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原生家庭”真的是無法逃離的魔咒嗎?(圖)

“原生家庭”真的是無法逃離的魔咒嗎?

文章來源: 蘿嚴肅 於 2019-03-14 19:59: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多年前聽過一個行業內的預言:誰能抓住“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禍害這個痛點”,誰就能製造爆款。

今天,這個預言早已實現。

《歡樂頌》裏有樊勝美的父母,《狗十三》講了一個看似很好卻處處戕害孩子童真的家庭,《都挺好》更成為網絡上控訴重男輕女不負責任家長的情緒宣泄口。

影視劇中的極品父母們也能湊成“極品天團”了。

(△在蘇大強、謝廣坤、樊勝美媽媽的襯托下,薛甄珠女士可稱偉大,她可是護犢子到底盡謔謔外人了。)

人們一遍遍討論成長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真的是一種宿命嗎?

或許可以看看明星們的人生故事。他們的成長背景多半都被披露過,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過去和現在。而明星群體中單親家庭或者成長坎坷背景的占了相當部分,也許是這樣的孩子容易有上進心和表現欲,不愉快的童年也構成了他們的戲劇人生。

————————

家庭的印記,在有些人身上的確是如影隨形的,甚至他們像複印一樣在走父母的路。

去年我們寫過兩次的黃秋生就是這樣。

黃秋生2018年3月接受BBC訪問,道出自己作為“私生子”的舊事稱4歲那年,已有家室的英籍父親拋下他和母親返回英國,導致黃秋生一生都在追問“自己是誰”,痛苦且迷茫。

黃秋生曾經在Facebook上發布過父母抱著自己的全家福,和父親的真實姓名,說過想尋找生父。BBC報道中也提到這件事。隨後,網絡的人際傳播幫助黃秋生找到了他的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對74歲的雙胞胎——他們從來不知道父親在香港有過一個家和一個兒子,那個兒子還成了有四座金像獎的香港影帝。

尋親事件給大家帶來了溫暖的感覺,因為黃秋生和兄弟們意外地一見如故,去拚出父親的人生,去尋找自己從何而來,黃秋生說:“我爸爸曾在信裏說,如果我是一個good boy,他就會幫我搞定所有的事,我想他覺得我現在是good boy了吧,所以就派兩個哥哥來給我了。”

3個月後,黃秋生的英國情人Joyce現身指控,原來黃秋生在婚後也有私生子。

可是,黃秋生在香港也有妻兒啊,他在金像獎上專門跟兒子打招呼,看起來像是某一種硬漢柔情。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黃秋生是把自己經曆過的痛苦故事又在別人身上寫了一遍,而且寫得極為對稱工整。

黃父有兩個婚生子一個私生子,黃秋生有兩個婚生子一個私生子;

黃秋生生父叫Frederick William Perry,他的英文名字Anthony William Perry,他的私生子,還是叫William;

黃秋生生父拋下他和母親留在香港,獨自回英國。後來黃秋生的私生子和孩子媽住在英國,黃秋生在香港和妻兒生活。

這像一個醒不過來的夢魘,黃秋生一直在尋找的通透原來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通透,而可能是不知不覺模仿爸爸。那個“good boy”的定義是什麽呢?成為和爸爸一樣的人嗎?

張柏芝也常常讓我聯想起“原生家庭魔咒”。

張柏芝母親不斷結婚離婚,曾經想要把張柏芝送給外國人。父親則和黑道關係密切,賭債累累,多次影響到張柏芝事業。

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兩人就經常吵架,張柏芝也說過自己挺怕父親。

張柏芝的父母都不夠成熟,不能給予張柏芝渴望的穩定的愛。而張柏芝看起來在感情裏非常主動,她想成為愛的給予者。

張柏芝從小就開始照顧兄弟姐妹,早早地工作,關注大家庭中裏的每個成員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養一個大家庭,張柏芝不停地辛苦工作,但是她說想想家人活的很舒服,自己就覺得滿足。

這樣的她很渴望去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早年就說想很快結婚、生小孩。

看起來她在努力地過上另一種人生,童年沒有幸福家庭,那我現在要有。

可是她越這樣努力,越好像走不出某一種情緒。

張柏芝向往穩定,本人身上又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她既想結婚,又覺得男性不可信任。

她嘴上說著對於男方出軌不在乎,心裏做好了對方出軌的心理準備,但真正處於愛情婚姻裏又對另一半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和掌控欲。

