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又封殺了一家中國企業,原因讓人狂笑...(組圖)

美國又封殺了一家中國企業,原因讓人狂笑...

文章來源: 北美留學生日報 於 2019-05-24 19:41: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特朗普政府不惜向全球施壓,違背貿易基本原則,對華為公司痛下殺手。



而華為公司也痛定思痛,向全球發聲:我們的飛機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多一個洞也沒關係。我們應該沉著、冷靜、保持好隊形。

就連美國資深記者都表示,特朗普關於華為竊取美國機密的事情十分可笑: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通過限製華為可以保護美國公民的手機不被竊聽。

這十分可笑,且不論華為到底有沒有這樣做,美國政府、FBI也可以竊聽你的手機,我們美國公民已經被竊聽了。”

而這些針對中國貿易的製裁措施,矛頭全部都指向一個領域——“中國製造”。

但就在美國無比恐懼中國製霸世界的時,諷刺的事情發生了...

據美國《軍事時報》報道,中國製造不光占據了美國民間市場,

現在連美軍現在用的靴子和衣服都是中國製造,大張旗鼓的出現在軍隊裏,而且質量比美國人供應商做得還要好。

美國紐約市羅德島地方法院最近起訴了一名49歲男子Ramin Kohanbash,他涉嫌勾結中國服裝廠仿製美國軍用製服。

將山寨軍服賣回給美軍的軍服供應商,輾轉再銷售給美國軍方。

供應商不再生產軍服,而變成了中間商,賺取差價,而且這條供應鏈已經持續了好久,該地區軍隊的軍服基本上都是出自中國廠商。


(militray times)



那麽這條產業鏈是怎麽被發現的呢?

原因竟然是,中國廠商製造的軍服質量實在是太好了,比以往美國生產的軍服結實的有些過分。

這些“山寨版”軍服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做工精細,麵料舒適,在極端惡劣的演習環境中,也可以保證磨損不嚴重。

最終導致,美軍采購軍服的數量嚴重下滑,影響到了供貨商的出貨量。因此,整個山寨軍服生產鏈才被曝光。

這並不是美國軍隊出現的第一起“中國製造”的案件,早在2012年,美國軍方就曾發現他們的靴子良莠不齊,有的非常結實,而有一些則經常用損壞。

於是懷疑,有一部分靴子來自中國。

根據貝裏修正案,美國軍服必須在美國製造,可仍然有一些美國供應商因為成本和質量原因,在中國尋找代工廠。


(militray times)



現年66歲的文森特·李·弗格森(Vincent Lee Ferguson)因合同欺詐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在他所屬的Wellco公司,已經為美國國防部提供了超過70年的引導係統服務,僅在2006到2012年間,國防部就為戰靴支付超過1.38億美元。

這些軍靴遍布美國各大軍隊中,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質量超好的耐磨軍靴竟然也是“中國製造”。


(militray times)



弗格森和他的管理團隊早在2008年12月就開始了從中國進口靴子的計劃,並一直持續到2012年8月。

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查獲了兩批假冒的“美國”靴子。在每雙鞋上,弗格森都讓中國製造商在發貨前撕掉“中國製造”的標簽。

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來自中國的軍靴有任何質量問題。

其實,美國製造的成本昂貴,早就有目共睹。前幾年,還有一位美國記者要挑戰一整年不用“中國製造”,隻用“美國製造”。

結果發現,生活成本激增,一雙普通的兒童運動鞋,要花上一整周的時間才能找到“美國製造”,價錢還是“中國製造”的10倍。

離開“中國製造”,結果就是寸步難行,家裏沒有什麽不是中國製造。


(圖源:土豆)



這背後,是一種西方社會普遍的“中國製造恐懼症”。

以前的中國還隻是停留在模仿和代加工的階段,如今,已經開始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這才是讓西方擔心的。

核心利潤就那麽些,長時間被幾個大國霸占,如今中國強勢歸來,這些“鐵飯碗”怕是要保不住了。

中國製造業從弱小到強大,從強大到核心,如今可以說是“製霸”世界。

這也讓那些“西方”國家惴惴不安,從前的暴利行業,如今竟要讓中國生生分去一大塊?

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的5G產業,5G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國家戰略和利益之爭。

試想一下,每平方公裏連接100萬台設備;傳輸一個數據包僅為一毫秒,並提供每秒20Gb的下載速度...

移動通訊這盤棋,已經持續多年,我們現在能想到和互聯網有關的產業,基本都和美國有關。

從2G時代開始,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家基本上確立了全球的通信標準。

但是,美國不滿意這樣的結果。二戰以後,歐洲經濟上一直和美國對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製造業瘋狂崛起,很大程度上超過美國。美國於是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個計劃是由誰來定義?

