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尋找六四“坦克人”:自由與反抗的神秘象征(圖)

尋找六四“坦克人”:自由與反抗的神秘象征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19-06-04 12:56: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六四事件”專題頁麵
1989年6月5日,一名男子獨自一人在天安門廣場邊的長安街上攔阻一列向東行進的坦克。

他已在全球範圍內成為自由和反抗的象征,在照片、電視節目、海報和T恤中成為永恒。

但在中國軍隊鎮壓了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的抗議活動30年後,坦克人那個與一列沿著北京一條大街行進的坦克勇敢對抗的人至今仍是一個謎。

在這個網絡搜查和高強度媒體的時代,曆史人物幾乎不可能一直保持匿名。但30年過後,坦克人依舊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與神秘色彩。

坦克人的照片攝於1989年6月5日,當時清理天安門廣場抗議者的政府血腥鎮壓行動剛剛結束。

許多關於鎮壓的照片展示了淹沒在屠殺與混亂之中的北京街道,但坦克人的形象尤為突出身著雪白的襯衫、手提兩個購物袋,獨自一人,無畏地站在披著裝甲的龐然大物前。

海外新聞機構的攝影和攝像師從附近一家酒店的陽台上捕捉到這一對峙畫麵,當時坦克試圖轉向繞過坦克人,但距離很近幾乎要從他身上碾過去。有關這一交會瞬間的影像,已經成為20世紀最為人所知的照片之一。

專家表示,神秘感進一步增加了坦克人的知名度,使人們可以將自己的希望和信念寄托到他身上。

正是坦克人的神秘使他得以永久存在這讓他成為太多西方價值觀與希冀的符號,曾撰文討論坦克人的路易克拉克大學(Lewis  Clark College)副教授珍妮弗赫伯特(Jennifer Hubbert)說。

中國的宣傳官員曾利用坦克人的形象為政府在抗議活動一事上的處理做辯護,稱軍隊沒殺他,表現出了克製。

但不久前,政府已在著手消除坦克人的記憶,不僅刪掉了網上他的照片,還對提起他的人施以懲罰。

今年,中國西南某法院判處四名男子有罪,理由是他們售賣指涉坦克人的白酒,上麵寫著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經過政府的運作,許多中國人已經不認得這張照片,特別是年輕人。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教授魯特赫範德霍芬(Rutger van der Hoeven)近期對239名中國網民的一項調查發現,37%的受試者稱他們認出了坦克人的照片,全球範圍的平均百分比則是49%。在另一項問題上,約六分之一的中國受試者正確指出照片背景是天安門廣場的抗議活動。

在中國之外,坦克人在流行文化中經久不衰,成為無數圖書、紀錄片、電視節目和藝術展覽的題材。

近來的英國電視係列劇《中美國》(Chimerica)便講述了一名美國攝影記者出發去尋找這位神秘人物。

今年春天,德國公司徠卡相機(Leica Camera)曾推出宣傳片,將攝影師捕捉坦克人畫麵的情景重現了出來,招致中國網民的批評。

在台灣,坦克人啟發了台北中正紀念堂外的一件充氣藝術裝置。作品顯示一架巨型綠色坦克把機槍直指一名身著黑褲子、白襯衫的男子。

該裝置屬於台灣藝術家雪克(Shake)名為回到天安門:作為反抗形式的記憶的展覽。

隻用一個單名的雪克在接受采訪時稱,她想要創作一件龐大但不嚇人的作品。她說,在台灣,坦克人不止代表天安門屠殺,也意味著持續存在的北京軍事入侵威脅。

在了解到坦克人的故事後,人人都會思考他們是否有同樣的勇氣去反抗,她說。

坦克人的命運已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一些人認為,經過這一番抗命之舉,他很可能已在之後幾天內被處決。還有人則認為,他有可能被救了下來,可能藏在某處。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在1990年接受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lters)采訪時暗示,他沒有被殺。

北京市警方和政府暫未回應就坦克人的身份和下落置評的請求。

天安門抗議者、現在美國生活的人權活動人士楊建利近期發出了一份請願書,請求習近平主席披露坦克人的下落。

楊建利形容坦克人是天安門抗議活動中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後的抗命之舉,也是最後的悲愴之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柯克槍擊案嫌犯:從四年總統獎學金優等生到槍手
孩子一走,配偶終於處成道友
“有些人被槍殺”正常?說完,他被槍殺
羅永浩的直播回應結束了,西貝的夜靜悄悄
石家莊突發巨響,有居民稱“房子玻璃都震動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柯克案槍手竟是出自傳統共和黨家庭 說明了什麽?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為警官 雙親象黨 曾扮川普過萬聖
美商務部長爆料:特朗普想讓哈佛大學投建職業學校
“小黑妮”宣布結婚:從小被河南夫婦收養的巴基斯坦人
一泡尿判賠海底撈220萬,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法德英發表聯合聲明 歐盟醞釀製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被美拘留的韓國工人:不認為有人還想留在美國
尼泊爾誕生史上首位女總理 曾留學印度 打貪“零容忍”
馬斯克xAI被曝裁員至少500人,Grok 團隊是重災區
專訪西貝賈國龍:我現在陷入自證清白循環
貝索斯新妻和C羅未婚妻罕見同框,比拚30克拉鑽戒
哈裏王子和查爾斯國王會麵,父子有望修複關係
印度欲彎道超車中國 搶先祭出“核動力航母”計劃
當輿論開始倒向對方,西貝能贏羅永浩嗎?
“蘋果官網進不去”iPhone17在陸開賣 果粉熱情搶購
“一人200元班費,全班近1萬元要用到什麽時候”?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尋找六四“坦克人”:自由與反抗的神秘象征

