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28歲小夥頭暈16年,醫生:他腦子被蟲吃了(組圖)

28歲小夥頭暈16年,醫生:他腦子被蟲吃了

文章來源: 杭州交通918 於 2019-09-10 18:52: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大一院”)的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接診了一位28歲的小夥子,他從16年前開始出現癲癇、頭暈等症狀,多次求醫均以“癲癇”治療,然而抗癲癇效果並不理想。 實在扛不住反複頭痛及癲癇發作的他,找到了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在詳細追問病史後,盛吉芳教授得知,小夥子的父親是衢州常山縣有名的獵戶,常年捕蛇,為了讓孩子強身健體,專門抓捕毒性較強的蘄蛇(五步蛇),當即就剖出蛇膽給兒子生吃。

  “蛇膽是名貴藥材,營養價值很高。” 小夥子說,當地有生吃蛇膽或是配白酒衝服的習慣,認為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化痰。 這位“藝高人膽大”的小夥從7歲起在父親的“關愛下”生吃了5年的蛇膽。

  憑借多年的行醫經驗,盛吉芳教授腦中已形成初步診斷——極有可能是寄生蟲感染! 隨後通過寄生蟲抗體檢測也證實了她的判斷:裂頭蚴抗體陽性。該患者為“曼氏裂頭蚴感染”!

  曼氏裂頭蚴 感染途徑多元

  那麽什麽是“曼氏裂頭蚴”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裂頭蚴成長史

  蟲卵期: 在水體中。

      嬰幼兒期(原尾蚴): 主要居住於劍水蚤內。

  青少年期(裂頭蚴): 主要居住於蛇、蛙內,還可在鳥、豬等的體內。

  成年期(成蟲): 主要居住於貓內,也可在狗、虎、豹等動物體內。

      其實,曼氏迭宮絛蟲(也就是成蟲)對人威脅不大,對人產生危害的主要是——裂頭蚴。

  由上圖可知,裂頭蚴是曼氏迭宮絛蟲的一個發育期,若不是進入人體,裂頭蚴就可以循環著傳宗接代,但裂頭蚴進入人體內,通常不能繼續成長發育,不成長也總要幹些事情,結果就在人體內四處流竄、四處破壞。

  蛇類是寄生蟲最多的動物之一,因其喜食青蛙和老鼠,蛇也是裂頭蚴常見的宿主。有研究者曾將田野的蛇解剖,慢慢剝下蛇皮,皮下就有白色的小蟲子像小雨點似的掉下來,肌肉和內髒中也有。

  那裂頭蚴怎麽進入人體內的?

  感染途徑

  1、吃了含有裂頭蚴的生或未熟的蛙、蛇、雞或豬肉等

  民間有生吞活蛙或蝌蚪治療疥腫和疼痛的陋習,生吞蛇膽、生飲蛇血,食用未熟的蛇肉、蛙肉是感染裂頭蚴的主要方式。吃了未完全煮熟(蒸熟、烤熟)的肉類(爆炒田雞、美蛙火鍋、涼拌蛇皮等,往往無法將食物徹底煮熟)。

  2、敷了生蛙肉或生蛇肉

  南方農村曆來有用青蛙肉槌爛生敷貼在皮膚傷口患處,以治療局部潰瘍等疾病的習俗,傳說生蛙肉、蛇肉能清熱解毒。這種民間偏方,往往導致曼氏裂頭蚴感染。

  3、喝了含劍水蚤的生水

       喝生水或誤吞湖塘水,受感染的劍水蚤有機會進入人體。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莫學越王勾踐

  裂頭蚴對高溫相對較為敏感,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裂頭蚴在56℃的溫度下基本堅持不過5分鍾。烹飪時,100℃高溫要燒2分鍾,曼氏裂頭蚴也會死光光。 還有研究表明,-20℃冷凍2小時可以殺死蛙肉中的所有裂頭蚴。

  改變不良習慣,遠離疫水,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貼敷皮膚、傷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蝌蚪等動物,不生吞蛇膽,不飲用生水等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希望大家莫學越王勾踐,可臥薪,莫“嚐膽”!

  所以在此告訴大家四句口訣:

  勿碰生蛙與生蛇,

  生水煮熟方可喝,

  封建陋習切莫行,

  裂頭蚴病遠離你!

  本文為杭州交通91.8綜合發布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

  作者:感染病科 黃淑娟、趙瑞紅,宣傳中心;圖片來自網絡

  指導專家: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教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6年啊! 早查出來病因多好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紅嬋已到暨南大學報到,與院長蘇炳添合影留念
學霸涉嫌槍殺特朗普支持者柯克,親友震驚難以置信
全網都在吵預製菜,吵的到底是什麽?
壞人太多,做新聞要學會“留一手”
2025年,十大內卷行業