當然是美國人自己。

3G時代,為了排擠歐洲和日本,美國不得不聯合中國,推動3G保留最大標準。

4G時代,歐洲又聯合中國,把美國擠出4G標準體係。這個過程,全球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逐漸形成——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各有優勢。

但是,當5G時代來臨,中國卻一騎絕塵,從一個跟隨者變成了一個創造者和製定者,扶大廈於將傾,力壓其他三大運營。


(圖源:pixabay)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西方社會都在質疑,覺得中國人有什麽資格搞自己的標準?

跟隨歐洲、美國的標準不就好了嗎?購買美國的芯片不就可以了嗎?讓西方幫著中國搞建設不行嗎?

但按這個心態,中國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在創建5G的過程中,無數的科學家、技術人員,頂著重重壓力和罵名,忍辱負重。

如今,全球這麽多國家和市場,利潤如此之大,美國豈會眼睜睜地看著蛋糕被中國分掉?

除了中國引以為傲的5G產業,再舉一個中國製霸世界的例子,那就是——我們每天都會看的電視機。

2009年,美國本土銷量最好的是索尼家的Bravia,組裝自中國,但是拆開內部一看,隻有一個紅色部件是中國製造,中國隻是完成了組裝任務。

但是,到了2017年,同樣是美國本土電視機銷量冠軍TCLS係列,絕大部分零件全部來自中國。

如今,電視從液晶屏幕發展到巨幕,再到激光電視。買一台100 英寸的超大屏電視,要花多少錢?

在海信,需要 79999 元;在創維,需要 180000 元;在索尼,需要 499999 元。

這些價格都讓大部分的中國老百姓望而卻步...


(王思聰全球第一台索尼 Z9D)



但是,打開某寶,就會發現,這些在國外賣到50萬的電視,被中國人搞成了白菜價。

隻要一兩萬,你也能弄一台回家,而且還是“激光電視”。

一提到電視,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液晶顯示屏”,這是由於長久以來,西方社會壟斷技術所造成的,液晶顯示全球專利申請前 10 位中,韓國企業 2 家、日本企業 7 家,中國企業寥寥無幾。

直到近些年,中國企業終於在“激光電視”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在激光電視麵前,液晶電視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了。

激光電視,就像是我們在電影院裏看到的一樣,通過投影將是畫麵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視覺效果並不是液晶電視所能相比的。

早在上世紀,索尼就已經在激光電視中投入大量的科技和資金,但是收效甚微。

直到中國企業研發了這項科技,才得以拒絕外國產品大量的專利費,打破了電視機的行業壟斷。

如今,美國也想重回“製造業”,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都致力於讓“製造業”重新回到美國的手中,甚至特朗普倒貼賠錢,也讓富士康來美國。

諷刺的是,2013年,奧馬巴在邁阿密港口演講,鼓勵美國人使用“美國製造”,一陣風吹落了起重機上的國旗,意外露出了中國品牌標誌——

“ZPMC(振華重工)”

很難相信,在短短十幾年間,“中國製造”已經遍布全球許多重要領域——

高鐵、華為通許設備、手機、海爾、美的、格力、殲-20、東風21-D(彈道導彈打航母)、北鬥、青蒿素、人工角膜等等...

而且無論是從質量還是速度上麵,中國製造都遠超美國等西方國家。


(北鬥衛星)



號稱亞洲最大的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占地才30萬平方米,從1959年就開始討論,直到2006年才正式竣工,曆經50多年。

而北京的大興國際機場,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全長146公裏的排水溝,多條軌道下穿,時速250公裏的動車將從機場停機坪下無減速通過。

令世界震驚的是,這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從設計到完工僅用三年時間!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如何為中國製霸世界規劃一條路線?

看完所有回答後發現,中國製造早已不是前幾年那種組裝拚接代加工的樣子,如今很多核心技術正在秘密研發,一些企業也正在世界悄然崛起。

可能,有一些產業離我們很遠,也正因為如此,這次美國的極端行動才讓我們詫異“為什麽美國會如此懼怕中國?”

因為成長,因為利益,中國早已不是40年前百廢待興的中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印度花巨資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橋 7工程師遭解雇
清北高才生夫妻1家3口被撞僅1人幸存 推動醉駕入刑
體壇最爽打工人:37歲被裁,工資領到72歲
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
天文學家發現全新物體穿越太陽係 迄今第三次出現

24小時討論排行

會見梅爾茨 王毅提起中國曾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營750人正露營河邊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現場 眾議長一舉動讓美國“炸鍋”
承認當年赴美簽證有問題,但馬斯克永遠是馬斯克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笑話我們”
較真來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日本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超20萬人在線看直播
什麽才是加州矽穀清華學霸殺妻案的真相?
“大而美”法案通過了,特朗普大勝,美國大敗
美擬提供以色列超7千枚炸彈 伊朗緊急關閉領空應對
未按規定申報行蹤!奧運冠軍退出遊泳世錦賽
垃圾真的不夠燒了?藏在25家上市公司財報的真相
紐約法拉盛實錄:無證移民,跟移民局玩貓鼠遊戲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韓外交部回了10個字
曝殲20纏鬥F35 央視強調“犧牲準備”令小粉紅洩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又封殺了一家中國企業,原因讓人狂笑...