2009年謝霆鋒接受采訪時說,張柏芝經常會哭著打電話找自己,從結婚開始就這樣。

事業中張柏芝也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麵她表現得很坦率真誠,看著她的眼睛誰都覺得這女孩真可愛。

但她的另一麵是情緒化、衝動、不可控。

張柏芝在自己功成名就後仍然在為家庭不斷付出,為父親還債,為弟弟買千萬豪宅。這樣不必要的“承擔”,看起來令人心疼,也可惜可歎。

張柏芝喜歡小孩,喜歡當媽媽,說過想要一直生孩子,這樣就一直會有需要她照顧的小孩。

她如此渴望家庭的溫暖,但生更多的孩子是不是通向幸福之路呢?希望是吧。

人生才剛剛開始的春夏,則認為原生家庭會對自己有宿命般的影響。

春夏的父母離婚了,她在成年後也依然對親密關係和婚姻有恐懼。在給《左耳》的編劇寫的自薦信上,春夏就很坦誠地說:因為從小父母離異,父愛缺席,導致她十分渴望愛、渴望被注意,曾暗戀姨夫、母親男友,還會偷盜、到了中專還故意尿床。

《奇遇人生》裏,觀眾看得出春夏是很浪漫而向往愛情的人。

但因為春夏從沒有看過幸福的婚姻的樣子,所以陷入另外一種矛盾中,無法從父母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不相信自己能夠維持一段親密關係。

——————————

不過,宿命不是不可打破的,也有人走出了家庭帶來的不快,活出不一樣的結果。

孫儷出生於單親家庭,和鄧超都曾經是不婚主義者。

孫儷20歲剛走紅的時候就直接跟記者直接說,自己目睹過父母婚姻的破裂和媽媽不值得的付出,決定不結婚。

2008年她再次回憶父母離婚帶給她的不愉快記憶,爸爸隻給媽媽和她兩千塊的撫養費,她打電話去跟爸爸理論。

那時她就跟媽媽說自己以後不結婚了。

很長一段時間裏她都說自己很難相信男人。

也曾經因為單親家庭的背景自卑過,害怕別人問她父母的事情。

鄧超則說,年輕時的自己非但不婚主義,還不想生孩子,一切都瀟灑自在。

但是兩個不婚主義者談戀愛,談著談著就結婚生孩子了,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四口之家的幸福模板。

這個跟他們還是得到了愛有關係。孫儷雖然是單親家庭但跟媽媽的關係特別好,媽媽也沒有讓她仇恨生父,反而是起了一些潤滑作用。

現在孫儷跟生父和同父異母妹妹關係也挺好的,才有了孫儷妹妹曝光後她出麵解釋的後續。

鄧超也是跟父母關係都不錯,看微博就能看出來。

鄧超和孫儷的生長環境是有幸福和愛的,甚至可以算是變化家庭不會影響孩子的個案。但孫儷這樣經曆過父母吵架和對父親的埋怨,也是常見的原生家庭陰影。這些情緒最終都翻篇了,這跟孫儷媽媽的引導有關係,也跟孫儷自己能找到一份合適的感情有關係。

更慘的是蔡少芬這樣的,港姐季軍出道,出道原因就是替母還債。

蔡少芬出道後發展不錯,影視劇都有出演,也有商業活動,1999年就能收入600多萬,旁人豔羨的高收入根本不夠還母親的賭債。

除此之外,嗜賭成性的母親和阿姨還會介紹她跟富豪吃飯喝茶,左右不過一個錢字。蔡少芬曾與富商劉鑾雄有往來,通常認為她是母親欠債太多才做出這樣的選擇,有傳劉鑾雄幫蔡少芬也還了千萬級的賭債。

蔡少芬一邊賺一邊還,蔡母則繼續賭繼續虧,她是“十賭九輸”,一度債主遍及整個澳門,主要的賭場都有她的欠款,有說總數為8000多萬。這筆錢在現在也巨額債務,更不用說在90年代末。