紐約時報 2019-06-04 12:56:18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六四事件”專題頁麵
1989年6月5日,一名男子獨自一人在天安門廣場邊的長安街上攔阻一列向東行進的坦克。

他已在全球範圍內成為自由和反抗的象征,在照片、電視節目、海報和T恤中成為永恒。

但在中國軍隊鎮壓了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的抗議活動30年後,坦克人那個與一列沿著北京一條大街行進的坦克勇敢對抗的人至今仍是一個謎。

在這個網絡搜查和高強度媒體的時代,曆史人物幾乎不可能一直保持匿名。但30年過後,坦克人依舊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與神秘色彩。

坦克人的照片攝於1989年6月5日,當時清理天安門廣場抗議者的政府血腥鎮壓行動剛剛結束。

許多關於鎮壓的照片展示了淹沒在屠殺與混亂之中的北京街道,但坦克人的形象尤為突出身著雪白的襯衫、手提兩個購物袋,獨自一人,無畏地站在披著裝甲的龐然大物前。

海外新聞機構的攝影和攝像師從附近一家酒店的陽台上捕捉到這一對峙畫麵,當時坦克試圖轉向繞過坦克人,但距離很近幾乎要從他身上碾過去。有關這一交會瞬間的影像,已經成為20世紀最為人所知的照片之一。

專家表示,神秘感進一步增加了坦克人的知名度,使人們可以將自己的希望和信念寄托到他身上。

正是坦克人的神秘使他得以永久存在這讓他成為太多西方價值觀與希冀的符號,曾撰文討論坦克人的路易克拉克大學(Lewis  Clark College)副教授珍妮弗赫伯特(Jennifer Hubbert)說。

中國的宣傳官員曾利用坦克人的形象為政府在抗議活動一事上的處理做辯護,稱軍隊沒殺他,表現出了克製。

但不久前,政府已在著手消除坦克人的記憶,不僅刪掉了網上他的照片,還對提起他的人施以懲罰。

今年,中國西南某法院判處四名男子有罪,理由是他們售賣指涉坦克人的白酒,上麵寫著永不忘記,永不放棄。

經過政府的運作,許多中國人已經不認得這張照片,特別是年輕人。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教授魯特赫範德霍芬(Rutger van der Hoeven)近期對239名中國網民的一項調查發現,37%的受試者稱他們認出了坦克人的照片,全球範圍的平均百分比則是49%。在另一項問題上,約六分之一的中國受試者正確指出照片背景是天安門廣場的抗議活動。

在中國之外,坦克人在流行文化中經久不衰,成為無數圖書、紀錄片、電視節目和藝術展覽的題材。

近來的英國電視係列劇《中美國》(Chimerica)便講述了一名美國攝影記者出發去尋找這位神秘人物。

今年春天,德國公司徠卡相機(Leica Camera)曾推出宣傳片,將攝影師捕捉坦克人畫麵的情景重現了出來,招致中國網民的批評。

在台灣,坦克人啟發了台北中正紀念堂外的一件充氣藝術裝置。作品顯示一架巨型綠色坦克把機槍直指一名身著黑褲子、白襯衫的男子。

該裝置屬於台灣藝術家雪克(Shake)名為回到天安門:作為反抗形式的記憶的展覽。

隻用一個單名的雪克在接受采訪時稱,她想要創作一件龐大但不嚇人的作品。她說,在台灣,坦克人不止代表天安門屠殺,也意味著持續存在的北京軍事入侵威脅。

在了解到坦克人的故事後,人人都會思考他們是否有同樣的勇氣去反抗,她說。

坦克人的命運已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一些人認為,經過這一番抗命之舉,他很可能已在之後幾天內被處決。還有人則認為,他有可能被救了下來,可能藏在某處。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在1990年接受芭芭拉沃爾特斯(Barbara Walters)采訪時暗示,他沒有被殺。

北京市警方和政府暫未回應就坦克人的身份和下落置評的請求。

天安門抗議者、現在美國生活的人權活動人士楊建利近期發出了一份請願書,請求習近平主席披露坦克人的下落。

楊建利形容坦克人是天安門抗議活動中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後的抗命之舉,也是最後的悲愴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