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清華宣傳片:從一到無窮大 上大學意味著什麽?(圖)

清華宣傳片:從一到無窮大 上大學意味著什麽?

文章來源: 騰訊 於 2019-06-11 12:07:2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也許你是一名大學生,或即將成為大學生;

  也許在你心中,上大學並不特別,

  大學生也不稀奇。

  沒錯,今天有接近一半的同齡人

  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但在1999年,

  僅有9%的同齡人獲得這個珍貴的機會。

  2015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數據表明,

  已經有1.7億中國人接受過高等教育,

  總量上與美國相當,

  但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卻相去甚遠。

  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20年時光,

  高等教育從教育的“奢侈品”成為了“大眾消費品”,

  這讓無數從未出過大學生的家庭

  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從個人 到家庭 到國家 命運因此而悄然改變。

  今天,超過70%的在校大學生是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做“第一個人”,意味著沒人能給你建議,

  犯錯的概率高了,容錯的資本卻少了,

  選什麽專業、找什麽工作、要成為怎樣的人,

  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去挑戰、去征服;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當年就是一名“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薛其坤的“一”到“無窮”

  薛其坤,1963年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

  此刻作為頂尖科學家的他,

  彼時卻隻是齊魯大地上的一個放牛娃,

  對於薛家,家裏出了個大學生,是破天荒頭一遭。

  然而“破天荒”的薛其坤,求學之路卻並不順利。

  他曾兩次考研失敗,數學和物理隻得了39分;

  但挫折沒有打倒他,反而激發出他的鬥誌。

  此後二十多年裏,他每天工作15個小時,

  終於帶領團隊率先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取得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

  三戰考研,七年攻博,

  他沒想到自己能在41歲

  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

  大器晚成的他,比其他人更明白從無到有的艱難。

  如今他已帶領更多人,走出他們的“第一步”。

  回國至今,薛其坤培養出了18位博士後、

  85位博士和3位碩士,

  近30位入選國家人才計劃。

  從“一”到“無窮”,他和他的團隊當之無愧地

  成為了清華大學在基礎科學領域的一張“名片”。

  一個人與無盡世界,命運將我們相連

  今天,薛其坤請來了一些清華同學。

  他們看似有著不同的人生,

  命運卻在不經意間羈絆:

  有的人,是1949年以來,

  家鄉縣城中的第一個清華學生。

  教育資源的匱乏,

  讓他們的課程學習比別人更吃力;

  但他們不僅用超人的意誌縮短差距,

  還年複一年地堅持支教。

  在自己走出大山後,選擇投身教育,

  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有的人,是清華女籃的第一批隊員,

  最初隻有6個人,常常連對抗訓練的人數都湊不齊。

  但她們不怕失敗,一場一場拚下來,

  獲得了兩屆CUBA總冠軍;

  還將代表國家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有的人,從小熱愛詩詞;

  一身漢服,滿腹詩書,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驚豔全場;

  其實她是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師,

  將詩詞的浪漫投入星空,作為自己一生的誌業;

  有的人,在攻讀博士期間得知

  中國芯片進口額連續十年超過石油後,

  把國家需求和個人發展緊密結合,

  至今奮鬥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領域;

  所有偉大成功的背後,都要跨出第一步,

  都要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

  鼓足常人沒有的勇氣。

  從一到無窮大

  薛其坤和這些清華的同學們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

  他們都是家裏的第一個大學生。

  他們是各自家庭裏的第一個,

  也代表著中國無數家庭中的第一個。

  1949-2019

  這無數個“一”背後,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世紀跨越,

  孕育著中國未來的無限希望。

  你有勇氣,做自己的“第一個”嗎?

