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東京大學最硬核入學祝辭:等你的是不公的社會(圖)

東京大學最硬核入學祝辭:等你的是不公的社會

文章來源: 英國報姐 於 2019-04-14 22:55: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昨天,在東京大學的入學典禮上,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祝辭,其中她揭示了女性在求學和進入社會後所遭遇的不公,同時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去看待努力與回報之間的關係。

這段祝辭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讀完之後被深深地震撼與感動。

今天,與大家分享其中精彩的部分,相信所有人,尤其是女生,在讀完之後,也能從中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知道自己如何去麵對學業,如何麵對人生:

恭喜成功入學的各位,你們經過追逐勝利的激烈競爭,終於站在了這裏。

回首剛剛過去的高考選拔,我想你們之中的每一位,都不會去質疑它的公平性。如果這場考試也摻雜著不公的話,你們應該會極其惱怒吧。

致辭:女性主義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

然而,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被曝出入學考試中的差別待遇,對女學生和複讀生進行了有目的性的篩選。

文部科學省在全國81所醫科大學、非醫科大學醫學部的調查中顯示,女學生的入學難度真實存在。換言之,男學生的合格率平均而言是女學生的1.2倍。被曝出問題的東京醫科大學達到了1.29倍、最誇張的順天堂大學達到了1.67倍,昭和、日大、應慶等私立大學都“榜上有名”。

...

東京醫科大學

女學生比男學生更難合格,是因為男考生的成績更為優秀嗎?

負責調查學科入學率的文部科學省的人員是這樣說的:“男學生占上風的學科僅有醫學部,無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女學生占優勢的情況更多。”也就是說,除了醫學部之外的其他學科,男生/女生的入學率比值都在1以下,唯獨醫學部超過了1,這多少也意味著某些東西吧。

...

最近,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馬拉拉·優素福·紮伊訪日,講述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這一點在她的母國巴基斯坦是很重要的,對日本來說,女性教育能說是毫無關係嗎?“反正你是女孩子”、“說到底你隻是個女孩子罷了”,女孩子們在成長中就是這樣被潑了冷水、扯了後腿,冷卻了自己主動去奔跑的意願。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Malala Yousafzai

馬拉拉的父親曾經被問到,“你是怎麽教育自己女兒的呢?”他這樣回答:“一路走來,不要去折斷女兒的翅膀。”如他所言,絕大多數的女兒們,都曾在孩童時期,有過“翅膀”被折斷的經曆。

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升入東京大學的男生與女生們,麵對的又是何種環境呢?在與其他大學的聯誼會上,東京大學的男生們很受歡迎。而我卻聽到有東大的女生這樣說:在聯誼會上被問起自己是哪所學校的時候,她回答,自己是“東京..的..大學”,原因是如果說自己是東大的學生,別人就會躲開你。

東京大學

為什麽男生可以很自豪地說自己來自東東京大學,而女生卻會在這一點上模棱兩可呢?原因是男性價值與優異的成績是一致的,而女性價值與優異的成績之間卻有著一定的扭曲。

女孩子從小開始,就被期待能變得“可愛”。而所謂的“可愛”,究竟是何種維度的價值呢?是“被愛”、“被選擇”,是“尋求守護”,是包含了“保證不會對對方造成威懾”的價值。因此,有的女生選擇不去展示自己優異的成績,隱去自己是東大學生的事實。

東京大學

曾經有一起這樣的案件,東大工學部本科與研究生院的5名男生,對私立大學的女生進行了集體性的猥褻。最終3人被退學,2人受到了停學處分。

有作家以這件事為原型,寫了一本名為《因為她腦子不好使》的小說,去年我們還圍繞這個主題舉行過討論會。“因為她腦子不好使”,據說是來源於調查時加害者實際說過的話。如果讀過這部作品,你就會明白,社會對東大的男生投去的是什麽樣的視角。

小說封麵圖

我聽說,東大現在還有一些不讓本校女生融入,而隻允許其他學校女生加入的男生組織。半世紀以前,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有這種組織,而讓我震驚的是,5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組織依然存續。

...

你們之前所經曆的學校生活,原則上還是一個平等的小社會。成績的競爭上沒有男女之別。但是,從你升入大學的這一刻開始,你要麵對的就是一個有著隱性的性別差距的社會。至於走出大學,踏入社會,你要麵對的則是更為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

可惜的是,東京大學在這一方麵也是一個鮮明的反例。

本科生20%的女生占比,到研究生、博士生的25%、30.7%...而在這之後卻是女性比例的滑坡,18.2%的助教比例、11.6%的副教授、7.8%的女性教授占比...這是一個比國會議員的女性占比更低的數字。女性學的部長、研究科長中15人僅有一名女性。而東大曆代校長無一為女性。

...