媽媽和阿姨這兩位賭徒親屬不僅從蔡少芬手裏不斷拿錢,又給她介紹富商,還落井下石。蔡少芬阿姨曾經跟媒體說,蔡少芬是為了錢願意和劉鑾雄交往的。重壓之下她一度想自殺。

“我曾經迷惘與失落,不知道如何是好。難道我一生是替家人賺錢還賭債嗎?我看到路愈走愈暗,愈走愈苦,沒有出路,所以想不如死去倒還幹淨。真的,在一次到三藩市(舊金山)的旅途中,我真的想自殺,但心底裏卻湧出一句話要我“好好活著”。” ——南方都市報《蔡少芬:曾經迷惘想自殺,家裏的賭債總是還不清》

2000年,蔡少芬忍無可忍,公開宣布和賭徒母親斷絕關係。

當時27歲的蔡少芬跟媒體哭訴,自己1991年參選港姐出道後的所有收入都用來為母還賭債,但母親一直在賭,舊賬未清、新債又來,怎麽還都還不完。

新聞報道裏記載著這樣的蔡少芬發言:“我頂不住啦,錢已經全部給了我家裏人,我真是無能為力。其實好久之前已經幫媽媽還過好多賭債,所有收入都給了她,三年前我已經抵押了兩層樓還債,以為可以償還所有的債目,但剛剛知道還有好多,大到超過500萬的天文數字,我好怕,我真是無能為力呀。”

女明星的身份也是個討債的靶子,她因母親欠債而被陌生人跟蹤,被匿名電話騷擾,公開宣布斷絕關係,隻求“有關人士可以放她一馬”。

勇敢地跟糟糕的原生家庭切割,是蔡少芬人生裏的重要決定。

她曾經跟吳奇隆交往過三年,兩個人都是為家裏還債的苦命人,在蔡少芬宣布跟媽媽斷絕關係後的2002年,她跟吳奇隆也和平分手,理由是小事積累下來發現性格不合,長期遠距離戀愛也難以維係。不過很多人認為,這可能說明兩個苦命人在一起更不合適吧。

2003年蔡少芬被傳戀上張晉,大明星愛上當過武替的小演員,外界當然是不看好,但蔡少芬跟張晉感情穩定直到結婚。

張晉自從跟蔡少芬戀情曝光後,就一直活在媒體和網絡的放大鏡下,但他穩紮穩打事業漸漸有起色,大家終於相信蔡少芬滿口稱讚的丈夫是個有能力又靠得住的好人。

蔡少芬的幸福生活,也提升了她的商業價值和公眾好感度。

2003年蔡少芬認識張晉,也是在這一年她媽媽成功戒賭,之後蔡少芬跟媽媽恢複關係。雖然現在大家看電視劇都說不想看到明玉跟家裏人和解,但現實生活裏還是有和解後雙方都得到安寧的故事。

香港導演張堅庭這樣評價:“蔡少芬一方麵在媒體麵前表明她要與母親一刀兩斷,好讓某些放高利貸的人不再借錢給她,同時她又以愛與關懷重整與母親的關係,這一著確實難走。”

陳小春也是一個童年家庭不幸的個案。

還記得他在《爸爸去哪兒》裏對兒子太凶,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

但陳小春也是情有可原,他家境貧寒、童年就被父親扔到農村種田、割草放牛,甚至還被鐵鏈鎖過腳。他有個小弟弟養不活,3000塊被賣掉了。

在參加綜藝《我是誰》的時候陳小春說,父親脾氣很壞,重病時不願讓別人靠近自己,不願意接受兒子的示好,陳小春就算想盡孝,也被父親的責罵而氣跑了。

他的童年也沒有父親的很多陪伴,他可能也不知道父愛是怎麽回事

即便是當了大明星,父母不了解他到底做了什麽,可以說,他沒有得到過來自家庭的愛,也沒有得到過肯定。

他心裏好像始終住了一個無所適從的孩子。

但是,這一切並不意味著,他不會當爸爸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的是,他還是遇到了應采兒,兩個人感情很好,繼而組成家庭。

從應采兒本人到應采兒的父母,都在給他家的感覺。

(△應采兒爸爸在微博上安慰陳小春)

小小的Jasper也會反過來給爸爸溫暖,融化他,讓他學會愛。

所以陳小春還是可以慢慢地變得更溫柔,做個更好的爸爸。

而張韶涵因為有個坑女兒的媽媽,經常被舉例是“真實的樊勝美”。

為了要錢,親生母親跳出來指責她棄養父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張韶涵的心髒出了問題,醫生建議手術,她長期台灣加拿大兩地跑治療。

