源: 國學之美 於 2019-10-12 12:16: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繁榮景象,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後來在明代的時候,著名畫家仇英畫了一幅《南都繁會圖》,描繪的是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然而這幅500年前的古畫中,放大10倍後卻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真夠詭異的,難道是穿越了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幅畫的曆史,作者仇英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沒怎麽上過學,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漆工,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明代著名的繪畫大師,他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仇英畫《南都繁會圖》的具體時間不明,但是根據仇英的生平,可以推斷出這幅畫大約是在1520年左右畫的,已有大約500年曆史。

明代畫家仇英

這幅畫長350厘米,縱44厘米,被珍藏在國家博物館,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但是這幅畫因為時間久遠,磨損得很厲害,很多地方已經模糊的看不清楚了,所以博物館就把它保存起來,一直沒有展覽過。直到南京為了開發秦淮河文化資源,兩次前往北京求此畫,在國家博物館的幫助下,才獲得了這幅畫的掃描件,我們才得以看到這幅古畫。

《南都繁會圖》中生動地描繪了明朝永樂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商業興盛。畫麵中出現了郊區、農田、城鎮、街市以及皇宮等地。畫中的建築也非常多,寺廟、衙門、戲台、民宅、牌坊、城門等。商鋪也多,比如茶莊、金銀店、藥店、澡堂、肉行、糧油店等。此外河中還有運糧船、龍舟、漁船等。並且畫麵中還有100多個商店門麵以及牌匾,共出現1000多個身份不同的人物,商人、漁夫、戲子、男女老少等。展現出明代南京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麵。

仇英《南都繁會圖》局部

但是將這幅畫放大10倍後,卻在畫麵的局部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這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南都繁會圖》是500年前畫出來的,那個時候怎麽會有眼鏡這種高科技呢?難道是畫家穿越到古代了嗎?

《南都繁會圖》放大10倍後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翻了幾天資料,終於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眼鏡這種高科技竟然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南宋的作家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這樣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裏說的“靉靆”指的就是老花鏡。趙希鵠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間,這屬於13世紀前半葉,而西方關於眼鏡的最早記載則是13世紀後半葉。而到了明朝,眼鏡就比較常見了,明朝的文學家田藝蘅在《留青日劄》中這樣寫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而西方有關眼鏡的記載時間恰好比中國晚了四五十年,那有沒有可能是由中國傳到西方的呢?那麽是誰在13世紀後半葉把我國的“高科技”帶到國外的呢?南宋於1276年被元朝滅亡,元朝的時候,有個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了中國,後來他把在中國的見聞寫了一本書,叫做《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有這樣的記載:1260年的時候,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都戴眼鏡。馬可波羅在元朝做官17年後,就返回了故鄉意大利。而西方記載的關於眼鏡最早的出現地也是意大利,時間和地點都非常吻和,所以說眼鏡很有可能就是元朝的時候,由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到意大利的。

既然我們在南宋的時候就發明眼鏡了,那麽在明朝畫家仇英的畫作《南都繁會圖》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表兄弟創立的全球最大私募,又要吞下中國公司
東亞女兒最難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著戳破了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受害家屬放棄賠償要求從重判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被判賠償17萬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詭異!中國一幅古畫 放大10倍,竟然發現了...

國學之美 2019-10-12 12:16:31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繁榮景象,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後來在明代的時候,著名畫家仇英畫了一幅《南都繁會圖》,描繪的是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然而這幅500年前的古畫中,放大10倍後卻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真夠詭異的,難道是穿越了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幅畫的曆史,作者仇英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沒怎麽上過學,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漆工,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明代著名的繪畫大師,他與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並稱為“明四家”。仇英畫《南都繁會圖》的具體時間不明,但是根據仇英的生平,可以推斷出這幅畫大約是在1520年左右畫的,已有大約500年曆史。

明代畫家仇英

這幅畫長350厘米,縱44厘米,被珍藏在國家博物館,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但是這幅畫因為時間久遠,磨損得很厲害,很多地方已經模糊的看不清楚了,所以博物館就把它保存起來,一直沒有展覽過。直到南京為了開發秦淮河文化資源,兩次前往北京求此畫,在國家博物館的幫助下,才獲得了這幅畫的掃描件,我們才得以看到這幅古畫。

《南都繁會圖》中生動地描繪了明朝永樂年間,南京秦淮河兩岸的商業興盛。畫麵中出現了郊區、農田、城鎮、街市以及皇宮等地。畫中的建築也非常多,寺廟、衙門、戲台、民宅、牌坊、城門等。商鋪也多,比如茶莊、金銀店、藥店、澡堂、肉行、糧油店等。此外河中還有運糧船、龍舟、漁船等。並且畫麵中還有100多個商店門麵以及牌匾,共出現1000多個身份不同的人物,商人、漁夫、戲子、男女老少等。展現出明代南京繁華、富庶、熱鬧的市井生活畫麵。

仇英《南都繁會圖》局部

但是將這幅畫放大10倍後,卻在畫麵的局部發現了一個戴眼鏡的男人,這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南都繁會圖》是500年前畫出來的,那個時候怎麽會有眼鏡這種高科技呢?難道是畫家穿越到古代了嗎?

《南都繁會圖》放大10倍後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翻了幾天資料,終於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眼鏡這種高科技竟然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南宋的作家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這樣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這裏說的“靉靆”指的就是老花鏡。趙希鵠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間,這屬於13世紀前半葉,而西方關於眼鏡的最早記載則是13世紀後半葉。而到了明朝,眼鏡就比較常見了,明朝的文學家田藝蘅在《留青日劄》中這樣寫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節,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而西方有關眼鏡的記載時間恰好比中國晚了四五十年,那有沒有可能是由中國傳到西方的呢?那麽是誰在13世紀後半葉把我國的“高科技”帶到國外的呢?南宋於1276年被元朝滅亡,元朝的時候,有個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了中國,後來他把在中國的見聞寫了一本書,叫做《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有這樣的記載:1260年的時候,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都戴眼鏡。馬可波羅在元朝做官17年後,就返回了故鄉意大利。而西方記載的關於眼鏡最早的出現地也是意大利,時間和地點都非常吻和,所以說眼鏡很有可能就是元朝的時候,由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到意大利的。

既然我們在南宋的時候就發明眼鏡了,那麽在明朝畫家仇英的畫作《南都繁會圖》中,發現戴眼鏡的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