現任校長:五神真

“努力就有回報”,你們應該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走到了這一步。但是,正如我開頭提到的不公正錄取一樣,等待著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請不要忘記,“努力就有回報”這種想法本身,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托了整個大環境的福。你們今天能夠堅信“努力就有回報”,得益於至今為止你周圍的環境:你得到的鼓勵和推動,激奮與昂揚、你成就背後的評價與讚賞。世上有很多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人、想努力但是努力不了的人、努力過度身心俱疲的人。也有在努力之前就被他人質疑、深陷自我懷疑,從而熄滅了奔跑念頭的人。

因此,請不要把自己的努力,隻用於追逐自己的勝利。不要用自己得到的環境恩惠,去貶低那些處於弱勢環境中的人。請把自己所得到的東西用於幫助他們,承認自己的弱,而不是逞能自己的強,與環境中的人一起,互相支撐著走下去。

女性學亦是如此,誕生於名為“女性主義”的運動,所追求的絕不是“女性要變得和男性一樣”、“弱者要翻身成為強者”。女性主義是承認弱者,追求讓弱者以弱者本身的姿態得到尊重的思想。

上野千鶴子

前方等待著你們的,將是現有理論完全不適用、發展完全無法預測的未知世界。在此之前,你們所追求的是有正解的知識,在此之後等待著你們的,是充斥著沒有正解問題的世界。

不是去掌握現有的知識,而是與能催生出至今為止從未有人見過的理念的知識共生,我堅信,這才是在大學裏學習的價值。誕生新知識的知識,也即所謂“元知識”,讓學生能與元知識共生,才正是大學所承擔的使命所在。

東京大學,此刻為你敞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9月一行程曝光,堪稱史無前例
川普大讚愛妻"1句話"點醒他,讓他看清普丁真麵目
比起三個美國籍孩子,宗家100多億境外資產更值得關注
紐約時報:“中國衝擊2.0”比上一次嚴重得多
德州暴洪"神秘營"27女童遭衝走亡!恐怖事發全程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大連工大,你應該保護受害女生,而不是開除
紐約時報:中國第二季度經濟保持穩健增長
特朗普承諾軍援,象征烏克蘭戰事的重要突破
川普穩賺不賠的戰爭生意 拜登就想不出這樣的辦法
歐巴馬籲民主黨"硬起來",勿因川普重返白宮而沉默
全球首例,深圳機器人搭地鐵為商家送貨
川普承諾驅逐“最壞中的最壞”?數據揭“71%無罪”
將華裔妻子分屍 邪惡丈夫在獄中離奇死亡 案情回顧
烏克蘭喜收愛國者飛彈,俄議員酸"川普威脅"沒人怕
白宮“重大宣布”終於曝光:特朗普政策“務實”一麵
關稅沒引起物價上漲?白宮愛國說法遭打臉 3大原因曝
美最高法院推翻禁令,讓特朗普解散教育部
“同誌”的年頭要回歸了?“共產”還遠嗎?
中國父子德國風景區湖中溺亡 失蹤一周後找到遺體
美眾議員:習近平在川普任內不會侵台 著眼50年…
袁紅冰爆中國機要官員帶文件叛逃 曝2套俄垮台後方案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東京大學最硬核入學祝辭:等你的是不公的社會

英國報姐 2019-04-14 22:55:57

昨天,在東京大學的入學典禮上,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祝辭,其中她揭示了女性在求學和進入社會後所遭遇的不公,同時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去看待努力與回報之間的關係。

這段祝辭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讀完之後被深深地震撼與感動。

今天,與大家分享其中精彩的部分,相信所有人,尤其是女生,在讀完之後,也能從中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知道自己如何去麵對學業,如何麵對人生:

恭喜成功入學的各位,你們經過追逐勝利的激烈競爭,終於站在了這裏。

回首剛剛過去的高考選拔,我想你們之中的每一位,都不會去質疑它的公平性。如果這場考試也摻雜著不公的話,你們應該會極其惱怒吧。

致辭:女性主義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

然而,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被曝出入學考試中的差別待遇,對女學生和複讀生進行了有目的性的篩選。

文部科學省在全國81所醫科大學、非醫科大學醫學部的調查中顯示,女學生的入學難度真實存在。換言之,男學生的合格率平均而言是女學生的1.2倍。被曝出問題的東京醫科大學達到了1.29倍、最誇張的順天堂大學達到了1.67倍,昭和、日大、應慶等私立大學都“榜上有名”。

...

東京醫科大學

女學生比男學生更難合格,是因為男考生的成績更為優秀嗎?

負責調查學科入學率的文部科學省的人員是這樣說的:“男學生占上風的學科僅有醫學部,無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女學生占優勢的情況更多。”也就是說,除了醫學部之外的其他學科,男生/女生的入學率比值都在1以下,唯獨醫學部超過了1,這多少也意味著某些東西吧。

...