家庭狗血劇加上身體問題,張韶涵一帆風順的事業忽然停擺。

等到張韶涵事業有起色之後,她舅舅又出來說她不孝順要毀了她。

但張韶涵還是能從低穀裏走出來;

2016年她給自己買了一座島。

——————————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很微妙而且如影隨形的。

《都挺好》裏蘇明玉恨媽媽,卻像媽媽一樣強勢。蘇大強甚至故意用這一點來刺痛她。

《神秘巨星》裏的小女孩,她爸爸家暴,女孩自己很勇敢地帶著媽媽反抗,卻也忍不住有暴力傾向,對身邊的人、對愛自己的人也會亂發脾氣。

《老友記》裏Rachel說爸爸太凶了讓她很難受,但她教Joey開船的時候,卻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爸爸的樣子。

成長環境和父母如何對待我們,給我們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溯“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好,直麵自己童年遭受過的傷害也好,是為了找到“我何以是我”今天的答案。但並不是到此為止了,我們了解自己,是為了放下心結,更理智地向前走,也是為了將來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尤其是,如果你決定成為父母,你承受過的難堪,不要再讓孩子承受。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魔咒,能不能走出來卻是個太複雜的問題。情感是太過個人化的東西,別人的經驗也許對你無用,世界上也沒有一條理論能百分百保證通向幸福。

但對“原生家庭”追根溯源之後,還是不要放棄讓自己更快樂的努力。

我們的過去決定著我們的現在,可我們的未來卻由現在決定。命運依然在你手裏。

查看評論(5)

24小時熱點排行

人民日報紀念李克強冥誕發出了什麽信號
默克爾吐槽特朗普:鏡頭前拒絕握手 攝影機關了才握
電子垃圾三件套,撈了中國男人幾百億?
看不懂,為什麽日本女性寧願負債也要找牛郎
區區一個“紅軍村”,俄軍為何集11萬兵力猛攻?

24小時討論排行

曝殲20纏鬥F35 央視強調“犧牲準備”令小粉紅洩氣
已入籍也不保險!川普動手 這10類人恐失去美籍!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笑話我們”
什麽才是加州矽穀清華學霸殺妻案的真相?
“大而美”法案通過了,特朗普大勝,美國大敗
遙祝薄熙來生日快樂 薄瓜瓜發文:最偉大的父親
承認當年赴美簽證有問題,但馬斯克永遠是馬斯克
為什麽加拿大的豬肉總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國,與越南的貿易協議很重要
金正恩看在俄作戰士兵影片時落淚 俄朝合作換回什麽?
印度小哥簡曆90%造假 身兼數職 幹翻矽穀AI創業公司
俄海軍副總司令在指揮所陣亡,烏方襲擊細節披露
美解禁大飛機發動機對華出口 能換來中方稀土讓步?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將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蘇丹
亞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對的 他為美國好
一個自由主義的烏托邦:“它”或許是民主黨最後的希望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原生家庭”真的是無法逃離的魔咒嗎?

蘿嚴肅 2019-03-14 19:59:22

多年前聽過一個行業內的預言:誰能抓住“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禍害這個痛點”,誰就能製造爆款。

今天,這個預言早已實現。

《歡樂頌》裏有樊勝美的父母,《狗十三》講了一個看似很好卻處處戕害孩子童真的家庭,《都挺好》更成為網絡上控訴重男輕女不負責任家長的情緒宣泄口。

影視劇中的極品父母們也能湊成“極品天團”了。

(△在蘇大強、謝廣坤、樊勝美媽媽的襯托下,薛甄珠女士可稱偉大,她可是護犢子到底盡謔謔外人了。)

人們一遍遍討論成長環境的影響,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真的是一種宿命嗎?

或許可以看看明星們的人生故事。他們的成長背景多半都被披露過,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過去和現在。而明星群體中單親家庭或者成長坎坷背景的占了相當部分,也許是這樣的孩子容易有上進心和表現欲,不愉快的童年也構成了他們的戲劇人生。

————————

家庭的印記,在有些人身上的確是如影隨形的,甚至他們像複印一樣在走父母的路。

去年我們寫過兩次的黃秋生就是這樣。

黃秋生2018年3月接受BBC訪問,道出自己作為“私生子”的舊事稱4歲那年,已有家室的英籍父親拋下他和母親返回英國,導致黃秋生一生都在追問“自己是誰”,痛苦且迷茫。