北美留學生日報 2019-05-24 19:41:30

最近,特朗普政府不惜向全球施壓,違背貿易基本原則,對華為公司痛下殺手。



而華為公司也痛定思痛,向全球發聲:我們的飛機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多一個洞也沒關係。我們應該沉著、冷靜、保持好隊形。

就連美國資深記者都表示,特朗普關於華為竊取美國機密的事情十分可笑: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通過限製華為可以保護美國公民的手機不被竊聽。

這十分可笑,且不論華為到底有沒有這樣做,美國政府、FBI也可以竊聽你的手機,我們美國公民已經被竊聽了。”

而這些針對中國貿易的製裁措施,矛頭全部都指向一個領域——“中國製造”。

但就在美國無比恐懼中國製霸世界的時,諷刺的事情發生了...

據美國《軍事時報》報道,中國製造不光占據了美國民間市場,

現在連美軍現在用的靴子和衣服都是中國製造,大張旗鼓的出現在軍隊裏,而且質量比美國人供應商做得還要好。

美國紐約市羅德島地方法院最近起訴了一名49歲男子Ramin Kohanbash,他涉嫌勾結中國服裝廠仿製美國軍用製服。

將山寨軍服賣回給美軍的軍服供應商,輾轉再銷售給美國軍方。

供應商不再生產軍服,而變成了中間商,賺取差價,而且這條供應鏈已經持續了好久,該地區軍隊的軍服基本上都是出自中國廠商。


(militray times)



那麽這條產業鏈是怎麽被發現的呢?

原因竟然是,中國廠商製造的軍服質量實在是太好了,比以往美國生產的軍服結實的有些過分。

這些“山寨版”軍服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做工精細,麵料舒適,在極端惡劣的演習環境中,也可以保證磨損不嚴重。

最終導致,美軍采購軍服的數量嚴重下滑,影響到了供貨商的出貨量。因此,整個山寨軍服生產鏈才被曝光。

這並不是美國軍隊出現的第一起“中國製造”的案件,早在2012年,美國軍方就曾發現他們的靴子良莠不齊,有的非常結實,而有一些則經常用損壞。

於是懷疑,有一部分靴子來自中國。

根據貝裏修正案,美國軍服必須在美國製造,可仍然有一些美國供應商因為成本和質量原因,在中國尋找代工廠。


(militray times)



現年66歲的文森特·李·弗格森(Vincent Lee Ferguson)因合同欺詐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在他所屬的Wellco公司,已經為美國國防部提供了超過70年的引導係統服務,僅在2006到2012年間,國防部就為戰靴支付超過1.38億美元。

這些軍靴遍布美國各大軍隊中,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些質量超好的耐磨軍靴竟然也是“中國製造”。


(militray times)



弗格森和他的管理團隊早在2008年12月就開始了從中國進口靴子的計劃,並一直持續到2012年8月。

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查獲了兩批假冒的“美國”靴子。在每雙鞋上,弗格森都讓中國製造商在發貨前撕掉“中國製造”的標簽。

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來自中國的軍靴有任何質量問題。

其實,美國製造的成本昂貴,早就有目共睹。前幾年,還有一位美國記者要挑戰一整年不用“中國製造”,隻用“美國製造”。

結果發現,生活成本激增,一雙普通的兒童運動鞋,要花上一整周的時間才能找到“美國製造”,價錢還是“中國製造”的10倍。

離開“中國製造”,結果就是寸步難行,家裏沒有什麽不是中國製造。


(圖源:土豆)



這背後,是一種西方社會普遍的“中國製造恐懼症”。

以前的中國還隻是停留在模仿和代加工的階段,如今,已經開始自主研發核心技術,這才是讓西方擔心的。

核心利潤就那麽些,長時間被幾個大國霸占,如今中國強勢歸來,這些“鐵飯碗”怕是要保不住了。

中國製造業從弱小到強大,從強大到核心,如今可以說是“製霸”世界。

這也讓那些“西方”國家惴惴不安,從前的暴利行業,如今竟要讓中國生生分去一大塊?

