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may be the costliest war the US has ever waged,“如果美國公共債務沒有增加,過去五年名義GDP增幅就會是負值。”
US external debt may shoot up to 33 Trillion dollars
USA Doomsday Economic Apocalypse #IranWar #hormuz #Iran pic.twitter.com/q3cKYMB9UA
— Nardeep Pujji (@AWAKEALERT) May 14, 2019
據路透社消息,知名債券基金經理人、DoubleLine的執行長岡德拉克周二對美國經濟發出警告——美國經濟增長似乎“完全”依賴債務,要不是增加了數萬億負債,美國經濟本應已陷入萎縮。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美國一季度GDP數據出爐後,因高於市場預期,讓白宮不禁高呼:美國經濟讓全世界“羨慕”。
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卻指出其背後難以忽視的危險信號,特別是美國能否抵禦踐踏貿易環境造成的經濟衝擊波。
危險信號
今年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為3.2%,創2018年三季度以來新高;4月,失業率降至3.6%,創下49年來的新低。
在這種讓白宮沾沾自喜的數據背後,不少經濟界人士發出警告。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Michael Wilso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貿易戰繼續升級,美國企業將難以消除關稅戰爭帶來的惡果,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該報告指出,考慮到其他成本壓力和極低的通脹,不相信企業能普遍通過提高價格或在其他方麵節約成本來完全抵消關稅成本,這就意味著關稅將令企業利潤率承壓。
隨著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挑起的貿易戰不斷升級,這一擔憂已蔓延到政界。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13日強烈抨擊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拜登說,唯一付出代價的是美國農民和工人:“除了提高關稅、增加債務和貿易逆差外,總統什麽都沒做。”
就連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都在電視節目中承認,關稅加征後,美國企業要為此“埋單”,並且“很經常地”會把這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承擔。
庫德洛毫不掩飾對貿易戰的擔憂,“這是一場經濟賭博,可能會造成持久的損害”。
盟友憂慮
為解決美國“長期貿易失衡”的問題,白宮不惜向歐盟、日本和印度等盟友發動貿易戰。
然而,美國對盟友們的施壓似乎並不順利——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底訪美期間,拒絕在農產品關稅問題上作出讓步。安倍強調,日本是特朗普任期內在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並且了糾正特朗普關於日本向美國汽車征收關稅的說法。
歐盟則更為強硬。美歐之間由於空客和波音兩家航空製造企業的非法補貼糾紛,從起訴對方“不遵守裁決”,已經走到互相威脅報複性關稅的地步。
曾令美國頗為得意的新北美自貿協定也正陷入危機。
5月14日,墨西哥經濟部長格拉謝拉·馬爾克斯與加拿大外交部長弗裏蘭舉行會談。會談過後,馬爾克斯對記者表示:“我們正在準備新的(針對美國的)報複性關稅……我們目前不能透露它的詳細內容。”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在特朗普上台後的28個月裏,全球各地負責經濟事務的外交官和官員,一直在艱難地處理與美國政府的貿易關係。
顯然,在貿易政策方麵,美國朝野鷹派人士正在得勢。令人擔心的是,白宮可能會將更激進立場擴大到其他靶子身上,甚至不惜傷害美國最親密的盟國和多邊貿易體係。
亞洲機遇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美金融政策走向不明的背景下,亞洲已悄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
英國渣打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亞洲國家將繼續成為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該報告預測,未來十年保持GDP增長率約7%的全球7個經濟體中,有5個在亞洲地區。
數據表明,2020年,亞洲經濟規模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將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這將標誌著亞洲回到世界中心。
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所長吉野直行認為,盡管亞洲不少國家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很大,但這同時給亞洲國家帶來了新機遇。以此為契機,亞洲國家間可以加強經濟交流和融合。
此外,在美國改變開放政策的同時,印度、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中產階層人口卻在增加,且購買力提升,作為消費市場的意義越來越大。加強地區內的經濟循環,就是變危機為機遇。
為了順應亞洲合作發展大勢,給亞洲文明共同發展搭建一個交流互鑒的平台。今天上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開幕,邀請了亞洲47個國家及域外其他國家代表2000餘人參加。
來自亞洲和全球多國的政要學者紛紛表示,大會期間舉行的上百項係列活動,將推動文明互通升級,亞洲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有望深化,為全球經濟和多邊主義增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