黃秋生曾經在Facebook上發布過父母抱著自己的全家福,和父親的真實姓名,說過想尋找生父。BBC報道中也提到這件事。隨後,網絡的人際傳播幫助黃秋生找到了他的同父異母的兄弟,一對74歲的雙胞胎——他們從來不知道父親在香港有過一個家和一個兒子,那個兒子還成了有四座金像獎的香港影帝。

尋親事件給大家帶來了溫暖的感覺,因為黃秋生和兄弟們意外地一見如故,去拚出父親的人生,去尋找自己從何而來,黃秋生說:“我爸爸曾在信裏說,如果我是一個good boy,他就會幫我搞定所有的事,我想他覺得我現在是good boy了吧,所以就派兩個哥哥來給我了。”

3個月後,黃秋生的英國情人Joyce現身指控,原來黃秋生在婚後也有私生子。

可是,黃秋生在香港也有妻兒啊,他在金像獎上專門跟兒子打招呼,看起來像是某一種硬漢柔情。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黃秋生是把自己經曆過的痛苦故事又在別人身上寫了一遍,而且寫得極為對稱工整。

黃父有兩個婚生子一個私生子,黃秋生有兩個婚生子一個私生子;

黃秋生生父叫Frederick William Perry,他的英文名字Anthony William Perry,他的私生子,還是叫William;

黃秋生生父拋下他和母親留在香港,獨自回英國。後來黃秋生的私生子和孩子媽住在英國,黃秋生在香港和妻兒生活。

這像一個醒不過來的夢魘,黃秋生一直在尋找的通透原來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通透,而可能是不知不覺模仿爸爸。那個“good boy”的定義是什麽呢?成為和爸爸一樣的人嗎?

張柏芝也常常讓我聯想起“原生家庭魔咒”。

張柏芝母親不斷結婚離婚,曾經想要把張柏芝送給外國人。父親則和黑道關係密切,賭債累累,多次影響到張柏芝事業。

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時候,兩人就經常吵架,張柏芝也說過自己挺怕父親。

張柏芝的父母都不夠成熟,不能給予張柏芝渴望的穩定的愛。而張柏芝看起來在感情裏非常主動,她想成為愛的給予者。

張柏芝從小就開始照顧兄弟姐妹,早早地工作,關注大家庭中裏的每個成員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養一個大家庭,張柏芝不停地辛苦工作,但是她說想想家人活的很舒服,自己就覺得滿足。

這樣的她很渴望去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早年就說想很快結婚、生小孩。

看起來她在努力地過上另一種人生,童年沒有幸福家庭,那我現在要有。

可是她越這樣努力,越好像走不出某一種情緒。

張柏芝向往穩定,本人身上又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她既想結婚,又覺得男性不可信任。

她嘴上說著對於男方出軌不在乎,心裏做好了對方出軌的心理準備,但真正處於愛情婚姻裏又對另一半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和掌控欲。

2009年謝霆鋒接受采訪時說,張柏芝經常會哭著打電話找自己,從結婚開始就這樣。

事業中張柏芝也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麵她表現得很坦率真誠,看著她的眼睛誰都覺得這女孩真可愛。

但她的另一麵是情緒化、衝動、不可控。

張柏芝在自己功成名就後仍然在為家庭不斷付出,為父親還債,為弟弟買千萬豪宅。這樣不必要的“承擔”,看起來令人心疼,也可惜可歎。

張柏芝喜歡小孩,喜歡當媽媽,說過想要一直生孩子,這樣就一直會有需要她照顧的小孩。

她如此渴望家庭的溫暖,但生更多的孩子是不是通向幸福之路呢?希望是吧。

人生才剛剛開始的春夏,則認為原生家庭會對自己有宿命般的影響。

春夏的父母離婚了,她在成年後也依然對親密關係和婚姻有恐懼。在給《左耳》的編劇寫的自薦信上,春夏就很坦誠地說:因為從小父母離異,父愛缺席,導致她十分渴望愛、渴望被注意,曾暗戀姨夫、母親男友,還會偷盜、到了中專還故意尿床。

《奇遇人生》裏,觀眾看得出春夏是很浪漫而向往愛情的人。

但因為春夏從沒有看過幸福的婚姻的樣子,所以陷入另外一種矛盾中,無法從父母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不相信自己能夠維持一段親密關係。