最近,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馬拉拉·優素福·紮伊訪日,講述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這一點在她的母國巴基斯坦是很重要的,對日本來說,女性教育能說是毫無關係嗎?“反正你是女孩子”、“說到底你隻是個女孩子罷了”,女孩子們在成長中就是這樣被潑了冷水、扯了後腿,冷卻了自己主動去奔跑的意願。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Malala Yousafzai

馬拉拉的父親曾經被問到,“你是怎麽教育自己女兒的呢?”他這樣回答:“一路走來,不要去折斷女兒的翅膀。”如他所言,絕大多數的女兒們,都曾在孩童時期,有過“翅膀”被折斷的經曆。

在這種情況下,努力升入東京大學的男生與女生們,麵對的又是何種環境呢?在與其他大學的聯誼會上,東京大學的男生們很受歡迎。而我卻聽到有東大的女生這樣說:在聯誼會上被問起自己是哪所學校的時候,她回答,自己是“東京..的..大學”,原因是如果說自己是東大的學生,別人就會躲開你。

東京大學

為什麽男生可以很自豪地說自己來自東東京大學,而女生卻會在這一點上模棱兩可呢?原因是男性價值與優異的成績是一致的,而女性價值與優異的成績之間卻有著一定的扭曲。

女孩子從小開始,就被期待能變得“可愛”。而所謂的“可愛”,究竟是何種維度的價值呢?是“被愛”、“被選擇”,是“尋求守護”,是包含了“保證不會對對方造成威懾”的價值。因此,有的女生選擇不去展示自己優異的成績,隱去自己是東大學生的事實。

東京大學

曾經有一起這樣的案件,東大工學部本科與研究生院的5名男生,對私立大學的女生進行了集體性的猥褻。最終3人被退學,2人受到了停學處分。

有作家以這件事為原型,寫了一本名為《因為她腦子不好使》的小說,去年我們還圍繞這個主題舉行過討論會。“因為她腦子不好使”,據說是來源於調查時加害者實際說過的話。如果讀過這部作品,你就會明白,社會對東大的男生投去的是什麽樣的視角。

小說封麵圖

我聽說,東大現在還有一些不讓本校女生融入,而隻允許其他學校女生加入的男生組織。半世紀以前,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有這種組織,而讓我震驚的是,5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組織依然存續。

...

你們之前所經曆的學校生活,原則上還是一個平等的小社會。成績的競爭上沒有男女之別。但是,從你升入大學的這一刻開始,你要麵對的就是一個有著隱性的性別差距的社會。至於走出大學,踏入社會,你要麵對的則是更為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

可惜的是,東京大學在這一方麵也是一個鮮明的反例。

本科生20%的女生占比,到研究生、博士生的25%、30.7%...而在這之後卻是女性比例的滑坡,18.2%的助教比例、11.6%的副教授、7.8%的女性教授占比...這是一個比國會議員的女性占比更低的數字。女性學的部長、研究科長中15人僅有一名女性。而東大曆代校長無一為女性。

...

現任校長:五神真

“努力就有回報”,你們應該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走到了這一步。但是,正如我開頭提到的不公正錄取一樣,等待著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請不要忘記,“努力就有回報”這種想法本身,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托了整個大環境的福。你們今天能夠堅信“努力就有回報”,得益於至今為止你周圍的環境:你得到的鼓勵和推動,激奮與昂揚、你成就背後的評價與讚賞。世上有很多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人、想努力但是努力不了的人、努力過度身心俱疲的人。也有在努力之前就被他人質疑、深陷自我懷疑,從而熄滅了奔跑念頭的人。

因此,請不要把自己的努力,隻用於追逐自己的勝利。不要用自己得到的環境恩惠,去貶低那些處於弱勢環境中的人。請把自己所得到的東西用於幫助他們,承認自己的弱,而不是逞能自己的強,與環境中的人一起,互相支撐著走下去。

女性學亦是如此,誕生於名為“女性主義”的運動,所追求的絕不是“女性要變得和男性一樣”、“弱者要翻身成為強者”。女性主義是承認弱者,追求讓弱者以弱者本身的姿態得到尊重的思想。

上野千鶴子

前方等待著你們的,將是現有理論完全不適用、發展完全無法預測的未知世界。在此之前,你們所追求的是有正解的知識,在此之後等待著你們的,是充斥著沒有正解問題的世界。

不是去掌握現有的知識,而是與能催生出至今為止從未有人見過的理念的知識共生,我堅信,這才是在大學裏學習的價值。誕生新知識的知識,也即所謂“元知識”,讓學生能與元知識共生,才正是大學所承擔的使命所在。

東京大學,此刻為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