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的5G產業,5G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國家戰略和利益之爭。

試想一下,每平方公裏連接100萬台設備;傳輸一個數據包僅為一毫秒,並提供每秒20Gb的下載速度...

移動通訊這盤棋,已經持續多年,我們現在能想到和互聯網有關的產業,基本都和美國有關。

從2G時代開始,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家基本上確立了全球的通信標準。

但是,美國不滿意這樣的結果。二戰以後,歐洲經濟上一直和美國對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製造業瘋狂崛起,很大程度上超過美國。美國於是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個計劃是由誰來定義?

當然是美國人自己。

3G時代,為了排擠歐洲和日本,美國不得不聯合中國,推動3G保留最大標準。

4G時代,歐洲又聯合中國,把美國擠出4G標準體係。這個過程,全球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逐漸形成——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各有優勢。

但是,當5G時代來臨,中國卻一騎絕塵,從一個跟隨者變成了一個創造者和製定者,扶大廈於將傾,力壓其他三大運營。


(圖源:pixabay)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西方社會都在質疑,覺得中國人有什麽資格搞自己的標準?

跟隨歐洲、美國的標準不就好了嗎?購買美國的芯片不就可以了嗎?讓西方幫著中國搞建設不行嗎?

但按這個心態,中國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核心產品,在創建5G的過程中,無數的科學家、技術人員,頂著重重壓力和罵名,忍辱負重。

如今,全球這麽多國家和市場,利潤如此之大,美國豈會眼睜睜地看著蛋糕被中國分掉?

除了中國引以為傲的5G產業,再舉一個中國製霸世界的例子,那就是——我們每天都會看的電視機。

2009年,美國本土銷量最好的是索尼家的Bravia,組裝自中國,但是拆開內部一看,隻有一個紅色部件是中國製造,中國隻是完成了組裝任務。

但是,到了2017年,同樣是美國本土電視機銷量冠軍TCLS係列,絕大部分零件全部來自中國。

如今,電視從液晶屏幕發展到巨幕,再到激光電視。買一台100 英寸的超大屏電視,要花多少錢?

在海信,需要 79999 元;在創維,需要 180000 元;在索尼,需要 499999 元。

這些價格都讓大部分的中國老百姓望而卻步...


(王思聰全球第一台索尼 Z9D)



但是,打開某寶,就會發現,這些在國外賣到50萬的電視,被中國人搞成了白菜價。

隻要一兩萬,你也能弄一台回家,而且還是“激光電視”。

一提到電視,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液晶顯示屏”,這是由於長久以來,西方社會壟斷技術所造成的,液晶顯示全球專利申請前 10 位中,韓國企業 2 家、日本企業 7 家,中國企業寥寥無幾。

直到近些年,中國企業終於在“激光電視”上占據了絕對優勢,在激光電視麵前,液晶電視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了。

激光電視,就像是我們在電影院裏看到的一樣,通過投影將是畫麵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視覺效果並不是液晶電視所能相比的。

早在上世紀,索尼就已經在激光電視中投入大量的科技和資金,但是收效甚微。

直到中國企業研發了這項科技,才得以拒絕外國產品大量的專利費,打破了電視機的行業壟斷。

如今,美國也想重回“製造業”,奧巴馬和特朗普政府都致力於讓“製造業”重新回到美國的手中,甚至特朗普倒貼賠錢,也讓富士康來美國。

諷刺的是,2013年,奧馬巴在邁阿密港口演講,鼓勵美國人使用“美國製造”,一陣風吹落了起重機上的國旗,意外露出了中國品牌標誌——

“ZPMC(振華重工)”

很難相信,在短短十幾年間,“中國製造”已經遍布全球許多重要領域——

高鐵、華為通許設備、手機、海爾、美的、格力、殲-20、東風21-D(彈道導彈打航母)、北鬥、青蒿素、人工角膜等等...

而且無論是從質量還是速度上麵,中國製造都遠超美國等西方國家。


(北鬥衛星)



號稱亞洲最大的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占地才30萬平方米,從1959年就開始討論,直到2006年才正式竣工,曆經50多年。

而北京的大興國際機場,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全長146公裏的排水溝,多條軌道下穿,時速250公裏的動車將從機場停機坪下無減速通過。

令世界震驚的是,這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從設計到完工僅用三年時間!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如何為中國製霸世界規劃一條路線?

看完所有回答後發現,中國製造早已不是前幾年那種組裝拚接代加工的樣子,如今很多核心技術正在秘密研發,一些企業也正在世界悄然崛起。

可能,有一些產業離我們很遠,也正因為如此,這次美國的極端行動才讓我們詫異“為什麽美國會如此懼怕中國?”

因為成長,因為利益,中國早已不是40年前百廢待興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