——————————

不過,宿命不是不可打破的,也有人走出了家庭帶來的不快,活出不一樣的結果。

孫儷出生於單親家庭,和鄧超都曾經是不婚主義者。

孫儷20歲剛走紅的時候就直接跟記者直接說,自己目睹過父母婚姻的破裂和媽媽不值得的付出,決定不結婚。

2008年她再次回憶父母離婚帶給她的不愉快記憶,爸爸隻給媽媽和她兩千塊的撫養費,她打電話去跟爸爸理論。

那時她就跟媽媽說自己以後不結婚了。

很長一段時間裏她都說自己很難相信男人。

也曾經因為單親家庭的背景自卑過,害怕別人問她父母的事情。

鄧超則說,年輕時的自己非但不婚主義,還不想生孩子,一切都瀟灑自在。

但是兩個不婚主義者談戀愛,談著談著就結婚生孩子了,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四口之家的幸福模板。

這個跟他們還是得到了愛有關係。孫儷雖然是單親家庭但跟媽媽的關係特別好,媽媽也沒有讓她仇恨生父,反而是起了一些潤滑作用。

現在孫儷跟生父和同父異母妹妹關係也挺好的,才有了孫儷妹妹曝光後她出麵解釋的後續。

鄧超也是跟父母關係都不錯,看微博就能看出來。

鄧超和孫儷的生長環境是有幸福和愛的,甚至可以算是變化家庭不會影響孩子的個案。但孫儷這樣經曆過父母吵架和對父親的埋怨,也是常見的原生家庭陰影。這些情緒最終都翻篇了,這跟孫儷媽媽的引導有關係,也跟孫儷自己能找到一份合適的感情有關係。

更慘的是蔡少芬這樣的,港姐季軍出道,出道原因就是替母還債。

蔡少芬出道後發展不錯,影視劇都有出演,也有商業活動,1999年就能收入600多萬,旁人豔羨的高收入根本不夠還母親的賭債。

除此之外,嗜賭成性的母親和阿姨還會介紹她跟富豪吃飯喝茶,左右不過一個錢字。蔡少芬曾與富商劉鑾雄有往來,通常認為她是母親欠債太多才做出這樣的選擇,有傳劉鑾雄幫蔡少芬也還了千萬級的賭債。

蔡少芬一邊賺一邊還,蔡母則繼續賭繼續虧,她是“十賭九輸”,一度債主遍及整個澳門,主要的賭場都有她的欠款,有說總數為8000多萬。這筆錢在現在也巨額債務,更不用說在90年代末。

媽媽和阿姨這兩位賭徒親屬不僅從蔡少芬手裏不斷拿錢,又給她介紹富商,還落井下石。蔡少芬阿姨曾經跟媒體說,蔡少芬是為了錢願意和劉鑾雄交往的。重壓之下她一度想自殺。

“我曾經迷惘與失落,不知道如何是好。難道我一生是替家人賺錢還賭債嗎?我看到路愈走愈暗,愈走愈苦,沒有出路,所以想不如死去倒還幹淨。真的,在一次到三藩市(舊金山)的旅途中,我真的想自殺,但心底裏卻湧出一句話要我“好好活著”。” ——南方都市報《蔡少芬:曾經迷惘想自殺,家裏的賭債總是還不清》

2000年,蔡少芬忍無可忍,公開宣布和賭徒母親斷絕關係。

當時27歲的蔡少芬跟媒體哭訴,自己1991年參選港姐出道後的所有收入都用來為母還賭債,但母親一直在賭,舊賬未清、新債又來,怎麽還都還不完。

新聞報道裏記載著這樣的蔡少芬發言:“我頂不住啦,錢已經全部給了我家裏人,我真是無能為力。其實好久之前已經幫媽媽還過好多賭債,所有收入都給了她,三年前我已經抵押了兩層樓還債,以為可以償還所有的債目,但剛剛知道還有好多,大到超過500萬的天文數字,我好怕,我真是無能為力呀。”

女明星的身份也是個討債的靶子,她因母親欠債而被陌生人跟蹤,被匿名電話騷擾,公開宣布斷絕關係,隻求“有關人士可以放她一馬”。

勇敢地跟糟糕的原生家庭切割,是蔡少芬人生裏的重要決定。

她曾經跟吳奇隆交往過三年,兩個人都是為家裏還債的苦命人,在蔡少芬宣布跟媽媽斷絕關係後的2002年,她跟吳奇隆也和平分手,理由是小事積累下來發現性格不合,長期遠距離戀愛也難以維係。不過很多人認為,這可能說明兩個苦命人在一起更不合適吧。

