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鵬又帶著老婆李安琪做新節目了,《甜蜜的行李》:
跟之前帶孩子的《爸爸回來了》不一樣,這個綜藝拍的是李小鵬夫妻“逃離孩子們”之後的旅行生活,主要為了記錄兩人結婚十年後相處的一些細節。
本以為會全程“甜甜甜”,沒想到節目播出後,這倆人首先收獲的,卻是一些吐槽的聲音。
爭議主要圍繞李安琪為什麽不愛說中文?
和老公在一起時說英文↓
“Now you look cool and sexy”
和孩子在一起時說英文↓
“I miss you so much”
1分55秒的預告片裏,李安琪沒說過一句中文,一直都是李小鵬說中文,她用英文回,或者反著:
李小鵬:“哇,這(大頭貼)是我們啊”
李安琪:“Yes,you like it?”
李小鵬:“很喜歡”
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回答↓
李小鵬:“生命中有沒有一樣最重要的東西,你覺得少了它就活不下去了?”
李安琪:“you”
老實說,一直盯著人家秀恩愛的旅行紀錄片“挑刺”,這事兒挺沒勁的,但看節目的時候確實感覺有點怪怪的,而且李安琪並不是第一次因為語言問題被吐槽了。
大部分觀眾認識她是通過《爸爸回來了》,當時她和李小鵬跟奧莉交流時,一個英文,一個中文:
剛開始大家沒覺得什麽,畢竟李安琪從小出生在美國,父母都在美國定居,和李小鵬在美國相戀完婚,包括兩個孩子都是在那邊出生的:
她微博認證的第一項就是“美籍華人”:
微博大部分也是英文,不對,是幾乎沒有中文:
連奧莉過生日,得到的都是中英雙語祝福:
其實這就跟你在家鄉出生長大,習慣跟家裏人說方言一樣。
但不一樣的是,大部分人從老家出來,為了更好地融入身邊的人,都會主動用普通話跟大家交流,而李安琪不是,哪怕上中國的節目,她也是英文居多。
舉個例子,有一期《爸爸回來了》,其中一個場景是她和朋友在家裏做飯,這個朋友是說中文的。
當時李安琪對著攝像機用英文介紹自己在做什麽,這個朋友就用中文疑惑地問了一句“你在說什麽啊?”
然後她用中文回複:“我在說我們在做什麽東西...”
這......鏡頭麵前的觀眾不大部分都是中國人麽?說中文也行啊......
一開始還有不少網友替她說話,表示理解:
但久而久之,大家發現她說中文的次數並沒有和她在國內待的時間成正比。
2014年錄製《非常靜距離》,李安琪說英文,李小鵬在旁邊翻譯:
同年的《快樂大本營》,英文打招呼:
“hello,my name is Angel”
2015年《出發吧愛情》,她因為說太多英文還被當時的另一位嘉賓吳京“吐槽”:
“不要跟我講英文,好嗎?”
是吳京不會說英語嗎?
不是吧,查查資料就知道,他平時拍戲和國外演員交流都是用英文的,即便沒那麽熟練肯定也是會的。
真正讓網友開始“炸鍋”的導火索是李安琪下麵這條微博↓
那是2017年,李安琪開始在國內“創業”,會時不時在微博上發一些推廣廣告,然而這些廣告也全部都是英文......
甚至發完微博後,品牌官博還要幫她翻譯一下:
然後她回複粉絲繼續用英文:(可能也跟粉絲用英文留言有關)
部分網友看不下去了,開始在評論區表達不滿:
大家也不是無理取鬧故意挑刺,隻是覺得說什麽語言是你的自由,但是你賣中國的產品,又賣給中國人,為什麽就不能用中文宣傳呢?
難道李安琪的中文水平真的差到了不好意思張嘴的程度?
畢竟以前也出過很多“李小鵬為了追老婆,苦練英語”的新聞:
但好像也說不通,因為夫妻倆早期上節目的時候,李安琪是說中文的↓
2010年的《天天向上》,李小鵬自曝倆人剛認識的時候用中文交流:
李安琪當時14、15歲,中文已經說得很好了:
隨後汪涵讓她用中文自我介紹,普通話很標準:
而所謂李小鵬“為妻學英語”的說法,其實也不完全準確,他是和安琪相識之後才請的老師,也是為了和其他國家的隊員、教練交流:
最能體現李安琪中文水平的,還是在《極速前進》。
不敢相信,她下邊這一長段話都是中文說的,沒有磕巴,沒有停頓:
有點搞不懂了,怎麽在中國待的時間越長,反而中文越不好了呢?
久而久之,大家會覺得是態度問題。
同樣是不怎麽會說中文,但來到內地就努力嚐試去說的藝人有不少啊↓
夏克立,標準的老外,加拿大籍,微博大部分都是中文:
jasper,和爸爸對話說了英語,陳小春立馬提醒他:
“講中文啦,知道嗎,要不人家聽不懂英文啦”
上麵這些例子比較古早的話,歐陽靖大家有目共睹吧?
第一季《中國有嘻哈》,他的說唱被指“英文詞太多”:
其實當時他已經為了練習中文從拚音開始學習了:
你說是為了比賽也好,為了融入國內市場也罷,至少他的表現讓觀眾看到了誠意。
現在歐陽靖已經能在《青你》和張藝興換班主持了:
說回李安琪。
因為語言問題引起的爭議她也看到了,她也不是沒想辦法解決,然而處理方式......
?
真的有點哭笑不得,她是發了中文,但是在最後附上了翻譯......
說實話,那句話還不如不加。
這是早期的事了,現在李安琪已經不用老公翻譯了,因為她不怎麽發文字了,能用表情代替的就用表情:
感覺怪怪的,是擔心再發英文被網友罵麽?
伴隨著語言上的爭議,大家也開始吐槽她沒禮貌了↓
比如有人發現,同樣是微博留言,李安琪總是回複英文的:(也可能是有些看不太懂?)
之前上《非常靜距離》,彈幕裏也有人說她回答問題的時候不愛看主持人:
到最後她在公共場合的坐姿也被指觀感很差了......
也是想不到一個語言習慣能牽扯到這麽問題,其實看到最後,發現大家看不慣的並不單純是李安琪說英文還是中文,而是一個態度問題。
私下想說什麽語言別人都無權幹涉,但是在賣貨、帶貨,或者麵對中文是母語的受眾時,用讓更多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表達是不是觀感會更好一些呢?
作為公眾人物的家人,被拿著放大鏡看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事,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最後一句,是這屆觀眾太嚴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