  從放牛娃,

  到取得諾獎級成果的科學家,

  從家鄉70年來“斷地脈”,

  到一鳴驚人考入清華“破天荒”,

  從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

  從一到無窮大,我們在乎每一個“一”,

  它不隻是一個身份,一次突破,

  一個選擇,一份事業。

  每個“我”都應該成為自己真正的驕傲,

  每個“我”都潛藏著無窮潛力,無盡未來。

  清華,為每一個學生驕傲。

  所以,

  成為大學生,

  這比我們所能想象的,意味著更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南大學教職員嫖娼拍照要挾女方 聊天曝光太辣眼
東北大學6學生溺斃:3負責人被捕 現場直擊組圖
境外論壇流傳大量中國女性私密照 政府應積極行動
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遇難事故 一塊格柵板的致命風險
首批俄失事客機墜毀現場圖片公布 機上有名中國公民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海關突發提醒:綠卡持有者未隨身攜帶是犯法!
糞水+鉛中毒發酵 央視急播:美國近半自來水有毒
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溺亡”,讓人後背發涼
中國原計劃趕超SpaceX 如今越來越渺茫 關鍵難題是…
為了逃避高額學貸 美國年輕人紛紛開始跑路海外了
特朗普誇耀施壓使日本讓步,追加采購美國數十億軍火
自來水臭了一天,居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紐約時報:從邊境小城滿洲裏看中國如何支撐俄羅斯經濟
半年不到,DeepSeek已跌落神壇?用戶都去哪了?
湘潭9歲網球女孩曬成“老抽色” 網友:尼日利亞選手?
奧巴馬抨擊特朗普關於2016年大選"叛國"的説法"荒謬"
大轉向!還記得他嗎?如今公開辱罵特朗普…
觀察:特朗普強硬的關稅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特斯拉收入暴跌16% 馬斯克電話會議說了九次“艱難”
奧巴馬還有道“免罪金牌”,是特朗普給他留下的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清華宣傳片:從一到無窮大 上大學意味著什麽?

騰訊 2019-06-11 12:07:26

也許你是一名大學生,或即將成為大學生;

  也許在你心中,上大學並不特別,

  大學生也不稀奇。

  沒錯,今天有接近一半的同齡人

  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但在1999年,

  僅有9%的同齡人獲得這個珍貴的機會。

  2015年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數據表明,

  已經有1.7億中國人接受過高等教育,

  總量上與美國相當,

  但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卻相去甚遠。

  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20年時光,

  高等教育從教育的“奢侈品”成為了“大眾消費品”,

  這讓無數從未出過大學生的家庭

  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從個人 到家庭 到國家 命運因此而悄然改變。

  今天,超過70%的在校大學生是

  “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做“第一個人”,意味著沒人能給你建議,

  犯錯的概率高了,容錯的資本卻少了,

  選什麽專業、找什麽工作、要成為怎樣的人,

  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去挑戰、去征服;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當年就是一名“家庭第一代大學生”。

  薛其坤的“一”到“無窮”

  薛其坤,1963年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

  此刻作為頂尖科學家的他,

  彼時卻隻是齊魯大地上的一個放牛娃,

  對於薛家,家裏出了個大學生,是破天荒頭一遭。

  然而“破天荒”的薛其坤,求學之路卻並不順利。

  他曾兩次考研失敗,數學和物理隻得了39分;

  但挫折沒有打倒他,反而激發出他的鬥誌。

  此後二十多年裏,他每天工作15個小時,

  終於帶領團隊率先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取得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

  三戰考研,七年攻博,

  他沒想到自己能在41歲

  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

  大器晚成的他,比其他人更明白從無到有的艱難。

  如今他已帶領更多人,走出他們的“第一步”。

  回國至今,薛其坤培養出了18位博士後、

  85位博士和3位碩士,

  近30位入選國家人才計劃。

  從“一”到“無窮”,他和他的團隊當之無愧地

  成為了清華大學在基礎科學領域的一張“名片”。

  一個人與無盡世界,命運將我們相連

  今天,薛其坤請來了一些清華同學。

  他們看似有著不同的人生,

  命運卻在不經意間羈絆:

  有的人,是1949年以來,

  家鄉縣城中的第一個清華學生。

  教育資源的匱乏,

  讓他們的課程學習比別人更吃力;

  但他們不僅用超人的意誌縮短差距,

  還年複一年地堅持支教。

  在自己走出大山後,選擇投身教育,

  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有的人,是清華女籃的第一批隊員,

  最初隻有6個人,常常連對抗訓練的人數都湊不齊。

  但她們不怕失敗,一場一場拚下來,

  獲得了兩屆CUBA總冠軍;

  還將代表國家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有的人,從小熱愛詩詞;

  一身漢服,滿腹詩書,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驚豔全場;

  其實她是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師,

  將詩詞的浪漫投入星空,作為自己一生的誌業;

  有的人,在攻讀博士期間得知

  中國芯片進口額連續十年超過石油後,

  把國家需求和個人發展緊密結合,

  至今奮鬥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領域;

  所有偉大成功的背後,都要跨出第一步,

  都要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

  鼓足常人沒有的勇氣。

  從一到無窮大

  薛其坤和這些清華的同學們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

  他們都是家裏的第一個大學生。

  他們是各自家庭裏的第一個,

  也代表著中國無數家庭中的第一個。

  1949-2019

  這無數個“一”背後,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世紀跨越,

  孕育著中國未來的無限希望。

  你有勇氣,做自己的“第一個”嗎?

  從放牛娃,

  到取得諾獎級成果的科學家,

  從家鄉70年來“斷地脈”,

  到一鳴驚人考入清華“破天荒”,

  從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鬥。

  從一到無窮大,我們在乎每一個“一”,

  它不隻是一個身份,一次突破,

  一個選擇,一份事業。

  每個“我”都應該成為自己真正的驕傲,

  每個“我”都潛藏著無窮潛力,無盡未來。

  清華,為每一個學生驕傲。

  所以,

  成為大學生,

  這比我們所能想象的,意味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