2003年蔡少芬被傳戀上張晉,大明星愛上當過武替的小演員,外界當然是不看好,但蔡少芬跟張晉感情穩定直到結婚。

張晉自從跟蔡少芬戀情曝光後,就一直活在媒體和網絡的放大鏡下,但他穩紮穩打事業漸漸有起色,大家終於相信蔡少芬滿口稱讚的丈夫是個有能力又靠得住的好人。

蔡少芬的幸福生活,也提升了她的商業價值和公眾好感度。

2003年蔡少芬認識張晉,也是在這一年她媽媽成功戒賭,之後蔡少芬跟媽媽恢複關係。雖然現在大家看電視劇都說不想看到明玉跟家裏人和解,但現實生活裏還是有和解後雙方都得到安寧的故事。

香港導演張堅庭這樣評價:“蔡少芬一方麵在媒體麵前表明她要與母親一刀兩斷,好讓某些放高利貸的人不再借錢給她,同時她又以愛與關懷重整與母親的關係,這一著確實難走。”

陳小春也是一個童年家庭不幸的個案。

還記得他在《爸爸去哪兒》裏對兒子太凶,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

但陳小春也是情有可原,他家境貧寒、童年就被父親扔到農村種田、割草放牛,甚至還被鐵鏈鎖過腳。他有個小弟弟養不活,3000塊被賣掉了。

在參加綜藝《我是誰》的時候陳小春說,父親脾氣很壞,重病時不願讓別人靠近自己,不願意接受兒子的示好,陳小春就算想盡孝,也被父親的責罵而氣跑了。

他的童年也沒有父親的很多陪伴,他可能也不知道父愛是怎麽回事

即便是當了大明星,父母不了解他到底做了什麽,可以說,他沒有得到過來自家庭的愛,也沒有得到過肯定。

他心裏好像始終住了一個無所適從的孩子。

但是,這一切並不意味著,他不會當爸爸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的是,他還是遇到了應采兒,兩個人感情很好,繼而組成家庭。

從應采兒本人到應采兒的父母,都在給他家的感覺。

(△應采兒爸爸在微博上安慰陳小春)

小小的Jasper也會反過來給爸爸溫暖,融化他,讓他學會愛。

所以陳小春還是可以慢慢地變得更溫柔,做個更好的爸爸。

而張韶涵因為有個坑女兒的媽媽,經常被舉例是“真實的樊勝美”。

為了要錢,親生母親跳出來指責她棄養父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張韶涵的心髒出了問題,醫生建議手術,她長期台灣加拿大兩地跑治療。

家庭狗血劇加上身體問題,張韶涵一帆風順的事業忽然停擺。

等到張韶涵事業有起色之後,她舅舅又出來說她不孝順要毀了她。

但張韶涵還是能從低穀裏走出來;

2016年她給自己買了一座島。

——————————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很微妙而且如影隨形的。

《都挺好》裏蘇明玉恨媽媽,卻像媽媽一樣強勢。蘇大強甚至故意用這一點來刺痛她。

《神秘巨星》裏的小女孩,她爸爸家暴,女孩自己很勇敢地帶著媽媽反抗,卻也忍不住有暴力傾向,對身邊的人、對愛自己的人也會亂發脾氣。

《老友記》裏Rachel說爸爸太凶了讓她很難受,但她教Joey開船的時候,卻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爸爸的樣子。

成長環境和父母如何對待我們,給我們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回溯“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好,直麵自己童年遭受過的傷害也好,是為了找到“我何以是我”今天的答案。但並不是到此為止了,我們了解自己,是為了放下心結,更理智地向前走,也是為了將來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尤其是,如果你決定成為父母,你承受過的難堪,不要再讓孩子承受。

“原生家庭”是人生的魔咒,能不能走出來卻是個太複雜的問題。情感是太過個人化的東西,別人的經驗也許對你無用,世界上也沒有一條理論能百分百保證通向幸福。

但對“原生家庭”追根溯源之後,還是不要放棄讓自己更快樂的努力。

我們的過去決定著我們的現在,可我們的未來卻由現在決定。命運依然在你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