24小時討論排行

柯克遇刺 清算在網上幸災樂禍的人 已有數十人被炒
查理·柯克的遺孀:“我永遠不會讓你的傳奇消失”
柯克遇刺 FBI:凶嫌同居跨性別伴侶"極度配合"調查
柯克遭槍擊燒向韓國!千人上街拒絕中國人入境
川普擬對俄重大製裁,王毅:製裁隻會使問題更複雜
外界可能看錯了 川普關稅對美國製造業的正麵效應
柯克之死掀反共圈亂鬥 知名大V遭檢舉 恐吊銷簽證
柯克遭暗殺後 不少人因發表慶祝或嘲諷內容遭開除
重大進展!柯克案凶嫌與跨性別伴侶同居 相貌首曝光
查理·柯克遇害:曾與其辯論的劍橋大學生譴責槍擊事件
烏克蘭成功打擊俄列寧格州煉油廠 火光衝天損失巨大
共軍連兩日南海巡航,對噴菲:引入外部勢力"撐腰"徒勞
中對美晶片展開"歧視,反傾銷"調查,警告:維護國家利益
烏防長透露,2026年烏克蘭將至少需要1200億美元國防開支
柯克之死點燃英國右派怒火!15萬人上街 與警爆衝突
柯克多次發爭議言論 指墮胎是謀殺 加沙沒有飢荒…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8歲小夥頭暈16年,醫生:他腦子被蟲吃了

杭州交通918 2019-09-10 18:52:02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大一院”)的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接診了一位28歲的小夥子,他從16年前開始出現癲癇、頭暈等症狀,多次求醫均以“癲癇”治療,然而抗癲癇效果並不理想。 實在扛不住反複頭痛及癲癇發作的他,找到了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在詳細追問病史後,盛吉芳教授得知,小夥子的父親是衢州常山縣有名的獵戶,常年捕蛇,為了讓孩子強身健體,專門抓捕毒性較強的蘄蛇(五步蛇),當即就剖出蛇膽給兒子生吃。

  “蛇膽是名貴藥材,營養價值很高。” 小夥子說,當地有生吃蛇膽或是配白酒衝服的習慣,認為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化痰。 這位“藝高人膽大”的小夥從7歲起在父親的“關愛下”生吃了5年的蛇膽。

  憑借多年的行醫經驗,盛吉芳教授腦中已形成初步診斷——極有可能是寄生蟲感染! 隨後通過寄生蟲抗體檢測也證實了她的判斷:裂頭蚴抗體陽性。該患者為“曼氏裂頭蚴感染”!

  曼氏裂頭蚴 感染途徑多元

  那麽什麽是“曼氏裂頭蚴”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裂頭蚴成長史

  蟲卵期: 在水體中。

      嬰幼兒期(原尾蚴): 主要居住於劍水蚤內。

  青少年期(裂頭蚴): 主要居住於蛇、蛙內,還可在鳥、豬等的體內。

  成年期(成蟲): 主要居住於貓內,也可在狗、虎、豹等動物體內。

      其實,曼氏迭宮絛蟲(也就是成蟲)對人威脅不大,對人產生危害的主要是——裂頭蚴。

  由上圖可知,裂頭蚴是曼氏迭宮絛蟲的一個發育期,若不是進入人體,裂頭蚴就可以循環著傳宗接代,但裂頭蚴進入人體內,通常不能繼續成長發育,不成長也總要幹些事情,結果就在人體內四處流竄、四處破壞。

  蛇類是寄生蟲最多的動物之一,因其喜食青蛙和老鼠,蛇也是裂頭蚴常見的宿主。有研究者曾將田野的蛇解剖,慢慢剝下蛇皮,皮下就有白色的小蟲子像小雨點似的掉下來,肌肉和內髒中也有。

  那裂頭蚴怎麽進入人體內的?

  感染途徑

  1、吃了含有裂頭蚴的生或未熟的蛙、蛇、雞或豬肉等

  民間有生吞活蛙或蝌蚪治療疥腫和疼痛的陋習,生吞蛇膽、生飲蛇血,食用未熟的蛇肉、蛙肉是感染裂頭蚴的主要方式。吃了未完全煮熟(蒸熟、烤熟)的肉類(爆炒田雞、美蛙火鍋、涼拌蛇皮等,往往無法將食物徹底煮熟)。

  2、敷了生蛙肉或生蛇肉

  南方農村曆來有用青蛙肉槌爛生敷貼在皮膚傷口患處,以治療局部潰瘍等疾病的習俗,傳說生蛙肉、蛇肉能清熱解毒。這種民間偏方,往往導致曼氏裂頭蚴感染。

  3、喝了含劍水蚤的生水

       喝生水或誤吞湖塘水,受感染的劍水蚤有機會進入人體。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莫學越王勾踐

  裂頭蚴對高溫相對較為敏感,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裂頭蚴在56℃的溫度下基本堅持不過5分鍾。烹飪時,100℃高溫要燒2分鍾,曼氏裂頭蚴也會死光光。 還有研究表明,-20℃冷凍2小時可以殺死蛙肉中的所有裂頭蚴。

  改變不良習慣,遠離疫水,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貼敷皮膚、傷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蝌蚪等動物,不生吞蛇膽,不飲用生水等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希望大家莫學越王勾踐,可臥薪,莫“嚐膽”!

  所以在此告訴大家四句口訣:

  勿碰生蛙與生蛇,

  生水煮熟方可喝,

  封建陋習切莫行,

  裂頭蚴病遠離你!

  本文為杭州交通91.8綜合發布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

  作者:感染病科 黃淑娟、趙瑞紅,宣傳中心;圖片來自網絡

  指導專家:感染病科主任 盛吉芳教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6年啊! 早查出來病因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