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驚現竹筒迫擊炮,炮彈是木陀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海外抗戰”專題頁麵

  



  (文:伍道金)大家都知道抗日神劇裏經常會冒出一些奇怪的“兵器”,在導演和編劇看來,這是在歌頌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但是這些“秘密武器”多半毫無曆史根據和科學來源,簡直就是侮辱人民的智商,比如“竹筒迫擊炮”這個秘密武器——劇中號稱不亞於小鬼子迫擊炮的國產武器。




  就連炮彈都是那麽乖巧可愛。你確認這不是小朋友們玩的木陀螺?

  



  迫擊炮,大家都知道,結構簡單,經久不衰,用途廣泛,無死角打擊。自從1904年發明,到1927年有炮身和炮架剛性連接的版本之後,迫擊炮就沒有改過自己的外觀了。

  



  為什麽迫擊炮的外觀沒有隨著時代變化而改變呢?這主要涉及到了它的工作原理。傳統的迫擊炮和其他火炮不一樣,它沒有膛線,采用的是古老的從前裝彈方式,利用炮彈的自身重量下落激發炮底的擊發針然後點燃炮彈的飛行火藥,使炮彈飛出去。所以迫擊炮炮彈一般都很特殊,都有尾翼,而且不像其他炮彈一樣隻有“底火”,迫擊炮彈的“底火”是包裹著炮彈的,隻有這樣才能保證飛得又遠又筆直。

  



  迫擊炮正是因為結構簡單,便於攜帶(輕型迫擊炮20kg不到,隻需要兩個人操作),所以一直都活躍在世界各地戰場,現在複合材料的出現更是使得輕型迫擊炮可能隻有5kg的可能性。

  



  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抗日神劇中竹筒迫擊炮的存在。因為竹筒迫擊炮完全就是一個彈弓將火藥包射出去,與其說是“迫擊炮”,不如說是投石車呢。