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DNA之父因不當言論被剝奪榮譽頭銜 晚年處境淒涼(圖)

DNA之父因不當言論被剝奪榮譽頭銜 晚年處境淒涼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 於 2019-01-15 07:22: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因持續散播種族言論,被學界剝奪最後的榮譽稱謂,晚景淒涼。




James Watson Rap
by Steve Jurvetson, on Flickr


因堅持固有立場、持續散播種族言論,現年91歲的美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學界剝奪最後的榮譽稱謂,將不可避免地麵對淒涼晚景,引人唏噓。此事也在15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道,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

在一個科普紀錄片中,沃森表達了上述觀點。上周五,沃森曾經在1968到1993年間領導的冷泉港實驗室(CSHL)發布聲明,稱將剝奪此前頒發給他的榮譽頭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CNN)報道,冷泉港實驗室在聲明中表示,強烈反對沃森的相關言論,並斥其“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沃森此前曾多次發表類似言論。2007年,他曾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對非洲的發展前途十分悲觀,因為“所有有關非洲發展的社會政策都建立在他們(非洲人)和我們(白人)智商水平相同的前提上,然而所有的科學測試都證明這個前提不正確。”

他還補充稱,盡管自己主觀上十分希望每個人都生來平等,但“那些不得不和黑人雇員打交道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的。”

在多次發表類似言論後,冷泉港實驗室撤銷了沃森所有的行政職務,但由於沃森後來作出了道歉,因此暫時保留了他的榮譽頭銜。然而,在今年1月2日播出的紀錄片中,他公開表示“自己的觀點並未被改變”。鑒於此,冷泉港實驗室最終決定剝奪他的頭銜。

1953年4月25日,英國的《自然》雜誌刊登了沃森和克裏克(Francis Crick)建立在英國化學家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的工作成果基礎上的學術突破: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果後來被譽為20世紀以來生物學方麵最偉大的發現,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

1962年,沃森、克裏克和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這時,沃森年僅34歲。此後,沃森在學術界聲名大振,其名字不僅常常出現在學術論文上,更成為了在大學教材中與生物學大家比肩的學科開創者。

然而,近十幾年來,沃森的爭議性言論不斷。在2000年的一次學術演講中,沃森公然表示人的生理特征與其內在特質有直接關聯。他表示,一個人的體重和其野心抱負存在內在聯係,而皮膚和性能力也是相關的。他當時還稱,人類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與其性欲亢奮程度存在正相關。“這就是為什麽會有拉丁愛人之說。但人們從來沒聽說過英國愛人,隻有英國病人的說法。”沃森表示。

在屢次發表此類言論後,他也麵臨著越來越強大的輿論壓力。據《紐約時報》2014年報道,他當時以48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諾貝爾獎章賣給了當時的俄羅斯首富、商業巨頭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這也是第一次有諾貝爾獎得主變賣自己的獎章。沃森當時表示,出售獎章是因為感覺自己受到了科學共同體(scientific community)的排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萬億軍費難救場:美軍“王牌項目”集體受挫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這麽恨中國,現在是不是回來當間諜了?”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被視“國運之戰” 中國發力超級計劃 堪比“兩彈一星”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特朗普:奧巴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視頻熱傳:專業團隊砍巨樹 “最後一擊”砸毀了一切…
中國工程師持旅遊簽入境 對美海關說"來工作" 結果…
越南吹填南海島礁 擴大8.5平方公裏 現3千米跑道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DNA之父因不當言論被剝奪榮譽頭銜 晚年處境淒涼

綜合新聞 2019-01-15 07:22:18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因持續散播種族言論,被學界剝奪最後的榮譽稱謂,晚景淒涼。




James Watson Rap
by Steve Jurvetson, on Flickr


因堅持固有立場、持續散播種族言論,現年91歲的美國“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學界剝奪最後的榮譽稱謂,將不可避免地麵對淒涼晚景,引人唏噓。此事也在15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道,作為基因科學的前沿學者,沃森在電視節目中提及了認為白人和非洲裔存在由基因導致的平均智商差異的觀點。

在一個科普紀錄片中,沃森表達了上述觀點。上周五,沃森曾經在1968到1993年間領導的冷泉港實驗室(CSHL)發布聲明,稱將剝奪此前頒發給他的榮譽頭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CNN)報道,冷泉港實驗室在聲明中表示,強烈反對沃森的相關言論,並斥其“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沃森此前曾多次發表類似言論。2007年,他曾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表示,對非洲的發展前途十分悲觀,因為“所有有關非洲發展的社會政策都建立在他們(非洲人)和我們(白人)智商水平相同的前提上,然而所有的科學測試都證明這個前提不正確。”

他還補充稱,盡管自己主觀上十分希望每個人都生來平等,但“那些不得不和黑人雇員打交道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的。”

在多次發表類似言論後,冷泉港實驗室撤銷了沃森所有的行政職務,但由於沃森後來作出了道歉,因此暫時保留了他的榮譽頭銜。然而,在今年1月2日播出的紀錄片中,他公開表示“自己的觀點並未被改變”。鑒於此,冷泉港實驗室最終決定剝奪他的頭銜。

1953年4月25日,英國的《自然》雜誌刊登了沃森和克裏克(Francis Crick)建立在英國化學家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的工作成果基礎上的學術突破:DNA雙螺旋結構的分子模型,這一成果後來被譽為20世紀以來生物學方麵最偉大的發現,標誌著分子生物學的誕生。

1962年,沃森、克裏克和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獲得了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這時,沃森年僅34歲。此後,沃森在學術界聲名大振,其名字不僅常常出現在學術論文上,更成為了在大學教材中與生物學大家比肩的學科開創者。

然而,近十幾年來,沃森的爭議性言論不斷。在2000年的一次學術演講中,沃森公然表示人的生理特征與其內在特質有直接關聯。他表示,一個人的體重和其野心抱負存在內在聯係,而皮膚和性能力也是相關的。他當時還稱,人類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與其性欲亢奮程度存在正相關。“這就是為什麽會有拉丁愛人之說。但人們從來沒聽說過英國愛人,隻有英國病人的說法。”沃森表示。

在屢次發表此類言論後,他也麵臨著越來越強大的輿論壓力。據《紐約時報》2014年報道,他當時以48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諾貝爾獎章賣給了當時的俄羅斯首富、商業巨頭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這也是第一次有諾貝爾獎得主變賣自己的獎章。沃森當時表示,出售獎章是因為感覺自己受到了科學共同體(scientific community)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