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抹布毀掉中國五星級酒店 這些酒店皆“榜上有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14日,五星級酒店又集體上熱搜了。一位名為“花總丟了金箍棒”的微博大V,發布了一個視頻,對全國多地十幾家五星級酒店的衛生狀況進行了曝光。喜來登、香格裏拉、華爾道夫、王府半島、寶格麗、文華東方、頤和安縵等頂級酒店皆“榜上有名”。

視頻記錄了酒店保潔人員使用髒浴巾擦口杯、洗手盆、水龍頭的全過程,比起之前“馬桶刷刷杯子”、“住酒店得性病”等新聞,這波操作還算溫和。卻依然掀起軒然大波……

使用馬桶刷刷杯子的操作無異於投毒。那視頻中的髒浴巾擦口杯會降低健康風險嗎?浴巾上也可能存在致病性大腸杆菌,與馬桶相比隻是數量多少的差別,此外還可能攜帶其它病毒、細菌,導致其他類型的疾病。酒店公共用品確實能造成HPV病毒的傳播——尖銳濕疣,特別是在衛生監管不到位的情境下。

花總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透露,他一共暗訪了30多家五星酒店,視頻曝光的僅僅是拍攝效果相對清晰、比較有代表性的14家,事實上酒店衛生亂象的波及麵將近100%。“這已經是國內做的最好,監管最到位的酒店了,其他酒店狀況可想而知。不要以為這隻是富人的危機。”

被曝光的14家酒店中,6家致歉,8家表示還在查。



被曝光的14家酒店名單

當事人“花總”回應質疑

在曝光全國多地多個高檔酒店衛生亂象後,曝光者“花總”被質疑動機。“花總”告訴澎湃新聞,六年前曾曝光某利益集團擔心被報複,住酒店係為人身安全,食住行費用六年約兩百萬。去年10月左右在南京,回房間看到清潔人員拿髒的浴巾擦杯子。沒想到這個月還是這樣。

中國飯店協會:行業有規範,需酒店自查自糾

15日,澎湃新聞就此事采訪了中國飯店協會,協會副秘書長宋小溪稱,“整個行業的標準以及操作規範都是有的,曝光的是個案問題,應該是酒店在操作過程中疏漏。”

如果被曝光的酒店係協會會員,是否會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宋小溪稱,“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舉措。”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工作人員以領導在重慶開年會為由,拒絕了澎湃新聞的采訪。

酒店工作人員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宋小溪分析,從此類事件來看,需要酒店自糾,應該弄清操作人員是否接受培訓,是否是因為操作人員工作量太大的原因,酒店是否提供了足夠的操作工具等等方麵。

此次視頻的曝光者“花總”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提到:“隻要做到兩點。第一是做到統一回收清消處理,第二是給客房清潔人員配備記錄儀,對他們的清潔過程進行抽查。”

“花總”認為,酒店應該從上述角度解決問題,而不是把一兩個清潔人員推出來“頂罪”了事。

澎湃評論 | 五星級酒店“杯具”:前台光鮮後台為何這麽髒?

五星酒店用同一塊髒抹布、顧客用過的髒浴巾擦拭杯子、洗手台、鏡麵,約4500元一晚的酒店裏,客房服務員將一次性杯蓋從垃圾桶裏撿出後繼續給客人使用……11月14日晚,自媒體大V“花總丟了金箍棒”通過網絡發布了一段11分鍾的視頻,曝光了14家五星酒店不符合衛生要求的不當操作,引發輿論嘩然。

這確實不是酒店行業第一次被曝光衛生問題。2017年12月26日,哈爾濱三家五星級酒店的客房清潔存在“用馬桶刷刷杯子”“床尾巾不及時更換”“馬桶裏洗抹布”等問題;去年七夕,有網友隨機挑選了幾家快捷酒店,進行設施、環境和衛生等實測,結果令人發毛:有的塵土汙垢不少,有的血跡毛發橫生,有的噪音超標,有的毛巾殘破……

而此次被曝光的酒店,更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北京的頤和安縵酒店、上海的寶格麗酒店,無論是業界的品牌價值,還是住客的口碑,以及在市場價格上,都算得上國內酒店行業的翹楚。連這樣可以稱之為五星酒店中的“五星”都出了問題,國內的酒店還有可以令人省心的去處麽?

可以說,此次曝光出的問題,無非是再次將酒店行業存在的問題,由後台推向前台。對於整個酒店行業而言,無論有沒有“星”,都不能保證不發生問題。對於這樣的現狀,我們當然要說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希望酒店行業能夠規範自律。這樣的呼聲和要求,有必要,但如果不搞清楚酒店行業為何屢屢發生這樣的問題,恐怕這些站在高位的呼籲是沒有現實意義的。

在酒店行業,上午12點前退房,下午2點或3點才能辦理入住,一直是行業守則。這一規則設定的意圖其實很明顯,就是為了給客房打掃留出時間。而對於每個五星酒店,其對於客服的清潔標準,其實都有著明確的符合衛生標準的規定,並也設置了諸多內部檢查措施。但這些規則在實際執行中,很難被落實。

執行力不行的現實因素是酒店入住率太高。絕大多數五星酒店,客房數都在兩三百間以上,有些酒店客房數甚至能超過1000間。如此龐大的客房體量,加之酒店退房的規定,就很容易造成在入住時段客房“擁擠”。從客人退房,客房部打掃,主管檢查,到重新上架,這個過程業內稱之為“做房”。而客房總體做房效率,直接影響客人入住等待時間,客人的等待時間則直接影響住客對這間酒店的評價,成為其下次是否入住的標準之一。

一般而言,基礎房型整套做房流程嚴格執行,需耗費不少於1小時的時間,套房等其他房型更甚。也就是說,如果要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客房,總耗費時間將不低於數百小時,這裏就會存在巨大的人力成本,和住客等待導致的差評風險。因此,為了在退房和入住的交叉時段,打掃出足夠數量的客房以供前台安排住客入住,酒店的管理層必然會將硬性指標施加於客房打掃員工身上,這也就必然導致客房清潔上的不達標。

故而,這也必然意味著僅靠行業規則自律,是沒有成效的。那麽,社會治理和行政監管介入是否能夠維護起酒店行業的衛生水平呢?恐怕也不能,就隻說一點,僅對客服杯具的清潔是否達到衛生標準,除了將杯具送去實驗室檢測,目前是沒有任何有效快速的現場檢測手段能夠測出杯具是否潔淨。這就意味著,哪怕行政主管部門抽測檢查,也沒法保證檢測過後的所有杯具符合標準。

作為消費者,我們是有權利要求服務達標。但也得看到,目前的酒店行業景象,苛求不出任何問題是做不到的。這有點像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外賣到底髒不髒,以及酒店的床單幹淨還是醫院的床單幹淨?隻能說,在現在,消費者隻能權衡利弊入住酒店,等待市場調節之後的酒店行業能夠達到住客心目中的理想程度。

因此,隻能在要求監管再度加強對酒店行業的檢查規範和處罰整治之外,利用市場的力量,讓消費者用腳選擇。比方說,建立起黑名單製度,無論是監管發現還是消費者舉報,一旦發現不達標的酒店,就給予上黑名單全國通報,讓消費者來選擇是否還要入住。

澎湃新聞/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